Workflow
舒敏保湿特护霜
icon
搜索文档
内外双卷不确定下找到百亿品牌的持续结构增长逻辑?
经济观察报· 2025-11-14 10:23
文章核心观点 - 企业从十亿营收跃升至百亿规模需转变增长逻辑,从线性产品思维转向系统性品牌和生态构建[1][2] - 突破增长瓶颈需通过“拼图战略”实现结构性增长,涉及品类、业务、品牌等多维度拓展[9][38] - 百亿级企业需基于核心优势进行内生式、持续化、结构化增长,案例显示成功企业营收增幅显著(如波司登营收达232.1亿元,净利润增长44.7%)[17][38] 企业营收增长瓶颈 - 传统线性增长模式失效,市场需求复杂化导致简单产品扩展难以持续[3] - 因果逻辑模糊化,十亿级别有效的策略在百亿规模下无法预测增长结果[3] - 外部不确定性加剧,宏观经济和技术变化使长期战略制定困难[3] 十亿与百亿增长逻辑差异 - **产品策略**:十亿企业聚焦“线突破”(产品线扩展),百亿企业需“面突围”(品牌生态构建),如苹果通过多产品组合驱动增长[5][6] - **战略路径**:十亿企业依赖“地图战略”(预设路线),百亿企业需“拼图战略”(动态整合资源),通过并购、合作适应市场变化[8][9] 品类增长拼图构建 - **核心原则**:以核心优势延伸至相关品类,如华为从通信设备扩展至手机、云计算[11][12] - **发展路径**:从单品类爆款(如波司登羽绒服)到多品类拓展(如防晒衣),波司登防晒衣GMV突破2亿元[15][17] - **业务扩展**:在巩固核心业务壁垒后渐进多元化,如顺丰从快递延伸至金融、供应链管理[19][21] 品牌结构升级 - **多品牌条件**:市场饱和、品牌认知度高或需风险分散时采用“1+1+N”结构[22][23] - **案例实践**:安踏通过“单聚焦+多品牌+全渠道”覆盖大众至高端市场,如FILA、Descente品牌组合[24] 内生持续增长策略 - **品牌IP化**:通过内容营销塑造品牌价值观,如江小白以文案打动年轻消费者[25] - **爆品打造**:聚焦细分需求突围,薇诺娜凭敏感肌护理产品系列贡献超三分之一营收[26] - **渠道优化**:依云通过高端渠道建立品牌形象后进入主流市场,火星人集成灶协调线上线下利益分配[29] - **区域精耕**:茶颜悦色从长沙密集布局扩展至武汉、南京等城市[30] - **门店运营**:米村拌饭通过中央厨房标准化、精简SKU提升效率[31] - **组织绩效**:肯德基通过自助点餐机、员工培训强化执行力[32] 持续化与结构化增长 - **基因深耕**:海尔(服务)、美的(渠道)、格力(产品)以不同核心基因实现百亿跨越[34][35] - **外部挑战应对**:需分析市场趋势、政策法规,如进入新兴市场时适配本地需求[36] - **内部资源整合**:通过跨部门协作提升效率,如国际化战略中协调研发、供应链[37] 企业成长阶段论 - **发展路径**:个亿(渠道驱动)→十亿(产品驱动)→百亿(品类拼图)→千亿(平台蓝图)→万亿(生态宏图)[39][42] - **千亿/万亿逻辑**:平台整合价值链(如阿里、腾讯构建生态黏性用户)[43]
化妆品企业为何再攻植物成分
经济观察报· 2025-10-11 16:21
行业技术突破 - 国内化妆品行业自2022年起逐步掌握"活性物标记、杂质分离、纯度控制"全流程技术,多家中国品牌突破关键技术,使植物核心功效成分的"分子画像"愈发清晰[1][10] - 企业采用多种先进提纯技术:植物医生使用酶解—超滤耦合技术从铁皮石斛分离石斛寡糖;相宜本草通过双菌株协同发酵技术使红景天苷含量比原药材提高86.29%;自然堂运用超临界CO2萃取与超声波辅助技术提取纯度98%的紫丁香苷;谷雨通过熔融结晶提纯技术将光甘草定纯度提升至99%[11] - AI技术加速成分筛选进程:谷雨从近200万种酶中筛选6大最优生物酶,得到超98%高纯度稀有人参皂苷CK;上海家化利用AI从153种青蒿提取物成分中找到64种调控炎症关键蛋白[12] 植物成分应用案例 - 贝泰妮发现青刺果不饱和脂肪酸具有皮肤屏障修复作用,其黄酮提取物具有抗衰老作用,2018年推出青刺果修护保湿喷雾,2019年"双11"售出1.7万套;2024年3月通过提取青刺果多糖升级舒敏保湿特护霜至2.0版本,该产品在天猫"双11"敏感肌面霜赛道蝉联销售榜首[2] - 多家企业聚焦本土植物成分开发:谷雨从新疆光果甘草提取光甘草定;相宜本草从海拔1600-4000米红景天提取红景天苷;上海家化将青蒿提取物应用于玉泽、启初品牌[3] - 自然堂小紫瓶精华以喜马拉雅喜默因为核心成分;谷雨光感美白修护精华霜以光甘草定为核心;相宜本草红景天焕白精华液以红景天苷为核心;佰草集金盏花系列以金盏花提取物为核心[6] 原料创新趋势 - 植物新原料备案数量快速增长:从2022年3款增至2024年42款,2024年植物新原料备案数量超越化学原料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增长最快类型[7] - 政策支持推动创新:2025年2月国家药监局发布《支持化妆品原料创新若干规定》,鼓励结合传统优势项目和特色植物资源研发新原料,设立优先审评通道[7] - 截至2025年7月化妆品新原料备案总数86款,几乎与去年全年持平,其中植物原料备案27款占比33.3%,同比增长超47%[7] 资本市场表现 - 2025年多家植物成分化妆品企业启动上市进程:3月谷雨启动A股IPO;4月伽凯生物申请北交所上市;5月林清轩递交港交所招股书;7月植物医生启动深交所主板IPO[14] - 资本积极投资植物原料研发企业:9月自然堂获欧莱雅集团、加华资本超7亿元融资;5月未名拾光获欧莱雅与纳爱斯近亿元投资;4月菁萃生物完成千万级A轮融资[14] - 行业倡导国产原料替代:自然堂倡导国货品牌加快使用国产原料替代美国进口原料;据香妆协会统计2024年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超55.2%,未来国产原料预计占国内市场份额80%以上[15]
化妆品企业为何再攻植物成分|科技赋能新消费
经济观察网· 2025-10-11 15:07
行业趋势:本土植物成分成为核心竞争力 - 中国化妆品行业正迎来原料创新与国产替代的关键转折期,本土植物资源和植物原料是未来企业的重要需求之一[4] - 在2025年行业年会上,本土植物成分成为各企业展示产品功效与差异化竞争的“抓手”[3] - 植物新原料备案数量由2022年的3款增至2024年的42款,2024年其备案量超越化学原料占据主导地位,并成为增长最快的类型[6] - 截至2025年7月,化妆品新原料备案总数为86款,其中植物原料为27款,占比33.3%,同比增长超47%[6] - 美妆品牌倾向于以专属原料作为系列产品的关键成分,并从专利、科研论文等多维度建立品牌认知,以证明成分功效和自研原料的领先作用[7] 技术突破:驱动植物成分深度开发与应用 - 国内化妆品行业自2022年起逐步掌握“活性物标记、杂质分离、纯度控制”的全流程技术,使植物核心功效成分的“分子画像”愈发清晰[8] - 企业采用多项尖端提纯技术,例如相宜本草通过双菌株协同发酵技术使红景天苷含量比原药材提高86.29%,自然堂提取出纯度达98%的紫丁香苷,谷雨将光甘草定纯度提升至99%[9] - AI技术推进了成分筛选进度,谷雨利用AI从近200万种酶中筛选出6大最优生物酶,得到超98%高纯度稀有人参皂苷CK并实现量产[10] - 上海家化利用AI筛选从青蒿153种提取物成分中找到64种调控炎症的关键蛋白,并于2025年2月推出含该成分的新品[10] 市场与资本动态:植物成分赛道热度攀升 - 2025年至今,以植物提取物为核心原料的化妆品企业申请上市的有5家[3] - 多家主打植物成分的企业在2025年启动IPO或获得融资,例如自然堂获超7亿元融资,未名拾光获近亿元投资[11] - 全国化妆品2024年交易总额超过1万亿元,其中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超过55.2%[13] - 行业倡导国货品牌加快使用国产原料替代美国进口原料,并预计未来国货及国产原料将占国内市场份额的80%以上[12] 代表性企业案例 - 贝泰妮旗下品牌薇诺娜于2018年将青刺果应用于护肤品,其青刺果修护保湿喷雾在2019年“双11”售出1.7万套,升级后的舒敏保湿特护霜在天猫“双11”敏感肌面霜赛道蝉联销售榜首[2] - 多家企业推出以单一植物提取物为核心的明星大单品,如自然堂小紫瓶精华(喜默因)、谷雨光感美白修护精华霜(光甘草定)、相宜本草红景天焕白精华液(红景天苷)等[5]
2025年中国功能性护肤品行业产品布局分析 “妆字号”产品矩阵不断拓展【组图】
前瞻网· 2025-09-15 12:11
行业定义与分类 - 功能性护肤品指针对性地缓解或辅助治疗皮肤问题的妆字号化妆品或械字号医疗器械 具备一定药理作用 行业正处于国产品牌崛起阶段[1] - 根据功能及功效不同 功能性护肤品细分为三大赛道:皮肤学级护肤品、强功效性护肤品和医美级护肤品[1] 主要参与者及品牌定位 - 皮肤学级护肤品代表品牌包括薇诺娜、理肤泉、薇姿、雅漾、珂润、米蓓尔、玉泽等 主要通过绑定专业皮肤科医生开展研发或由皮肤科医生自创品牌[2] - 强功效护肤品代表品牌包括WIS、HFP、雪肌精、林清轩、润百颜、夸迪、片仔癀等 参与者一般为化妆品公司、成分原料商或制药公司[2] - 医美级护肤品代表品牌包括敷尔佳、可复美、芙清、伊肤泉、爱美客、创福康、绽妍等 一般由生物医药或Ⅲ类医疗器械背景公司开展研发[2] 产品成分特点 - 皮肤学级护肤品成分更精简聚焦 薇诺娜舒敏保湿特护霜包含青刺果、马齿苋、透明质酸钠等 玉泽产品含霍霍巴籽油、向日葵籽油等多种成分 薇姿主打火山温泉水[4] - 强功效性护肤品强调化学成分 如透明质酸、烟酰胺、神经酰胺、水杨酸、虾青素、赛肽等[4] - 械字号医美级护肤品成分极为聚焦 创福康胶原贴辅料仅含胶原蛋白原液及少量防腐剂 敷尔佳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贴仅包含五种成分[4] 企业产品布局 - 行业上市企业均布局妆字号产品 大部分进行多元化产品布局[6] - 贝泰妮延伸布局医疗器械产品 拥有5个械字号产品[6][7] - 敷尔佳、华熙生物、创尔生物等医美级护肤品企业配套发展械字号产品 敷尔佳拥有110个械字号注册信息 华熙生物拥有27个[6][7] 企业产品备案数据 - 上海家化拥有3065个国产普通化妆品备案信息(妆字号)[7] - 华熙生物拥有1766个妆字号备案信息和27个械字号注册信息[7] - 珀莱雅拥有2456个妆字号备案信息[7] - 敷尔佳拥有3个妆字号备案信息和110个械字号注册信息[7] - 巨子生物拥有439个妆字号备案信息[7] - 锦波生物拥有1282个妆字号备案信息和68个械字号注册信息[7] - 福瑞达生物拥有494个妆字号备案信息和6个械字号注册信息[7]
贝泰妮(300957):战略调整持续 护肤彩妆双轮助力复苏
新浪财经· 2025-05-05 18:43
财务表现 - 24年营收57.36亿元同比增长3.87%归母净利润5.03亿元同比下滑33.53%扣非净利润2.4亿元同比下滑61.12% [1] - 25Q1营收9.49亿元同比下滑13.51%归母净利润0.28亿元同比下滑83.97%扣非净利润0.21亿元同比下滑86.44% [1] - 24年毛利率73.74%同比下降0.16pct归母净利率8.63%同比下降5.12pct [1] - 24年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00元(含税) [1] 费用与运营 - 24年销售费用率49.97%同比上升2.71pct管理费用率8.94%同比上升1.46pct研发费用率5.15%同比下滑0.26pct [1] - 24年末应收账款6.91亿元同比增加22.95%经营活动现金流6.95亿元同比增长13.83% [1] 品类与渠道 - 24年护肤品类营收48.01亿元同比下滑1.42%占比83.70%医疗器械营收3.55亿元同比下滑23.33%占比6.19%彩妆营收5.51亿元同比增长226.51%占比9.60% [2] - 24年线上渠道营收39.12亿元同比增长10.13%阿里系平台营收17.26亿元同比下滑2.07%抖音系平台营收8.27亿元同比增长30.96% [2] - OMO渠道营收5.21亿元同比下滑0.35%线下渠道营收12.74亿元同比下滑10.72% [2] 品牌战略 - 24年深化"敏感肌PLUS"主线核心大单品如舒敏保湿特护霜修白瓶清透防晒乳表现突出 [3] - 25年战略聚焦"品牌建设+会员运营+全域协同增长"主品牌薇诺娜强化"科研可视化+内容情感化" [3] - 薇诺娜宝贝瑷科缦贝芙汀分别聚焦婴童皮肤管理医研抗衰及祛痘修护Za与泊美持续国际化突破 [3] 市场展望 - 薇诺娜2.0时代聚焦敏感肌PLUS品类突破品牌矩阵贯穿高端大众品类布局纵横护肤彩妆 [4]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为6.67/7.69/8.99亿元对应PE为26/23/20倍 [4]
贝泰妮(300957):战略调整持续,护肤彩妆双轮助力复苏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05 18: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4年年报及25Q1季报,业绩略低于市场预期,25Q1费用率增加影响利润释放,根据25Q1业绩下调25 - 26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7年盈利预测,考虑可比公司估值维持“买入”评级 [1][4][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与基础数据 - 2025年4月30日收盘价41.41元,一年内最高/最低74.00/37.46元,市净率2.9,股息率1.45%,流通A股市值17,541百万元,上证指数3,279.03,深证成指9,899.82 [1] - 2025年3月31日每股净资产14.35元,资产负债率18.39%,总股本/流通A股424/424百万股,流通B股/H股无 [1]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项目|2024|2025Q1|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5,736|949|6,281|7,114|8,243| |同比增长率(%)|3.9|-13.5|9.5|13.3|15.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03|28|667|769|899| |同比增长率(%)|-33.5|-84.0|32.6|15.3|17.0| |每股收益(元/股)|1.20|0.07|1.57|1.81|2.12| |毛利率(%)|73.7|77.5|74.9|75.3|75.6| |ROE(%)|8.3|0.5|10.3|10.8|11.5| |市盈率|35|/|26|23|20| [5] 投资要点 - 费用端表现承压,运营端现金流改善,24年毛利率73.74%同比降0.16pct,归母净利率8.63%同比降5.12pct,销售费用率49.97%同比升2.71pct,管理费用率8.94%同比升1.46pct,研发费用率5.15%同比降0.26pct,24年末应收账款6.91亿元同比增22.95%,经营活动现金流6.95亿元同比增13.83% [6] - 拆品类看护肤稳健承压,彩妆持续放量增长,24年护肤品类营收48.01亿元同比下滑1.42%,医疗器械营收3.55亿元同比下滑23.33%,彩妆营收5.51亿元同比增长226.51%;分渠道看线上增长驱动整体韧性,抖音系平台表现亮眼,24年线上渠道营收39.12亿元同比增长10.13%,阿里系平台营收17.26亿元同比下滑2.07%,抖音系平台营收8.27亿元同比增长30.96%,OMO渠道营收5.21亿元同比下滑0.35%,线下渠道营收12.74亿元同比下滑10.72% [6] - 深化“敏感肌PLUS”主线,主品牌引领功效护肤全场景突破,24年围绕“专研敏感肌”深化2.0品牌战略,核心大单品表现突出,25年战略聚焦“品牌建设 + 会员运营 + 全域协同增长”,主品牌薇诺娜搭建NUTE科学传播体系;多品牌矩阵加速突围,薇诺娜宝贝、瑷科缦与贝芙汀精准覆盖核心人群,Za与泊美在国际化路径上持续突破 [6] - 公司深耕国内护肤市场,薇诺娜2.0时代聚焦打穿敏感肌品类,进阶敏感PLUS持续突破,品牌矩阵贯穿高端大众,品类布局纵横护肤彩妆,组织架构调整预计带来积极变化 [6]
贝泰妮:公司稳步推进变革优化,期待多品牌贡献增量-20250427
国盛证券· 2025-04-27 0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稳步推进变革优化,主品牌持续深耕敏感肌赛道,多品牌布局有望贡献新增量,线上渠道优化运营效率,线下渠道稳步拓展触达客群,虽业绩受品牌调整等因素影响,但品牌矩阵基本构建完成,有望实现增长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024 年营收 57.36 亿元(yoy+3.87%),归母净利润 5.03 亿元(yoy - 33.53%),归母扣非净利润 2.40 亿元(yoy - 61.12%),销售毛利率约 73.74% 同比稳定,销售/管理/研发费率分别为 49.97%/8.94%/5.15%,同比分别 +2.71%/+1.46%/-0.26% [1] - 2025Q1 营收 9.49 亿元(yoy - 13.51%),归母净利润 0.28 亿元(yoy - 83.97%),销售毛利率同比增加约 5.38pcts 至 77.47% [1] - 调整预测 2025 - 2027 年收入分别 63.7/72.0/82.0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 7.5/9.2/10.3 亿元,当前对应 2025 年 PE 为 23 倍 [4] 品牌情况 - 2024 年自有品牌商品销售中,护肤品/医疗器械/彩妆分别在主营业务中占比 84.13%/6.22%/9.65% [2] - 主品牌薇诺娜核心大单品表现良好,荣膺国家工信部首届《中国消费名品》荣誉称号;薇诺娜宝贝营收 2.0 亿元(yoy + 34.03%);瑷科缦营收 0.6 亿元(yoy + 65.59%);贝芙汀聚焦痘肌人群,复购率高,进驻终端超 900 家 [2] 渠道情况 - 2024 年线上/OMO/线下渠道分别在主营业务中占比 68.55%/9.13%/22.32%,同比 +10.13%/-0.35%/-10.72% [3] - 线上第三方平台中,阿里系/抖音系/京东系/唯品会销售额分别为 17.3/8.3/5.3/2.9 亿元,同比 -2.1%/+31.0%/+40.7%/-6.8%,利用 AI 精准营销提高销售转化率 [3] - 线下 OTC 分销渠道覆盖全国药房门店超 12.9 万家,新开品牌直营店 179 家,多个品牌进驻泰国主流美妆渠道 [3] 财务指标 | 财务指标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5,522 | 5,736 | 6,368 | 7,198 | 8,200 | | 增长率 yoy(%) | 10.1 | 3.9 | 11.0 | 13.0 | 13.9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757 | 503 | 751 | 924 | 1,031 | | 增长率 yoy(%) | -28.0 | -33.5 | 49.3 | 23.1 | 11.5 | | EPS 最新摊薄(元/股) | 1.79 | 1.19 | 1.77 | 2.18 | 2.43 | | 净资产收益率(%) | 12.9 | 8.3 | 11.7 | 13.4 | 13.9 | | P/E(倍) | 22.6 | 34.0 | 22.8 | 18.5 | 16.6 | | P/B(倍) | 2.9 | 2.8 | 2.7 | 2.5 | 2.3 | [6] 股票信息 - 行业为化妆品,前次评级买入,2025 年 04 月 25 日收盘价 40.37 元,总市值 17,100.73 百万元,总股本 423.60 百万股,自由流通股 100.00%,30 日日均成交量 4.48 百万股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