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泊美
icon
搜索文档
依赖大单品贝泰妮三季度净利大增
新浪财经· 2025-10-29 08:13
三季度业绩表现 - 公司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522万元,同比增长136.55%,被视为扭转多季度业绩颓势的开始 [1][2] - 公司三季度营收为10.92亿元,同比下滑9.95% [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64亿元,同比下降13.78%,净利润2.72亿元,同比下降34.45% [2] 品牌与营收结构 - 薇诺娜品牌是公司主要营收支撑,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19.5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82.17% [2] - 公司旗下其他品牌营收占比不足20% [2] - 2022年至2024年,薇诺娜品牌营收分别为48.85亿元、51.92亿元和49.0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4.6%、6.28%和-5.45%,显示主品牌增长乏力直接影响整体业绩 [2] 多品牌布局与业务拓展 - 公司不断通过投资及收购手段拓展多元业务以寻求新增长 [2] - 今年8月,公司合作家用射频美容仪品牌初普,可借助合作快速吸收先进射频技术,降低自身研发时间成本 [2] - 今年2月,公司通过控股悦江投资间接收购了资生堂旗下的姬芮和泊美两大美妆品牌 [2] - 今年5月,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投资了身体护理品牌浴见 [2] 行业竞争与挑战 - 作为功效护肤领域头部企业,公司成功洞察市场机遇并收获早期红利,但在功效产品赛道,核心竞争加剧 [2] - 公司依然面临不小的增长压力 [2]
三季度净利大增,但贝泰妮单品依赖还在
北京商报· 2025-10-28 21:11
三季度业绩表现 - 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522万元,同比增长136.55% [3] - 三季度公司营收为10.92亿元,同比下滑9.95% [3]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34.64亿元,同比下降13.78%,净利润为2.72亿元,同比下降34.45% [4]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净利润增长主要源于降本增效策略,包括坚持渠道稳价维价、减少促销权益占比、精简产品系列和聚焦核心大单品 [3]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成本为8.89亿元,同比减少15.75%,销售毛利率提升至约74.33%,较上年同期增加约0.6个百分点 [4] - 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为18.38亿元,同比下降8.55% [4] 历史业绩对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下滑49.01%,2024年净利润下滑33.54%,2024年三季度净利润下滑153.41% [3] - 三季度业绩增长被视为扭转多季度业绩颓势的开始 [1] 品牌依赖与增长压力 - 薇诺娜品牌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19.5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82.17% [7] - 2022年至2024年,薇诺娜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24.60%、6.28%与-5.45%,增长动力持续放缓 [7] - 2025年上半年薇诺娜营收同比下降18.38% [7] 多元化业务布局 - 公司通过合作引入家用射频美容仪品牌初普,旨在构建"械+妆"的家用皮肤医美体系,并与瑷科缦形成协同 [10] - 公司通过控股悦江投资间接收购了资生堂旗下的姬芮和泊美两大美妆品牌 [10] - 公司投资身体护理品牌浴见BATHFEEL母公司,进入身体护理领域 [10] 研发与创新投入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获专利59个,数量同比上升3.51%,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87%至1.16亿元 [11] - 公司牵头成立"云南省巢志茂专家工作站",开展基于云南特色植物资源的国家标准样品研制及技术研究 [11]
业绩不佳,194亿护肤品龙头盯上产业基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7 18:18
公司资本布局 - 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拟出资5000万元参与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无锡金雨茂物医疗健康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将持有该基金5%份额[1] - 该基金主要投资方向包括消费医疗及国民健康质量提升、药物、医疗器械、医疗支持性产业、AI制药等领域[1][4] - 近年来公司先后参投了"红杉基金"、"三正基金"、"金皋基金"等多个基金,三年时间累计投资约2.8亿元[1][4] 历史基金投资详情 - 2022年6月,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认缴出资1亿元投资于杭州红杉晟恒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4] - 2023年4月,公司以自有资金1亿元认缴出资南京建邺叁正正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5] - 2023年10月,公司以自有资金3000万元参与投资江苏金皋新材料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5] - 2023年8月,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认缴出资3亿元投资厦门云重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但该投资已于2024年1月提前终止[5][6] 公司财务状况与经营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增速逐年下降,从2021年的52.57%降至2024年的3.87%,2024年营业收入为57.36亿元[9] - 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从2021年的58.77%降至2024年的-33.53%,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5.03亿元,呈现增收不增利趋势[9] - 公司核心品牌"薇诺娜"贡献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97%降至2024年的86%,2024年贡献营收49.09亿元[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76.01%,净利率为10.47%,负债率为22.42%[2] 行业趋势与同业动态 - 包括珀莱雅、水羊股份、丸美生物在内的多家国内美妆龙头为寻求业绩增量,纷纷布局资本端[10][11] - 珀莱雅曾于2019年6月认缴出资1.35亿元参与设立嘉兴沃永投资合伙企业,寻求化妆品及新营销生态等领域发展机会[10] - 水羊股份于2020年12月认缴出资不超过1000万元参与投资深圳市青松中小微企业发展投资合伙企业[11] - 丸美生物于2024年9月宣布联合公司董事兼首席财务官对青岛茂达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共同增资6000万元[11]
贝泰妮5000万元押注10亿级产业基金,意图何在?丨美妆变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16:41
公司资本布局 - 公司拟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5000万元参与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无锡金雨茂物医疗健康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并将持有该基金5%份额 [1] - 该基金主要投资方向包括消费医疗及国民健康质量提升(含康养、医美、特医及功能食品等)、药物(含合成生物学、创新药等)、医疗器械、医疗支持性产业、AI制药等领域 [1][3] - 投资目的旨在与专业基金加深合作深度布局大健康生态领域通过多种方式整合完善产业生态圈以推动公司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3] 公司历史投资记录 - 2022年至2025年公司先后参投了红杉基金(1亿元)、三正基金(1亿元)、金皋基金(0.3亿元)及金雨基金(0.5亿元)三年时间累计投资约2.8亿元 [2][3] - 2023年8月公司曾计划出资3亿元投资云重基金并已完成备案但于2024年1月因政策环境变化等客观因素影响决定提前终止该投资 [4][5] 公司主营业务表现 - 2021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0.22亿元、50.14亿元、55.22亿元、57.3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2.57%、24.65%、10.14%、3.87%增速逐年下降 [6]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63亿元、10.51亿元、7.57亿元、5.0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8.77%、21.82%、-28.02%、-33.53%呈现增收不增利趋势 [6] - 核心品牌薇诺娜2022年至2024年贡献营收分别为48.85亿元、51.92亿元、49.09亿元占总营收比重分别为97%、94%和86%左右 [6] 公司业务多元化尝试 - 公司试图打造多品牌矩阵包括薇诺娜宝贝、瑷科缦、贝芙汀并斥资5.36亿元收购悦江(广州)投资有限公司51%股权将姬芮(Za)、泊美(PURE&MILD)两个品牌收入囊中 [6] - 目前相关子品牌尚未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6] 行业资本运作趋势 - 除公司外包括珀莱雅、水羊股份、丸美生物在内的多家国内美妆龙头为寻求业绩增量纷纷布局资本端 [7] - 例如珀莱雅曾参与设立化妆品及新营销生态领域投资基金水羊股份曾参与投资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丸美生物则增资美丽消费产业基金 [7][8]
千亿市值蒸发!贝泰妮并购“烂尾”
深圳商报· 2025-10-09 20:2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微增3.87%至57.4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大幅下降33.5%至5.0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暴降61.1%至2.4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延续颓势,营业收入23.72亿元同比下滑15.43%,归母净利润2.47亿元同比下滑49.01%,扣非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下滑56.48% [7] - 公司已连续两年净利润下滑,2023年归母净利润7.57亿元同比下降28.02%,相较于同行珀莱雅同期净利润增长270%,公司净利润自2021年的8.63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5.03亿元,降幅近42% [5][7] 战略收购与整合 - 2023年公司以5.36亿元并购悦江投资51%股权,将"姬芮""泊美"两大美妆品牌纳入麾下 [3] - 收购标的悦江投资业绩承诺严重不达标,2023年至2025年累计承诺净利润不低于2.35亿元,但2023年及2024年完成率分别为86.2%和34.47%,2025年至今完成不足三成,累计仅完成约7000万元 [1][3] - 针对投资者关于标的已成包袱及是否计划转让股权的追问,公司回应称此为多品牌发展战略性布局,未来将通过集团赋能提升运营质量和资产价值 [2] 公司治理与监管 - 公司及旗下两家全资子公司在云南省药监局2025年第1期医疗器械检查中被责令限期整改 [8] - 近年来公司旗下产品多次陷入舆论风波,并曾因虚假宣传被市场监管部门处罚多次 [8] 股东行为与市场表现 - 公司第二大股东红杉聚业计划在2025年8月至11月期间减持不超过总股本2%的股份(即843万股),此前已进行4轮减持,共套现约59亿元,持股比例降至9.61% [10] - 公司股价自2021年上市初期高点286.76元/股累计下跌84%,截至2025年10月9日收盘价为45.81元/股,已低于发行价47.33元/股,总市值从巅峰的1215亿元缩水至194亿元,蒸发超1000亿元 [8]
贝泰妮(300957)2025年中报点评:品牌矩阵与研发创新蓄力长期复苏
新浪财经· 2025-10-09 16:29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23.72亿元,同比下降15.4%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47亿元,同比下降49.0%,扣非净利润1.83亿元,同比下降56.5% [1] - 毛利率为76.0%,同比提升3.4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0.5%,同比下降6.5个百分点 [1] - 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4.2%、8.1%、4.9%,同比分别上升8.6、1.9、0.8个百分点 [1] 渠道分析 - 线上渠道收入17.43亿元,同比下降6%,抖音等新兴内容电商逆势增长 [1] - 线上自营渠道通过会员分层运营新增注册用户43万,以提升复购率 [1] - OMO渠道收入1.91亿元,同比下降10% [1] - 线下渠道收入4.24亿元,同比下降42%,呈现战略性收缩 [1] 盈利策略与运营 - 公司通过精简SKU、聚焦核心大单品(如薇诺娜舒敏系列)并减少低效促销来巩固盈利水平 [2] - 采用差异化会员分层运营,通过私域流量沉淀提升用户生命周期价值 [2] - 研发投入聚焦"成分协同+渗透技术",例如马齿苋提取物的基础研究突破为产品溢价构筑壁垒 [2] 品牌与产品矩阵 - 薇诺娜品牌通过"大单品+品类拓展"(如抗老、美白)巩固敏感肌市场基本盘 [2] - 瑷科缦(高端抗衰)和薇诺娜宝贝(婴童护理)品牌精准卡位细分蓝海市场,成为长期增长的第二曲线 [2] - 收购泊美后重启大众线,完善了从高端、大众到婴童的全场景产品布局 [2] 研发与渠道战略 - 研发端采取"医研共创"模式,与皮肤科医院合作,新产品上市前需通过临床功效验证以强化科学循证形象 [2] - 线上渠道策略从流量获取转向用户运营,线下渠道从销售网点转向品牌体验中心 [2] - 与一心堂、大参林等连锁药房共建"品牌+药房"矩阵,通过全渠道协同提升转化效率 [2]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7亿元、6.42亿元、7.77亿元 [3] - 当前股价对应2025至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35倍、30倍、25倍 [3] - 业绩有望随着瑷科缦放量、薇诺娜宝贝渗透婴童市场以及线上会员复购率提升而逐步复苏 [3]
限期整改叠加业绩“崩盘”,贝泰妮的敏感肌神话碎了
国际金融报· 2025-09-19 11:12
监管合规事件 - 云南省药监局对贝泰妮及旗下两家全资子公司(云南贝泰妮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科凝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医疗器械检查结论均为"限期整改" [2] - 2024年以来公司连续遭遇合规争议,包括"防腐剂"事件与产品抽样检查不合格问题 [2] 财务表现恶化 - 2024年上半年营收23.72亿元,同比下滑15.43%,归母净利润2.47亿元同比暴跌49.01% [2] - 净利率同比下降6.49个百分点至10.47%,创历史新低 [2] - 主力品牌薇诺娜营收19.5亿元(占总营收82%)同比下滑18%,姬芮下滑11%至2.12亿元,泊美下滑5%至0.24亿元 [3] - 瑷科缦营收0.51亿元(+94%)与薇诺娜宝贝1.1亿元(+9%)增速亮眼但基数过小难以拉动整体业绩 [5] 产品结构与定价策略 - 护肤品收入20.01亿元同比下滑12%,平均售价从42.78元降至39.01元 [5] - 彩妆收入2.39亿元同比下滑7.1%,平均售价从38.67元降至37.77元 [5] - 医疗器械产品平均售价从106.61元降至95.88元 [5] 渠道表现 - 线上渠道收入17.43亿元(-5.89%),OMO渠道1.91亿元(-10.48%),线下渠道4.24亿元(-41.58%) [5] - OTC渠道覆盖全国药房超12.9万家,线下直营店达179家,OMO平台客单价超1500元 [6] 成本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12.85亿元同比增长0.6%,费用率提升8个百分点至52.92% [8] - 渠道及广告宣传费占销售费用70%以上 [8] - 管理费用1.92亿元同比增长9.76%,研发投入1.19亿元同比下滑8.69% [9] 资本市场表现 - 股价从2021年高点289.35元跌至47.46元,总市值201亿元较峰值缩水近千亿元 [10]
贝泰妮(300957):利润降幅大幅收窄,毛利显著改善
长江证券· 2025-09-14 19:1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10] 核心观点 - 2025H1营收23.7亿元同比下滑15.4% 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下滑49% [2][4] - 单Q2营收14.2亿元同比下滑16.7% 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下滑29% 较Q1环比降幅收窄(Q1净利润同比下滑84%) [2][4] - 毛利率显著改善 H1同比提升3.4个百分点至76% Q1/Q2分别提升5.4/2.1个百分点 [10] - 费用率因收入下滑被动提升 H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率分别同比+8.6/+1.9/+0.8/+0.4个百分点 [10] - 瑷科缦品牌表现亮眼 H1营收0.5亿元同比增长93.9% 主品牌薇诺娜营收19.5亿元同比下滑18.4% [10] - 线上渠道营收17.4亿元同比下滑5.9% 线下渠道营收4.2亿元同比下滑41.6% [10] 财务表现 - 2025H1归母净利率10.4% 同比下滑6.9个百分点 Q1/Q2净利率分别为3.0%/15.3% [10]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18/1.55/1.67元 [10] - 当前股价48.90元 总股本4.236亿股 每股净资产14.28元 [7] 经营策略 - 坚持渠道稳价维价 减少促销权益占比 精简产品系列和SKU数量 [10] - 瑷科缦推新"白月光"系列及"小金刚"院线级防晒乳 薇诺娜推新银核霜及银核精华拓展抗衰场景 [10] - 存货持续优化 特护霜、防晒乳等核心大单品价盘稳定 [10] 品牌表现 - 薇诺娜宝贝营收1.1亿元同比增长8.6% 姬芮营收2.1亿元同比下滑11.5% 泊美营收0.2亿元同比下滑4.7% [10] - OMO渠道营收1.9亿元同比下滑10.5% [10]
贝泰妮:功效护肤龙头穿越周期的变与不变|业绩有得秀
全景网· 2025-09-10 17:5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在消费环境承压背景下主动进行业务调整 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和渠道运营实现毛利率提升和现金流改善 展现经营韧性[1][2][3] - 行业进入监管趋严、流量红利见顶的新常态 消费分级与理性消费趋势凸显 功效护肤赛道竞争加剧[4][5][6] - 公司通过"1+N"品牌战略延伸产品矩阵 以医研共创为技术壁垒 同时推进渠道精细化运营以应对行业变革[6][7][8][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72亿元 归母净利润2.47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1.83亿元[1] - 整体毛利率76.0% 同比提升3.4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率10.4% 同比下降6.8个百分点[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47亿元 同比增长145.70% 远超净利润2.48亿元[3] 产品结构 - 护肤品收入20.01亿元 彩妆类收入2.39亿元 医疗器械类收入1.16亿元[2] - 主品牌薇诺娜营收19.50亿元 占总收入82.2%[2] - 推出"银核CP"抗老系列新品 覆盖舒敏、防晒、美白、抗老等多领域[2] 品牌战略 - 实施"1+N"品牌战略:薇诺娜宝贝布局婴童功效护肤 瑷科缦定位高端抗衰 泊美定位大众市场[6][7] - 医研共创模式持续深化 加强对云南特色植物活性成分研究 扩大医院皮肤科合作网络[7] 渠道表现 - 线上渠道收入17.43亿元 同比下降5.9% 其中自营渠道14.95亿元(同比下降7.80%) 经销代销渠道8.63亿元(同比下降26.23%)[2] - OMO渠道收入1.91亿元 线下分销收入4.24亿元[2] - 重点加强抖音平台ROI和用户LTV管理 强化自播与私域运营[8] - 线下渠道与头部连锁药房深度绑定 强化药妆属性认知[9] 行业趋势 - 监管趋严:《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及配套法规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4] - 消费行为变化:成分党关注配方协同作用 理性消费追求质价比 国货自信提升 信息渠道多元化[5][6] - 流量红利见顶导致获客成本攀升 功效护肤赛道从蓝海转为红海[4][8]
贝泰妮:功效护肤龙头穿越周期的变与不变
全景网· 2025-09-10 17:4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72亿元,归母净利润2.4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83亿元 [1] - 整体毛利率76.0%,同比提升3.4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10.4%,同比下降6.8个百分点 [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47亿元,同比增长145.70%,远超净利润2.48亿元 [5] 收入结构 - 护肤品收入20.01亿元,彩妆类收入2.39亿元,医疗器械类收入1.16亿元 [3] - 主品牌薇诺娜营收19.50亿元,占总收入82.2% [3] - 线上渠道收入17.43亿元(同比下降5.9%),OMO渠道1.91亿元,线下分销4.24亿元 [3] - 自营渠道收入14.95亿元(同比下降7.80%),经销代销渠道8.63亿元(同比下降26.23%) [3] 战略调整 - 主动优化产品结构,减少低效SKU,资源向核心大单品集中 [1] - 推出瑷科缦(AOXMED)高端抗老系列及薇诺娜宝贝婴童护肤品牌 [3][8] - 加强线上精细化运营,通过会员分层提升复购率和客户生命周期价值 [3] 行业环境 - 化妆品行业监管趋严,从野蛮生长转向规范化发展 [7] - 消费分级趋势明显,高端化与性价比需求并存 [7] - 流量红利见顶,获客成本攀升,功效护肤赛道竞争加剧 [7] 研发与产品力 - 专注敏感肌产品开发,覆盖舒敏、防晒、美白、抗老等多领域 [3] - 深化云南特色植物活性成分研究(如马齿苋、青刺果),强化成分专利壁垒 [11] - 扩大医院皮肤科合作网络,强化临床数据支持与功效背书 [11] 渠道策略 - 抖音平台策略升级,侧重投放ROI和用户LTV,加大自播投入 [12] - 线下渠道与头部连锁药房深度绑定,强化"药妆"属性认知 [12] - 推动公域流量向私域用户转化,建立会员体系及私域社群 [12] 品牌建设 - "1+N"品牌战略经受考验,主品牌薇诺娜市占率超20% [8] - 通过瑷科缦切入高端抗衰市场,泊美品牌定位大众市场 [8] - 国货品牌力提升,消费者从追求"性价比"转向"质价比" [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