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船用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中远海运国际(00517.HK):业绩超预期 主业受益于船周期上行 高派息率构筑护城河
格隆汇· 2025-08-30 11:50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H1营收19.3亿港元同比增长10% 归母净利润4.9亿港元同比增长26% 业绩超预期 [1] - 公司计划年中分红0.33港元/股 近5年派息率维持约100%水平 假设全年派息率99%对应2025年股息率9% [2] - 上调2025-2027归母净利润预测至8.3/8.7/9.1亿港元(原预测7.4/7.6/8.0亿港元) 对应PE 11/11/10倍 [3] 涂料业务 - 涂料生产与销售业务收入8.2亿港元同比增长38% 分部税前利润2.0亿港元同比增长20% [1] - 集装箱涂料销量同比增94%至2.9万吨 主因集运绕行、老旧箱替换及港口拥堵等因素 [1] - 工业用重防腐涂料销量同比增4%至1.1万吨 船舶涂料销量增19%至0.7亿升(新造船涂料增24%至0.5亿升/维修保养涂料增7%至0.2亿升) [1] 船舶贸易代理业务 - 船舶贸易代理业务收入1.0亿港元同比增长97% 分部税前利润0.8亿港元同比增长124% [1] - 业绩提升主因新造船交付量同比增长及新客户开拓带动佣金收入上升 [1] 其他业务板块 - 保险业务收入1.2亿港元同比增长7% 税前利润0.8亿港元同比增长11% [2] - 船用设备收入8.9亿港元同比下跌3% 分部税前利润0.5亿港元同比下滑5% [2] 战略布局与财务优势 - 与吉电股份、上港集团成立合资公司(持股35%)生产绿色甲醇 计划构建20万吨年产能 预计2026年投产 [2] - 截止2025年中流动存款及现金等价物51亿港元 非流动银行存款10亿港元 25H1财务收益1.1亿港元占归母净利润23% [2]
大连重工上半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再次实现双增
证券日报网· 2025-08-25 21:5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4.53亿元 同比增长6.38% [3] - 上半年净利润3.12亿元 同比增长13.88% 利润增速显著高于收入增速 [3] - 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自2019年起连续6年实现双增长 [1] 技术创新 - 开展产品和技术开发91项 专利申请84项同比增长12% 其中发明专利申请69项同比增长38% [2] - 完成131项典型问题整改及40项整改提升 实现精品项目问题"零再发" [2] - 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和专利 产品具备较高技术含量和性能优势 [2][3] 市场竞争力 - 在港口机械、冶金设备、新能源装备等细分市场具备较强竞争力 [2] - 完善的产业布局和强大生产制造能力 客户认可度和忠诚度较高 [3] - 注重售后服务体系建设 增强客户黏性和市场竞争力 [3] 成本控制与盈利优化 - 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提高效率压缩生产成本 [4] - 深挖设计成本优化 完成20项样本为集采提供支撑 [2] - 调整产品结构和业务布局 加大高附加值产品研发提升毛利率 [4] 行业环境 - 国家高端装备制造、绿色能源等领域支持政策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4] - 为冶金、港口、能源等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提供大型高端装备和智能服务解决方案 [1] - 系国家重型机械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和新能源设备制造重点企业 [1]
大连重工:持续深耕高端装备制造领域 加速传统产品升级和新产品研发
证券时报网· 2025-05-08 19:43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2.81亿元,同比增长18.97%,净利润4.98亿元,同比增长37.12%,基本每股收益0.26元 [2] 核心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是国家重型机械行业重点企业,业务涵盖物料搬运设备、冶金设备、新能源设备、传动与控制系统、船用设备等领域 [2] - 自主研发国际高端船用曲轴,覆盖曼恩系列50—108型、WinGD系列52—96型,累计出产曲轴1300余支 [2] - 单点系泊系统关键设备(液滑环、电滑环)完成样机制造与实验验证,获船级社认证 [3] 数智化转型与智能制造 - 实施“五化”战略(装备无人化、智能化等),整机产品如无人化堆取料机、装卸船机、焦炉车辆等已实现无人化覆盖 [4] - 建设智慧园区,核心工序应用工业机器人(焊接、切割、打磨、喷涂),建成国内最大智能风电核心零部件制造基地 [4] - 技术推广至冶金、化工领域,如宝武集团智能钢板库、中泰化学机器人巡检 [4] 风电板块发展 - 风电业务成为重要增长点,产品包括齿轮箱、塔筒、核心铸件,2024年风电订单同比增长32% [5] - 投产大型高端风电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具备30兆瓦级超大型风电部件批量生产能力 [5] - 通过智能化升级(加工仿真软件、智能产线)提升生产效率 [6] 战略规划与市场拓展 - 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服务化”为导向,加速传统产品升级和新产品研发 [7] - 欧洲业务运行平稳,公司将深化降本增效机制,挖掘供应链潜力以驱动盈利增长 [7] - 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强全生命周期业务能力,提升规模与效益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