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长城证券-β隐匿下的_平衡木”策略——基于景气度线索以及行业趋势-250630-去水印
长城证券· 2025-06-30 20:49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Q1全A营收和盈利端改善,各板块表现分化,建议采用“防御 - 灵活 - 进攻”组合配置策略 [1][6] 各部分总结 全A景气度回暖,创业板成长性成为“亮色” - A股营业收入增速回暖,全A和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自2024Q3以来营收增速持续回暖,创业板增速领先,科创板受光伏行业拖累负增 [21] - 多数板块净利润积极改善,全A和全A(非金融非石油石化)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转正,创业板和主板增速由负转正,科创板仍下滑 [28] - A股主要指数盈利能力方面,上证指数ROE_ttm相对稳定,科创50下滑明显,2025Q1中证1000有修复 [36][40] - 从ROE_ttm驱动因素看,除科创50外,正向贡献最大的是杠杆率和销售净利率提高,资产周转率下降是拖累项 [47] - 2025Q1部分指数销售净利率改善好于销售毛利率,可能由“降本增效”与“政策红利”驱动,科创50销售净利率环比降幅大或因研发费用高 [50][55] 板块分化 - 金融地产板块2024年营收先触底后回升,2025Q1跌幅收窄但未转正,净利润同比增速逐季回升,2025Q1进一步上升 [59] - 上游材料板块2024年营收同比增速波动,2025Q1跌幅加深,净利润增速跌幅持续收窄后转正 [59] - 中游制造板块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速恶化,2025Q1营收跌幅收窄,净利润增速转正 [61] - 下游消费板块2024年营收增速前高后低,2025Q1回升,净利润增速触顶后回落,2025Q1反弹 [61] - TMT板块(除AI产业链核心部分)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波动,2025Q1增速微降 [62] - AI产业链2024年营收增速冲高,2025Q1回调,但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62] - 创新药板块2025年Q1营收同比下滑,净利润增速强势反弹,行业面临机遇与挑战 [63] 金融地产板块 房地产板块 - 2024年全国房地产市场下行,2025Q1呈现供需关系调整转折,销售面积降幅收窄,期房和现房销售有变化,新开工面积下滑,库存逆势增长 [73][77][81] - 房地产开发企业成本刚性,毛利率下降,服务企业成本弹性,毛利率逆势上行,房企存销比上升,后市库存压力有望缓解 [89][95] 金融板块 - 2024 - 2025Q1金融业分化,银行业稳健但增速放缓,面临净息差和资产结构调整压力,2025Q1挑战加剧 [104][107] - 券商板块2024年业绩弹性强,2025Q1继续高速增长,源于市场活跃度提升和政策红利释放 [110] 上游材料 石油石化板块 - 2024年石油石化行业分化,炼油板块受国际油价影响营收下滑,油服工程受益于上游资本开支增加营收增长,2025Q1延续该格局 [118] 基础化工行业 - 2024年基础化工行业营收增速低,内部差异大,农用化工增长,新能源材料板块产能过剩,2025Q1锂电化学品和碳纤维净利润深度亏损 [128] 有色金属板块 - 2024年有色金属行业整体营收和净利润微增,内部品种表现迥异,黄金板块受多重因素驱动营收和净利润增长 [134] 钢铁板块 - 2024年钢铁行业亏损,普钢板块营收下滑,铁矿石子行业逆势增长,钢材市场有结构性特征,供需矛盾逐步缓解 [142][148] 煤炭板块 - 2024年煤炭行业“前低后高”,动力煤价格中枢持平,化工用煤需求增长,2025Q1动力煤价格回落,煤化工企业毛利率修复,区域分化明显 [152] 中游制造 工程机械 - 2024年挖掘机销量内增外降,2025Q1分化显现,内销微降,政策驱动内需复苏但出口承压 [163] 交通运输设备板块 - 新能源汽车行业规模扩张但利润承压,轨道交通设备行业基建托底与高端突破并行,民用飞机订单良好,商业航天崛起,船舶受益于设备更新周期 [170][176][177] 新能源设备板块 - 2024 - 2025Q1新能源设备行业分化调整,风电设备整机厂商向下游延伸,光伏设备技术差异化凸显,储能设备锂电池出口增长但海外布局调整 [186] 智能制造与自动化 - 2024年机器人行业营收下降,盈利依赖传统工业机器人,2025年一季度盈利改善,工控板块营收增长,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191] 下游消费 实物消费 - 汽车行业2024年新能源车是增长动力,2025Q1新能源渗透率突破40%,核心技术国产替代加速 [203] - 家用电器产业2024年境内外市场扩张,科技创新和政策发力,但消费端疲态显现,产业升级与市场分层共生 [212] - 纺织服饰行业内部“制造强于品牌”,2024年纺织制造板块营收增长,家纺板块受消费降级影响下滑 [221] - 食品饮料板块2024年收入和利润增长,白酒头部企业增长,大众品部分表现亮眼,2025Q1啤酒板块毛利改善,乳制品行业盈利修复可期 [227] 服务消费 - 商贸零售行业即时零售重塑格局,线上线下融合度决定盈利质量 [229] - 文旅板块2024年分化,头部企业盈利,传统景区和地产依赖型企业亏损,整体“增收不增利” [232] 新消费板块 - 宠物经济发展潜力大,需求侧消费升级,供给侧产业链延伸 [239] - 她经济在功能性护肤品领域潜力大,女性将驱动行业向千亿规模发展并辐射大健康产业 [244] 创新药 - 2024年中国创新药企国际化发展有突破,国内医药市场分化,行业合作模式转变,抗体药物领域受资本关注,市场估值向临床价值回归 [249][250] TMT以及AI产业链板块 电子 - 2024年电子板块结构性增长,半导体设备子板块因AI算力需求和国产替代净利润增长,数字芯片设计增长惊人,品牌消费电子板块2025Q1净利润下滑 [260] 通信 - 2024年通信板块营收增长受光模块需求驱动,光模块净利润增长,2025Q1运营商板块净利润增速低 [265][266] 计算机 - 2024年计算机板块营收增长但净利润下滑,2025Q1归母净利润同比激增,可能受益于信创政策推动的国产替代 [269] 传媒板块 - 2024年传媒板块净利润下滑,2025Q1反弹,结构性分化显著,游戏子板块营收增长,大众出版营收增速下滑,AIGC工具改造传统内容生产模式 [275] 配置思路 防御部分 - 银行在经济弱复苏背景下有防御属性,财富管理转型对冲息差压力,资产质量改善强化估值修复动能 [285] 灵活部分 - 创新药部分细分领域,具备国际临床能力的企业在前沿领域突破,医保谈判和海外市场放量驱动企业价值重估 [286] 进攻部分 - AI产业链上游受益于全球算力竞赛,国产替代迈进“好用”阶段,具备核心技术壁垒的企业享受高增长红利 [287] - 宠物经济抗周期属性强,客单价增长,具备全渠道运营能力的企业龙头效应显著 [287]
基于景气度线索以及行业趋势:β隐匿下的“平衡木”策略
长城证券· 2025-06-30 17:14
报告核心观点 2025Q1全A营收和盈利端呈现回暖趋势但各板块分化明显,投资策略建议采用“防御 - 灵活 - 进攻”组合 [1][4] 各部分总结 全A景气度回暖,创业板成长性成为“亮色” - A股营业收入增速回暖,创业板2025Q1营收同比增速达7.89%领跑,科创板受光伏行业拖累营收同比下滑7.24% [11] - 多数板块净利润积极改善,全A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转正,创业板净利润同比激增18.02%,科创板净利润同比跌幅扩大 [16] - A股主要指数盈利能力有差异,科创50的ROE_ttm下滑,中证1000的ROE_ttm呈现修复 [24] - 从ROE_ttm驱动因素看,除科创50外,杠杆率和销售净利率提高是正向贡献因素,资产周转率环比下降是拖累项 [28] - 2025Q1部分指数成分股销售净利率改善好于销售毛利率,可能由“降本增效”与“政策红利”驱动 [29] 板块分化 - 金融地产板块2024年营收先触底后回升,2025Q1跌幅收窄,净利润同比增速逐季回升 [36] - 上游材料板块2024年营收同比增速波动,2025Q1跌幅加深,净利润增速2025Q1转正 [36] - 中游制造板块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深陷负增长,2025Q1营收增速跌幅收窄,净利润增速转正 [39] - 下游消费板块2024年营收增速前高后低,2025Q1回升,净利润增速2025Q1反弹 [39] - TMT板块(除AI产业链核心部分)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波动,2025Q1增速微降 [40] - AI产业链2024年营收增速冲高,2025Q1增速回调,但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41] - 创新药板块2025年Q1营收同比下滑,净利润增速强势反弹,行业面临机遇与挑战 [41] 金融地产板块 房地产板块 - 2024年全国房地产市场下行,2025年Q1呈现供需关系调整转折,销售面积同比降幅收窄 [46][47] - 房地产开发企业成本刚性,毛利率下降,服务企业成本弹性,毛利率逆势上行 [55] - 房企存销比上升,后市库存压力有望梯度缓解,但短期仍将高位震荡 [61] 金融板块 - 2024 - 2025年Q1,银行业稳健但增速放缓,证券业受益于资本市场活跃业绩快速增长 [67] - 2024年银行业面临净息差挤压和资产结构调整压力,2025年Q1挑战加剧 [71] - 2024年券商板块业绩弹性强,2025年Q1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高速增长 [74] 上游材料 石油石化板块 - 2024年石油石化行业分化,炼油板块营收同比下滑,油服工程领域营收增长 [80] - 2025Q1炼油板块营收跌幅扩大,服务工程板块营收仍正增长 [80] 基础化工行业 - 2024年基础化工行业整体营收增速低,农用化工领域表现亮眼,新能源材料板块产能过剩 [89] 有色金属板块 - 2024年有色金属行业整体营收和净利润微增,贵金属板块黄金营收和净利润增长显著 [95] 钢铁板块 - 2024年钢铁行业整体亏损,铁矿石子行业逆势增长,钢材市场有结构性特征 [102][106] 煤炭板块 - 2024年煤炭行业动力煤价格中枢持平,需求结构变化推动转型,2025Q1面临新挑战 [111] 中游制造 工程机械 - 2024年挖掘机内销增长、出口下降,2025年Q1内销微降、出口占比突破60%,政策驱动是关键 [120] 交通运输设备板块 - 新能源汽车行业规模扩张但利润承压,轨道交通设备行业基建托底与高端突破并行,民用飞机订单良好,商业航天崛起 [123][128][129] 新能源设备板块 - 2024 -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设备行业多维分化,风电设备整机厂商向下游延伸,光伏设备技术差异化体现,储能设备锂电池出口增长但预期增速下调 [136] 智能制造与自动化 - 2024年机器人行业营收下降、净利润降幅收窄,2025年一季度盈利改善,工控板块营收增长 [140] 下游消费 实物消费 - 汽车行业电动化转型,新能源车企增长,传统车企受燃油车市场萎缩拖累,2025Q1新能源渗透率突破40% [147] - 家电行业2024年发展有三重复合态势,消费端疲态显现,产业升级与市场分层共生 [155] - 纺织服饰行业“制造强于品牌”,纺织制造板块营收增长,家纺板块营收下滑 [160] - 食品饮料板块2024年收入和利润增长,白酒、大众品表现有差异,啤酒板块毛利改善,乳制品行业盈利修复可期 [163] 服务消费 - 商贸零售行业即时零售重塑格局,线上线下融合度决定盈利质量 [165] - 文旅板块2024年分化,头部效应与业绩压力并存,行业“增收不增利” [171] 新消费板块 - 宠物经济发展潜力大,需求侧消费行为转变,供给侧产业链延伸 [176] - 她经济在功能性护肤品领域潜力大,将驱动行业向千亿规模发展并辐射大健康产业 [177] 创新药 - 中国创新药企国际化发展取得突破,国内医药市场分化,行业合作模式转变,市场估值体系向临床价值回归 [180][181] TMT以及AI产业链板块 电子 - 2024年电子板块结构性增长,半导体设备子板块净利润增长,品牌消费电子板块净利润下滑 [189] 通信 - 2024年通信板块营收增长,光模块净利润同比增长,2025年Q1运营商净利润增速低 [195][196] 计算机 - 2024年计算机板块营收增长、净利润下滑,2025年Q1归母净利润同比激增 [199] 传媒 - 2024年传媒板块净利润下滑,2025年Q1反弹,游戏子板块营收增长,大众出版营收增速下滑 [202] 配置思路:“平衡木策略” - 防御部分关注银行,其在经济弱复苏背景下有防御属性,高股息特性配置价值凸显 [212] - 灵活部分关注创新药部分细分领域,具备国际临床能力的企业有突破机遇 [213] - 进攻部分关注AI产业链上游和宠物经济,前者硬件需求爆发,后者抗周期属性强 [214]
大连重工半年最高预盈3.26亿 五年研发费35亿提升产品竞争力
长江商报· 2025-06-30 08:22
业绩预盈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05亿—3.26亿元,同比增长11.12%—18.92%,主要受益于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及物料搬运设备毛利提升 [2][4]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142.81亿元(+18.97%),净利润4.98亿元(+37.12%);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5.07亿元(+10.02%),归母净利润1.79亿元(+25.85%) [3] 业务板块表现 - 物料搬运设备:自主研发的双向连续卸船机中标欧洲项目,码头效率提升100%、单吨能耗降40%;冶金装备板块全球最大610吨蝶式钢包回转台交付,400吨以上铸造起重机市占率超80%,2024年收入16亿元(+11%) [4] - 新能源设备:收入占比提升至24%,18兆瓦海上风电球铁部件量产,核电环吊市占率超80%,与国内前十大风电主机厂商深度绑定 [5] 研发与高端产能 - 2020—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35.46亿元,年均研发费用超6亿元,2024年达8.41亿元 [2][5] - 高端产能布局: - 深海装备:全球首台2万吨多吊点桥式起重机交付,缩短海上钻井平台建造周期30% [5] - 智能运维:数字孪生技术使设备故障率降65%,运维成本降40%,服务收入年复合增长超30% [5] - 风电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具备30兆瓦级超大型部件批量生产能力 [5] 国际化战略 - 2024年出口订货6.77亿美元(+35%),境外销售营业收入22.93亿元(+175.37%),占比提升至16.06%,毛利率28.24%(较境内高13.56个百分点) [6] - 产品覆盖96个国家和地区,业务模式从零部件出口升级至工程总承包及全生命周期服务 [6]
当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做销售
吴晓波频道· 2025-06-30 00:37
就业趋势 - 202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达1222万创历史新高[4] - 销售类职位超越管培生、软件开发成为大学生简历投递量榜首[5] - 非对口专业(英语、广告、心理学等)学生批量涌入销售岗位[7] 择业动机 - 00后职场驱动力排序:经济保障>学习成长>价值成就[10] - 销售岗优势:门槛低、反馈快(业绩与收入正相关)、路径清晰(底薪+提成+奖金)[14] - 电商销售平均起薪9000元,快消销售底薪7000-10000元,医药代表年薪可达15万元[15] 行业转型 - 地产中介无责底薪模式瓦解(链家、中原等下调底薪并加码考核)[20] - 新兴销售岗涌现:知识类带货主播、保险顾问、教育咨询师、新能源设备销售代表[27][28] - 企业对销售技能要求变化:数据分析、内容营销、社交媒体运营超越传统拜访技巧[33] 职业进化 - 65%受访者认为带货主播是销售岗,52%将咨询顾问纳入销售范畴[36] - 网络主播成为新职业,职业主播数量达1508万人[37] - 销售岗位需求旺盛:人社部"最缺工"职业中"营销员"连续多季度居首[41] 岗位特征 - 小米新零售销售岗需掌握渠道模型、大数据及消费心理学[30] - 京东"采销直播岗"年薪百万,要求AI工具、数据洞察与直播控场能力[30] - 销售岗跳槽意愿低于产品、运营岗,职场稳定性较高[45] 能力重构 - 销售新物种需具备表达、用户洞察、讲故事、数据分析、社群运营等复合能力[34] - 工业机器人销售需参与技术调试、行业白皮书撰写及产品迭代反馈[46] - 教育规划顾问角色融合解决方案设计与心理咨询属性[40]
金融之力汇流“深蓝”
金融时报· 2025-06-24 11:09
同时,天津金融监管局集聚金融租赁优势,成功向总局争取以试点方式拓宽金租公司在津项目公司租赁 物范围政策,开展新能源设备、矿山机械、农业机械、卫星等业务试点。其中,新能源设备与卫星等设 备,可直接服务于海上风电、海洋环境监测等重点领域,助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强了金租公司蓝 色金融服务能力。同时,鼓励金租公司支持本地船舶行业发展。截至2025年4月末,天津辖内金租公司 水上交通运输设备资产余额1523.11亿元,较年初增长2.14%,航运聚集效应进一步凸显。 天津金融监管局聚焦机制创新、生态保护、风险保障、重点战略四方面,围绕2025年世界海洋日主题发 布了10个具有典型意义的蓝色金融案例。典型案例覆盖多领域创新。例如,渤海银行天津分行、中国信 保天津分公司与民生金租建立"银行+保险+租赁"协作机制,以"政策性保险+商业金融"协同支持跨境租 赁,融资金额近2亿美元,助力中国船舶制造及高端装备成功出海。天津银行创新落地生态环境导向开 发(EOD)模式贷款,提供5.15亿元项目贷款,以产业盈利反哺生态环境治理。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牵 头组建银团贷款,为15万吨级海水淡化工程项目定制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总金额9.39亿 ...
股市必读:博迈科(603727)5月3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63.64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6-03 05:52
交易数据 - 截至2025年5月30日收盘,博迈科报收于14.04元,下跌0.85%,换手率0.92%,成交量2.59万手,成交额3643.54万元 [1] - 5月3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63.64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175.3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88.34万元 [1][4] 公司担保情况 - 全资子公司天津博迈科为母公司提供总计13.20亿元人民币的综合授信额度担保,担保方式为连带责任保证,无反担保,期限至2026年5月27日或26日不等 [1] - 截至公告披露日,天津博迈科实际为母公司提供的综合授信担保总额为3.44亿元人民币,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净资产的10.66% [1] - 公司全资子公司天津博迈科向多家银行申请总计1150亿元人民币综合授信额度,公司将承担连带责任保证 [1]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实际为天津博迈科提供的综合授信担保总额为268亿元人民币,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净资产的831% [1] - 项目履约担保总额为2737亿元人民币,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净资产的8491% [1] 公司财务数据 - 2024年度公司资产总额44.67亿元,负债总额17.13亿元,净资产27.55亿元,营业收入12.14亿元,净利润9451.82万元 [2] - 2025年第一季度资产总额42.61亿元,负债总额15.37亿元,净资产27.24亿元,营业收入1.36亿元,净利润-3090.90万元 [2] 公司背景信息 - 博迈科成立于2002年8月15日,注册资本2.82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石油、天然气开采设备、新能源设备等的设计、制造、安装及调试等 [2] - 天津博迈科成立于2009年7月16日,注册资本12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石油钻采专用设备制造等 [3] 公司授权情况 - 公司及全资子公司2025年度向银行和中信保申请总额不超过人民币75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担保总额不超过人民币50亿元 [2][4]
5月PMI回暖释放积极信号!帮主划重点:这三大行业已提前复苏
搜狐财经· 2025-05-31 11:35
制造业PMI数据 - 5月制造业PMI回升至49 5% 较上月提升0 5个百分点 虽仍低于荣枯线但显示经济复苏迹象 [1][3] - 生产指数从49 8%升至50 7% 进入扩张区间 农副食品加工 专用设备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指数均超54% [3] - 新订单指数升至49 8% 接近扩张线 专用设备和铁路船舶行业订单增长显著 部分企业订单排至下半年 [3] 行业表现分化 - 高技术制造业PMI连续4个月保持50 9%的扩张 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 新能源设备等领域表现突出 [4] - 装备制造业PMI升至51 2% 受益于国家设备更新政策推动 徐工机械 柳工等企业订单量增长 [4] - 高耗能行业PMI降至47% 钢铁 化工等传统行业持续低迷 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和环保政策影响 [5] 企业规模差异 - 大型企业PMI重回51%以上扩张区间 央企和行业龙头获得国家重大项目订单支撑 [4] - 中型企业PMI下降1 3个百分点 小微企业略有改善但仍偏弱 [4] 进出口动态 - 新出口订单和进口指数分别上涨2 8和3 7个百分点 对拉美 非洲等新兴市场工程机械 汽车出口增长显著 [4] - 前4个月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6 4% 与PMI出口数据趋势一致 [4] 服务业表现 - 住宿和餐饮业商务活动指数明显回升 与"五一"假期餐饮销售额增长8 7%的数据吻合 [5] - 房地产相关行业持续低迷 与近期政策调整有关 [5] 市场预期 - 制造业企业信心指数升至52 5% 汽车 铁路船舶等行业预期指数超56% [5]
孙波:90天关税调整期背后 出海企业有四个转型突围办法
南方都市报· 2025-05-30 23:33
中美关税调整影响 - 中美取消91%加征关税,暂停24%关税90天,保留10%基准税率,幅度远超市场预期[1] - 短期内缓解全球企业成本压力和中美供应链压力,预计第三季度对美出口将出现报复性增长[1] - 对外航运价格上涨数据印证未来三个月为缓解关税争端的重要机遇期[1] 企业供应链优化策略 - 出海企业需提升北美市场供应链完整度,降低进入门槛,增强韧性[2] - 应对策略包括市场多元化、供应链分散化、本地化生产及安全性工作[2] - 选择劳动力丰富、物流发达且符合原产地规则的地区设厂,避免单一地区依赖[2] 低利润行业转型建议 - 五金纺织等受冲击行业需技术升级提高效率,分流产能至海外[3] - 产品多元化拓展可规避风险,政府应加强技改扶持和海外布局奖补[3] 高技术企业应对技术脱钩 - 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减少对外技术依赖,深化产业合作构建生态圈[4] - 拓展国内及友好国家市场,建立全球化销售网络[4] - 调整供应链布局确保原材料稳定,引进高端人才提升长期潜力[4] 高标准协定与大湾区机遇 - CPTPP等协定加速广东企业生产、服务、管理国际化,推动中国制造+东盟组装模式[5] - 大湾区需与东盟规则衔接,整合产业链实现"湾区设计+东盟生产+全球销售"[5] - 加快人民币东盟离岸市场建设,提升跨境电商及物流效率[5] 供应链弹性与中美博弈焦点 - 企业需重构供应链至其他地区,提升品牌力,拓展科技与服务贸易新赛道[6] - 下一阶段博弈焦点包括转口贸易关税、高科技产品管制及服务贸易领域[6] - 美方或通过关税豁免换取农产品采购,但维持芬太尼关税绑定[6]
大连重工:持续深耕高端装备制造领域 加速传统产品升级和新产品研发
证券时报网· 2025-05-08 19:43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2.81亿元,同比增长18.97%,净利润4.98亿元,同比增长37.12%,基本每股收益0.26元 [2] 核心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是国家重型机械行业重点企业,业务涵盖物料搬运设备、冶金设备、新能源设备、传动与控制系统、船用设备等领域 [2] - 自主研发国际高端船用曲轴,覆盖曼恩系列50—108型、WinGD系列52—96型,累计出产曲轴1300余支 [2] - 单点系泊系统关键设备(液滑环、电滑环)完成样机制造与实验验证,获船级社认证 [3] 数智化转型与智能制造 - 实施“五化”战略(装备无人化、智能化等),整机产品如无人化堆取料机、装卸船机、焦炉车辆等已实现无人化覆盖 [4] - 建设智慧园区,核心工序应用工业机器人(焊接、切割、打磨、喷涂),建成国内最大智能风电核心零部件制造基地 [4] - 技术推广至冶金、化工领域,如宝武集团智能钢板库、中泰化学机器人巡检 [4] 风电板块发展 - 风电业务成为重要增长点,产品包括齿轮箱、塔筒、核心铸件,2024年风电订单同比增长32% [5] - 投产大型高端风电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具备30兆瓦级超大型风电部件批量生产能力 [5] - 通过智能化升级(加工仿真软件、智能产线)提升生产效率 [6] 战略规划与市场拓展 - 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服务化”为导向,加速传统产品升级和新产品研发 [7] - 欧洲业务运行平稳,公司将深化降本增效机制,挖掘供应链潜力以驱动盈利增长 [7] - 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强全生命周期业务能力,提升规模与效益 [7]
中铁高新工业申请动力装置和新能源设备专利,使动力装置生产更高效灵活
金融界· 2025-05-05 09:29
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动力装置和新能源设备。动力装置包括: 底盘横梁;储能模块,在第一方向上位于底盘横梁一侧,与底盘横梁机械连接;功能模块,在第一方向 上位于储能模块的远离底盘横梁的一侧,功能模块用于控制储能模块;电机模块,与底盘横梁机械连 接,且与储能模块电性连接,储能模块用于驱动电机模块。本申请通过模块化处理动力装置,从而能够 使得动力装置的生产更加高效和灵活,可以快速组装和定制不同配置的模块,从而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 求。同时,模块化的动力装置也便于维修升级,故障模块可快速更换,减少时间和成本,提高设备可靠 性,且易于技术升级,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新件采购。 金融界2025年5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装备集团 隧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动力装置和新能源设备"的专利,公开号CN119898179A,申请日 期为2025年3月。 天眼查资料显示,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位于北京市,是一家以从事铁路、船 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222155.1588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