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Hopper芯片
搜索文档
万亿美元AI投资回报被夸大?现在每个人都在问:GPU的寿命究竟有几年?
美股IPO· 2025-11-15 07:10
AI数据中心投资与GPU折旧问题概述 - 全球科技巨头计划在未来五年投入1万亿美元建设AI数据中心,GPU折旧年限的会计问题成为影响企业利润和投资回报的核心焦点[3] 科技巨头对服务器使用寿命的预估差异 - 谷歌和甲骨文等公司预计服务器使用寿命长达六年,但微软最新披露的计算机设备使用寿命为二至六年,区间跨度显著[1][3] - 大空头Michael Burry认为服务器设备实际使用寿命仅二至三年,并指控相关公司通过此方式夸大收益[1][6] GPU折旧评估面临的独特挑战 - AI芯片作为新兴资产类别缺乏充分历史数据支撑,英伟达首批面向数据中心的AI处理器于2018年前后推出,当前AI热潮始于2022年底[5] - 与企业使用数十年的重型设备相比,GPU缺乏足够使用寿命记录,折旧年限选择(三年、五年或七年)从融资角度看差异巨大[5] 市场对GPU保值能力的分歧观点 - CoreWeave对其基础设施采用六年折旧周期,其2022年发布的英伟达H100芯片在合同到期后以原价95%的价格被立即预订一空[6] - 但CoreWeave股价较6月高点下跌57%,甲骨文股价较去年9月峰值暴跌34%,反映出投资者对AI过度投资的疑虑升温[3][6] 技术迭代加速对GPU折旧的压力 - 英伟达CEO黄仁勋暗示,当新一代Blackwell芯片开始大量出货时,前代产品Hopper的价值将大幅下降[7] - 英伟达将AI芯片发布周期从两年缩短至每年一次,亚马逊已将部分服务器使用寿命从六年缩短至五年,理由是AI和机器学习领域技术发展步伐加快[7] 科技公司的应对策略与审计考量 - 微软CEO表示公司正分散AI芯片采购,避免过度投资单一代处理器,并指出任何新英伟达AI芯片的最大竞争对手是其前代产品[8][9] - 折旧是管理层的财务估计,快速发展行业的进展可能改变最初预测,审计师会详细审查工程数据等假设来确认资产真实寿命[9]
万亿美元AI投资回报被夸大?现在每个人都在问:GPU的寿命究竟有几年?
华尔街见闻· 2025-11-14 22:11
文章核心观点 - AI数据中心建设投资巨大,未来五年全球科技巨头计划投入1万亿美元 [1] - GPU折旧年限的会计问题成为影响企业利润和投资回报的核心焦点 [1] - 市场对AI过度投资存在担忧,部分公司股价已出现显著下跌 [1] GPU折旧的行业现状与分歧 - 科技巨头对服务器使用寿命的估算存在差异,谷歌、甲骨文和微软预计可达六年,但微软给出的区间为二至六年 [1] - 折旧期限长短直接影响企业财务表现,较长的保值时间可将折旧成本分摊至更多年份,减轻对利润的冲击 [1] - AI GPU作为新兴资产类别,缺乏充分的历史数据支撑,为投资者和贷款机构带来不确定性 [1] GPU折旧估算面临的挑战 - AI芯片折旧评估缺乏足够的使用寿命记录,英伟达首批数据中心AI处理器于2018年前后推出 [4] - 与企业使用数十年的重型设备相比,GPU缺乏可比的使用寿命记录 [4] - 折旧是将硬资产成本分摊到预期使用寿命的会计做法,对采购数十万块GPU的企业至关重要 [4] 市场对GPU使用寿命的不同观点 - CoreWeave自2023年起对其基础设施采用六年折旧周期,其CEO表示数据驱动评估显示基础设施保持价值 [5] - CoreWeave的英伟达A100芯片已全部预订满,一批2022年的H100芯片以原价95%的价格被迅速预订 [5] - 做空者Michael Burry认为科技公司高估了AI芯片使用寿命,服务器设备实际使用寿命约为二至三年,公司因此夸大收益 [5] 技术迭代对折旧的影响 - AI芯片可能在六年内折旧的原因包括磨损损坏或新GPU发布导致过时,经济性大幅下降 [6] - 英伟达CEO黄仁勋暗示,新一代Blackwell芯片大量出货后,前代产品Hopper的价值将下降 [6] - 英伟达现在每年发布新AI芯片,而此前为两年周期,其竞争对手AMD也采取了同样做法 [7] 科技巨头的应对策略与考量因素 - 微软CEO表示公司正试图分散AI芯片采购,避免过度投资于单一代处理器,并关注英伟达的迁移步伐加快 [8] - 折旧是管理层的财务估计,快速发展行业的进展可能改变最初预测 [8] - 折旧估计需考虑技术过时、维护、类似设备历史寿命和内部工程分析等假设,并需说服审计师 [8]
英伟达GTC大会:黄仁勋驳斥“AI泡沫”质疑,称“钱途”不可限量!
金十数据· 2025-10-29 11:08
公司业绩与前景 - 公司首席执行官宣布最新芯片有望创造高达五千亿美元的营收 [2] - 公司预计旗舰AI加速器Blackwell处理器及更新型号Rubin将推动销售额在2026年前迎来前所未有的增长 [2] - 公司预计最新一代芯片出货量将达到两千万枚 而上一代Hopper芯片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仅售出四百万枚 [3] - 公司股价在发布会后上涨5% 收于创纪录的201.03美元 [3] 战略合作与全球化布局 - 公司与Uber达成协议 将为十万辆自动驾驶汽车提供技术支持 [3] - 公司与Palantir合作 将其技术与Ontology平台结合 Lowe's将成为首批采用该方案的企业 [4] - 公司与礼来公司合作 打造制药行业中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 系统将搭载超过一千枚Blackwell AI加速芯片 [4] - 公司计划与德国电信共同在德国投资建设一座价值10亿欧元(约12亿美元)的数据中心 [2] - 公司对芬兰电信公司诺基亚投资10亿美元 以支持其转向AI业务的战略 [5] - 公司与CrowdStrike合作开发持续学习的AI网络安全系统 [5] - 公司首席执行官将访问韩国 预计宣布与三星电子和现代汽车集团的新合作 [2] - Stellantis将成为首批推出机器人出租车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3] - 公司与Lucid合作开发自动驾驶平台 [5] 行业竞争与市场环境 - AI模型能力已足够强大 客户愿意为之付费 为高昂的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提供了合理性 [3] - 公司首席执行官驳斥AI泡沫担忧 称正在使用各种AI模型并为这些服务付费 [3] - 公司在AI加速芯片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但竞争日益激烈 AMD和博通正加速进入该领域 [4] - 手机芯片巨头高通本周宣布将进军AI加速器市场 [4] - AMD股价今年以来已上涨一倍多 而公司股价截至周一上涨43% [6] - 出口限制已让公司损失了数十亿美元的营收 对Blackwell和Rubin芯片的营收预测未包含来自中国的销售 [6] 公司定位与战略重点 - 此次活动旨在吸引更广泛的客户群体 公司主要收入仍依赖于少数几家大型数据中心客户如微软、亚马逊和谷歌 [4] - 公司推动作为美国科技代表的角色 以及其推动制造业回流国内的努力 [6] - 公司作为各国构建主权AI系统的重要供应商 巩固在欧洲及其他地区的地位 [6]
GPU疯狂抢购背后:一场价值万亿的AI豪赌正在上演!
搜狐财经· 2025-10-08 22:41
行业资本投入规模 - 英伟达H100芯片单价已炒至4.5万美元,相当于一辆特斯拉Model 3的价格 [1] - OpenAI今年已签署约1万亿美元的合同用于购买计算能力,其收入可能不及此数额的1% [3] - 英伟达计划未来十年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专门用于购买其自家芯片 [5] - 马斯克的xAI在孟菲斯建造的数据中心项目需耗资数百亿美元,仅购买芯片就可能花费180亿美元,并探索租赁方式囤积价值120亿美元的芯片 [8] - Meta预测到2028年将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上投入6000亿美元,该数字高于芬兰的GDP [10] - 微软去年购买了48.5万块英伟达“Hopper”芯片,并与NeoCloud公司达成194亿美元协议以获得超10万块最新GB300芯片的使用权 [10] 行业竞争格局与战略动向 - 行业巨头正通过大规模采购GPU进行战略囤货,以应对未来潜在的芯片短缺或供应链中断风险 [19] - 顶级人才在领域内流动,例如清华物理系传奇姚顺宇从Anthropic离职加入Google DeepMind [17] - OpenAI尝试进军电商领域,推出即时结账功能“Instant checkout”,为中小电商平台带来借助其流量红利低成本获客的机遇 [17] 行业前景与潜在风险 - 有分析指出,英伟达对OpenAI的投资可能是人工智能泡沫破裂的早期迹象,类比1999年的互联网泡沫 [12] - 宏观战略合伙公司分析认为,当前人工智能引发的“美国资本错配”规模比互联网泡沫严重17倍,比2008年房地产泡沫严重4倍 [13] - 行业未来可能出现的三种结局包括:赢家通吃(一家公司实现AGI)、百花齐放(多家公司共存)或泡沫破裂(投资无法收回) [21] - 从历史经验看,技术革命很少被单一公司垄断,因此百花齐放的局面可能性较高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