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种

搜索文档
增强牧区发展动力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7-18 08:06
牧区战略地位与政策支持 - 牧区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甘肃等西部和西北部省份,涉及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甘南藏族自治州等重点区域 [2] -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提升饲草生产能力、加快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等方向性要求 [1] - 国务院2011年发布《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覆盖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份 [4] - 内蒙古财政2025年下达2.6亿余元支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疆出台《新疆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规划(2023—2030年)》 [5] 牧区经济发展成效 - 2024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20534.08亿元(同比+6.1%),西藏2764.94亿元(+6.3%),甘肃13002.9亿元(+5.8%) [6] - 2024年内蒙古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3.8%,西藏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2% [6] - 内蒙古2024年牛肉产量89.1万吨(+14.5%),西藏年末牲畜存栏1760.32万头(新增38.93万头) [6] - 2024年内蒙古投入125.4亿元财政衔接资金帮扶产业,西藏农牧民转移就业劳务收入达71.55亿元 [6] 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 - "十四五"期间全国年均种草改良超4000万亩,退化草原面积缩减近7亿亩,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50%以上 [10] - 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100亿元用于草原保护与修复,年均修复草原超4600万亩,鲜草总产量超5.5亿吨 [11] - 建成1个中心库+20个资源圃的草种质资源保存体系,2024年草种产量突破7万吨,饲草种子自给率近70% [12] - 内蒙古达茂旗试点"草票"制度,甘肃夏河县建立"国有企业+合作社+家庭牧场"模式推动生态价值转化 [13] 畜牧业转型升级路径 - 2023年牧民牧业人均收入较2021年增长15.8%,内蒙古试点旗县草畜平衡指数降至10%以下 [14][15] - 内蒙古架构"公司+集体+合作社+农牧户"利益联结机制,新疆布尔津县推行职业代牧人制度 [16] - 2024年内蒙古审定通过42个草品种(含羊草、苜蓿等),青海推广"大通牦牛""阿什旦牦牛"良种 [17] - 内蒙古阿拉善盟应用北斗定位系统节约50%放牧时间,青海打造智慧羊舍实现藏羊"两年三产" [18]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 甘肃尕秀村牧民转型发展藏家乐,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打造"99号公路"旅游目的地 [19][21] - 新疆2024年文旅经营主体达51.41万户,特克斯县琼库什台村转型为旅游"网红村" [21][22] - 内蒙古推出"跟着赛事去旅行"模式,陈巴尔虎旗开发牧文旅融合特产馆 [20][21] - 数字技术催生智慧牧场体验、数字文创等新业态,推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IP创造 [22]
蒙草生态:态构建“保·育·繁·推”一体化体系 以草种创新驱动生态修复与草业高质量发展
全景网· 2025-07-12 09:23
公司核心业务体系 - 公司构建"保·育·繁·推"一体化产业体系,专注草种科技创新[1] - 历时20余年建成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内蒙古分库、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小草诺亚方舟)[1] - 在北方重要典型生态区建有18个专业研究院,包括荒漠区沙生、盐生植物种业研究院等[1] 种质资源储备 - 目前收存植物种质资源2300余种、6.5万份,标本17万余份[1] - 涵盖生态修复、饲草、道地中草药、特色作物等领域[1] - 收集土壤样本165万份[1] 技术研发与品种权 - 依托草业技术创新中心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研攻关[2] - 突破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关键基因挖掘等技术瓶颈[2] - 选育295种乡土植物,拥有105个自主知识产权及使用权的草品种[2] - 获7项国家植物新品种权[2] 商业化应用 - 16个苜蓿品种已覆盖国内主要苜蓿种植区域[2] - 25个品种入选国家林草局"三北"工程良种推荐目录[2] - 锡林郭勒型华北驼绒藜、巴尔虎羊草等优质乡土草种成为"三北"工程中坚力量[2] 生产基地布局 - 建设草种繁育基地21个,其中内蒙古、甘肃、新疆等良种繁育基地19个[2] - 海南、云南南繁育种基地2个[2] - 配套2个种子加工车间、1个快繁育苗车间,年产种子约3000吨[2] 生态解决方案 - 依托乡土种源保障开展国产适地优质种源研究[2] - 通过生态大数据导航为各类生态修复提供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案[2] - 推动草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草业、生态修复有种可用[2]
蒙草生态: 关于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摊薄即期回报和采取填补措施及相关主体承诺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1 20:45
核心观点 - 蒙草生态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并分析了发行对即期回报摊薄的影响及采取的填补措施 [1][2][3] - 公司2024年净利润受信用减值损失增加及PPP项目调整影响,剔除调整后净利润为13,048.29万元 [2] - 公司对2025年净利润设定了三种假设情景(下降30%、持平、上升30%)并测算财务指标影响 [2][3][4] - 募集资金将用于三北工程及防沙治沙项目、生态景观提升项目、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综合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6][7] - 公司在人员、技术、市场等方面具备实施募投项目的条件,包括草种业一体化产业体系和智慧化生态产业大数据平台 [7][9][10] 财务指标分析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38.18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为-4,227.68万元 [2] - 剔除大青山前坡PPP项目调整影响后,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048.29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为5,282.43万元 [2] - 假设2025年净利润下降30%,基本每股收益为0.0438元/股;持平为0.0626元/股;上升30%为0.0813元/股 [4][5] - 发行后总股本将从160,424.21万股增至208,551.47万股 [3][4] 募投项目与业务关系 - 募投项目聚焦公司主业,包括生态修复、草种科技创新和林业碳汇开发利用 [7] - 公司拥有草种业“保育繁推”一体化产业体系,收存植物种质资源2,300余种、6.5万份,拥有105个自主知识产权草品种 [9] - 公司拥有30个国家级和省级科研平台,累计申请专利923项,授权545项,编制标准530项 [9] - 募投项目将增强公司主营业务竞争力,符合战略发展方向 [7][10] 填补回报措施 - 加强募集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10] - 加大市场开拓力度,选择优质项目提升净利润水平 [11] - 稳步推进募投项目建设,合理使用募集资金 [11][12] - 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升管理效能和资金使用效率 [13] - 严格执行现金分红政策,保障股东回报 [13] 相关主体承诺 - 全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不损害公司利益,薪酬与填补回报措施挂钩 [14]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承诺不干预公司经营,不侵占公司利益 [15] - 相关承诺事项已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尚需股东大会批准 [16]
蒙草生态(300355) - 300355蒙草生态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1
2025-05-11 23:32
行业发展前景 - 草种业和草产业发展是保障国家多重战略需求及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十四五”以来国家发布系列政策提供有利保障,2024 年国家多部门发布相关意见,2025 年 3 月内蒙古自治区多部门也发布指导意见,草种业发展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 [1][2] -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2025 年 3 月 5 日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三北”工程标志性战役取得重要成果,内蒙古是治理荒漠化主战场,公司专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修复,将受益于生态修复行业机遇 [2] 公司竞争优势 - 二十多年投入大量研发资金专注草种科技研究,建立草种“保育繁推”一体化产业体系,形成突出竞争优势,种业科技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 [2][5] - 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乡土种源保障 + 生态大数据导航”的蒙草生态修复模式,在乡土种源保障、智能机械装备、创新防沙治沙产品和荒漠化治理集成技术等方面优势突出 [4] -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乡土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和引种驯化、大规模繁育方面处于前沿,依托种质资源优势,形成“特色种业 + 大数据”核心竞争壁垒,在西北地区生态治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4] 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公司业务与国家战略高度一致,国家政策支持是行业发展和业绩驱动的主要因素 [3] - 2024 年公司种业科技稳步推进,在生态修复领域中标多个新能源防沙治沙项目,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 业绩相关情况 - 2024 年业绩下滑主要因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大幅增加以及大青山前坡生态建设 PPP 项目投资调整,2025 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28.15%,归母净利润亏损 1693 万元但同比大幅减亏,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42.22% [5] - 2024 年全年累计中标 80 余个生态修复项目,累计超 20 亿元,中标项目会按合同约定执行,业绩情况将在定期报告披露 [6] 风险应对措施 - 高度重视应收账款回收,成立专项领导小组,梳理项目、明确责任、制订目标及奖惩措施,推进手续办理,协调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务清理保障资金范围 [7] - 协同项目发包主体与金融机构探讨创新金融业务模式,开展应收账款保理、债务重组及转让、资产证券化等资金管理措施 [7] - 承接新项目时将对方回款能力作为重要评价指标,避免新增项目带来应收账款快速增长 [7] 其他问题回应 - 公司重大事项会按规定披露,关于并购重组、未来盈利、二季度业绩、机器人概念等问题请关注公司公告 [2][4][6][7][8] - 2024 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 15.78 亿元,处于历史较好水平,2024 年筹措资金全额回购 8 亿元优先股,优先股股息税前 7.5% [6] - 2024 年公司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曾增持公司股份,部分人员减持是基于个人资金需求,公司重大事项将按规定公告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