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蒸镀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财说| 先导电科“二进宫”,衢州发展能成为第二个光智科技吗?
新浪财经· 2025-08-03 22:09
收购交易概况 - 衢州发展筹划通过发行股份等方式收购先导电科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1] - 光智科技一个月前终止收购先导电科100%股份[1] - 衢州发展为衢州国资上市公司 实控人衢州国资委间接持股28 83%[2] 公司财务对比 - 2024H1衢州发展总资产1010 7亿元 净资产432 2亿元 2023年营收172 1亿元[3][4] - 2024H1先导电科总资产153 3亿元 净资产86 1亿元 2023年营收28 8亿元[3][4] - 2024H1光智科技总资产35 1亿元 净资产5 7亿元 2023年营收10 1亿元[3][4] - 先导电科体量超过光智科技100%但未达衢州发展50% 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5] 交易差异分析 - 衢州发展体量远大于光智科技 使交易从"类借壳"变为定增收购[6] - 光智科技与先导电科为同一实控人 而衢州发展与先导电科无关联[6] - 衢州发展主营房地产 属于跨界收购 光智科技与先导电科存在上下游关系[6] 先导电科业务表现 - 主营PVD溅射靶材和蒸镀材料 2022-2023年营收21 87亿/28 83亿 净利润4 66亿/4 11亿[6] - 2024H1营收15 86亿元 净利润2 61亿元 净利率16 5%[10] - 客户覆盖显示(京东方 三星等) 光伏(通威 东方日升等) 半导体(通过国际大厂认证)领域[7] - ITO靶材全球市占率超30% 2019-2022年快速提升至全球第一[7] 行业市场数据 - 中国平面显示用溅射靶材市场规模从2014年55亿增至2023年246亿 CAGR18 2%[8] - 可比公司欧莱新材 阿石创 隆华科技2024H1靶材业务收入2 15亿/5 85亿/2 73亿 毛利率20 95%/8 84%/27 91%[8] 历史融资与股价影响 - 先导电科2022年B轮融资45亿元 导致账面冗余资金较多[10] - 光智科技宣布收购后股价涨近5倍 但后续较最高点跌60%[10] - 衢州发展市值350 6亿元 远高于光智科技停牌前25亿市值 预计股价弹性较小[10]
【全网最全】2025年靶材产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前瞻网· 2025-07-06 11:08
靶材产业链上市公司汇总 - 上游高纯金属靶材基材研发生产上市公司包括东方钽业、豫光金铅、金钼股份、紫金矿业、盛达资源等,主要涉及铜、铝、银、钽等金属深加工[1][3] - 中游靶材研发生产龙头上市公司包括江丰电子、阿石创、隆华科技、有研新材、欧莱新材等[1][3] - 下游应用领域上市公司涵盖半导体、平面显示、太阳能电池制造等领域,代表企业有京东方、乾照光电、宁德时代、深南电路等[1][3] - 行业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如浙江江丰电子、福建阿石创、广东欧莱新材等,北京有盛达资源、有研新材等[3] 靶材行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 - 行业上市公司普遍成立于1995-2010年,注册资本大多不超过10亿元[6] - 2024年有研新材和安泰科技营收规模领先,分别达91.46亿元和75.73亿元[8] - 2024年江丰电子和阿石创营收增速显著,分别达38.57%和23.50%[8] - 2025年一季度江丰电子和阿石创仍保持营收增速领先,欧莱新材和有研新材营收下滑幅度较大[8] - 截至2025年5月21日,江丰电子市值最高[8][9] 靶材业务表现 - 2024年江丰电子超高纯金属合金靶产量同比增长38.29%[10][11] - 阿石创溅射靶材产量同比增长56.88%[10][11] - 隆华科技电子新材料业务同比增长39.76%[10][11] - 欧莱新材ITO靶和其他靶材产量分别增长79.3%和75.88%[11] - 有研新材薄膜材料产量同比增长85.05%[11][12] - 2024年有研新材、隆华科技、江丰电子靶材业务营收增速显著,分别达46.53%、43.38%和39.51%[12][13][14] - 2024年江丰电子靶材业务毛利率达31.35%,领先行业[16] 海外业务与研发投入 - 2024年江丰电子海外营收14.45亿元,占比40.10%,同比增长26.31%[19][21] - 隆华科技海外营收同比增长41.67%[19][21] - 2024年江丰电子和有研新材研发投入最高,分别达21728.98万元和20714.28万元[22] - 欧莱新材研发投入占比达5.11%,位居行业前列[22] 业务规划与布局 - 有研新材聚焦"电磁光+医"领域,推进高纯靶材等核心技术成果转化[25][27] - 隆华科技强化新材料产业整合,拓展增量业务[25][27] - 江丰电子完善靶材及精密零部件布局,打造多元化产品体系[25][27] - 欧莱新材扩建高端溅射靶材产能,拓展半导体集成电路应用[25][27]
呈和科技终止收购映日科技51%股权,股东分歧致重组失败
搜狐财经· 2025-06-27 10:17
交易终止公告 - 呈和科技宣布终止以现金方式收购芜湖映日科技不低于51%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计划 [1] - 交易各方未能就核心条款达成共识导致重组计划终止 [1] - 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未签署正式协议因此无需承担违约责任 [3] 交易终止原因 - 映日科技股东结构复杂且各股东对公司未来经营发展规划存在分歧 [3] - 业绩承诺方安排发生较大变化导致关键条款不确定性增加 [3] - 经过审慎研究后各方一致同意终止交易并签署终止协议 [3] 映日科技业务价值 - 映日科技是专业从事高性能溅射靶材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 [4] - 产品应用于半导体显示面板、触控屏、太阳能电池等制造领域 [4] - 产品种类涵盖陶瓷化合物靶材、金属非金属单质靶材及合金靶材 [4] 潜在协同效应 - 显示领域对有机材料的需求为呈和科技成核剂产品提供应用空间 [4] - 蒸镀材料新业务与呈和科技主营产品同属高分子有机材料范畴 [4] - 双方可在客户资源共享、品牌影响力、供应链协同等方面发挥协同效应 [4] - 技术优势互补可共同攻克显示领域有机材料技术难题 [4]
有研新材子公司获大基金二期3亿增资 标的首季净利7917万投前估值49.9亿
长江商报· 2025-06-26 07:49
有研亿金引入战略投资者 - 有研新材全资子公司有研亿金拟引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大基金二期)作为战略投资者,大基金二期将投资3亿元取得有研亿金5.67%股份 [1][2] - 本轮增资中有研亿金投前估值达49.94亿元,较审计后净资产增值187.80% [1][4] - 增资完成后有研新材持有有研亿金股权比例由100%降至94.33%,有研亿金仍为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2] 有研亿金经营情况 - 2025年一季度有研亿金实现营业收入13.71亿元、净利润7917.85万元 [1][3] - 2024年全年有研亿金实现营业收入63.23亿元、净利润2.35亿元 [3] - 截至2025年3月末有研亿金资产总额26.57亿元,净资产20.15亿元 [4] 有研新材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有研新材实现营业收入18.4亿元,净利润6738.47万元,同比增长14698.12% [6] - 2024年全年有研新材营业收入91.46亿元(同比-15.49%),净利润1.48亿元(同比-34.78%) [6] - 业绩波动主要受铂族产品、稀土材料产品原材料价格下降及红外光学材料出口管制影响 [6] 资产转让计划 - 控股子公司有研稀土拟以不低于1.1亿元挂牌转让硫化锂业务相关资产 [1][6] - 转让资产包括相关专利、专有技术及设备,属于高溢价转让 [7] - 转让原因包括公司战略不涉及硫化锂方向、缺乏大规模化工管理经验及该技术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7] 研发投入情况 - 2024年有研新材研发投入2.0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26% [7]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研发人员336人,占员工总数16% [7]
2025类借壳并购实战指南:4大常见模式+7个最新案例
梧桐树下V· 2025-04-04 12:07
并购重组市场动态 - 2024年度A股重大重组预案数量同比暴增68%,北交所并购交易额突破千亿规模[1] - 近30%上市公司采用"类借壳"策略规避传统借壳监管,包括分步收购、引入第三方等创新模式[1] - 政策驱动效应显著:"并购6条"与新国九条持续发力,预计2025年类借壳交易热度将进一步攀升[1] - 退市制度加速倒逼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寻求生存路径[2] 类借壳交易核心模式 模式1:实控人未变更 - 思林杰收购科凯电子案例中,标的资产总额达1052亿元(上市公司1442亿元占比10339%),资产净额901亿元(上市公司1288亿元占比11574%),营收3076亿元(上市公司168亿元占比18280%)[5][8] - 交易结构包含股份支付与现金支付(591亿元),标的作价1491亿元超过上市公司净资产1288亿元[8] 模式2:36个月后收购 - 光智科技收购先导电科采用"先买壳后注资"策略:2019年朱世会取得控制权,2024年以162元/股(市价5556元/股)收购其控制的先导电科100%股权[9][10] - 标的公司2023年营收2883亿元(超上市公司1011亿元),净利润411亿元,业务覆盖半导体靶材等高技术领域[9][10] 模式3:第三方资产收购 - 金鸿顺收购新思考案例显示,通过向非关联方购买资产可规避借壳认定[11] 模式4:部分股权收购 - 汉嘉设计收购伏泰科技51%股权,标的资产总额1189亿元占上市公司4465%,资产净额581亿元占上市公司4736%,营收922亿元占上市公司4056%[14][17] 市场驱动因素 - 政策支持:证监会明确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通过并购实现技术升级[22] - 周期反转:十年并购下滑趋势有望触底,IPO收紧与退市压力形成"并购-退出"新循环[22] - 交易活跃度:2024年9月以来并购市场热情持续高涨,案例数量与交易规模显著提升[22] 典型案例特征 - 交易结构创新:36个月时间差、分步收购、第三方介入等设计突破传统监管框架[9][11][14] - 财务指标突破:多案例中标的资产/营收指标超过上市公司100%,通过技术性处理规避借壳认定[5][17] - 产业协同强化:如先导电科与光智科技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垂直整合[9][10] 注:所有财务数据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比例计算基于原文披露值直接引用
阿石创分析师会议-2025-03-12
洞见研报· 2025-03-12 09: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未提及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阿石创,所属行业为半导体,接待时间是2025年3月11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孙昊,生产基地总经理张科,生产基地技术二部总监苏百樱,证券事务代表谢文武 [13]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包括投资者、深圳证券交易所投资者服务部、中信建投证券,接待对象类型分别为其它、其它、证券公司 [14] 调研机构占比 未提及 主要内容资料 - 参观公司临空生产基地,对公司及所属行业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并开展投资者互动交流 [18] - 2024年三季报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净利润同比下降28%,原因是钒氮业务线因原材料波动和下游需求不振亏损,部分新产线产品未释放业绩 [18] - 近三年公司合金及金属材料营业收入占比提升,主要是子公司三明顶创恒隆钒氮业务,2023年试产,2024年全线生产业绩提升,公司将优化采购和供应链管理、集约管理下游客户来优化价格和毛利率 [18] - 公司超高纯铜、钛、贵金属等产品已在第七代半导体市场渗透,2025年将进一步发力 [18] - 近三年蒸镀材料营收占比下降,2024年度细分市场仍增长,但溅射靶材等营收基数大且增速高致其占比相对减少,新能源汽车和医疗行业需求促进公司蒸镀材料市场开拓,公司已开发相关产品并解决下游客户问题,优化工艺降低成本 [18][19]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增加,承接重大科研项目,与下游客户合作前置升级,开展新型镀膜材料项目联合研发 [19] - 公司转让全资子公司部分股权并增资实缴,变更为阿石创先进材料有限公司,合作方有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利于公司特定新产品业务业绩突破 [19] - 公司原材料含小金属和贵金属,通过期现套期保值管控成本,采购谨慎,与供应商合作降低价格波动影响 [20] - 公司与竞品有差异化技术优势,是平面显示领域龙头,在相关行业有技术和经验积累,获下游客户认可 [20] - 公司2017年导入半导体产品,近年积累技术和市场经验,正对接市场,计划与镀膜设备厂商合作开发新型靶材,研发超高纯金属等靶材 [20][21] - 公司财务费用增加源于新领域和新产线投入,影响可控,将通过优化产品结构等确保业务稳步运行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