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高清
icon
搜索文档
《受到召唤·敦煌》“超高清第二现场”国际传播版在京首映
新京报· 2025-07-08 14:30
行业动态 - 中国国家话剧院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超高清第二现场"国际传播版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期间首映,吸引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代表及近900名海内外观众参与[1] - "超高清第二现场"产业是超高清视听电子与文化数字化产业科文融合、数实融合的标志性创新成果,通过数字形态突破时空限制,实现更沉浸、高效、安全、普惠的舞台艺术传播[5] - 中国国家话剧院正推进"两个转变":从传统单一演出模式向全面数字化战略布局升级,从传统文艺院团经营格局向国际一流数字化制播机构转型[5] 技术创新 - 《受到召唤·敦煌》采用"AI+2D动画+3D+即时影像+真人表演"多媒介融合形式,全球首创音乐话剧在万人场馆演出,开票即售罄[2] - 2022年国家话剧院原创话剧《铁流东进》首次采用5G+8K"第二现场"直播技术,2024年话剧《苏堤春晓》实现六城联动实时同步播放[5][7] - 京东方中联超清聚焦超高清在文化数字化领域应用,升级"ULive超现场"技术体系,与国话合作推进内容、技术、路径、生态创新[9] 市场拓展 - 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上海演出收官之夜联动全国13个城市剧场同步演播,覆盖8000位异地观众,首次实现国有院团优质戏剧资源全国性数字化远程"供需对接"[7] - "超高清第二现场"形成东西联动、南北覆盖的示范剧院集群,引领中国戏剧舞台"第二现场"规模化发展[7] - 公司计划通过"超高清第二现场"推动"文化出海",增强中华文明国际传播力,未来将拓展至更多国家和地区[9] 文化影响力 - 《受到召唤·敦煌》通过中英文双语字幕和超高清影像技术,成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生动案例[2] - 剧目成功将敦煌文化传播至青年群体,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2][5] - 项目践行数字经济"数字友好"价值观,体现科技向美、技术向善的跨界创新理念[5][9]
建设全国文化和科技融合新高地,山东发布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齐鲁晚报网· 2025-07-04 11:26
主要目标 - 到2027年突破20项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关键技术 [1] - 打造10个以上标杆应用场景 [1] - 培育20家左右具有山东特色的文化和科技融合重点企业 [1] - 将山东建设成全国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高地 [1] 重点任务 - 聚力突破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技术":加大前沿交叉、关键共性和系统集成技术攻坚强度,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引领性技术 [2] - 聚力研发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装备":加快新一代新型交互、显示、智能等装备研发速度,推动新装备在文化领域的产业化应用 [2] - 聚力打造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载体":加快产业创新平台、数据应用平台、重大基础设施、科技产业园区等平台建设进度 [2] - 聚力拓展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场景":强化在虚实融合、多维视听、数字跨界等领域融合深度,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融合应用场景 [2] - 聚力发展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业态":加大文保考古、智慧文旅、影视动漫、数字创意等产业发展力度,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力强的产业集群 [2] 组织推进 - 形成协同工作合力 [2] - 优化创新资源统筹 [2] - 强化产业创新主体 [2] - 加大人才服务保障 [2] 政策亮点 - 突出创新基调:加快人工智能、数字安全、虚拟现实、超高清视听等技术的前沿交叉创新,培育文化科技新质生产力 [3] - 强化需求导向:聚焦文化创作、传播、体验等关键环节,围绕博物馆、剧院、历史遗址等文化空间数智化需求 [3] - 坚持融合引领:构建全链条贯通、全要素集聚、全周期服务的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 [3]
1080p飞升4k,浙大开源原生超高清视频生成方案,突破AI视频生成清晰度上限
量子位· 2025-07-01 11:51
视频生成技术瓶颈 - 现有开源视频数据集分辨率普遍低于1080P(1920×1080),且视频说明简单粗糙,制约大模型学习效果 [1] - 主流视频生成模型在720P画质挣扎时面临两大核心瓶颈:分辨率陷阱(低清训练导致4K生成严重失真)和语义鸿沟(简单文本无法控制影视级参数) [3][4] - 电影级4K/8K内容生成亟需超高清数据与结构化语义描述支持 [5] UltraVideo数据集创新 - 全球首个开源4K/8K超高清视频数据集,含22.4%的8K内容,覆盖100+主题,每个视频配备9个结构化字幕及平均824词的总结性字幕 [2][9] - 通过四阶严苛筛选实现质量跃迁:人工精选5000部4K/8K原片+二次审核、统计信息过滤、模型二次过滤(16种缺陷检测)、结构化语义描述框架 [6][7] - 最终构建42K短视频(3-10秒)和17K长视频(10秒+),其中8K视频占比22.4% [9] 技术突破与实验成果 - UltraWan-4K模型实现三大突破:原生4K(3840×2160)直接输出、结构化语义精准控制镜头语言、LoRA轻量化训练单卡可部署 [8][19] - 仅用42K高质量数据微调即显著提升生成质量,1K LoRA方案在多项指标超越全参数训练(如物体分类准确率82.29% vs 66.66%) [13][14][17] - 4K模型在图像质量(71.61%)、时空一致性(100%空间关系)等关键指标表现优异,但受限于33帧率导致部分动态指标下降 [17][19] 行业影响与未来方向 - 首次证明极致质量小样本可突破分辨率天花板,填补高分辨率视频生成研究空白 [21] - 数据集支持UHD视频超分辨率、帧插值、编解码器等底层任务,以及视频编辑、音乐生成等高级应用 [21] - 已全面开源数据集和模型权重,计划探索长视频生成任务 [22][23]
超高清成上海电视节热词,它将如何改变家庭娱乐?
第一财经· 2025-06-27 21:07
超高清产业发展政策与规划 - 国家广电总局将2024年定为"超高清发展年" 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1] - 上海广播电视台作为"中国(上海)超高清先锋行动计划"实施主体 构建超高清视听核心能力与生态[3] - 计划2-3年内实现千兆到户 覆盖上海800万用户 推广4K超高清机顶盒[4] 超高清技术应用与成果 - 上海首个4K频道"欢笑剧场"2020年7月开播 已完成十余部超高清全景声影视作品[3] - 大型4K云转播系统应用于东京/北京/巴黎奥运会赛事转播[3] - 世界首部8K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2019年创制成功[7] - 2022年北京冬奥会首次应用超高清云转播技术[7] 超高清频道与内容布局 - 东方卫视4K超高清频道将于9月28日开播 聚焦人文/综艺/体育/访谈内容[3] - 预计10月1日前全国一线卫视将落地九个超高清频道[10] - 发布"超高清创制片单"包括《我们的河山》等六部作品[11] 超高清技术对内容创作的影响 - 要求电视剧提供原生超高清版本 画面声音需符合规范[10] - 创作风格从"朦胧美"转向"清晰美" 大特写/大全景运用更频繁[10] - 8K拍摄对服装/道具/制景要求严苛 需高精度还原历史细节[13] 超高清产业生态建设 - 启动"超高清菁彩视听生态赋能计划" 构建人才培养体系[6] - 发布超高清产业集聚区创制服务中心等四个重点项目[4] - 与静安区合作打造"静剧场8K映空间"等文旅项目[4] 超高清技术应用场景 - 覆盖家庭娱乐/座舱/健身等多场景 打开生活方式想象空间[9] - 元宇宙划船机实现虚拟城市观光体验[9] - 8K大屏展示体育/自然/综艺内容 呈现身临其境效果[9]
告别“接口乱象”:GPMI技术引领视听电子产业自主创新
环球网· 2025-06-27 18:20
GPMI技术产业生态推进会 - 会议于6月19日在北京召开,汇聚工信部、广电总局、电子标准院、三大运营商及海信、TCL、华为终端等产业链代表,共同探讨GPMI技术发展与标准制定[1][3] - GPMI产业拓展组正式成立,覆盖20余家核心单位,形成标准制定、芯片研发、终端制造、运营商服务的全产业链协同体系[3] - 海尔多媒体获颁首个GPMI商用VID(编号:0xFF06),其搭载GPMI技术的智能电视实现"一线投屏、双向控制"功能,标志技术进入消费市场[3] GPMI技术背景与优势 - GPMI是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的必然产物,解决传统接口(如HDMI/DP)在8K时代的三重缺陷:单向传输限制、多线缆复杂连接、供电能力不足[4] - 技术具备七大优势:双向多流/控制、高功供电(Type-B接口480W)、生态兼容(兼容USB)、极速传输(Type-B带宽192Gbps)、快速唤醒(现有标准1/4时间)、全链安全[5] - 突破传统接口单一带宽升级思路,构建"传输+控制+供电+安全"多维体系,支持128节点网状组网,ADCP协议认证时间从2秒缩短至200ms[6] 产业链协同与自主创新 - 深圳8K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协调90余家单位形成"标准-芯片-整机-测试"闭环研发体系,上海海思、国科微突破芯片设计,华为、创维开发终端设备[10][11] - 中国团队用5年完成GPMI1.0标准商用,打破国外技术20年研发周期,避免每年数十亿元专利费支出,并通过USB Promoters Group认证纳入国际生态[7][11] - 技术折射中国数字经济战略远见,接口作为"数字基础设施神经末梢"的自主可控直接影响产业话语权[11] 技术演进与行业影响 - 从VGA/DVI(480P/720P)到HDMI/DP(1080P/4K),再到GPMI(8K无压缩传输),数据量较4K提升4倍,解决传统接口48Gbps带宽瓶颈[4][6] - 未来电视或仅需单一GPMI接口替代现有HDMI、DP、USB等多接口形态,简化设备连接[6] - 技术超越接口本身,重塑视听电子格局,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强国"转型[12]
诺瓦星云分析师会议-20250626
洞见研报· 2025-06-26 23:35
报告核心观点 - 全球LED显示屏市场规模将稳健增长,Mini LED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提前布局MLED领域相关技术,未来将是同行业内Mini LED增长的最大受益者 [22][23] - 超高清视频产业正处于从2K向4K升级阶段,8K刚刚起步,未来超高清技术将与多种技术深度融合,视频处理设备将实现产业升级 [23][24] - 2024年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海外业务增长较快,2025年将继续加大海外市场发展力度,提升全球影响力 [24]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诺瓦星云,接待时间为2025年6月26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张争 [17]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包括平安资管(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和广发证券(证券公司),并列出了相关人员 [18] 调研机构占比 -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和证券公司占比均为50% [19] 主要内容资料 研发投入和成果 - 2022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31,918.45万元、44,196.37万元和54,027.23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4.68%、14.47%和16.47% [22]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境内专利1,177项(其中发明专利656项)、境外专利27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软件著作权238项、集成电布图设计14项 [22] LED显示屏行业前景 - 据Trend Force预测,2025年全球LED显示屏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9.71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102.36亿美元,2023 - 2028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7% [22] - 据洛图科技预测,2028年Mini LED直显全球市场规模将达33亿美元,2024 - 2028年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40% [23] 超高清视频行业趋势 - 超高清视频显示效果趋向细腻真实,显示技术向异形屏、透明屏等发展,产业正从2K向4K升级,8K刚起步,未来超高清技术将与多种技术融合,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23][24] 海外业务情况及计划 - 2024年公司海外业务增长较快,境外收入较2023年增长了32.03%,境外收入占比为19.10%,欧美地区收入稳定增长,东南亚、拉美等地区收入增速较快 [24] - 2025年公司将加大海外市场发展力度,增加国际市场工作人员,参加海外展会,拓宽和下沉海外经销体系 [24]
诺瓦星云(301589) - 2025年6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6 16:38
研发情况 - 2022 - 2024 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 31,918.45 万元、44,196.37 万元和 54,027.23 万元,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为 14.68%、14.47%和 16.47% [2] - 截至 2024 年末,公司拥有境内专利 1,177 项(发明专利 656 项)、境外专利 22 项(发明专利 238 项)、软件著作权 27 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14 项 [2] 行业前景 LED 显示屏行业 - 2025 年全球 LED 显示屏市场规模有望达 79.71 亿美元,2028 年有望达 102.36 亿美元,2023 - 2028 年复合增长率为 7% [2][3] - 2028 年 Mini LED 直显全球市场规模将达 33 亿美元,2024 - 2028 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40% [3] 超高清视频行业 - 产业处于从 2K 向 4K 升级阶段,8K 起步,距 16K 有很大发展空间 [4] - 未来超高清技术将与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应用场景广泛,我国应用将纵深拓展 [4] 海外业务 - 2024 年公司海外业务增长快,境外收入较 2023 年增长 32.03%,占比 19.10%,欧美稳定增长,东南亚、拉美增速快 [5] - 2025 年公司将加大海外市场发展力度,增加人员,参加展会,拓宽下沉经销体系 [5]
《曙光》主创团队亮相白玉兰电视论坛,共话超高清时代影视创作新征程
央视网· 2025-06-26 14:31
行业动态 - 第三十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电视论坛举行,聚焦创作理念、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等领域,业内知名导演、编剧、演员参与交流 [1] - 论坛发布"超高清创制片单",包括《我们的河山》《曙光》《大生意人》《张謇》《樱桃琥珀》《太平年》六部超高清大制作剧集,展现极高画面质感与细节呈现水准 [1] 项目《曙光》概述 - 《曙光》为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聚焦1947年6月至1948年3月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历史转折期,兼具宏大叙事与人物内心刻画 [3] - 出品方包括陕西省榆林市委宣传部、榆林市易马城影视演艺有限公司、北京歌华传媒集团下属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有限公司 [6] - 主创团队包括总制片人张逸松、总导演赵宁宇、编剧阮品棋及演员佟瑞欣、侯勇、王劲松、王可如,团队含多位金鸡奖获得者 [6][7] 技术应用 - 采用6K拍摄原生4K+技术标准,配备HDR及5.1环绕立体声,实现画面细节极致还原与电影级观影体验 [8] - 运用无人机航拍与多机位沉浸式长镜头,融合陕北地理风貌与历史事件,呈现手稿字迹、衣襟磨损等微观细节 [8] - 超高清技术突破表演壁垒,演员细微表情与眼神变化清晰传达,增强观众沉浸感 [9] 创作特点 - 采用"大连续小单元"叙事模式,13集独立单元从多视角展现解放战争转折点,兼顾历史连贯性与细节挖掘 [7] - 首次对党中央转战陕北历史进行精准党史定位,通过超高清技术强化革命历史厚重感 [7] - 演员侯勇为真实效果等待胡须自然生长,王劲松注重"小人物"与领袖的情感交织,王可如强调青年演员需锤炼演技以适应超高清要求 [10][11] 行业影响 - 《曙光》响应广电总局4K/8K超高清制作号召,为重大革命题材创作提供新思路,推动影视工业技术升级 [12] - 超高清技术推动影视作品从"讲故事"向"还原时代"转型,从"感动观众"升级为"激活文化基因" [12]
打造世界级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广东“刷屏”全球|活力中国调研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5 21:15
广州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发展现状 - 广州北京路商圈裸眼3D大屏成为网红地标,每天吸引上万人打卡,黄埔区聚集乐金、视源、创维等龙头企业,形成全球最大超高清显示模组生产基地 [1] - 2023年广州超高清产业制造业产值达2196亿元,面板月产能超500万平方米、居全国第一,汇聚相关企业超2000家,仅黄埔区产值超1500亿元 [1] - 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是广东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广州将其作为千亿级产业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 [1] 视源股份的产业布局与技术创新 - 视源股份液晶电视主控板卡全球出货量超7.7亿片,全球每三台电视机就有一台使用其主控板卡,拥有希沃交互智能平板和MAXHUB领效会议平板等国家单项冠军产品 [3] - 公司采用"销售一代、研发一代、预研一代"的三代滚动研发机制,交互智能显控产品智能制造基地量产线自动化覆盖率最高达80% [3][5] - 围绕超高清核心技术展开突破,布局智能机器人等创新业务,机器人具备20公斤移动负载能力,可应用于电力巡检、消防作业等领域 [5] 视源股份的差异化竞争策略 - 为全球十大电视机品牌中的九家供应液晶显示主控板卡,但更注重人工智能与交互显示,专注触控、连接、音频、视频等技术 [7] - 推出"希沃教学大模型"和"MAXHUB领效智会大模型"等软件产品,深化教育数字化转型和企业数字化转型 [7] - 借助显示、交互、连接、控制四大技术基座,产业布局涵盖电子部件、商用显示、算力产业、智能硬件及智能制造等方向 [6] 广东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的政策与人才挑战 - 广东创下多个"全国唯一":成立全国唯一超高清视频产业基金、首个全国性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首个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试验区等 [8] - 广州培育超10家百亿级龙头企业、超1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超30家专精特新企业,覆盖产业链各细分领域 [9] - 行业面临高层次人才短缺问题,如OLED材料研发、Micro-LED光学设计等领域本土培养能力不足,上游材料研发等岗位长期空缺 [9][10]
超高清音视频接口技术洞察白皮书
艾瑞咨询· 2025-06-25 16:19
超高清音视频接口技术GPMI核心观点 - GPMI作为新一代通用多媒体接口技术,凭借双向多流、双向控制、高功供电等七大优势突破传统接口局限,实现"超高清视频+数据+控制+供电"全业务承载[1][3][25] - 技术已构建覆盖50余家核心伙伴的产业生态,包括海信、华为等终端厂商及芯片/连接器供应商,形成完整产业链协同[2][21][22] - 2024年底海尔全球首发GPMI智能电视,实现大小屏生态一线互联,标志技术进入产业化应用关键阶段[57][11][48] 技术优势分析 功能创新 - 双向多流:支持128节点网状组网,实现视频/数据混合双向传输,打破传统单向传输限制[29][26] - 双向控制:主副设备可任意切换,为机顶盒等场景创造新业务形态[33][26] - 高功供电:Type-B接口支持480W供电,Type-C支持240W,显著优于传统接口[36][26] 性能突破 - 极速传输:Type-B带宽达192Gbps,满足8K超高清传输需求[42][43] - 快速唤醒:设备唤醒时间缩短至现有标准1/4[42][43] - 全链安全:通过ADCP协议实现端到端数据加密防护[43][26] 生态兼容 - 获USB官方SVID认证(0XFF10),完全兼容现有USB接口标准,降低厂商改造成本[39][1] 应用场景落地 智能电视 - 海尔电视实现音视频+数据+控制+供电单线集成,简化家庭娱乐系统布线[48][57] - 支持电视机反向控制机顶盒,提升交互体验[47][48] 大小屏互联 - Type-C手机可通过GPMI直连电视,实现应用生态"平移"与大屏游戏充电一体[51][57] - 星闪遥控技术实现跨设备控制,用户进入"用电视"时代[51][48] 拼接屏应用 - 自研芯片构建主网支持多屏协同,布线复杂度降低50%以上[54] - 低时延传输保障大型拼接屏系统实时显示效果[54] 产业发展布局 政策支持 - 国家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等政策明确支持GPMI芯片研发及标准化[15][17] - 上海/深圳等地出台专项措施,对符合GPMI标准终端给予补贴[17] 产业链协同 - 上游芯片/连接器厂商与下游终端厂商形成闭环生态[18][21] - 标准组织推动技术国际标准化进程[18][22] 未来规划 - 三阶段发展路径:1-3年聚焦家庭应用,3-5年拓展汽车电子,5年后布局工业智能化[65][67] - 产业联盟将持续扩大,推动超高清与全屋智能技术融合[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