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粤直流工程
搜索文档
创多项世界第一!藏粤直流超级工程,向湾区输电量能顶半座三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5:21
(原标题:创多项世界第一!藏粤直流超级工程,向湾区输电量能顶半座三峡) 9月16日,世界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直流送出工程、我国"十四五"规划建设的跨省区输电重点工 程、能源输送大动脉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简称"藏粤直流工程")建设 动员大会召开,标志着目前世界上输电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先进、投资规模最大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 启动建设。 绿电巨擘直贯湾区 千亿投资带动产业 世界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直流送出工程, 额定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 是世界上输电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先进、投资规模最大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 全线近90% 为山地,30% 为高山大岭,建设环境之艰险世所罕见 是我国首个跨过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华南丘陵三级地理阶梯的特高压工程 藏粤直流工程是我国首个跨过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华南丘陵三级地理阶梯的特高压工程,有着"超 高、超远、超大"的特点,可谓"超级工程"了。这"三超"分别代表什么呢?让我们随着数据,一同了解 这道横跨三大地理阶梯的 "绿电天路"吧: 输电能力世界之最 穿越山川不惧险阻 工程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为粤港澳大湾区输送超过430亿千瓦时清洁电能 这相当于三峡电 ...
两大央企合体,国运之战提速!2000亿超级工程正式启动
搜狐财经· 2025-09-23 10:48
藏粤直流工程是首个跨过中国三级地理阶梯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其建设成果极有可能作为西部新能源产 业的标杆工程,改变小半个中国的面貌。 被埋没的"新能源第一省" 近年来,西部地区的绿电开发和新能源产业一直是领域内的热门话题。 只不过大家听到的大多是新疆、内蒙古的光伏,四川、云南的水电,二者之间的西藏却犹如能源"黑洞",在 今年的雅江水电站之前一直没什么消息。 可能改变半个中国面貌,甚至关乎国运的超级工程,来了! 9月16日,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简称"藏粤直流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在广州 召开,工程总投资约532亿元,配套"水风光一体化"电源基地投资超过1500亿元,由两大央企南方电网和国 家电网合作建设,两网联合成立的广东藏粤直流电力运营有限公司运营。 这标志着,目前世界上输电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先进、投资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直流送出工程,正式启动 建设。 而事实是,以潜力和资源论,西藏才是中国绿电第一大省。 在太阳能方面,西藏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时数长,全年平均日照时数都在1500小时以上,拉萨周边县市 可以达到3400小时;日照辐射也强,水平线太阳能总辐射水平比新疆、四川高出几 ...
藏粤直流工程开建:广东为新兴产业疯狂“发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22:23
(原标题:藏粤直流工程开建:广东为新兴产业疯狂"发电") 南方财经记者 冯玉怡 广州报道 在中国能源版图上,一条全新的"绿色动脉"正在打通。 9月16日,我国"十四五"规划下的跨省区输电重点工程——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 输电工程(简称"藏粤直流工程")正式启动建设。这条全长约2681公里、额定输电容量1000万千瓦 的"电力天路",被视为把西藏大规模绿电稳定送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通道。 作为目前世界上输电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先进、投资规模最大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藏粤直流工程总 投资约532亿元,配套"水风光一体化"电源基地投资超过1500亿元,预计2029年全面投运,每年可向粤 港澳大湾区输送超430亿千瓦时清洁电能。 截至目前,广东已经建有三峡—广东直流工程、溪洛渡—广东直流工程、云南—广东直流工程、滇西北 至广东直流工程等跨区直流输电工程,为什么还要建藏粤直流工程?这背后有何特殊意义? 多位受访专家向南方财经记者表示,藏粤直流工程的战略意义远不止简单的电力输送,它在缓解广东尖 峰用电压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保障数据算力产业发展和提升电网安全韧性等方面,都具有举足 轻重的战略作用, ...
工程总投资约532亿元,藏粤直流工程启动建设
南方都市报· 2025-09-17 21:24
藏粤直流工程于2025年6月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工程输电线路全长约2681公里,自西向东跨越西 藏、云南、广西、广东四省区,额定输电容量1000万千瓦。该工程2029年全面投运后,藏东南清洁能源 基地每年可向粤港澳大湾区负荷中心输送超430亿千瓦时电能,约为三峡电站年发电量的一半,且100% 为清洁能源,可替代标煤消耗约12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300万吨。 西藏作为我国的战略性能源基地,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丰富,而广东作为我国经济大省,用 电量常年稳居全国第一,用电需求旺盛,需要更大规模引入外省电力保障能源安全、支撑经济高质量发 展。 藏粤直流工程依托西藏玉曲河、察隅曲、克劳龙河等流域"水风光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在送端西藏昌 都、林芝及受端广东广州、深圳共建设四座±800千伏特高压换流站。送端两个换流站共汇集超过2000 万千瓦清洁能源,受端两个换流站分散落点两大负荷中心,为"再造一个新广东"提供坚强的绿色低碳能 源保障,进一步推动全国能源资源优化布局跨入"全国一盘棋"新阶段。 工程总投资约532亿元,配套"水风光一体化"电源基地投资超过1500亿元,可有力带动一系列上下游装 备、施工 ...
2681公里藏粤直流工程启动建设 将创多项“世界之最”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17 15:56
工程概况与建设意义 - 藏粤直流工程是世界投资规模最大、输电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先进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输电距离超过2600公里,穿越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华南丘陵三级地理阶梯 [1][4][8] - 工程将西藏清洁能源输送至粤港澳大湾区,配套电源投产后每年输送430亿千瓦时清洁能源,提升广东省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3.8个百分点,为广州和深圳各增加500万千瓦供电能力 [8][10] - 这是我国首个跨经营区特高压直流工程,推动南方电网与国家电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两大电网优势互补 [9] 技术突破与创新 - 攻克高海拔长空气间隙放电试验难题,在3000米以上海拔完成23大类114组试验及3000余次冲击放电,获得关键高海拔放电数据 [4][5] - 利用散裂中子源开展大气中子加速辐照试验,验证高海拔大气中子导致功率器件随机失效率增加现象,填补国内外数据空白 [5] - 首次提出能量自平衡柔性直流换流阀拓扑结构,研发世界首套能量自平衡柔直换流阀,解决1000万千瓦输电容量下的系统过电压闭锁风险 [11][12] - 实现千万千瓦级超远距离多端柔性直流交直流故障穿越突破,推动大功率半导体器件、换流阀等核心装备首次进入4000米超高海拔环境 [6][13] 工程建设挑战与进展 - 云南怒江大峡谷段勘探难度极大,7.5公里线路勘探耗时29天(常规需3-5天),采集1.5万个原始数据,涉及21基铁塔地质勘测 [1][2] - 全线完成4300多基铁塔最终勘定,为后续索道架设、施工平台搭建提供数据支撑 [2][3] - 产学研团队自主研制基于6.5千伏/3千安IGBT功率器件的柔直阀,攻关多端柔性直流控制保护核心技术 [13] 战略与行业影响 - 工程进一步优化全国生产力布局,畅通能源电力大循环,为藏东南水电及新能源开发奠定基础 [8][10] - 推动我国占据特大型电网和特高压直流新技术制高点,扩大在电力领域的国际领先优势 [6][8] - 标志着大电网时代正式拉开帷幕,应对新能源装机容量历史性超过火电的能源结构变革 [8]
首次横跨三大地理阶梯 藏粤直流工程启动建设
新华网· 2025-09-17 08:26
"依托藏粤直流工程,我国将攻克高海拔地区、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安全并网、远距离送出和安全消 纳的世界级技术难题。"董言乐说。 [ 责编:袁晴 ] ——超高海拔。藏粤直流工程是西藏清洁电力送出的首条多端特高压柔性直流工程,全线近90%为山 地、30%为高山大岭。工程建设不仅要面临雪山冻土、地质灾害、环境保护及无人区作业等艰巨任务, 还面临4300米超高海拔直流输电新技术研发与成套新装备研制的世界级挑战。 ——超远距离。藏粤直流工程输电线路全长约2681公里,自西向东跨越西藏、云南、广西、广东四省 区,是我国首个跨过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华南丘陵三级地理阶梯的特高压工程。 ——超大容量。藏粤直流工程额定输电容量为1000万千瓦,超过昆柳龙直流工程。2029年全面投运后, 藏东南清洁能源基地每年可向粤港澳大湾区送电超430亿千瓦时,可替代标煤消耗约1200万吨,减少二 氧化碳排放约3300万吨。 新华社广州9月16日电(记者吴涛、胡拿云)16日,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 程(藏粤直流工程)启动建设。这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建设的跨省区输电重点工程和东西部能源输送大 动脉,也是我国首个跨越青藏高原 ...
直达湾区,又一条“能源大动脉”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08:14
工程概况 - 藏粤直流工程是世界上输电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先进、投资规模最大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 [1] - 工程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在西藏昌都、林芝及广东广州、深圳共建设四座换流站 [1] - 输电线路全长约2681公里 计划于2029年全面投运 [4] - 送端两个换流站共汇集超过2000万千瓦清洁能源 [1] 投资与经济效益 - 藏粤直流工程总投资约532亿元 配套电源基地建设投资超过1500亿元 [4] - 工程预计高峰期可带动直接就业10万余人 有效带动上下游装备产业增长 [4] - 自2015年以来 西藏清洁能源外送电量累计达157.9亿千瓦时 为西藏创造经济效益超42亿元 [2] 电力输送能力与需求 - 工程投运后每年可向粤港澳大湾区输送超430亿度电能 相当于三峡电站年发电量的一半 且100%为清洁能源 [4] - 工程每秒送电量可达2800度 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来自西藏的电力9毫秒即可送达粤港澳大湾区 [4] - 广东7月用电最高负荷达1.65亿千瓦 是全国首个突破1.6亿千瓦大关的省份 占全国用电负荷的11% [2] - 今年7月我国全社会用电量达1.02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6% 单月用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 [1] - 广东1—7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5315.2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3% 用电负荷三创历史新高 [1] 战略意义 - 工程是能源资源“全国一盘棋”的关键落子 推动全国能源资源优化布局跨入新阶段 [1][4] - 工程跳出了“西电东送”的简单模式 构建起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模式 实现资源与市场、保护与发展的精准对接 [4] - 工程为“再造一个新广东”提供坚强的绿色低碳能源保障 [1] - 西藏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接续基地 水能、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 开发潜力巨大 [2]
世界之最!藏粤直流输电工程启动建设
深圳商报· 2025-09-17 00:43
【深圳商报讯】(首席记者 董思 通讯员 黄勇华 刘德欣 胡美施)9月16日,世界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基 地直流送出工程、我国"十四五"规划建设的跨省区输电重点工程、能源输送大动脉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 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简称"藏粤直流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召开,标志着目前世界上输电能 力最强、技术水平最先进、投资规模最大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启动建设。 在深圳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率先完成藏粤直流工程深圳段的核准前期工作,今年内 将推进深圳段配套工程开工建设。依托这条西电东送新"高速路",西藏清洁能源将可直抵深圳。充足稳 定的绿电供应,将为深圳汽车制造、电子制造、数据中心等高耗能产业转型注入强劲动力,助推大湾区 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升级。 该工程2029年全面投运后,藏东南清洁能源基地每年可向粤港澳大湾区负荷中心输送超430亿千瓦时电 能,约为三峡电站年发电量的一半,且100%为清洁能源,可替代标煤消耗约12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 排放约3300万吨。 藏粤直流工程于2025年6月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工程输电线路全长约2681公里,自西向东跨越西 藏、云南、广西、广东四省区,起点在西藏昌都 ...
城市24小时 | 直达湾区,又一条“能源大动脉”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00:04
藏粤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 工程为世界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投资规模最大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输电能力最强 [1] - 送端西藏昌都、林芝及受端广东广州、深圳共建设四座±800千伏特高压换流站,汇集超过2000万千瓦清洁能源 [1] - 输电线路全长约2681公里,2029年投运后每年可向粤港澳大湾区输送超430亿度电能,其中100%为清洁能源,相当于三峡电站年发电量的一半 [4] - 工程总投资约532亿元,配套电源基地建设投资超过1500亿元,预计高峰期可带动直接就业10万余人 [4] - 工程每秒送电量达2800度,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用电量,来自西藏的电力9毫秒可直达粤港澳大湾区 [4] 区域电力供需与经济发展 - 今年7月我国全社会用电量达1.0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单月用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大关 [1] - 作为经济大省,广东1—7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5315.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用电负荷三创历史新高 [1] - 7月以来广东用电最高负荷达1.65亿千瓦,是首个突破1.6亿千瓦的省份,占全国用电负荷的11%,规模接近日本,超过德国和英国总和 [2] - 自2015年首次开展"藏电外送"以来,西藏清洁能源外送电量累计达157.9亿千瓦时,为西藏创造经济效益超42亿元 [2]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策 - 广东省发布行动方案,明确培育建设汕头、东莞、深圳等重点AI玩具产业集群,引导AI玩具生产企业入园发展 [5] - 方案支持引进培育具有核心技术突破的AI玩具项目,通过省产业发展投资基金集群引导社会资本精准投资 [5] - 苏州市发布行动方案,构建"1+15"人工智能行业应用体系,目标到2027年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 [6] - 苏州计划实现生成式AI服务算法国家级备案数达50个,垂直领域大模型市级培育数达300个 [6] 区域创新与产业发展 - 鸿蒙生态(长沙)创新中心启用,为全国第四个、首个聚焦芯片适配的专业载体,将建设星火实验室等平台 [8] - 该中心旨在加快落地"鸿蒙生态湘品湘用"示范场景,打造中部地区鸿蒙生态创新高地与数字经济转型核心引擎 [8] - 杭州职业技术大学正式揭牌,为首批设置电梯工程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6个职业本科专业的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 [9] 服务消费与外贸数据 -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文提出5方面19条措施扩大服务消费,包括培育消费平台、丰富服务供给、加强财政金融支持等 [10] - 今年前8个月京津冀地区进出口3.06万亿元,出口增长4.3%,连续5个月增长,民营企业出口货值首次突破4000亿元,增长14.1% [11] - 前8个月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5.98万亿元,增长4.5%,占全国进出口总值20.2%,自主品牌产品出口8840亿元,增长12.6% [11] - 高端装备进口1032.7亿元,增长37.4%,显示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进口需求旺盛 [11] 全球创新指数 - 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发布,中国跻身前十,在全球中等收入经济体中保持领先 [12] - 中国在研发支出、高科技出口和创新产出方面持续保持强劲势头 [12] - 2024年全球研发增长率降至2.9%,为2010年以来最低水平,企业研发支出实际增速放缓至1% [12] - 全球风险资本交易数量连续第三年下降,降幅为4.4%,表明除少数行业和地区外投资者仍持谨慎态度 [12]
中国首个跨越三级地理阶梯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启动建设
新华网· 2025-09-16 23:22
工程概况 - 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藏粤直流工程)于9月16日启动建设 [2] - 工程起于西藏昌都,终到广东深圳,总投资约532亿元 [2] - 输电线路全长约2681公里,自西向东跨越西藏、云南、广西、广东四省区 [2] - 额定输电容量为1000万千瓦,计划于2029年全面投运 [3] 工程特点 - 工程具有超高海拔、超远距离、超大容量“三超”特点 [2][3] - 是西藏清洁电力送出的首条多端特高压柔性直流工程,全线近90%为山地、30%为高山大岭 [2] - 面临4300米超高海拔直流输电新技术研发与成套新装备研制的世界级挑战 [2] - 是中国首个跨越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华南丘陵三级地理阶梯的特高压输电工程 [2] 技术与行业影响 - 工程建设将攻克2000万千瓦级新能源并入弱电网与直流送出技术等难题 [4] - 工程将破解大规模清洁能源送出、超高海拔特高压柔直技术应用、超复杂自然环境下建设运营等世界级难题 [4] - 工程推动中国电力工业在全球先进行列继续向前,推动中国电力技术发展 [2][4] 经济效益与绿色影响 - 工程投运后,藏东南清洁能源基地每年可向粤港澳大湾区送电超430亿千瓦时 [3] - 输送的电力为100%清洁能源,可替代标煤消耗约12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300万吨 [4] - 工程为中国经济绿色发展提供支撑 [2] - 2024年粤港澳绿色电力交易量达到4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