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认股权贷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经开区科创金融服务中心新增“科技研发贷”
新京报· 2025-07-02 17:51
科创金融服务中心运营成果 - 截至6月底累计受理科技贷款申请71笔涉及金额198亿元 [1] - 完成授信62笔总金额达195亿元授信成功率高达98% [1] - 中心于4月1日揭牌成立整合证券保险融资租赁等多元金融机构 [1] 科创金融2.0版本升级 - 试点银行从7家扩容至14家新增杭州银行等机构 [2] - 杭州银行推出科技人才类贷款2.0版选择权贷款2.0版及科技金融研发贷 [2] - 新增"科技研发贷"和"无还本续贷"产品线 [2] 创新金融产品案例 - 全市首笔科技研发贷向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发放1000万元授信 [2] - 业务全流程耗时1个月较传统贷款效率提升50%以上 [2] - 资金专项用于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降低企业研发成本 [2]
让政策红利惠及深圳更多科创企业
金融时报· 2025-05-22 09:58
科技创新政策支持 - 深圳发布《统筹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支持深圳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行动方案》,聚焦支持"两重""两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出五方面15条措施 [1] - 方案鼓励金融机构对接科技型企业和重点科技项目清单,提升对接率、尽调率和授信率,聚焦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先进制造业集群 [1] - 方案强调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及配套财政贴息政策,扩大科技信贷投放 [1] 深圳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 2024年深圳科技型企业贷款达1.1万亿元,创投规模超1.5万亿元,科创债券、票据规模同比增长48.7% [2] - 深圳运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支持"两重""两新",落地金额超300亿元,推动"科技初创通""并购贷""员工持股贷"等试点,其中"科技初创通"落地金额超27亿元 [2] - 深圳设立国资基金群规模超7000亿元,深创投为超2300家科技企业提供股权融资,推动中芯国际12英寸晶圆厂、华星光电T7等百亿级项目落地 [2] - 深港机构设立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规模突破1.2万亿元,支持跨境并购与研发合作 [2] 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创新的策略 - 金融机构应做好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针对初创期企业提供研发贷、认股权贷款等,针对成长期企业提供专利权质押、订单融资等,针对成熟期企业提供Pre-IPO股权结构优化、并购贷款等服务 [3] - 金融机构应加大对重大科技项目和产业链供应链支持,为核心企业提供"研发贷+股权直投"组合金融方案,为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应收账款融资、产业链保理等金融支持 [3] - 金融机构应利用深港协同优势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推动深港征信互通,优化本外币跨境资金池、跨境投贷联动等服务 [4] - 针对科技企业出海需求,金融机构可提供跨境结算、跨境直贷、境外发债、外汇风险管理等一站式金融支持 [4]
浙江:科技服务业贷款余额达3.17万亿元
新华财经· 2025-05-20 12:26
同时,浙江持续丰富科技金融产品服务模式,推动银行机构积极稳妥发展认股权贷款、并购贷款等产 品,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信贷投放。例如,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会同浙江省科技厅推 出"浙科贷"专属融资服务,配套支小再贷款、财政贴息等优惠政策支持,给予硬科技企业最高贷款额 度、最长贷款期限和最优贷款利率支持;嘉兴银行探索"孪生投贷"模式,破解外部投贷联动中存在的收 益入账难、利益协同难、风险收益匹配难等问题;杭州银行与第三方投资机构围绕科技型企业"认股选 择权"开展投贷联动,助力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杭州5月20日电(记者吕昂)金融是助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 行获悉,浙江正持续强化金融政策工具引导支持,有效激励银行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数字化、智能化、 绿色化改造的信贷支持。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浙江全省金融机构获得再贷款金额居全国前列,带动科技 服务业贷款余额3.17万亿元,同比增长19.6%,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0.9个百分点。 近年来,浙江省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强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了一批支撑 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性成果。为强化科技 ...
政策东风叠加业绩韧性:郑州银行如何抢占重估先机?
格隆汇· 2025-05-08 16:42
政策组合拳影响 - 央行推出涵盖总量宽松、价格引导和结构优化的政策组合拳,核心目标是释放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引导信贷资源向重点领域倾斜[1] - 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1万亿元长期资金,降低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缓解银行负债端压力并支持基建、制造业等领域[2] - 结构性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服务消费、普惠金融等领域,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从5000亿元增加至8000亿元[2] 郑州银行政策受益 - 公司负债端高成本同业负债占比有望降低,优化资金结构并增强信贷投放能力[2] - 公司科创金融贷款余额482.69亿元,同比增速44.50%,通过专属产品和评价模型支持本土科创企业发展[2] - 公司成熟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和创新基因有望在政策红利下实现新突破[3] 一季度业绩表现 - 公司实现资产、存款、贷款、营收、利润"五增长",总资产突破7000亿元(+4.46%),存款4301.12亿元(+6.32%),贷款4002.36亿元(+3.24%)[4] - 营业收入34.75亿元(+2.22%),净利润10.16亿元(+4.98%),拨备覆盖率191.16%(提升8.17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稳定在1.79%[4] 战略转型进展 - 零售转型战略推动个人存款2435.05亿元(+11.61%),占比提升至56.6%,负债端稳定性增强[5] - 个人贷款余额935.78亿元(+2.88%),通过创新信贷产品满足多元化需求[6] - 聚焦河南省"7+28+N"产业链,支持15个重大项目,形成资金本地循环的正反馈机制[6] 未来发展展望 - 政策红利与公司战略深度融合,科创、绿色等领域的先发优势或成为领跑区域金融竞争的关键[7]
上海农商银行多维服务 “模速空间”高质量发展
新华财经· 2025-05-06 17:48
上海农商银行科创金融服务模式 - 公司积极打造"科创鑫孵化"基地 模速空间作为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获得牵头银团贷款和固定资产贷款支持 同时提供招商引资和投融资活动等金融人才支撑 [1] - 针对在孵企业建立递进式服务模式 已覆盖20余家早期科技企业 通过"创投型"信贷模式开展授信合作 提供"融资+融智"综合服务 [1] 分层金融服务体系 - 基础服务包括开户、结算、代发、现金管理等标准化金融解决方案 [2] - 创新服务推出认股权贷款等投行业务 打通专属审批通道 解决研发型企业缺乏抵质押物问题 [2] - 赋能服务通过"鑫孵化"体系提供创业导师、技术验证、资源对接等6大类支持 成熟企业可升级至"鑫动能"六维赋能 [2] 科技金融战略成果 - 公司累计覆盖近300家孵化器 包括12家高质量孵化器、35家国家级孵化器及14个大学科技园 其中100家获科委"优良"以上评价 [3] - 已为超600家孵化期企业提供逾20亿元信贷支持 联合打造10个"科创鑫孵化"基地 重点突破"0-0阶段"和"0-1阶段"科技金融空白领域 [3] - 战略定位"向早、向小、向硬" 重构科技企业风险评估模型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