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冻粽子

搜索文档
痛骂西贝的年轻人,转头捧火了河南“预制菜之王”
商业洞察· 2025-09-23 17:48
文章核心观点 - 尽管消费者对预制菜存在争议,但行业仍在快速发展,安井食品通过差异化战略和精准的市场策略,成功崛起为行业领导者 [11][28][31] - 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态度是分化的:对以次充好的高价餐厅持批评态度,但对明码标价、高性价比的品牌如麦当劳、老乡鸡等则持宽容态度 [7][9][11] - 市场争议和规范化进程反而有助于行业优胜劣汰,为安井食品等头部企业带来发展机遇 [60][61][62] 预制菜行业背景与安井食品的崛起 - 河南郑州是中国预制菜产业的发源地,孕育了三全食品、思念食品、千味央厨等知名企业 [17][19] - 安井食品创始人刘鸣鸣为避开与三全、思念的正面竞争,选择差异化路径:在产品上避开传统水饺汤圆,主攻馒头、花卷、鱼糜制品;在渠道上聚焦农贸市场与中小餐饮店,而非大型商超 [24][25] - 公司高度重视经销商关系,采用3-4名销售员服务1家经销商的模式,远超行业平均的1对2-3家 [25] - 安井食品营收从2017年上市时的34亿元增长至去年的151亿元,规模已超越早期行业巨头 [28][30] 安井食品的市场策略与成功关键 - 公司通过提供无法抱怨的低价作为核心策略之一,曾主动发起长达4年的价格战,使火锅料品类收入在2012-2016年间增长118% [42][44] - 通过在全国建设12大生产基地实现高效物流覆盖,将物流费用压缩至营收的1.9%,远低于5%的行业平均水平 [44] - 采用“大单品”战略规模化生产以降低成本,2024年拥有39个年营收过亿的大单品,其中4个单品年营收超过5亿元 [46][47] - 精准把握市场趋势,提前布局热门品类:2007年转向速冻火锅食材,2018年布局预制菜,推出面向B端的“安井小厨”和面向C端的“冻品先生”品牌 [48][49] 行业发展趋势与公司未来展望 - 安井食品的预制菜业务增长迅猛,营收占比从2023年的28%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31%,已成为公司第二增长引擎 [40][65] - 行业规范化进程加速,《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于2025年9月通过审查,官媒定调应满足不同消费需求,市场争议后预制菜板块股价出现上涨 [61][62] - 公司看好海外市场机遇,认为海外中餐存在的厨师短缺、标准化难题为预制菜提供了发展空间 [64] - 创始人刘鸣鸣预测,速冻菜肴的市场规模将超过速冻米面和火锅料的总和 [64]
三全食品拟建设澳大利亚生产基地 加快“出海”发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7-22 14:40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拟投资2 8亿澳元建设澳大利亚生产基地 通过设立香港子公司及开曼群岛孙公司实施投资 主要用于固定资产购置 基础设施改造 营销体系建设等[1] - 海外工厂建设内容为速冻食品生产基地 目标市场包括澳大利亚 新西兰及东南亚[1] - 公司主动求变 因国内竞争激烈且海外业务受检疫政策及冷链成本限制 需把握海外供需缺口机遇[1] 目标市场分析 - 澳新市场速冻食品人均年消费额达120美元 远超中国的35美元 具备高消费能力与低竞争密度[2] - 东南亚速冻食品市场规模达85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9% 人口基数庞大[2] - 新西兰业务据点可辐射南太平洋市场如斐济 萨摩亚等[2] 业绩表现与投资影响 - 公司2023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2 18亿元 同比下降1 58% 净利润2 09亿元 同比下降9 22%[3] - 此次投资旨在突破产品局限 缩短供应链半径 提高海外市场销售收入 完善海外产能布局[3] - 行业分析师认为公司产品线与海外市场匹配度存在局限性 品牌效应 规模效应及供应链尚未成熟[3] 行业背景 - 国内食品市场受经济 人口等因素影响 潜在扩张空间有限 海外华人密集区成为新兴市场焦点[2] - 公司为国内首家速冻米面食品企业 主营速冻汤圆 水饺 粽子及面点等产品[2]
三全食品(002216):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首次覆盖:延续承压,期待改善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4-28 22:3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三全食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格为 12.84 元/股 [4][5][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行业需求相对承压、竞争较大致公司业绩承压,公司在主要销售渠道均有所侧重,期待后续经营改善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摘要 - 2023 - 2027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70.56 亿、66.32 亿、68.12 亿、71.32 亿、74.35 亿元,增速分别为 -5.1%、 -6.0%、2.7%、4.7%、4.3% [3] - 2023 - 2027 年,净利润(归母)分别为 7.49 亿、5.42 亿、5.62 亿、5.99 亿、6.41 亿元,增速分别为 -6.5%、 -27.6%、3.7%、6.6%、6.9% [3] 交易数据 - 总市值 103.22 亿元,总股本/流通 A 股为 8.79 亿/6.3 亿股 [4] - 52 周内股价区间为 9.08 - 13.63 元,流通 B 股/H 股为 0 [4] 资产负债表摘要 - 股东权益 46.2 亿元,每股净资产 5.26 元,市净率 2.2,净负债率 -15.34% [4] 业绩表现 - 2024 年整体行业增长放缓、品类竞争态势给公司业绩带来压力,24Q4、25Q1 均延续下滑态势 [5] - 2024Q4 营收 15.07 亿元,同比 -8.14%,归母净利润 1.48 亿元,同比 -24.91%,扣非归母净利润 1.02 亿元,同比 -36.91% [5] - 2025Q1 营收 22.18 亿元,同比 -1.58%,归母净利润 2.09 亿元,同比 -9.22%,扣非归母净利润 1.64 亿元,同比 -16.87% [5] 毛利率与费用率 - 2024Q4 毛利率 21.48%,同比 -1.28pct,期间费用率 15.06%,同比 +4.28pct [5] - 2025Q1 毛利率 25.32%,同比 -1.28pct,期间费用率 14.6%,同比 +0.29pct [5] 渠道营收情况 - 2024 年零售及创新市场营收 51.87 亿元,同比 -7.8%,餐饮市场营收 14.45 亿元,同比 +1.06% [5] - 2024 年速冻米面制品营收 55.99 亿元,增速 -3.95%;速冻调制食品营收 8.73 亿元,增速 -18.84%;冷藏及短保类营收 0.92 亿元,增速 -3.26% [5] - 2024 年经销营收 49.99 亿元,增速 -2.82%;直营营收 12.03 亿元,增速 +0.36%;直营电商营收 3.63 亿元,增速 +2.23% [5] 渠道策略 - 2024 年在经销渠道深入研究消费者和场景需求,提升产品品质和性价比,新品表现良好 [5] - 在直营市场加大定制化服务,在电商渠道投入产出比有所提升,在新兴渠道快速布局并与零食品牌达成合作 [5] 可比公司估值 - PE 方面,2024 - 2026 年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别为 19.69、17.55、15.35 [8] - PB 方面,2024 - 2026 年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别为 2.00、1.81、1.67 [9] 公司概况 - 三全食品是国内首家速冻米面食品企业,是中国生产速冻食品最早、规模最大、市场网络最广的企业之一 [11] - 主要从事速冻米面食品和常温方便食品的生产和销售,拥有“三全”和“龙凤”两大知名品牌 [11] - 在多地建有生产基地,构建了“全冷链”系统,拥有产、学、研一体的研发体系 [11] 前十大股东 - 前十大股东合计占总股本比例 68.98%,其中陈南占 9.97%,陈希占 9.90%,陈泽民占 9.29%等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