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汽车
搜索文档
【行业政策】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10月27日-11月2日)
乘联分会· 2025-11-03 16:46
工信部及相关部门发布多项汽车行业新标准通知 -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于10月27日印发《关于做好有关标准实施工作的通知》,涉及多项汽车产品准入检验项目的调整和实施时间表 [1] -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10月28日公布两项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截止日期均为2025年12月27日 [8][12] -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于10月30日公布两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5年12月29日 [17] 新增及调整的产品准入检验项目 - 新增《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限值 第1部分:乘用车》检验项目,新申请车型自2026年1月1日起执行,已获批车型自2028年1月1日起执行 [1] - 新增《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 第2部分:商用车辆》检验项目,新申请车型自2025年11月1日起执行 [1] - 按照GB 30510-2024《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要求,新申请车型自2025年7月1日起执行,已获批车型自2027年7月1日起执行 [3] - 按照GB 19578-2024《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要求,新申请车型自2026年1月1日起执行,已获批车型自2028年1月1日起执行 [3] - 按照GB 20997-2024《轻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要求,新申请车型自2026年1月1日起执行,已获批车型自2028年1月1日起执行 [3] 电动汽车及关键部件安全标准更新 - 按照GB 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新申请车型自2026年7月1日起执行,已获批车型自2027年7月1日起执行 [4] - 按照GB 20071-2025《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要求,新申请车型自2026年7月1日起执行,已获批车型自2028年7月1日起执行 [4] - 按照GB 20072-2024《乘用车后碰撞安全要求》要求,新申请车型自2026年7月1日起执行,已获批车型自2028年7月1日起执行 [4] - 已将GB/T32960.3-2025和GB/T 32960.2-2025列入新能源汽车产品准入检验项目的依据标准,两项标准配套使用 [4] 车辆电磁环境适应性及雷电效应标准制定 - 《道路车辆 电磁环境适应性要求和试验方法》标准旨在利用接近实际道路电磁环境的信号进行车辆抗扰度试验,适用于M、N和L类车辆 [9][10] - 该标准规定了车辆对电磁环境中10 kHz以上电磁骚扰的适应性要求及试验方法,有助于完善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验证体系 [9][10] - 《道路车辆 车辆雷电效应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标准适用于M、N类车辆,规定了道路车辆对雷电的抗扰性要求及试验方法 [13][14] - 标准制定背景是新能源车渗透率提高及高精度电子系统应用增加,车辆更易受雷击干扰,复合材料应用也对雷电防护提出更高要求 [14] 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标准升级 - 《轻型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适用于M1和N1类车辆,将代替GB/T 30677—2014 [17][19] - 《重型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适用于M2、M3、N2、N3类车辆,但不适用于最大设计总质量超过25,000kg的N3类车辆,将代替GB/T 38185—2019 [19][21] - ESC系统通过实时监控车辆状态并调节制动力和驱动力来保证车辆方向稳定性,对于重心较高的中重型车辆还具备侧翻稳定性控制功能 [18][20][21] 其他相关标准实施安排 - GB/T 18386.1-2021第1号修改单和GB/T 43252-2023第1号修改单已于2025年8月1日起实施,企业申请产品准入时需按标准和修改单进行检验 [5] - 按照GB 11555-2025《汽车风窗玻璃除霜和除雾系统技术规范》,新申请车型自2026年1月1日起执行,已获批车型自2027年1月1日起执行 [5] - 按照GB21670-2025《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新申请车型的部分要求自2027年1月1日执行,其他要求自2026年1月1日执行,已获批车型自2027年1月1日起执行 [5] 检验机构及生产企业要求 - 相关检验机构应尽快健全完善检验检测能力,为标准实施做好准备 [6] - 车辆生产企业需及时组织开展标准的实施和整改工作,合理安排时间进度,并按要求提供检验报告 [6]
(投资中国)斯堪尼亚在华生产基地开业 规划年产能5万辆
中国新闻网· 2025-10-15 21:00
(投资中国)斯堪尼亚在华生产基地开业 规划年产能5万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据介绍,如皋工业生产基地在运营中几乎完全采用可再生能源,包括本地生产的生物燃气和清洁绿电。 斯堪尼亚亚洲工业运营总裁鲁特格·德·弗里斯(Ruthger de Vries)表示,从能源采购到废弃物管理,可持续 理念贯穿于如皋工业生产基地的每个环节。 如皋工业生产基地是斯堪尼亚继欧洲、南美之后的全球第三个生产基地。根据规划,该基地生产的车辆 将于2025年底实现客户交付,全新产品系列NEXT ERA将于2026年上半年正式发布。(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王永乐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中新社江苏如皋10月15日电 (记者 尹倩芸)世界知名重型汽车生产商斯堪尼亚(Scania)在中国江苏建立的 工业生产基地于15日正式开业。这是自2020年中国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后,首批新建投产的外商独 资商用车生产基地。 斯堪尼亚也成为首家在中国获得全资卡 ...
北方股份: 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3 00:15
利润分配方案 - 每股现金红利为0.316元人民币,以总股本170,000,000股为基数进行分配 [1][2] - 分配方案已通过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实施日期为2025年7月10日(股权登记日)和2025年7月11日(除权息日) [1][3] - 本次分红为纯现金分红,不涉及送红股或转增股本 [2] 分红实施细节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红利通过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派发,已办理指定交易的股东可在红利发放日领取,未办理的由结算公司暂存 [1] - 公司控股股东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现金红利由公司直接发放 [2] 税务处理规则 - 个人股东及证券投资基金暂不扣缴所得税,实际转让时按持股期限计税:1个月内税负20%,1个月至1年税负10%,超过1年免税 [3] - QFII股东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税后每股红利0.2844元人民币,可自行申请税收协定优惠 [3][6] - 沪股通投资者同样适用10%税率代扣,税后每股0.2844元人民币 [6] - 其他股东自行缴税,实际每股派发0.316元人民币 [6] 咨询渠道 - 投资者可通过公司证券部电话0472-2642244咨询权益分派事宜 [7]
又一例,潍柴动力拟分拆子公司赴港上市
证券时报网· 2025-04-08 23:26
文章核心观点 - 潍柴动力连续分拆子公司至创业板上市未果后,启动分拆子公司潍柴雷沃赴港上市计划,旨在实现业务聚焦,推进业务协同及快速发展 [1][2] 拟分拆潍柴雷沃赴港上市 - 4月8日晚潍柴动力公告拟分拆子公司潍柴雷沃至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分拆后股权结构不变且维持控股权 [2] - 分拆可使潍柴动力业务聚焦,将潍柴雷沃打造成独立上市平台,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推进业务协同发展,提升其综合竞争力等 [2] - 潍柴动力是中国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集团之一,2024年营收2156.91亿元,同比增0.81%,归母净利润114.03亿元,同比增26.51%,最新市值1283亿元 [2] 潍柴雷沃情况 - 潍柴雷沃从事农业装备研产销,提供智慧农业全程机械化及系统服务方案,潍柴动力持股61.098%为控股股东 [3] - 其业务与上市公司其他业务独立性高,分拆不影响其他业务板块经营及公司上市地位和盈利能力 [3] - 截至2024年底,潍柴雷沃资产总额190.85亿元,净资产37.91亿元,2024年营收173.93亿元,归母净利润9.73亿元 [3] - 本次分拆需满足股东大会批准、中国证监会备案及香港联交所核准等条件 [3] 连续分拆上市“未果” - 此前潍柴动力连续尝试分拆子公司上市,2022年8月拟分拆潍柴雷沃于创业板上市,2024年4月撤回申请,因市场环境等因素 [4] - 2025年3月17日,潍柴动力公告暂时终止分拆子公司火炬科技于创业板上市,该分拆启动于2021年2月 [4] - 今年A股公司赴港上市或分拆子公司赴港上市升温,诺力股份、三一重工等公司年内发布拟赴港上市公告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