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粒e贷
icon
搜索文档
“专精特新第一行”!北京银行,何以走好先手棋?
券商中国· 2025-09-06 07:32
文章核心观点 - 北京银行通过前瞻性战略布局和系统性创新 成功打造"专精特新第一行" 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破解传统信贷与科创企业需求错配的行业难题 [2][4][12] - 公司通过差异化组织架构、智能化风控体系和生态化资源整合 实现科技金融贷款余额三年复合增速32.1% 服务企业超2.6万家 成为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行业范式 [2][6][11] 政策背景与行业困境 - 中央政治局2021年提出发展专精特新企业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新质生产力列为首要任务 形成国家战略支点 [3] - 科创企业轻资产、高研发投入特性与传统银行重抵押信贷逻辑存在显著错配 融资难问题突出 [1][3] 战略定位与执行成果 - 2022年率先提出"专精特新第一行"战略 2023年启动千亿信贷行动 2024年提前达成目标 [4] - 截至2025年6月:资产总额4.75万亿元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4346亿元 较年初增703亿元(+19.31%) 较2022年6月末增长131% [2] - 服务专精特新企业2.6万家 贷款余额1210亿元 北京地区超80%上市科技企业获支持 [2][13] 差异化能力构建 - 组织架构:建立"1+18+N"专营体系 含87家科技特色支行和46家专精特新特色支行 较上年新增18家和16家 [6] - 风控创新:开发"科创雷达"评价体系 引入知识产权、研发投入等维度 替代传统财务指标 [7] - 产品矩阵:针对企业生命周期推出"科创e贷"(初创期)、"领航e贷"(成长期)、"e投贷"(成熟期) "领航e贷"累计放款超1300亿元 [8] 生态化服务升级 - 从资金供给转向生态构建:链接政府、产业龙头、VC/PE及科研院所 搭建"银-政-企-投"平台 [11] - 创新案例:为华诺泰生物提供"认股权贷款+1亿元认股权协议" 支持疫苗研发企业跨越产业化瓶颈 [10] - 推出AIMM智能撮合平台和"小京创投"AI匹配服务 落地全国首单科技企业并购贷款(10年期、占交易价款77.46%) [11] 行业引领与范式价值 - 与北交所战略合作 拓展超千家VC/PE机构 发布"股债联动伙伴计划" 激活科技金融乘数效应 [12] - 近三十年科技金融积淀:1999年设立中关村科技支行 2009年成立首家科技信贷专营支行 2022年入驻中关村科创金融服务中心 [5] - 为银行业提供可复制的服务范式 核心是通过制度创新响应市场需求 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方法论 [12][13]
一镜到底看“科创街区”,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16:39
政策支持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科技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联合印发政策文件,推动科技金融发展[4] - 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明确科技金融发展路径[5][6] - 科技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撑[6] 企业发展规模 - 全国累计培育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数量超过60万家[8] - 全国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万家[15] 银行业务数据 - 北京银行2020年至今通过"首贷"支持企业超2万户[11] - 北京银行服务专精特新企业超2.6万家,专精特新贷款余额超1200亿元[16] - 北京银行"领航e贷"累计放款超1300亿元[16] - 北京银行"英才贷"累计放款近16亿元,服务各领域人才超2.4万户[22] - 北京银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从2021年1607.5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4346.1亿元,服务企业数从8万家增长至5.5万家[42] - 北京银行服务北京82%的创业板上市企业、74%的科创板和北交所上市企业、75%的新三板创新层企业[34] 金融产品创新 - 北京银行推出"科创e贷"重点关注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和研发投入情况[10] - 针对初创期企业推出线上化信用类融资产品"科创贷",并与VC/PE机构合作推出"联创贷"[13] - 针对成长期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和供应链金融服务[18] - 针对成熟期企业提供银团贷款、并购融资及科创票据等资本市场融资服务[30] - 推出"英才金融"综合服务方案,构建"人—家—企"一体化服务体系[22] - 推出十项跨境金融服务举措,包括汇率避险专区和"科企汇"外汇便利化方案[29] 市场建设 - 北交所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超九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企业占比近八成[34] - 北京银行与北交所建立互联互通机制,联合举办"走进北交所"系列活动[34] - 北京银行构建"1+18+N"专营组织体系,深耕"十大赛道"行业客户[40] - 针对腾飞期企业提供"投行+商行+租赁+保险"一体化综合金融解决方案[41]
一揽子货币政策如何显效发力
搜狐财经· 2025-08-21 14:30
货币政策工具实施成效 - 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为新疆释放长期资金120亿元 [2] -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 每年为新疆55万户居民家庭节省利息支出约4亿元 [2]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阶段性政策工具累计落地1643亿元 撬动金融机构发放贷款2744亿元 [3] - 支农支小再贷款发放291.8亿元 带动涉农贷款新增756亿元和小微企业贷款新增661亿元 [3] 信贷与融资规模增长 - 新疆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5.5万亿元 同比增长12.8% 增速为全国的1.4倍 [1][4] - 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49万亿元 同比增长9.6%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四成 [4] - 贷款增速全国排名第三 较上年末提升6位 存款增速位列全国第一 [1][4] 重点领域金融支持 - 科技贷款余额7319.1亿元 同比增长14% 项目对接率达100% [7] - 绿色贷款余额6337.7亿元 较年初新增593.3亿元 占各项贷款新增额三分之一 [7] - 普惠贷款余额4541.8亿元 同比增长18.5% 数字贷款余额276.7亿元 同比增长19.3% [7] - 民营经济贷款余额9492.3亿元 个体工商户贷款增速连续6个月超25% [7] - 南疆地区贷款增长14.8% 增速远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7] 金融产品创新 - 推出碳足迹挂钩贷款、碳减排挂钩贷款等绿色金融产品并实现首笔落地 [6] - 创新开发"研发贷""种业振兴贷""智慧畜牧e贷"等科技与数字普惠金融产品 [6] - 创设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科创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等新型货币政策工具 [2] 融资成本优化 - 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降至3.24% 同比下降52个基点 达历史最低水平 [10] - 小型和微型企业贷款利率分别为3.45%和3.51% 同比下降68和18个基点 [10] - 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66个基点 国有大行利率控制在4%以下 [10] - 银行通过承担抵押评估费等综合措施降低融资成本 工商银行新疆分行为企业让利2.04亿元 [11]
“科创e贷”的新注脚:“当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沟通,没想效率特别高”丨五篇大文章调研行
华夏时报· 2025-07-10 15:55
公司发展 - 飞宇科技是国家级高新技术小微企业,拥有15项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填补了陕西特种车改装市场空白 [1] - 公司核心业务包括改装救护车、通信指挥消防车、无动力移动智慧警务舱及新能源"萌宠洗护车",在陕西改装救护车市场占有率达80% [2][11] - 2021年因救护车订单激增导致流动资金紧张,北京银行提供300万元纯信用线上贷款扭转被动局面 [2][3] - 目前建成2万平方米新厂房,产能逐年攀升,成为西北地区有影响力的综合性特种车辆改装公司 [11] 产品与技术 - "萌宠洗护车"配备专业洗护舱、热水器、吹风机等设备,仅需一个停车位即可提供上门服务 [1] - 通信指挥消防车配备无人机升降平台与卫星通讯天线,智慧警务舱已完成调试并投入西安街头使用 [2] - 核心竞争力在于集成能力和专业团队,能高效完成车载设备平台制作、卫星通讯系统装载及信息管理系统对接 [2] 金融服务 - 北京银行西安分行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科创e贷"产品,额度最高500万元,支持50余户初创企业获资超亿元 [5] - 创新金融产品包括"创新积分贷"(基于创新积分制)和"金粒e贷"(针对征信白户),全流程线上操作 [6] - 分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近150亿元,服务超1200家科技型企业,覆盖西安市61%及陕西省36%的"专精特新"企业 [4][6][11] 服务模式 - 建立"全周期+全生态"服务体系,涵盖债权融资、股权融资、上市并购辅导,并提供行业分析、产学研对接等增值服务 [7][8] - 设立科技金融特色支行和专精特新专营团队,实施差异化考核激励,培养懂技术懂金融的复合型人才 [9][10] - 采用"以点带面"策略,通过核心企业联动上下游及行业协会资源,提升服务精准度与协同效能 [10] 行业趋势 - 科技型企业普遍面临技术攻关期投入大、财务报表未盈利等融资痛点,需突破传统授信门槛 [4][5] - 金融机构将知识产权数据纳入评估维度,重点关注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成果 [5][6] - 西安作为创新热土,正涌现大量"金种子"企业,金融资源加速向新质生产力领域聚集 [11][12]
领航差异化发展:北京银行的深度求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3 08:25
公司战略与差异化发展 - 公司以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文化金融为核心差异化发展路径,构建"特色银行"优势布局[3] - 2024年科技金融贷款增速40.52%,绿色金融贷款余额增幅43.11%,文化金融贷款增幅32.39%[3] - 提出"专精特新第一行"战略,服务专精特新客户突破2万户,贷款余额1068亿元[5] 科技金融发展 - 2009年设立首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专营支行,2022年提出"专精特新第一行"战略[5] - 构建"1+18+N"科技金融专营架构,推出"领航AI贷""科创e贷"等创新产品[6] - 累计为5万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超1.2万亿元信贷支持,覆盖北京市73%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 绿色金融布局 - 2021年成立绿色金融专职团队,推出"无废贷""节水贷"等创新产品[9] - 2024年绿色金融贷款余额2103.5亿元,增幅43.11%[9] - 设立ESG管理室,部署20项重点工作,打造"ESG领先银行"[10] 文化金融成果 - 2006年启动文化金融战略,连续十四年支持北京国际电影节[2] - 2024年文化金融贷款余额1166.38亿元,增幅32.39%,市场份额居北京地区首位[11] - 推出"文旅e贷2.0""大视听金融助力计划"等产品,支持多部热门影视作品[11] 数字化转型进展 - 完成数字化转型1.0阶段,实现技术、业务、组织全方位升级[13] - 自研"京智"大模型,AIB平台累计提供19万次以上知识服务[13] - AI应用成效显著:坐席效率提升10%,尽调报告时间缩短至1天,同业存单询价量占比35%[14] 未来发展规划 - 打造"儿童友好型银行""伴您一生的银行"等五大特色定位[15] - 推进"All in AI"战略,构建人工智能驱动的商业银行[13] - 强化数字化能力建设,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15]
北京银行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All in AI,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证券日报网· 2025-04-16 21:42
文章核心观点 4月15日北京银行举行2024年年度业绩发布会,高管就数字化转型、净息差缩窄、科技金融等问题解答,阐述银行在各方面的发展情况与战略规划 [1] 谈人工智能 - 银行进入数字化转型2.0阶段即全面数字化经营阶段 [2] - 技术能力全方位升级,打赢“三大战役”,2024年科技投入占营收比重达4.6% [2] - 业务模式全方位升级,打造“七大水晶球”,赋能决策转变 [2] - 秉承“All in AI”理念,建立技术开发体系,AI驱动在三方面成效显著 [2] - 未来推动AI与“123456”战略布局融合,让其成核心竞争力 [2] 谈息差下行 - 2024年净息差1.47%,连续3个季度保持稳定,下降幅度低于行业平均 [3] - 强化负债成本优势,扩大低成本存款来源,带动结算性存款增长 [3] - 巩固成本费用比优势,成本收入比处行业较低水平,数字化转型助力 [3] - 发挥金融市场优势,2024年非息净收入同比增10%,投资收益增长 [3] - 抓好资产质量,不良生成率连续四年下降,未来加强风险管理 [3] 谈差异化竞争 - 低息差体系下银行走集约化、特色化发展道路 [5] - 银行最大优势是地处北京,存贷款规模在北京市场排名第三 [5] - 秉持服务地方经济等战略,服务中小企业有诸多优势 [5] 谈科技金融 - 打造“专精特新第一行”是发展战略之一 [6] - 截至2024年末,服务专精特新客户超2万户,贷款余额1068亿元 [6] - 累计为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超1.2万亿元贷款支持 [6] - 服务北京多数上市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覆盖比例较高 [6] - 推出创新信贷产品,构筑线上统一入口,提供融资服务 [6] - “领航e贷”累计放款突破1000亿元,加大组合金融支持力度 [6] - 未来结合打造“专精特新第一行”与科技金融,深挖资源拓展客户 [7] - 优化组合金融供给,提升客群综合收益,做好专业底座构筑 [7]
北京银行董事长霍学文:首贷支持超1.8万户企业成长壮大,服务专精特新企业超2万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8 19:17
文章核心观点 北京银行在科技金融服务方面成果显著,通过打造特色银行、推出创新产品和服务方案,为企业和人才提供支持,同时积极践行AI理念并服务民营企业 [1][2] 服务企业情况 - 累计为5万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超1.2万亿元信贷资金,首贷支持超1.8万户企业成长壮大 [1] - 形成“领航e贷”等线上产品矩阵,服务专精特新企业超2万家 [1] - 发布“领航AI贷”,以金融算力重新定义线上融资模式,用AI技术读懂企业 [1] 特色银行打造 - 打造“五大特色银行”,即“儿童友好型银行”“伴您一生的银行”“专精特新第一行”“成就人才梦想的银行”和“人工智能驱动的商业银行” [1] - 打造“五大特色银行”的方法是投行驱动的商业银行,携手产业基金、VC/PE,以“耐心资本”为企业提供长期稳定支持 [2] 服务人才举措 - 推出英才金融服务方案,包括英才卡、英才贷等,打造人才专属权益服务体系,促进“四链”深度融合 [1] AI应用与理念 - 较早引入人工智能、DeepSeek等,践行“AII in AI”理念,探索“AI Banking”未来银行新形态 [2] 服务民营企业情况 - 积极打好服务民企的“专业牌”,贷款客户中超九成是民营企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