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包铜粉
icon
搜索文档
博迁新材20260629
2025-06-30 09:02
博迁新材 20260629 摘要 博迁新材 PVD 技术壁垒高,是国内唯一掌握该技术并应用于粉体生产的 企业,受益于 AI 服务器和高端消费电子复苏,高端电子粉体需求增长, 预计电子粉体业务利润水平将保持平稳增长,有望达到 2.5 亿元左右。 光伏行业降银趋势下,铜浆技术替代银浆加速,博迁新材卡位铜粉制备 和出货环节,与组件端大客户联合开发,银包铜粉和 HCD 铜浆已有少 量出货,预计明年光伏铜粉应用量可能达到 30GW 至 40GW,利润弹 性预计在 2.5 亿元至 3.5 亿元之间。 针对 BC 电池场景,预计 2026 年铜粉市场可能贡献千吨级的市场空间, 未来市场潜力有望达到 700 吨以上。公司在光伏铜粉领域的卡位优势在 于其上游粉体供应商的地位,国产替代趋势明显。 博迁新材核心业务为镍粉,70%至 80%营收来自 MLCC 镍粉,应用于 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领域。2024 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达到 2.5 亿元, 净利润接近 5,000 万元,同比增长 200%,毛利率修复至 32%。 全球 MLCC 市场规模在 1,000 亿至 1,100 亿美元之间,预计 2024 年 和 2025 年将恢复个 ...
博迁新材20250522
2025-05-22 23:23
纪要涉及的公司 博迁新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经营业绩**:2024 年营收 9.45 亿元,同比增长 37.22%,净利润 8747.59 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300%,主要受益于消费电子市场复苏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小粒径高端镍粉销量回升,产品结构优化;2025 年一季度销售收入近 2 亿元,毛利率超 35%,较 2024 年四季度增长 8 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3] - **产能情况**:现有 160 多条产线,年产成品粉体约 2000 - 2200 吨(以 300 纳米规格统计),电子级铜粉年产能约为 300 吨;产线可根据不同产品切换,具体产能因产品规格得率有弹性[2][5] - **出货情况**:2024 年镍基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 30%,2025 年镍粉全年出货量保守估计约 1600 吨,较 2024 年的 1400 吨有所增长;2025 年 Q1 镍粉和铜粉出货量约 300 多吨,与 2024 年一季度基本一致[3][6][7][23] - **市场需求**:高端镍粉市场需求主要来自高端消费电子和 AI 服务器中的超高容 MLCC 应用,AI 服务器对纳米级镍粉的需求是新增市场;中美贸易战及关税问题可能影响高端消费电子恢复态势[2][8] - **客户情况**:主要客户包括三星电机(占比 50%以上)、台湾国巨电子、华新科技等大型 MLCC 厂家;三星电机已开始批量向特斯拉及比亚迪供应车规用 MLCC,预计未来需求将进一步增长[2][3][10] - **技术优势**:是全球首家采用等离子体法工业化量产 M24C 用镍粉的企业,同时拥有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物理方法制备小粒径粉体在生产小粒径或高端粉体方面具有优势,无杂质且环保处理成本低,烧结温度与陶瓷相近,共烧性好[3][11][12] - **扩产计划**:密切关注车规用 MLCC 产品验证情况,若验证良好且持续上量,今年可能在镍粉产线进行扩产准备;关注光伏传统粉客户验证情况,若通过,今年下半年可能逐步放量,并讨论 2026 年排产;扩充设备约需一个季度[9] - **产品价格**:产品定价主要采用原材料加加工费模式,中低端产品几十万元每吨,高端产品达百万级别;铜基产品直接报价,银包铜粉定价含银含量、铜粉和加工费,光伏级铜粉采用一口价[26] - **毛利率情况**:2025 年一季度毛利率提升得益于产品结构改善,高端小粒径产品出货量增加;目标是恢复到 2021 年毛利率水平,预计后续仍有增长空间[17][2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车规用 MLCC 镍粉产品**:目前处于下游客户试样评测阶段,预计 2025 年二季度有评测结果[4] - **光伏用铜粉**:处于客户端验证阶段,单月出货量在几百公斤到吨级水平;若验证成功替代银粉用于光伏领域,市场空间大;与电子级铜粉在使用环境、技术参数、加工具体参数和粒径要求上有显著区别[3][15][16] - **订单周期**:普通规格粉体订单周期通常为一个月,高端粉体 2024 年按订单生产,2025 年一季度需求增加致生产节奏混乱,已与客户提前沟通三季度需求情况[19] - **生产安排**:以销定产,但客户通常每月中下旬下单、月底发货,公司会提前准备;2025 年一季度因高端产品需求增长,需调整产能[20] - **出口情况**:目前无直接或间接出口到美国,主要客户在韩国、台湾、国内及少部分日本市场,产品通过下游消费电子产品间接出口到美国,可能受关税影响但直接影响有限[18] - **光伏级铜粉用量**:光伏级纯铜粉使用量约 10 吨左右,纯铜用量可能是银的 3 到 5 倍;银包铜粉以前每 GW 使用约 10 吨,现在可能减少[24] - **银包铜粉银含比例**:2024 年主流银包铜粉银含比例为 30%,2025 年销售主要以 20%银含量的银包铜为主,替代趋势明显,下游未来可能降至百分之十几[25]
建邦高科拟赴港IPO 应对下游需求变化效果待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2 23:11
光伏银粉行业现状 - 在光伏行业整体降价的背景下,银粉成为少数涨价的细分领域 [1] - 全球光伏银粉产量从2020年的约2700吨增至2024年的约6600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5% [3] - 全球光伏银粉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5%,增速高于销量增速 [3] - 中国光伏银粉价格从2020年的0.47万元/千克上涨至2024年的0.65万元/千克 [3] 建邦高科公司概况 - 按光伏银粉既往销售收入排名,建邦高科在国内生产商中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9.9% [1] - 公司历史可追溯至2010年3月,2012年12月启动光伏银粉研发项目 [2] - 2023年四季度成为国内首批能生产与TOPCon电池LECO技术相容银粉的企业之一 [2]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7.59亿元、27.82亿元和39.50亿元,利润分别为0.24亿元、0.60亿元和0.79亿元 [2] 行业上下游关系 - 上游包括银矿开采、硝酸银冶炼等行业 [2] - 中游光伏银粉制造商将硝酸银加工为银粉 [2] - 下游光伏银浆制造商采购银粉作为主要原材料,光伏电池制造商利用银浆生产电池 [2] - 中国硝酸银价格从2020年的0.31万元/千克上升至2024年的0.40万元/千克 [3] 替代技术发展 - 光伏行业正在以银包铜粉替代银粉,异质结电池已广泛使用银包铜粉 [1] - TOPCon电池企业也有导入银包铜粉的计划 [1] - 替代方案主要集中于银包铜及电镀铜技术 [4] - 博迁新材是银包铜粉生产商,产品主要用于制造异质结电池低温浆料 [5] 未来发展趋势 - 预计中国光伏银粉平均价格未来将达约0.93万元/千克,2024-202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4% [3] - 国内企业在光伏银粉领域取得显著进步,逐步打破国外垄断 [5] - 建邦高科正积极拓展新产品,包括银粉的非光伏应用产品及替代导电材料 [5]
光伏银粉龙头建邦高科赴港IPO:现在光伏产业链上逆势赚钱 未来如何应对下游“减银、无银”趋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8 21:08
据建邦高科IPO申请资料,建邦高科的历史可追溯至2010年3月。彼时,建邦高科的运营附属公司—— 建邦胶体材料成立,该公司将专注于高科技新能源及先进材料领域。2012年12月,建邦胶体材料启动针 对光伏应用领域银粉商业生产的合作研发项目。2023年第四季度,建邦高科率先成为能够生产与 TOPCon电池LECO(激光增强接触优化)技术相容的银粉的国内公司之一。 2022年、2023年、2024年,建邦高科营收分别为17.59亿元、27.82亿元和39.50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 0.24亿元、0.60亿元和0.79亿元。 在光伏行业整体降价的背景下,银粉成了少数涨价的细分领域。近期,国内光伏银粉头部厂商建邦高科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邦高科")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光伏银粉既往销售收入排名,建邦高科在国内所有生产商中排名第一, 在全球所有生产商中排名第二,其市场份额为9.9%。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光伏行业正在以银包铜粉替代银粉。比如异质结电池生产过程中已广泛使用银包铜 粉,生产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电池的企业也有导入银包铜粉的计划。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5月8日 ...
博迁新材:业绩开门红,预计产品结构改善大幅提升盈利-20250501
天风证券· 2025-05-01 22: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有色金属/能源金属,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当前价格35.22元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博迁新材25Q1营收2.5亿,同比+24.98%,环比+14.39%;归母净利润0.48亿元,同比+207.25%,环比+189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同比+295.86%,环比+918.38% [1] - 25Q1公司毛利率32.38%,同比+13.59pct,环比+11.92pct;期间费用率10.98%,同比-1.35pct,环比+0.62pct;净利率19.16%,同比+11.37pct,环比+18.06pct,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推测因下游需求复苏,小粒径高端镍粉销量回升,产品结构改善;存货账面价值从24年报的2.89亿降至一季报的2.66亿,降低0.23亿元,去年Q4计提约1800万资产减值,今年Q1资产减值不到100万,公司积极管控库存 [2] - 24年消费电子市场持续复苏,AI应用终端高功能化发展驱动消费电子步入新一轮成长周期,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2.4亿部,同比增长6.4%,三星电机MLCC营收同比增速为15.9%,村田营收同比增速为11.7%,MLCC行业销售额和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AI服务器驱动微型化、超高容MLCC需求量攀升,公司小粒径纳米镍粉迎来市场机遇,销量回升,产品结构改善 [3] - 公司依托核壳结构双金属粉体制备技术,协同下游客户加速开发银包铜粉迭代产品,挖掘铜代银电极技术在光伏领域应用潜力,掌握PVD核心制粉工艺,MLCC用铜粉已大规模量产,对铜粉抗氧化研究早有布局,有望受益光伏铜代银产业趋势 [4] - 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3.3/3.8亿元,对应PE为39.7/27.6/24.5倍,维持“买入”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和估值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688.91|945.31|1,169.81|1,389.59|1,527.79| |增长率(%)|(7.72)|37.22|23.75|18.79|9.95| |EBITDA(百万元)|150.17|221.64|318.24|432.86|480.54|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32.31)|87.48|232.24|333.92|375.92| |增长率(%)|(121.05)|(370.73)|165.49|43.79|12.58| |EPS(元/股)|(0.12)|0.33|0.89|1.28|1.44| |市盈率(P/E)|(285.15)|105.33|39.67|27.59|24.51| |市净率(P/B)|5.84|6.00|5.43|4.77|4.20| |市销率(P/S)|13.37|9.75|7.88|6.63|6.03| |EV/EBITDA|49.01|33.68|29.86|20.12|19.21| [5] 基本数据 - A股总股本261.60百万股,流通A股股本261.60百万股,A股总市值9,213.55百万元,流通A股市值9,213.55百万元,每股净资产6.05元,资产负债率14.69%,一年内最高/最低45.54/18.93元 [7] 财务预测摘要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非流动负债合计|43.22|67.35|116.83|126.52|99.51| |负债合计|363.44|252.16|749.31|287.90|539.81| |股本|261.60|261.60|261.60|261.60|261.60| |股东权益合计|1,578.28|1,535.04|1,697.64|1,931.37|2,194.53|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营运资金变动|65.27|99.75|(539.36)|554.26|(790.34)| |长期投资|0.00|0.62|0.00|0.00|0.00| |股权融资|(47.14)|(83.78)|(69.64)|(100.19)|(112.77)| [10]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货币资金|95.74|97.10|93.58|553.43|122.22|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182.98|184.29|428.13|205.56|542.72| |预付账款|14.48|12.70|20.67|14.01|25.01| |存货|434.51|288.82|730.93|265.16|892.48| |流动资产合计|795.07|661.72|1,349.30|1,121.34|1,662.94| |长期股权投资|0.00|0.62|0.62|0.62|0.62| |固定资产|923.99|891.67|893.68|872.69|839.20| |在建工程|57.33|40.41|25.41|37.71|47.71| |无形资产|98.50|95.41|103.76|111.52|118.67| |非流动资产合计|1,146.65|1,125.48|1,097.65|1,097.93|1,071.40| |资产总计|1,941.72|1,787.20|2,446.95|2,219.27|2,734.34| |短期借款|80.07|80.00|359.08|40.33|136.98|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105.67|53.26|159.91|52.89|191.60| |流动负债合计|318.78|183.91|632.48|161.37|440.30| |长期借款|0.00|0.00|61.55|65.21|41.22| |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1,941.72|1,787.20|2,446.95|2,219.27|2,734.34| |利润表(百万元):营业收入|688.91|945.31|1,169.81|1,389.59|1,527.79| |营业成本|585.31|747.69|796.55|886.35|963.09| |营业税金及附加|8.33|10.75|13.30|15.80|17.37| |销售费用|5.77|6.24|7.72|9.17|10.09| |管理费用|38.19|44.40|52.64|59.75|65.70| |研发费用|68.48|50.18|58.49|69.48|76.39| |财务费用|(6.42)|(5.30)|(6.56)|(7.79)|(8.57)| |资产/信用减值损失|(29.51)|(13.44)|(1.00)|(1.00)|(1.00)|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90)|(3.59)|(2.23)|1.12|(0.56)| |投资净收益|(1.71)|(2.80)|(2.26)|(2.53)|(2.39)| |营业利润|(32.39)|92.26|266.83|383.71|431.98| |营业外收入|0.07|0.33|0.32|0.32|0.32| |营业外支出|0.46|0.26|0.21|0.21|0.21| |利润总额|(32.77)|92.33|266.94|383.82|432.09| |所得税|(0.46)|4.85|34.70|49.90|56.17| |净利润|(32.31)|87.48|232.24|333.92|375.92| |每股收益(元)|(0.12)|0.33|0.89|1.28|1.44| |主要财务比率: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7.72%|37.22%|23.75%|18.79%|9.95%| |营业利润|-118.17%|-384.86%|189.21%|43.80%|12.58%|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21.05%|-370.73%|165.49%|43.79%|12.58%| |获利能力 - 毛利率|15.04%|20.91%|31.91%|36.22%|36.96%| |净利率|-4.69%|9.25%|19.85%|24.03%|24.61%| |ROE|-2.05%|5.70%|13.68%|17.29%|17.13%| |ROIC|-2.47%|5.28%|15.89%|16.47%|25.79%|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18.72%|14.11%|30.62%|12.97%|19.74%| |净负债率|3.15%|-0.79%|21.33%|-22.15%|3.81%| |流动比率|2.48|3.58|2.13|6.95|3.78| |速动比率|1.13|2.02|0.98|5.31|1.75|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3.35|5.15|3.82|4.39|4.08| |存货周转率|1.48|2.61|2.29|2.79|2.64| |总资产周转率|0.34|0.51|0.55|0.60|0.62| |每股指标(元) - 每股收益|(0.12)|0.33|0.89|1.28|1.44| |每股经营现金流|0.69|1.13|-0.89|3.71|-1.27| |每股净资产|6.03|5.87|6.49|7.38|8.39| |估值比率 - 市盈率|(285.15)|105.33|39.67|27.59|24.51| |市净率|5.84|6.00|5.43|4.77|4.20| |EV/EBITDA|49.01|33.68|29.86|20.12|19.21| |EV/EBIT|92.04|52.12|40.16|25.06|23.54|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净利润|(32.31)|87.48|232.24|333.92|375.92| |折旧摊销|74.91|82.98|81.63|85.23|88.33| |财务费用|(1.05)|(1.20)|(6.56)|(7.79)|(8.57)| |投资损失|1.71|2.41|2.26|2.53|2.39| |营运资金变动|65.27|99.75|(539.36)|554.26|(790.34)| |经营活动现金流|179.72|295.09|(232.03)|969.27|(332.83)| |资本支出|218.19|2.58|89.06|78.27|75.02| |长期投资|0.00|0.62|0.00|0.00|0.00| |投资活动现金流|(221.31)|(99.12)|(79.26)|(86.83)|(74.39)| |债权融资|(72.51)|(55.19)|377.40|(322.40)|88.77| |股权融资|(47.14)|(83.78)|(69.64)|(100.19)|(112.77)| |筹资活动现金流|(45.53)|(206.71)|307.76|(422.60)|(23.99)| |现金净增加额|(87.12)|(10.74)|(3.52)|459.85|(431.21)| [12]
博迁新材(605376):业绩开门红,预计产品结构改善大幅提升盈利
天风证券· 2025-05-01 18: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有色金属/能源金属,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当前价格35.22元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博迁新材25Q1业绩开门红,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产品结构改善或大幅提升盈利,库存结构持续优化 [1][2] - MLCC行业开启成长新周期,有望持续提振高端镍粉需求,公司小粒径高端镍粉销量逐步回升 [3] - 光伏铜代银产业化进程加速,公司依托技术优势有望受益新一轮产业趋势 [4] - 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3.3/3.8亿元,对应PE为39.7/27.6/24.5倍,维持“买入”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季报业绩 - 25Q1公司实现营收2.5亿,同比+24.98%,环比+14.39%;实现归母净利润0.48亿元,同比+207.25%,环比+1897%;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同比+295.86%,环比+918.38% [1] 产品结构与库存 - 25Q1公司毛利率32.38%,同比+13.59pct,环比+11.92pct;期间费用率10.98%,同比-1.35pct,环比+0.62pct,净利率19.16%,同比+11.37pct,环比+18.06pct,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推测因下游需求复苏,小粒径高端镍粉销量回升,产品结构改善 [2] - 存货账面价值从24年报的2.89亿降至一季报的2.66亿,降低0.23亿元,去年Q4计提约1800万资产减值,今年Q1资产减值不到100万,公司积极管控库存,甩掉减值包袱和高价库存压力 [2] MLCC行业趋势 - 24年消费电子市场持续复苏,AI应用终端高功能化发展驱动消费电子步入新一轮成长周期,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2.4亿部,同比增长6.4%,三星电机MLCC营收同比增速为15.9%,村田营收同比增速为11.7%,MLCC行业销售额和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 [3] - AI服务器驱动微型化、超高容MLCC需求量攀升,公司小粒径纳米镍粉迎来市场机遇,销量逐步回升,产品结构明显改善 [3] 光伏铜代银 - 公司依托核壳结构双金属粉体制备技术,协同下游客户加速开发银包铜粉迭代产品,挖掘铜代银电极技术在光伏领域应用潜力,助推光伏产业成本效益优化 [4] - 公司掌握PVD核心制粉工艺,MLCC用铜粉已大规模量产,对铜粉抗氧化研究早有布局,有望受益光伏铜代银产业趋势 [4] 财务数据和估值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688.91|945.31|1,169.81|1,389.59|1,527.79| |增长率(%)|(7.72)|37.22|23.75|18.79|9.95| |EBITDA(百万元)|150.17|221.64|318.24|432.86|480.54|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32.31)|87.48|232.24|333.92|375.92| |增长率(%)|(121.05)|(370.73)|165.49|43.79|12.58| |EPS(元/股)|(0.12)|0.33|0.89|1.28|1.44| |市盈率(P/E)|(285.15)|105.33|39.67|27.59|24.51| |市净率(P/B)|5.84|6.00|5.43|4.77|4.20| |市销率(P/S)|13.37|9.75|7.88|6.63|6.03| |EV/EBITDA|49.01|33.68|29.86|20.12|19.2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