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伏银粉
icon
搜索文档
多家明星资本突击入股,ROE超过茅台,收入增速达40%:建邦高科真是“隐形巨人”吗?
市值风云· 2025-06-18 18:02
公司概况 - 建邦高科是中国光伏银粉行业龙头企业之一,2024年市占率为9.8%,排名中国第三、全球第四 [12]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1992年出生的陈子淳,2022年从其父陈箭受让全部股权 [8] - 公司在港股IPO前获得沙特阿美、晶科能源等战略投资者入股 [8]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58亿、27.82亿、39.50亿,同比增长58%、42% [14][15]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24亿、0.60亿、0.79亿,同比增长147%、32% [14][15] - 2022年ROE高达191%,但主要因公司规模小、净资产少且杠杆率高(2021年资产负债率92%) [23] - 毛利率和净利率极低,2024年分别为3.31%和2% [27][28] 经营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2022-2024年分别为-0.39亿、-2.11亿、-3.69亿 [17] - 现金流问题主要源于存货和应收票据增加,2024年应收票据达17.54亿 [18][19] - 产能利用率低下,2024年仅为43.4%,但仍在计划扩建中东1500吨产能 [21][23] - 客户高度集中,前两大客户帝科股份和聚和材料2024年占比63.1% [29][30] 行业分析 - 中国光伏银粉进口依赖度从2020年86.4%降至2024年16.7% [11] - TOPCon电池银浆耗量占比从PERC的100mg/片增至130mg/片,2024年占光伏技术73.8% [15][31] - 光伏银浆行业集中度高,前五大厂商占全球77%市场份额 [30] - 公司100%收入来自光伏银粉,占中国银粉市场39% [32][33] 核心风险 - 光伏行业"贱金属化"趋势明显,银浆可能被铜等廉价材料替代 [6][31] - 行业产能扩张迅速,新进入者如银科新材2024年产能已达3000吨 [21] - 公司作为加工企业缺乏议价能力,上游依赖大宗商品价格 [23]
银粉世家的别样传承:创始人多家企业失信,上市前紧急交班
搜狐财经· 2025-06-06 08:45
行业趋势与公司背景 - 光储新能源企业近期集中赴港上市,类似当年内房股热潮,光伏产业链A股融资遇冷后转向海外市场[1] - 晶澳科技5年内在A股融资超260亿元后再次寻求境外上市,反映行业资本运作趋势[1] - 光伏银粉行业技术长期被日企垄断,近2-3年才被建邦高科等国内企业突破[26] - 行业竞争激烈导致银粉价格大幅下降,特别是TOPCon颗粒粉领域[26] 公司股权与控制权变更 - 建邦高科创始人陈箭2022年7月将股权转让给其子陈子淳,上市前完成控制权交接[5][25] - 陈子淳33岁,拥有美国福特汉姆大学和纽约大学学历,但无光伏行业经验[22][25] - 控制权变更被解释为"传承"需要,陈子淳名下企业均已注销或停止营业[23][24] 创始人陈箭的商业背景 - 山东建邦集团创始人,业务涵盖基础设施、房地产等五大板块,曾投资济南黄河大桥等重点项目[3][7][8] - 资本市场老手,曾协助黄光裕收购三联商社,担任过多家上市公司董事[11][13][14] - 名下4家企业为失信被执行人,6家被限制消费,周边风险信息达7120条[16][18][19][20] - 通过关联企业为建邦高科提供贷款担保等支持,2022年担保金额达2999万元[8][10]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3.4%、3.9%、3.3%,净利润率约2%[29][30] - 同期营收17.59亿、27.82亿、39.5亿元,利润2420万、5989万、7902.7万元[39]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95.4%、94.8%、84.4%,最大客户占比51.4%、45.1%、36.7%[34] - 贸易应收款项从0元增至2024年1.75亿元,周转天数从0.6天增至12.5天[36][38] 产品与市场风险 - 98%以上收入依赖光伏银粉产品,面临银包铜及电镀铜技术替代风险[44][45] - 行业竞争导致价格压力,博迁新材同类产品毛利率9.63%显著高于建邦高科[33] - 客户集中度高但公司仅为客户第四大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弱[35] 上市策略与行业对比 - 选择港股上市因A股可能面临可持续经营等问询障碍[42] - 类似企业儒兴科技曾尝试A股上市但受技术路线更迭影响[43] - 公司表示正探索非光伏应用产品以应对技术替代风险[45]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光伏银粉行业产业链图谱、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未来前景:国内外光伏新增装机持续增长,不断推动光伏银粉市场规模扩容[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7 09:18
行业概况 - 光伏银粉是银浆重要组成部分,占据光伏银浆成本的74%以上,其质量直接影响电极材料的电阻和光电效率 [1][2] - 根据形貌差异,光伏银粉分为树枝状、球形和片状银粉,其中球形银粉主要用于正面银浆,片状银粉用于背面银浆 [2] - 2024年中国光伏银粉市场规模达387亿元,较2020年的104亿元大幅增长,预计2025年将突破500亿元 [1][8]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银矿资源勘探、开采及硝酸银生产业,中游为光伏银粉加工制造,下游为光伏银浆制造商和电池制造商 [4] - 中游代表厂商包括宁波晶鑫、山东建邦、博迁新材、江苏连银、苏州银瑞等 [4] 全球市场 - 2024年全球光伏银粉市场规模达419亿元,较2020年的126亿元增长36.93%,预计2025年将达570亿元 [6] 国内市场 - N型电池替代P型电池超预期带动银浆单耗提升,叠加国产化进程加速,推动行业规模扩容 [8] - 2024年球形银粉占据中国光伏银粉市场95%份额,因其流动性好且能确保充分接触面积 [10] - 2024年光伏银粉平均价格达6500元/千克,较2020年的4700元/千克复合年增长8.4%,预计2025年价格继续上涨 [12] 竞争格局 - 全球光伏银粉制造商不足20家,日本DOWA、美国AMES等国外企业长期主导,但国内企业如苏州思美特、宁波晶鑫等逐步打破垄断 [14] - 部分国产产品性能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实现国产化替代 [14] 重点企业 - 博迁新材主营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材料,2024年营业总收入8.58亿元,银粉销售收入4409.73万元,同比增长81.19% [15] - 建邦高科2024年营业总收入39.5亿元,银粉销售收入占比97.4%达38.49亿元,同比增长39.63% [17] 发展趋势 - 国产化进程加速,中国光伏银粉产量从2020年0.3千吨增至2024年5.1千吨,复合年增长率103.1%,预计2029年达10.1千吨 [19] - 技术迭代推动低温银粉和银包铜技术成为主流,球形银粉2024年占市场95%份额 [20] -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达529亿元,2029年突破1029亿元,TOPCon电池占2024年销量73.8% [21]
粤桂股份拟定增9亿投建三大项目 硫铁矿产量全国占比近17%推进转型
长江商报· 2025-05-22 07:36
募资计划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9亿元,用于10万吨/年精制湿法磷酸项目等三大项目建设 [1] - 拟发行不超过1.56亿股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亿元,净额用于三个项目 [2] - 10万吨/年精制湿法磷酸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6亿元,占本次募资计划金额的66.67% [2] 项目详情 - 10万吨/年精制湿法磷酸项目建成达产后主要产品包括净化磷酸3.62万吨/年,氟硅酸钠0.5万吨/年,工业级一铵5万吨/年,多元素酸性生理肥10万吨/年,磷石膏55万吨/年 [2] - 磷酸项目是对硫铁矿的化学能价值充分利用的重要环节,可发挥产业集群的资源、能源协同效应 [3] - 项目与云硫矿业现有化工产业产品深度相关,可实现硫磷钛耦联、循环模式的良好产业形态 [3] 公司战略 - 项目实施将加快公司在新能源材料制造领域的战略布局,推动公司产业转型升级 [1] - 公司积极探索传统主业和新产业的接入口和突破点,重点布局新能源产业 [2] - 继续开展下游产业延伸是公司硫铁矿产业链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 [3] 资源储备 - 云硫矿业探明硫铁矿储量2.08亿吨,占全国硫铁矿富矿资源的85%,平均品位31.04% [4] - 云硫矿业原矿产能约300万吨/年,硫铁矿产量占全国产量约16.63% [4] - 公司拥有国内最大的云浮硫铁矿资源,并以硫铁矿资源为核心开展产业链延伸 [3] 业务结构 - 公司涉及糖浆纸、硫化工、新能源材料三大业务板块 [4] - 2024年采矿业、机造糖、造纸业、化工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89亿元、5.42亿元、5.06亿元、3.36亿元 [4] - 硫化工业是公司的主要营收来源 [4] 历史募资 - 上一次实施定增是在2015年,用于收购云硫矿业并进行配套建设 [1] - 2015年8月31日募集资金净额约17.27亿元,主要用于收购云浮广业硫铁矿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 [4] - 2015年10月12日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净额约5.64亿元,用于硫化工产业链整合与升级 [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约为28亿元,同比下降16.8%;净利润为2.79亿元,同比增长320% [5]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6.82亿元,同比增长10.9%;净利润为1.17亿元,同比增长87.8% [6] - 新能源材料板块在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张上取得显著进展,银粉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5][6]
33岁海归少帅掌舵银粉巨头冲刺港股 年入40亿难掩现金流告急
凤凰网财经· 2025-05-19 22:12
核心观点 - 建邦高科作为全球光伏银粉龙头面临毛利率低、现金流紧张、客户集中度高及技术替代风险等多重挑战,其港股IPO被视为与时间赛跑的技术突围战[2][12] 公司发展历程 - 成立15年从地方小厂发展为年销594.1吨银粉的全球市场份额10%的行业亚军,覆盖PERC/TOPCon/HJT等主流技术路线[3] - 控股股东陈子淳持股72.99%,拥有跨学科教育背景及投资管理经验,现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3] 财务表现 - 营收三年增长124%至39.5亿元,净利润从2420万元增至7950万元,但贸易应收款达1.75亿为净利润2.2倍[5] - 2024年现金短债覆盖率仅14.3%,短期借款2.06亿元远超2945万元现金储备[6] - 非流动资产三年缩减14.5%至7.22亿元,存货激增194.8%至12.15亿元[6] 客户结构风险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84.4%,其中两大客户贡献超六成营收,议价权失衡导致应收账款高企[9] - 垂直一体化趋势下存在客户自研替代风险,技术研发方向受制于大客户需求[9] 盈利能力瓶颈 - 2024年毛利率仅3.3%,银粉收入占比97.4%使其利润受国际银价波动直接冲击[10][11] - 白银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压力加剧,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11] 行业技术变革 - 光伏行业推动银包铜/电镀铜等去银化技术,银包铜已在HJT电池规模化应用[12] - 公司年研发投入2645万元显著低于竞争对手,技术迭代能力存疑[12]
超六成营收依赖两大客户,建邦高科冲击港股IPO
北京商报· 2025-05-15 19:53
公司概况 - 建邦高科是中国光伏银粉行业的先行者和引领者,专注于光伏银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按中国光伏银粉销售收入计,公司在所有国内生产商中排名第一,全球生产商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9 9% [1] - 公司控股股东为陈子淳,持有72 99%股份,系建邦集团实控人陈箭之子 [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7 59亿元、27 82亿元、39 5亿元,呈现稳步增长 [3] - 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2420万元、5989万元、7902 7万元,持续提升 [3] - 毛利从6033万元增长至1 31亿元,但毛利率波动较大,分别为3 4%、3 9%、3 3% [3] 客户结构 - 前五大客户贡献收入占比从95 4%降至84 4%,但仍高度集中 [4] - 前两大客户占比从87 9%降至63 1%,分别为深交所上市公司"客户A"和上交所上市公司聚和材料 [4][5] - 与两大客户合作年限超过5年,合作关系持久稳定 [5] 运营数据 - 存货从4121 2万元增至1 21亿元,增长显著 [4] - 流动负债总额从1 41亿元攀升至2 82亿元,增幅明显 [4] 行业地位 - 光伏银粉是生产光伏银浆的关键原材料,直接影响光伏电池制造 [1] - 公司与行业龙头企业建立紧密合作,有助于保障订单稳定性和市场竞争力 [5]
建邦高科拟赴港IPO 应对下游需求变化效果待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2 23:11
光伏银粉行业现状 - 在光伏行业整体降价的背景下,银粉成为少数涨价的细分领域 [1] - 全球光伏银粉产量从2020年的约2700吨增至2024年的约6600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5% [3] - 全球光伏银粉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5%,增速高于销量增速 [3] - 中国光伏银粉价格从2020年的0.47万元/千克上涨至2024年的0.65万元/千克 [3] 建邦高科公司概况 - 按光伏银粉既往销售收入排名,建邦高科在国内生产商中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9.9% [1] - 公司历史可追溯至2010年3月,2012年12月启动光伏银粉研发项目 [2] - 2023年四季度成为国内首批能生产与TOPCon电池LECO技术相容银粉的企业之一 [2]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7.59亿元、27.82亿元和39.50亿元,利润分别为0.24亿元、0.60亿元和0.79亿元 [2] 行业上下游关系 - 上游包括银矿开采、硝酸银冶炼等行业 [2] - 中游光伏银粉制造商将硝酸银加工为银粉 [2] - 下游光伏银浆制造商采购银粉作为主要原材料,光伏电池制造商利用银浆生产电池 [2] - 中国硝酸银价格从2020年的0.31万元/千克上升至2024年的0.40万元/千克 [3] 替代技术发展 - 光伏行业正在以银包铜粉替代银粉,异质结电池已广泛使用银包铜粉 [1] - TOPCon电池企业也有导入银包铜粉的计划 [1] - 替代方案主要集中于银包铜及电镀铜技术 [4] - 博迁新材是银包铜粉生产商,产品主要用于制造异质结电池低温浆料 [5] 未来发展趋势 - 预计中国光伏银粉平均价格未来将达约0.93万元/千克,2024-202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4% [3] - 国内企业在光伏银粉领域取得显著进步,逐步打破国外垄断 [5] - 建邦高科正积极拓展新产品,包括银粉的非光伏应用产品及替代导电材料 [5]
光伏银粉龙头建邦高科赴港IPO:现在光伏产业链上逆势赚钱 未来如何应对下游“减银、无银”趋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8 21:08
光伏银粉行业概况 - 光伏银粉行业在光伏行业整体降价背景下逆势涨价 [1] - 全球光伏银粉产量从2020年约2700吨增至2024年约6600吨 年均复合增长率25% [5] - 全球光伏银粉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35% 高于销量增速 主要因白银平均售价上升 [5] - 光伏银粉价格从2020年0 47万元 千克上涨至2024年0 65万元 千克 [5] - 硝酸银价格从2020年0 31万元 千克上升至2024年0 40万元 千克 [5] 建邦高科公司情况 - 建邦高科是国内光伏银粉生产商第一 全球第二 市场份额9 9% [1] - 公司2022年 2023年 2024年营收分别为17 59亿元 27 82亿元 39 50亿元 [2] - 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0 24亿元 0 60亿元 0 79亿元 [2] - 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成为国内首批生产与TOPCon电池LECO技术相容银粉的企业之一 [2] - 公司收入与利润增长主要受益于银粉产品销量增加及光伏电池产业政策利好 [5] 行业技术趋势 - 光伏行业正以银包铜粉替代银粉 异质结电池已广泛使用 TOPCon电池企业也有导入计划 [1] - 替代方案主要集中于银包铜及电镀铜技术 可能使银粉产品市场销路变窄 [10] - 国内企业如建邦胶体材料 博迁新材等逐步打破国外垄断 提升国产市场份额 [10] - 博迁新材银包铜粉产品主要用于制造异质结电池低温浆料 [10] 未来展望 - 预计硝酸银和光伏银粉价格将继续上涨 光伏银粉价格2024-2029年CAGR7 4% 达0 93万元 千克 [9] - 公司正拓展新产品如非光伏应用银粉 铜粉及银包铜粉 但面临市场接受度等风险 [11]
老牌光伏银粉企业赴港IPO,沙特阿美、鼎晖系PE大佬都投了
公司概况 - 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独家保荐人为中信建投国际 但未披露融资规模及股份比例 [1] - 公司依托山东建邦胶体材料有限公司开展业务 是中国光伏银粉领域的先行者和引领者 在国内生产商中排名第一 全球排名第二 [1] - 主营业务为光伏银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领先的生产技术 [1] - 商业模式主要通过向光伏银浆生产商销售银粉获取收入 部分业务涉及银锭加工服务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 59亿元、27 82亿元、39 5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2420万元、5989万元、7902 7万元 [2] - 同期毛利率分别为3 4%、3 9%、3 3% [2] - 银粉收入占比极高 2022-2024年分别为98 5%、99 1%、97 4% [2] 股东结构 - 沙特阿美旗下AV China Holdings PCC Limited持股4 99% 鼎晖投资创始人焦树阁旗下Capital Ally Holdings Limited持股4 9% [2] - 重要股东在能源领域和投资领域的资源有望为公司提供战略发展和市场拓展的助力 [3] 行业竞争与战略 - 公司在光伏银粉行业具有竞争力 但面临激烈竞争和技术升级压力 [3] - 计划加大研发投入 探索非银粉材料 拓展非光伏应用领域 并进行国际扩张 [3] - 管理团队经验丰富 对行业有深入理解 [4] 市场地位 - 按中国光伏银粉销售收入计 公司在国内生产商中排名第一 全球排名第二 [1] - 行业竞争加剧和潜在替代产品可能对公司市场份额构成挑战 [3]
新股消息 | 建邦高科递表港交所 光伏银粉销售收入于国内生产商中排名第一
智通财经· 2025-05-06 06:47
公司概况 - 建邦高科是中国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银粉的先行者及引领者,产品主要用于光伏银浆的生产[3] - 公司生产高端银粉,用于PERC电池、TOPCon电池的正面细栅以及HJT电池、xBC电池的导电栅[3] - 按中国光伏银粉销售收入计,公司在所有国内生产商中排名第一,全球生产商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9.9%[3] 发展历程 - 2012年12月启动光伏应用领域银粉的商业生产研发项目,成为中国最早专注于该领域的公司之一[4] - 2014年3月建成中国最早的银粉生产线之一[4] - 2019年1月成为行业率先实现单批产量超过100千克银粉工业生产的企业之一[4] - 2023年第四季度成为国内首先能够生产与TOPCon电池LECO技术相容的银粉的公司之一[4] 产品结构 - 产品包括普通光伏银粉和高端光伏银粉[4] - 少部分银粉产品用于非光伏应用,包括半导体封装、PCB印刷电路板、透明柔性显示屏等[4]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17.59亿元,2023年27.82亿元,2024年39.50亿元[4] - 2022年利润2420万元,2023年5989万元,2024年7902.7万元[4] - 2022年毛利6033万元,2023年1.07亿元,2024年1.31亿元[5] - 2022年研发开支2337.8万元,2023年2475.4万元,2024年2645.7万元[5] 上市信息 - 公司已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信建投国际为独家保荐人[1] - 每股面值0.000001港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