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式储能系统

搜索文档
美的集团202509004
2025-09-04 22:36
**美的集团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分析** **一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为美的集团 主要业务涵盖B端(商业/工业)和C端(消费家电)领域[1] * 2025年第二季度B端业务收入达323亿元 占总收入约25% 同比增长16.6%[2] * C端家电业务同期增长率为9.3%[2] * B端细分业务中 楼宇科技板块增长25% 工业技术增长15% 机器人业务增长高个位数[2] * 公司当前估值约为13倍 主要反映其消费品板块估值[4] **二 B端业务进展与突破** * 楼宇科技板块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包括暖通、安防、电梯等服务[3] * 其离心机组市场占有率超过10%-15%[3] * 商用多联机国内市占率超过28%[3] * 在新能源领域取得突破 通过收购实现全栈自研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大规模商用[2] * 在核电商业循环水泵国产化应用中取得先例[2] * 机器人板块主要依靠收购德国库卡实现增长 库卡国内市占率达到9.4%[4] **三 市场担忧与公司应对** * 市场担忧内销业务高基数问题 预计2026年内销市场可能出现中高单位数下滑[5] * 公司可通过经营蓄水池平滑影响 例如2024年四季度白电零售数据表现强劲但报表仅显示高个位数增长[5] * 海外市场同样存在高基数担忧 2025年第二季度报表显示存在抢出口因素[5] * 欧美在经历2024年的补库周期后可能进入放缓阶段[6] **四 海外市场与品牌战略** * 新兴市场国家(如欧洲、东南亚、中东非和南美)的空调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类似于20年前的中国[3][8] * 这些地区空调渗透率较低(例如欧洲仅为30-50%)但随着全球变暖和经济繁荣 需求迅速增加[8] * 公司逐步从代工模式转向自主品牌发展 通过收购东芝等举措加强品牌建设[3][9] * 在新兴市场中 中国企业相对于日韩企业具有较强竞争力[9] **五 股价表现与资金面分析** * 自2023年以来 公司股价走势与基本面出现脱敏现象[10] * 2024年家电行业牛市行情中 公司股价涨幅显著但基本面并未完全支撑[3] * 2024年资金流入主要来自ETF和偏成长型基金 消费基金持仓基本保持平稳[12] * 至2024年底 消费基金对公司的持仓已回落至2022年以来非常低的位置[13] * ETF编制使公司在宽基指数中的权重明显超配 其资产属性符合ETF审美[14] **六 行业与宏观环境洞察** * 美国房地产市场面临供给缺口 高利率压制成交量但房价持续攀升[7] * 一旦利率下行 原有屋主可能更愿意出售房产 带动房地产市场复苏 并推动相关行业进入上升周期[7] * 预计2025年美国需求将经历从补库存到真实需求增长的切换[7] * 2024年一季度白电板块迎来行情 但四季度因市场风格转向成长型板块而出现下跌[11] **七 投资价值与展望** * 公司拆分计划提及港股招股书 若将B端业务单独估值(参考发那科、安川等机器人公司估值约25倍 江森自控和大金等暖通公司估值在20-30倍)其整体估值有上调空间[4] * 当前公司估值已回落至较低位置 同时具备显著股息率优势[15] * 未来高股息和美的一定会逐步体现其投资价值[15]
价值最高达2万亿韩元,韩国SK on进军美国储能市场
观察者网· 2025-09-04 15:48
公司动态 - SK on与美国可再生能源企业Flatiron Energy Development签署集装箱式储能系统供应合同 总容量1GWh 将从2026年起为马萨诸塞州项目提供装载磷酸铁锂电池的储能系统[1] - 公司获得Flatiron到2030年推进的总容量6.2GWh规模项目的优先谈判权 2026-2030年期间可能供应至多7.2GWh储能系统产品[3] - 若供应容量达7.2GWh 订单价值预计高达2万亿韩元(约102.6亿元人民币)[3] - 公司将于下半年起批量生产用于制造储能系统的磷酸铁锂电池 并将佐治亚州电池厂部分动力电池生产线转换为储能系统生产线[1] 行业前景 - 美国能源信息署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底有457个大规模电池储能项目正在筹备中 总规模超过60GW[6] - 预计2025年美国大储新增投运规模达18.2GW 同比增长75%[6] - 得克萨斯州在项目数量和装机规模上均居全国首位 主要部署地区还包括加利福尼亚州和亚利桑那州[6] - 288个储能项目暂未开工 总规模46.2GW(功率规模占比超75%) 其中149个未启动监管审批程序[6] - 141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总规模12.75GW 功率占比21%) 28个项目已完成但未投运(总规模约2GW 均计划2025年并网)[6] 政策环境 - 特朗普政府对清洁能源采取包括取消补贴在内的一系列压制性政策 为美国储能产业未来带来不确定性[6]
爆发前夜!宁德时代等10企出击南美
行家说储能· 2025-08-28 12:10
巴西储能市场前景 - 巴西新型储能产业正步入爆发前夜 储能监管框架加速落地 2025年被视为关键窗口期 [2] - 光伏发电占比预计从2024年底的22.2%提升至2029年的32.9% 装机容量由51.7GW增至88.2GW 净增长达36.5GW [2] - 太阳能储能领域到2030年将吸引约440亿雷亚尔投资 离网系统、电网级项目和工商业储能各占总投资的三分之一 [2] - 2024年巴西电池储能需求激增89% 部分地区年停电时长超190小时 家庭与农业用户对储能需求尤为迫切 [2] - 巴西东北子市场2024年约有10亿雷亚尔可再生能源未被使用 储能因监管政策待定而处于发展真空 [3] 企业参展动态 - 宁德时代首次亮相 展示TENER Stack、EnerOne+和TENER系列储能产品 [4] - TENER Stack是全球首个可堆叠的9MWh超大容量储能系统 土地利用效率提高45% 能量密度提高50% [6] - 建造800MWh储能站所需集装箱数量比5MWh系统减少45% 运输成本降低高达35% [6] - TENER Stack配备新型气体传感器免维护使用寿命长达10年 传统传感器仅为2年 [7] - 重新设计的集装箱UPS系统将BMS和防爆风扇备用电源从20分钟延长至2小时 [7] - 宁德时代2022年助力巴西首个公用事业规模储能项目 今年实现首个电站扩建 [7] - 宁德时代在智利、阿根廷、墨西哥、哥伦比亚、多米尼加等国家积极建设本地团队 9月在智利设立南美办事处 [7] - 天合光能携全场景化解决方案亮相 Elementa系列交直协同解决方案解决电网稳定性挑战 [8] - 天合光能在巴西组件出货量达9GW 拉美地区出货量19GW 本土构建2.5GW年产能支架生产基地 [10] - 天合跟踪在阿根廷市场累计交付量突破1.2GW 天合储能向智利发运1.2GWh储能系统 [10] - 东方日升携Risen Sunease系统、Risen Stack1、eTron 5MWh液冷储能系统等亮相 [11] - Risen Sunease系统以自研Luvit微型逆变器为核心 实现组件+微逆从物理组合到效能共同体的跃升 [12] - Risen Stack1堆叠式储能一体机单机48~120kWh灵活扩容 5分钟完成全站部署 [12] - eTron 5MWh液冷储能系统通过五重安全防护机制 已通过UL、IEC等国际权威认证 [12] - 东方日升持续加码巴西及拉美市场 为能源转型提供高效可靠解决方案 [12] - 科华数能展示1500V储能变流升压一体机解决方案 集成实时绝缘监测等多重安全机制 [13] - 该系统拥有强大构网能力 提供惯量支撑 以毫秒级响应速度稳定电网运行 [15] - 支持黑启动与虚拟同步发电机运行 为南美能源基础设施提供及时雨般解决方案 [16] - S³-EStore工商储一体机具备毫秒级快速电网切换能力 PACK内温差控制精准在2℃以内 [16] - 双登股份重点推出光储柴并离网一体柜 采用全模块化架构革新设计 [17] - 还展出半固态587Ah和601Ah电芯、104SPACK及6.25MWh半固态液冷储能系统等产品 [19] - 与巴西当地新能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展开储能领域深度合作 [20] - 易事特展出全场景储能方案 涵盖磷酸铁锂储能电池、智能储能控制器及一体化储能系统 [21] - 构建光伏+储能+充电桩+UPS的全产业链生态 参与多个GW级储能电站建设 [23] - 针对巴西新法规5000千瓦以下分布式光伏享净计量电价政策红利 完成产品参数优化与本地化认证 [23] - 科士达以创新光储解决方案亮相 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推出创新解决方案 [24] - BlueSpark系列户用光储一体机、5kW、20kW光伏逆变器为家庭用户提供清洁能源解决方案 [26] - BluePulse系列工商业储能系统、125kW光伏逆变器为企业提供智慧用能新选择 [27] - 350kW组串式逆变器为大型地面电站提供强劲支撑 [28] - 禾迈瞄准巴西市场特性 携覆盖户用、工商业及大型电站的光储产品与最新本地化解决方案亮相 [29] - HoyUltra 2最高循环效率达90.3% 等效循环效率超88.4% 降低30%+辅电能耗 [31] - HoyPrime全液冷储能系统全液冷架构 高温环境下无需降额运行 [31] - 2022年在拉美成功落地首个储能项目 在墨西哥、哥伦比亚等多个市场打造标杆性案例 [31] - 海泰新能重点推出光储系列产品及解决方案 包括集装箱式储能系统、工商业储能系统、户用储能系统及逆变器 [32] - 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综合效率>85% 预装式设计可快速应用各种场景 [34] - 工商业储能系统集成液冷电池PACK、高精度BMS、智能EMS、PCS以及防火系统 [34] - 户用储能系统拥有2.56kWh和5.12kWh两种模块化电池 [34] - 巴西及南美地区是海泰新能开拓市场的重要一环 [35] - 纳通能源携全场景中国光储方案亮相 125kW/261kWh工商业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支持多源协同独立组网 [36] - 支持快速部署 最快3小时完成安装 可进行智能能源调度 [38]
金时科技拟公开挂牌转让湖南金时100%股权 加速剥离闲置资产
证券时报网· 2025-08-12 21:53
资产剥离 - 公司拟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全资子公司湖南金时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 首次挂牌转让底价为4.05亿元 [1] - 湖南金时因未中标相关标段产品导致业务可行性发生实质性变化 2023年起不再从事烟标印刷业务 [1] - 若交易完成将实现资产剥离 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并回笼资金 为未来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1][2] - 湖南金时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营收均为0 净利润分别为-1458.37万元和-430.46万元 [1] - 标的公司账面价值3.79亿元 公允价值净额4.05亿元 增值率6.73% [1] 战略转型 - 公司2021年起培育新能源产业 主要产品包括超级活性炭及超级电容器 [3] - 2024年收购四川千页科技控股权 涉足储能消防系统研发生产与销售领域 [3] - 同年布局储能系统设备业务 产品涵盖分布式液冷/风冷储能一体机及集装箱式储能系统 [3] - 已形成以新能源应用为核心的储能设备制造、新能源产品制造及储能安全解决方案多元化业务 [3] - 同步剥离传统业务 2024年已完成四川金时印务有限公司100%股权出售 作价3亿元 [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76亿元 同比增长10倍 净利润-439.7万元但同比大幅减亏 [3] - 2025年半年度预计营收2.06亿元至2.79亿元 同比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4] - 半年度净利润预计-2468万元至-1824万元 同比继续减亏 [4] - 业绩改善源于新能源储能业务战略转型后市场开拓及订单交付能力提升 叠加储能行业需求激增 [4]
1.5GWh储能+1GW风电!远景能源拿单
行家说储能· 2025-07-17 15:31
远景能源与澳大利亚FERA Australia合作 - 远景能源与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企业FERA Australia签署1GW风电和1.5GWh储能合作订单 [1] - 合作框架为澳大利亚首个"风储联动"模式,涵盖风力发电机组、集装箱式储能系统、构网型储能功率变换系统(PCS)及混合电站控制器(HPPC) [3][4][5] - 首个示范项目落地维多利亚州,采用远景智能风机和构网型储能技术,旨在提升电网稳定性并探索混合能源系统价值 [5] 远景能源全球储能订单动态 - 上半年远景能源对外公布6起储能订单(不计中标),总规模达2.18GWh,覆盖法国、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市场 [6] - 法国Kallista Energy项目规模为120MW/240MWh,印度Juniper Green Energy项目配套320MWh储能系统 [8] - 本次澳大利亚订单为远景能源今年首次与澳市场合作 [6] 澳大利亚储能市场背景 - 澳大利亚政府计划203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占比82%,目标交付32GW容量,已启动六轮混合发电和储能项目招标 [9][10] - 政策简化(招标流程从9个月缩短至6个月)及州政府支持推动电池储能从试点转向规模化部署 [9][10] - 2025年上半年澳大利亚以33.86GWh订单规模占中企海外储能订单总量的24%,成为中企出海核心市场 [11] 行业趋势与展望 - 澳大利亚因政策、能源转型需求及市场创新成为全球储能企业战略布局高地 [8] - 中企加速抢占澳大利亚储能市场,未来订单、项目及技术输出进程值得关注 [12]
直击金时科技股东大会 董事长:今年仍有压力,会持续降本增效
证券时报网· 2025-05-27 22:42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6亿元,同比增长1008.39%,净利润为-439.7万元,亏损额同比大幅减少(2023年为-4457.14万元)[4] - 储能设备收入2.5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68.70%,储能安全解决方案收入1.14亿元,占比30.24%[4] - 一季度储能设备销售收入2452.14万元,毛利160.42万元,当前在手订单约3.32亿元,意向订单约3.08亿元[5] 业务转型与战略布局 - 公司从烟标业务转型至新能源领域,构建超级电容及储能板块、新材料技术研发为核心的业务布局[4] - 储能设备制造业务包括分布式液冷/风冷储能一体机、集装箱式储能系统,储能安全解决方案聚焦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监测预警[4] - 超级电容器业务通过子公司金时新能开展,超级活性炭研发进入中试产线设备调试阶段,试制产品已通过第三方检测[7] 储能业务发展现状 - 储能业务进展平稳且订单签署良好,但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毛利率受品牌推广、技术迭代投入影响[5] - 正探索数据中心储能领域的超级电容器混合储能系统研发,以降低能耗[5] - 超级电容器产品已在内部使用,静待市场成型[6] 资产管理与未来规划 - 湖南金时固定资产折旧是2024年亏损主因之一,计划2025年通过资产利用或处置减少业绩影响[8] - 对产业并购持开放态度但谨慎,强调业务协同性优先[8] - 2025年将强化科技创新与管理效率,应对市场变化[8]
*ST金时:新能源储能业务转型已见成效 营收实现跨越式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4-28 18:1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6亿元,同比增长约10倍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439.70万元,同比大幅减亏 [1]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含税)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951.76万元,同比增长560.65% [1] - 2025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为-1273.54万元 [1] 战略转型与业务布局 - 公司原从事烟标印刷业务,现已转型为新能源储能产业 [2] - 通过并购四川千页科技切入储能消防领域 [2] - 2024年3月正式进入储能系统赛道,实现营收跨越式增长 [2] - 2024年储能系统业务收入25,817.73万元,占总营收68.70% [2] - 2024年储能安全消防业务收入11,365.88万元,占总营收30.24% [2] 产品与技术 - 推出分布式液冷储能一体机、风冷储能一体机及集装箱式储能系统 [3] - 产品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配套、电网侧调频、工商业用户侧储能等场景 [3] - 重点开发超级活性炭材料及超级电容器产品,拓展新能源车辆、轨道交通等领域 [3] - 子公司千页科技提供电池热失控探测预警及火灾抑制系统 [3] 公司治理与未来发展 - 公司已向深交所提交撤销风险警示申请 [4] - 2024年扣除后营业收入3.7亿元,生产经营能力恢复正常 [4] - 未来将关注能源管理、储能电站开发、虚拟电厂业务等新兴领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