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团
搜索文档
上海烘焙,怎么就成了全国最卷市场No.1?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11-03 17:29
上海烘焙行业市场地位 - 全国共有33.8万家烘焙门店,上海拥有8000多家门店,平均每1.7公里就有一家烘焙店[1] - 上海被视为中国烘焙行业的耶路撒冷,不仅是门店数量领先,更成为全国烘焙流行趋势的风向标[4] 行业发展历程 - 第一阶段(90年代):本土品牌如凯司令的栗子蛋糕与夫妻店分庭抗礼,90年代中后期中国台湾师傅带来日韩技术,推动品类丰富和技术成熟[8][10] - 第二阶段(20世纪末21世纪初):外资与台资品牌如面包新语、克莉丝汀、宜芝多抢滩上海,宜芝多巅峰时期105家地铁门店贡献75%营收[10][12][14] - 第三阶段(21世纪中期):精品店崛起,强调法式工艺,使用法国进口面粉、天然酵母和手工制作,代表品牌有Sunflour、百丘等[14][16][17] - 第四阶段(10年代末-20年代初):国潮催化"中点西做"创新,线上品牌如21cake采用中央工厂+冷链配送,线下网红店如广莲申以海派点心打造排队热潮[22][24][26] - 第五阶段(2020年至今):市场多元共栖,细分圈层包括顶级流量(如BAsdBAN)、社区专业主义(如mbd)和健康日常(如TRIFLE)[27][29][31] 上海成为行业标杆的原因 - 城市具备国际口味土壤,早期洋行、外企和留学生群体形成消费语境,消费者愿尝鲜且有高审美门槛[32] - 高密度城市结构叠加高传播力,社交媒体如小红书上的可颂测评能让新店一周内排队到马路口[34][35] - 主理人群体多为留学回国或跨行业创业者,擅长品牌思维和生活方式表达,推动产品细节故事化[37][38] - 消费者极度挑剔,驱动品牌持续创新,使上海从追风口变为制造风口[40][41] 消费文化特征 - 面包成为身份符号和圈层暗号,例如法棍代表独立思考,酸种代表健康觉醒[44][45] - 成分党崛起,注重配料表干净度,强调法国面粉、欧洲黄油和天然酵母等要素[48] - 审美转向反精致美学,简约包装和极简空间更受欢迎,体现"越自然越高级"的理念[50][51] - 上海烘焙文化代表自我进化的味觉野心,未来可能形成混血克制的"沪式"风格[53][54]
视频丨台北街头的“乡愁地图” 每条路都指向家的方向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7 15:30
街道命名文化 - 台北市街道广泛使用大陆地名命名,如中华路、南京东路、重庆北路等,形成“微缩版大陆地图”[2] - 街道命名具有规律性,东北片区使用大陆东北地区地名,西南片区使用大陆西南地区地名[6] - 台北市东西干道以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中华传统文化意涵词汇命名[8] “光复”相关命名 - 台湾光复后出现大量以“光复”命名的道路和建筑,全台以“光复”为名的道路达151条[4] - 花莲光复乡、光复车站、光复桥、光复市场等名称融入台湾百姓日常生活[4] - 光复北路和光复南路是纵贯台北东区的重要干道,连接松山机场与基隆路[4] 历史渊源 - 1945年台湾光复后,上海建筑师郑定邦采用中国地图对应台北街道方位进行命名[6] - 命名原则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对应大陆城市,如西北部有宁夏路,东南部有福州街[6] - 街道命名旨在消除日本殖民统治影响,重建中华文化认同[6] 饮食文化传承 - 台北南门市场有近120年历史,成为大陆南北风味小吃、杂货及熟食的集中地[8] - 市场内合兴糕团店经营近八十年,主营苏式酥饼、松糕、青团等现做现卖传统美食[9] - 商户任台兴继承父业坚持传统做法,并年年返回大陆家乡交流[11]
台北街头的“乡愁地图” 每条路都指向家的方向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7 14:04
文章核心观点 - 台北市的城市景观通过街道命名和饮食文化深刻体现了与大陆的历史文化联系和血脉渊源 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台湾民众生活中的乡愁记忆 [2][4][6][7][10][11][13] 台北市街道命名文化 - 台北市存在大量以大陆地名命名的街道 例如中华路 南京东路 重庆北路等 形成微缩版大陆地图 [2] - 台北市街道命名具有规律性 东北片使用大陆东北地区地名 西南片使用大陆西南地区地名 [6] - 台湾光复后 以光复命名的道路有151条 此外还有光复乡 光复车站等建筑不计其数 [4] - 1945年后 建筑师郑定邦依据中国地图 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准则为台北街道命名 例如西北部有宁夏路 东南部有福州街 [7] - 台北市东西干道如忠孝 仁爱 信义 和平等名称 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 [10] 饮食文化中的乡愁体现 - 台北南门市场拥有近120年历史 台湾光复后成为售卖大陆南北风味小吃 杂货及熟食的市场 [10] - 南门市场内的合兴糕团店经营近八十年 主营苏式酥饼 松糕 青团等家乡美食 由1947年从大陆到台湾的创始人传承至今 [11][13] - 商户任台兴表示年年都会回大陆 对家乡宁波 上海的进步感到骄傲 [13]
五芳斋:公司节令食品生产车间已建成投产,专注生产青团、米月饼、米糕等,日产能达8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30 19:43
产能布局 - 公司今年已建成投产节令食品生产车间 [2] - 新车间冷加工区空气净化标准达十万级 专注生产青团、米月饼、米糕等产品 [2] - 新产线日产能达到8吨 [2] - 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和提升产线利用率来保障产品品质 [2] 产品与市场策略 - 2025年中秋季将重点聚焦高毛利的传世臻月及五芳米月礼赠产品 [2] - 公司持续深化节令市场布局 [2] - 新产能为五芳斋烘焙的未来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 [2]
五芳斋拟港股上市剑指出海,上半年净利润下降16.7%
搜狐财经· 2025-09-29 14:22
上市与国际化战略 - A股上市刚满三年 正考虑通过香港联交所拓展海外市场以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2] - 赴港上市可拓宽融资渠道并增强境外融资能力 [2] - 公司2024年财报明确提到将坚定布局和拓展海外市场以寻找更多增长机会 [2] - 有行业分析师认为海外市场对中国传统饮食接受度尚待提高 速冻食品出海前景不明朗 [2] 公司治理与组织架构 - 选举出新一届董事会成员 董事长厉建平 副董事长魏荣明 总经理马建忠等核心决策层连任 [2] - 新增职工董事刘传亮 新提名王文斌和徐佳为董事 [2] 业务概况与产品结构 - 公司创始于1921年 是全国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 拥有嘉兴和成都两大生产基地 [4] - 建立覆盖全国的商贸 连锁门店和电商的全渠道营销网络 [4] - 主要产品包括粽子 月饼 青团 汤圆等节令食品 烘焙食品 速冻食品 休闲卤味食品及蛋制品等其他米制品 [4] 财务表现与经营策略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5.92亿元 同比微增0.66% 归母净利润1.95亿元 同比下降16.7% [4][5] - 公司推进开源节流和降本增效战略 聚焦渠道结构优化 直营高端商超渠道显著增长 连锁门店稳步扩张 [5] - 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和营销政策 加大势能渠道费用投入对利润产生一定影响 [5] - 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得到有效控制 同比呈下降趋势 采购管理优化取得显著成效 [6] - 人效改革稳步推进 严控人工成本并启动非一线岗位调整 下半年将继续推进岗位调整以实现人效提升目标 [6] 生产与供应链管理 - 2025年1-6月粽类产品自产产量33553.05吨 委外加工产量7128.92吨 自产占比82.48% [6] 渠道与门店网络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共开设直营店106家 合作经营店27家 总门店数量496家 [9] - 门店覆盖长三角区域 武汉及澳门等地区 包括嘉兴 杭州 上海 武汉等华东华中主要城市 [9] - 深入大型超市商圈 商业综合体和交通枢纽等主要商圈 [9] 食品安全与质量风险 - 2025年5月有消费者在代工生产的来伊份蜜枣粽中发现疑似带血创可贴异物 相关批次产品被全面下架 [8] - 公司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对生产流程进行排查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未检查到不合格产品 [8] - 2025年8月出口韩国的一批次绿豆蓉月饼因检出防腐剂山梨酸被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认定为不合格产品 被要求退回或废弃 [8] - 公司表示食品制造业生产链条长且管理环节多 传统点心手工制作工序较多 可能存在因管理疏忽或不可预见原因导致产品质量问题 [8]
“粽子大王”五芳斋,冲击港股
中国基金报· 2025-09-26 22:25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以加快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 提升国际化品牌形象 打造多元化资本运作平台 增强境外融资能力[2] - H股上市需提交董事会和股东会审议 并经中国证监会备案和香港联交所审核 最终实施具有较大不确定性[2] - 公司完成董事会改组 选举产生5名非独立董事和3名独立董事 厉建平任董事长 魏荣明任副董事长 马建忠任总经理[2]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4年度粽子营收15.79亿元 同比下降18.64%[3]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95亿元 同比下降16.70%[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共建立496家门店 通过直营、合作经营、加盟、经销等方式运营[3] 市场表现与估值 - 截至9月26日收盘价17.68元/股 总市值34.85亿元[4] - 动态市盈率8.96倍 TTM市盈率33.79倍 静态市盈率24.52倍 市净率1.93倍[5] - 每股收益0.52元 每股净资产9.17元 股息率TTM 2.85%[5] - 成交量24627手 成交额4383.37万元 换手率1.26%[5] - 52周最高价21.89元 52周最低价15.37元[5] 产品结构 - 主要产品包括粽子、月饼、青团、汤圆等节令食品 烘焙食品 速冻食品 休闲卤味食品 半熟预制菜、蛋制品及其他米制品[3]
“粽子大王”五芳斋 冲击港股
中国基金报· 2025-09-26 22:22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公司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旨在加快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 提升国际化品牌形象 打造多元化资本运作平台 增强境外融资能力[2] - H股上市需提交董事会和股东会审议 并经中国证监会备案和香港联交所审核 最终实施具有较大不确定性[2] - 公司完成董事会改组 选举5名非独立董事和3名独立董事 董事长为厉建平 副董事长为魏荣明 并任命新管理团队包括总经理马建忠等[2] 经营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粽子 月饼 青团等节令食品 烘焙食品 速冻食品 休闲卤味食品及预制菜等[3] - 2024年度粽子营收15.79亿元 同比下降18.64%[3]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95亿元 同比下降16.70%[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通过直营 合作经营 加盟 经销等方式共建立496家门店[3] 市场表现 - 截至9月26日收盘 公司股价报17.68元/股 总市值34.85亿元[4]
“粽子大王”五芳斋,冲击港股
中国基金报· 2025-09-26 22:17
H股上市计划 - 公司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目前处于前期筹备阶段 [2] - 上市目的包括加快国际化战略布局 提升品牌形象 打造多元化资本平台 增强境外融资能力 [2] - 需经董事会和股东会审议 并获中国证监会备案及香港联交所审核 最终实施存在不确定性 [2] 公司治理结构 - 股东大会选举产生5名非独立董事和3名独立董事 [3] - 厉建平任董事长 魏荣明任副董事长 马建忠任总经理 [3] - 设立财务总监 总审计师 董事会秘书 合规总监等关键管理岗位 [3] 产品业务构成 - 主要产品涵盖节令食品(粽子 月饼 青团 汤圆) 烘焙食品(绿豆糕 桃酥 面包) [3] - 同时经营速冻食品(烧卖 馄饨 饭团) 休闲卤味(素肉 腊肠) 预制菜及米制品 [3]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4年度粽子营收15.79亿元 同比下降18.64% [3]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95亿元 同比下降16.70%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通过直营 合作经营 加盟 经销等方式共建立496家门店 [3] 资本市场表现 - 截至9月26日收盘 股价报17.68元/股 总市值34.85亿元 [4]
【独家专访】两个闺蜜,三家人气门店:闺蜜家把社区的烟火气做成了本地记忆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9-23 16:33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由两位全职妈妈以私房烘焙形式起步,最初通过在朋友圈分享产品照片获得订单,日销售额达到几千元 [4] - 2013年开设第一家实体门店,并在短期内出现顾客排队现象 [4] - 经过十年发展,从朋友圈小单成长为拥有三家门店和七十多名员工的企业 [3][7] 核心产品策略 - 以时令产品为核心流量密码,夏季绿豆汤日销量达五六百杯,下午四点后冷藏柜常被清空 [8] - 夏季鸡丝凉面日销量上百份,将小吃做成了地区招牌 [10] - 鲜肉月饼作为节日王牌产品,采用每天新鲜拌肉和手工包制工艺,节前出现排长队现象,需提前一周预定 [12][14] - 春季青团销量惊人,端午粽子供不应求 [16] - 产品组合采取灵活稳定策略,包括时令必备品、常青单品以及限时人气单品 [32] 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 - 坚持手工制作工艺,鲜肉月饼肉馅每日现拌,皮子每日手工擀制 [18] - 对蛋糕裱花精益求精,对面包发酵和折层进行严格把控 [18] - 坚持不使用半成品,注重细节控制,如发酵面团时间严格控制 [20] - 全线产品使用100%动物原料 [26] 研发与创新机制 - 不盲目追热点,但会根据趋势进行快速尝试和研发 [23] - 研发过碱水包、软欧、米面包等流行品类,效果良好 [24] - 产品选择标准基于好吃、销量好、大众接受度高三个维度 [24] - 通过微信群进行新品试吃,收集顾客意见后再决定大规模上市 [36] 客户关系与社区运营 - 客户群体覆盖全年龄段,包括年轻人、带孩子的妈妈和老年人 [33] - 通过朋友圈和微信群构建私域流量,保持与顾客的紧密互动 [36] - 部分顾客从私房时期跟随至今已达十年,形成了老朋友式的关系 [38] - 产品成为社交货币,如鲜肉月饼在中秋节成为炫耀和求转让的对象 [38] - 产品融入当地生活场景,如绿豆汤成为夏季约会环节,奶奶为孙子定期购买 [38] 品牌定位与市场影响 - 成为苏州吴江地区的烘焙记忆,产品与当地人的生活仪式紧密相连 [40] - 品牌定位为社区生活节点,而非单纯的面包店 [33][40] - 核心价值主张是好吃才是耐看的,味道骗不了人 [32] - 在苏州吴江设有三家直营门店,覆盖不同商圈 [42]
五芳斋: 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0:41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中国粽子行业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10亿元,增长率约7%,主要受政策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健康化转型加速及消费场景从节令向日常扩展驱动[4] - 2024年中国烘焙食品零售市场规模达6110.7亿元,同比增长8.8%,预计2029年将达8595.6亿元,中式糕点及新中式糕点成为新热点[5] - 速冻食品中传统速冻米面制品以43.24%的偏好占比主导市场,60.99%的消费者频繁购买,成为快节奏生活下的刚性需求[5] - 2024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突破5.5万亿元,连锁化率持续提升,501-1000家规模区间品牌门店数增速高达93.6%[6]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是以糯米食品为主导的食品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中华老字号"称号,坚持"食品+餐饮"协同发展,覆盖全国商贸、连锁门店、电商的全渠道营销网络[6] - 食品制造业务包括粽子、月饼、青团、汤圆等节令食品,烘焙食品,速冻食品,休闲卤味食品及蛋制品等其他食品[7] - 餐饮业务提供标准化的中式连锁快餐服务,以江南口味为特征,建立标准化的中央厨房实现统一供应、生产和配送[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通过直营、合作经营、加盟、经销等方式共建立496家门店[6] 经营与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5.9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5亿元,同比下降16.7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9亿元,同比下降16.26%[2][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4亿元,同比下降21.16%;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6亿元,主要因购买理财产品增加;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5亿元,主要因分配股利[19] - 总资产28.5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6.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8.19亿元,增长5.90%[2]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50%至2.73亿元,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3.52%至0.84亿元,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2.54%至0.12亿元[19] 渠道与销售策略 - 深化与盒马、开市客、山姆等头部零售渠道合作,驱动直营KA增长;兴趣电商爆发式增长,借力抖音"与辉同行"直播间探索流量新增量[13] - 线上销售覆盖天猫、京东、抖音、拼多多等平台;商超客户包括麦德龙、山姆、胖东来、大润发、沃尔玛等国内连锁大卖场[1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经销商总数620家,较期初减少42家,结构优化,华东地区占比最高(472家)[12] - 国际化布局持续提速,开拓韩国、阿联酋、泰国等新市场,非粽类产品出口资质获批[13] 产品创新与供应链 - 推出短保真空粽和锁鲜粽,实现显著增长;场景化品类如烧腊卤味借助春节场景大幅增长;非粽品类孵化稳步推进[14] - 粽类产品自产产量33553.05吨,委外加工产量7128.92吨,自产占比82.48%;拥有嘉兴和成都两大生产基地,支撑旺季需求[8][17] - 强化质量管控体系,与SGS合作实现28次合作方审核100%通过率;供应链信息化建设完成物流轨迹追踪项目等多个系统上线[14][17] - 研发中心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57项,其中发明专利35项,作为第一起草单位参与《粽子》食品法典国际标准制定[18] 子公司与投资情况 - 主要子公司包括成都五芳斋食品有限公司(净利润4290.76万元)、五芳斋餐饮有限公司(净利润2026.31万元)、五芳斋食品销售有限公司(净利润2122.60万元)等[20] - 报告期内新设五芳斋澳洲公司,投资五芳斋供应链公司、杭州五芳斋公司、五芳斋香港公司等,合计投资金额681.76万元[2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2008.54万元,较期初下降35.22%,主要因购买与赎回理财产品[20] 乡村振兴与社会责任 - 聚焦产业振兴,上半年直接采购农产品超2800万元,预计全年为农户带来超1亿元收入;通过"订单到户"帮扶解决2000余人就业[28] - 成立禾田下农副产品公司,打造"五芳甄选"系列高端伴手礼,助力特色农产品销售溢价30%以上;举办亲子割麦研学活动传承农耕文化[28] - 教育支援方面,与青海省都兰县高级中学合作成立"五芳斋教研中心",累计捐赠50万元;生态保护方面向"绿色江河"累计捐赠超8万元[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