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圆

搜索文档
三全食品(002216):出海加码叠加产能扩张,三全加速多元化增长布局
东方证券· 2025-08-04 19:1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1.70元(基于2025年18倍PE)[2][5][9] 核心观点 - **业绩调整**:2024年及2025Q1业绩承压超预期,下调2025-27年EPS预测至0.65/0.76/0.88元(原预测25/26年为1.00/1.11元)[2][9] - **增长驱动**: - **海外扩张**:投资2.8亿澳元在澳大利亚设厂,布局澳新及东南亚市场,本地化战略突破进口壁垒[8] - **产能提升**:太仓5亿元速冻食品项目(年产能10万吨)预计2025年投产,强化华东供应链[8] - **渠道优化**:电商团队重构完成,自营直播间+定制产品(如"多多系列""黄金比例"水饺)发力,KA渠道合作深化[8] 财务数据 - **收入与利润**: - 2024年营收6.63亿元(同比-6.0%),2025E-27E预计恢复增长至6.85/7.16/7.49亿元(同比+3.2%/+4.5%/+4.7%)[4] - 2024年归母净利5.42亿元(同比-27.6%),2025E-27E预计5.68/6.72/7.69亿元(同比+4.7%/+18.4%/+14.5%)[4] - **盈利能力**: - 毛利率2024年为24.2%,2027E回升至26.2%;净利率2024年8.2%,2027E提升至10.3%[4] - ROE从2024年12.4%逐步恢复至2027E的14.7%[4][12] 市场表现与估值 - **股价表现**:近12个月绝对收益4.51%,但跑输沪深300指数14.08个百分点[6] - **估值对比**:2025E市盈率17.2倍,低于可比公司调整后平均17.8倍[10] 战略布局 - **产品方向**:聚焦健康养生、情绪价值、质价比三大方向开发新品(如"食养汤圆")[8] - **资本开支**:2025E经营活动现金流预计29.60亿元,主要支持太仓项目及海外投资[11]
速冻米面失速,三全食品遭遇业绩“双降”危机,巨资海外建厂能否打破增长桎梏
证券之星· 2025-07-25 10:1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同比回落6%至66.3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7.64%至5.42亿元,这是公司自2008年上市以来首次连续两年业绩双降 [1] - 2024年一季度业绩创2021年以来最差一季度营收,营收同比下滑1.58%至22.18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9.22%至2.09亿元 [11] - 速冻面米制品业务呈现"量增利弱"现象,销量增长2.04%但收入下滑3.95%,毛利率进一步下滑 [1][5] 核心业务分析 - 速冻面米制品收入贡献常年稳定在八成以上,但2021-2024年呈现波动下滑趋势 [2] - "汤圆、水饺、粽子"收入2021-2024年增减幅度分别为-8.07%、3.92%、-15.74%、-5.84%,2023年降幅(-15.74%)远超整体速冻面米制品(-9.46%)和总营收(-5.09%) [4] - 水饺品类受猪肉价格低位运行影响,难有提价空间且消费被分流,叠加行业"存量竞争"加剧导致销售遇阻 [4] 第二增长曲线发展 - 速冻调制食品2023年销量增长6.04%,收入增长28.44%至10.76亿元,但2024年销量骤降29.77%,收入下滑18.84%至8.73亿元 [6] - 速冻调制食品毛利率13.91%显著低于速冻面米制品,部分因B端客户价格敏感度高 [10] - 涮烤类产品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标志性大单品,而同行安井食品拥有超400种速冻调制食品且2024年收入增速达11.41% [8][10] 渠道与产品策略 - 电商渠道增速达58.5%,但收入占比仍不足6%,传统经销模式营收同比下滑9.39% [5] - 线下与新零售渠道达成合作,线上发力兴趣电商 [9] - 推出"多多系列"水饺、"斤多系列"水饺、"食养汤圆"等新品 [9] 海外扩张计划 - 计划投资约13.2亿元建设澳大利亚生产基地,开拓澳大利亚、新西兰及东南亚市场 [11] - 同行安井食品、惠发食品、海欣食品2024年境外收入分别增长30.76%、118.98%、360.73% [11] - 海外扩张面临消费偏好差异、供应链整合、成本管控、法规认证等挑战 [11]
他用28年,将汤圆卖到全球第一,年产300亿颗
36氪· 2025-07-14 21:11
公司发展历程 - 思念食品董事长王鹏1996年毕业后放弃"铁饭碗"创业,专注经营公司28年,现已成为中国速冻食品头部企业[3] - 公司覆盖水饺、汤圆、面点等八大品类,年产能超90万吨,年产超300亿颗汤圆和100亿个饺子,汤圆销量全球第一[3] - 1998-1999年通过创新推出10克小汤圆"玉珍珠"和灌汤水饺,抓住第一波市场红利[9][10][12] - 2006年将全国600多个办事处改为经销商制度管理,激发渠道活力[14][15] 产品与技术创新 - 早期通过产品差异化创新打开市场,将30克大汤圆改为10克小汤圆[9] - 借鉴开封灌汤包工艺开发灌汤水饺,推动速冻水饺进入灌汤时代[12] - 自主研发生产设备,投入重金购买智能化加工中心并参与设备改进[12] - 2023年推出"柿柿如意"汤圆,上市三个月销售额破亿,成为2024年行业增长最快单品之一[29][31] 市场与渠道变革 - 速冻米面制品市场经历结构性变革,"老三样"增速放缓,消费偏好转向创意面点[6] - 传统商超渠道式微,社区团购、即时零售等新兴渠道分流明显[6] - 2018年在杭州设立电商团队,探索线上市场[18] - 产品线向炸鸡、鸡米花等小食类及火锅产品扩展,投建调理肉制品生产基地[18] 管理与运营策略 - 高管每月走访客户,王鹏本人每月走访5-7个客户,足迹遍及全国地级市[7][21] - 提出"货如轮转"概念,优化库存周转,提高资金利用率[25] - 调整仓网布局实现单仓全品类集中,冷链物流效率提升[26] - 建立数字化系统实现订单全链路监控,异常情况实时预警[27][28] 组织与文化 - 王鹏管理风格强调包容和允许犯错,要求团队"贴着一线走"[7][22] - 将"大企业病"归结为"老鼻炎"和"动脉硬化",强调紧贴一线客户[22] - 重视组织能力建设,要求员工"个顶个强",发挥个人最大优势[32] - 供应链团队经过10年发展,已能与行业高手竞争[28][32]
他用28年,将汤圆卖到全球第一,年产300亿颗
创业家· 2025-07-12 17:49
公司发展历程 - 思念食品成立于1997年,目前已成为中国速冻食品头部企业,覆盖水饺、汤圆、面点等八大品类,年生产能力超90万吨,年产超300亿颗汤圆和100亿个饺子,汤圆销量全球第一[3] - 早期通过产品创新实现突破:1998年推出10克小汤圆"玉珍珠"替代传统30克大汤圆,随后开发灌汤水饺,两三年内迅速打开市场[10][11][12] - 2006年渠道改革,将全国600多个办事处改为经销商制度管理,通过政策倾斜激发经销商积极性[16] 产品与技术创新 - 自主研发生产设备,投入重金购买三个智能化加工中心,带动供应商共同研发,实现传统食品制造设备的行业领先[12][16] - 产品线从传统速冻米面制品扩展到炸鸡、鸡米花、蛋挞等小食类,以及丸类、滑类等火锅产品,并投建调理肉制品生产基地[19] - 2023年推出"柿柿如意"汤圆,上市三个月销售额破亿,成为2024年行业增长最快单品之一[25] 市场与渠道变革 - 传统大型商超渠道式微,社区团购、即时零售等新兴渠道分流明显[5] - 2018年组建全新电商团队,在杭州设立办公室探索线上市场[19] - 实施"货如轮转"策略,提高库存周转率,经销商摆脱压货模式[22] 管理与运营 - 高管每月走访一线市场参与促销活动,董事长王鹏每月走访5-7个客户,足迹覆盖全国地级市[6][20] - 供应链优化:调整仓网布局实现全品类集中仓储,数字化系统实现全链路监控,冷链物流装车时间标准为4小时[22][23][24] - 与大客户做库存协同,动态采集库存变化信息预判动销变化[25] 行业趋势 - 速冻米面制品市场结构性变革,"老三样"增速放缓,创意面点等产品受青睐[5] - 中国消费者肉类蛋白摄入量大幅上升,几乎追平日本、美国水平[18] - 行业价格战已趋白热化,需加强与上下游的协同创新[25]
2025年第7期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示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04 16:33
食品安全抽检结果 - 2025年5月海州区共抽检100批次食品,合格97批次,不合格3批次,合格率为97% [1] - 不合格产品涉及山药、姜等农产品,主要问题是农药残留超标 [4][6] - 具体不合格项目包括咪鲜胺和咪鲜胺锰盐超标1.12mg/kg(标准≤0.3mg/kg)、噻虫胺超标2.5mg/kg(标准≤0.2mg/kg) [4][6] 不合格产品信息 - 山药检出咪鲜胺和咪鲜胺锰盐1.29mg/kg,超出标准0.3mg/kg限值 [6] - 姜检出噻虫胺2.5mg/kg,超出标准0.2mg/kg限值 [6] - 不合格产品来自利群集团、惠超市等销售终端 [4][6] 抽检范围 - 抽检覆盖超市、便利店、餐饮店等多种经营场所 [5][6][7] - 涉及双汇、亨氏、奥利奥、星期八等多个品牌产品 [5][6][7] - 抽检区域包括海州区多个街道和商业区 [1][5][6]
郑州向“新”求质 汇聚高质量发展澎湃动力
郑州日报· 2025-06-26 08:59
制造强基 - 郑州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聚链成群,并布局未来产业赛道 [1] - 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装备制造、铝加工、耐材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提高先进产能比重 [3] - 加快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推进重点产业聚链成群 [3] 未来产业布局 - 锚定六大方向、十五条赛道,全力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 [4] - 强化创新引领,争取大科学装置、国家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在郑布局,加快中豫具身智能实验室、中原细胞和免疫治疗实验室等省级创新平台建设 [4] - 强化金融资本赋能,将未来产业纳入市战略新兴产业母基金、天使基金支持范畴,统筹设立人形机器人、前沿新材料、氢能等未来产业相关子基金 [4] 农业与粮食安全 - 郑州市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6] - 强化科技支撑,坚持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融合共促,提升粮食单产水平 [6] - 2024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33元,同比增长5.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2.1亿元,同比增长3.6% [8] 乡村特色产业 -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中牟姚家镇和官渡镇的草莓产业、巩义鲁庄镇桑家沟的花卉产业、登封环嵩山乡村的民宿产业等 [7] - 累计培育农业产业强镇12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8个,黄河鲤鱼养殖规模居全国之首,观赏鱼锦鲤年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 [8] 农产品加工业 - 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郑州市六大支柱产业之一,2024年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08家,产值约千亿元 [10] - 郑州速冻食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60%,方便面国内市场占有率20%以上,枣制品产业规模稳居全国首位 [10] - 蜜雪冰城海外门店近5000家,喜万年食品年出口脱水蔬菜9.3亿元,2024年全市农产品出口额32.2亿元 [11]
福建粮洽会签约38.5万吨揽金11.5亿元 河南优质粮油迈向大市场
河南日报· 2025-06-20 07:27
粮食产销协作洽谈会成果 - 河南省组织40多家企业参展,签约意向订单38.5万吨,交易金额达11.5亿元 [1] - 三全食品速冻水饺、汤圆、手抓饼等样品供不应求,展会首日即有十几家客商洽谈合作 [1] - 粮洽会汇聚超500家粮油企业参展,河南首次以特装展位亮相,组织44家企业携近百种产品参展 [1] 河南粮油产品展示 - 河南展区展示产品包括三全、思念的速冻美食,豫道酸辣粉、三源粮油特色产品,以及智能储粮设备与绿色杀虫技术 [1] - 现场品鉴区排起长队,河南展区成为展馆人气焦点 [1] - 麦客多食品展示多款以优质小麦为原料的特色产品,如挂面、烘焙粉 [2] 焦作优质小麦推介 - 焦作优质小麦种子基地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年产4亿公斤优质小麦种子,占全国1/12 [2] - 焦作小麦种子销售辐射全国200多个市县,年推广面积3500万亩 [2] - 怀川66号优质专用强筋小麦填补我国面条专用小麦空白,成品色泽亮黄、面筋品质好、淀粉黏度高 [2] 未来发展规划 - 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持续挖掘"美豫粮油"品牌潜力,组织更多产销对接活动 [2] - 企业计划深耕优质原料,开发更多高品质粮油产品 [2] - 目标是将河南粮食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胜势,让更多优质粮油产品走向全国 [2]
麦田之上
河南日报· 2025-06-09 07:37
农业经济贡献 - 河南用不足全国1/16的耕地产出全国1/10的粮食、1/4的小麦 [6] - 河南生产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4/5的酸辣粉 [6] - 每年向外调出原粮及制成品600多亿斤 [6] 农产品加工与创新 - 优质强筋小麦用于制作面包,弱筋小麦用于饼干和糕点 [7] - 麦秸秆在濮阳、开封被制成非遗秸秆画,形成文创新产业 [7] - 信阳将秸秆转化为无醛禾香板,应用于家具制作和装修领域 [7] 文旅融合 - 巩义宋陵遗址保护区的麦田成为今夏文旅新热点 [2] -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麦田落日音乐会吸引游客,形成文化体验 [13] - 麦田与历史遗址结合,展现跨越千年的麦收图景 [13] 文化自信与传承 - 麦田婚礼等文化活动体现故土情怀和乡愁 [9] - 河南的土地滋养艺术、涵养文化,厚植民族精神 [14] - 年轻人通过麦田和戏剧体验,增强文化自信 [13]
中原粮仓“链”接世界餐桌——“打赢这一战 底气从何来”系列观察之七
河南日报· 2025-06-07 08:43
粮食产量与产业链 - 河南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超1300亿斤,每年调出原粮及制成品600亿斤以上,是全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1] - 依托"大粮仓"优势,河南生产了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4/5的酸辣粉 [1] - 基本建成以小麦、玉米等为重点的产业链健全、价值链高效、供应链完善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 [1] 小麦产业链发展 - 延津县小麦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其中优质强筋小麦50万亩,有机小麦5万亩,良种繁育基地25万亩 [3] - 延津县小麦年加工能力达70万吨以上,年产挂面40万吨、速冻食品25万吨,白酒年生产灌装10万吨 [4] - 延津面食制品已覆盖大型商超1000余家,2024年线上线下收入54.7亿元,2025年1月至4月线上线下收入13.39亿元 [4]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 河南着力做强品牌矩阵,打造豫农优品公共品牌,双汇、牧原、三全、思念等食品品牌成为行业旗舰 [6] - 永城市培育出绿色食品认证企业29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企业4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 [7] - 河南认定绿色食品2548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63个、有机农产品24个,打造国家级农业品牌46个、省级知名农业品牌1279个 [8] 产业升级与增值 - 河南推动粮食就地转化增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 - 延津县初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上下游关联的小麦产业化集群 [3] - 预计到2027年,河南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8500万亩以上,小麦产业链规模达到2500亿元 [5] 农民增收与合作社模式 - 新乡市联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托管近3万亩地,带动农民1300余户,累计带动社员及农民增收1150余万元 [11] - 通过实施土地托管及入股合作,合作社实现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目标 [11] - 农民通过土地托管每年每亩增收200元到300元,同时还能务工增加收入 [11]
黑龙江省集贤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第四期食品监督抽检信息公示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05 15:03
食品安全抽检结果 - 集贤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第四期抽检普通食品213批次全部合格,食用农产品45批次中3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为6.67% [2] - 不合格产品为香蕉和姜,均检出噻虫胺残留超标,其中香蕉噻虫胺含量0.086mg/kg(标准≤0.02mg/kg),姜噻虫胺含量0.60mg/kg(标准≤0.2mg/kg)[3] - 不合格产品涉及集贤县和盛隆商贸有限公司、万利来水果生鲜超市、悦购生鲜超市三家商户 [3] 食品生产企业分布 - 抽检合格产品涉及济宁长城挂面、黑龙江完达山阳光乳业、哈尔滨顶津食品等52家生产企业 [4][5][6][7][8][9][10][11][12][13][14] - 跨区域供应特征明显,包括山东济宁挂面(爽滑阳春面)、安徽马鞍山火锅底料(颐海食品)、河北承德乳品(倍斯特有机纯牛奶)等 [4][6][11] - 本地企业占比显著,黑龙江完达山阳光乳业、黑龙江香其食品等企业产品覆盖牛奶、调味品等多个品类 [6][11] 零售终端覆盖情况 - 抽检样本来自红果源生鲜超市、佳盛生鲜超市、宏达综合商店等15个零售终端 [4][5][6][7][8][9][10][11][12][13][14] - 大型商超与个体商户并存,包括集贤县和盛隆商贸有限公司(商厦B1层)与太平镇玉红副食超市等社区小店 [3][9][10] - 连锁品牌与本地商户共同参与抽检,如娃哈哈饮料、金锣火腿肠等全国性品牌与笔架山亮亮果业等地方商户并存 [7][8][13] 产品品类分析 - 乳制品抽检占比突出,涉及完达山有机纯牛奶、蒙牛风味酸奶等7批次产品 [6][11][14] - 调味品品类丰富,包括海天黄豆酱、梅花味精、正阳河醋等12个细分品类 [7][8][9][10] - 即食食品占比达23%,涵盖金锣火腿肠、铜钱桥榨菜、朱老六酸菜等产品 [8][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