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饲料

搜索文档
(乡村行·看振兴)乌兰察布草原新牧歌:“牛”劲十足 “玉”见未来
中国新闻网· 2025-08-05 17:25
核心观点 - 乌兰察布市通过肉牛养殖和玉米种植等特色产业实现规模化、科学化和融合化发展 推动农牧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1] 肉牛养殖产业发展 - 采用科学化养殖方式 京西农牧业通过"中央厨房"系统实现精准投喂 根据犊牛、青年牛、成年母牛等不同类别定制营养方案 [3] - 京西农牧业繁育总场存栏11500头肉牛 育肥场年出栏10000头 直接带动40余名村民就业 人均年收入达1.6万元 [3] - 投资12.5亿元建成万头肉牛基地、冷链屠宰加工中心和科研研究院 形成完整产业链 [5] 农旅融合模式 - 打造"牛村部落"旅游度假区 2024年接待京津冀游客超7万人次 成为短途休闲游热门目的地 [5] - 通过旅游模式带动65个村集体年分红200余万元 新增就业岗位400余个 月薪范围4500-15000元 [5] - 实现从养牛卖牛到观牛赏景的产业升级 提升肉牛产业附加值 [5] 玉米种植产业创新 - 察右中旗乌素图镇推行"甜饲互补"模式 20.8万亩玉米田中甜玉米坚持绿色种植 籽玉米制成青贮饲料 [7][8] - 甜玉米通过订单销售实现增收 籽玉米发酵成多汁含糖的青贮饲料作为牛羊冬季营养餐 [7][8] - 形成种植-加工-养殖产业链闭环 实现"以农促牧、草畜联动" 既保障粮食安全又提高经济效益 [8] 产业联动效益 - 种养联动模式实现"一田双收" 甜玉米卖钱、籽玉米喂畜 每亩地获得两份收益 [7][8] - 产业链延伸带动农牧民"离土不离乡"高质量就业 月固定收入达5000-6000元 [3] - 通过土地流转每年为农户带来稳定地租收益 改变传统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 [3]
秸秆“换”出牛口粮 牛粪“变”成生态肥 句容生态循环“串” 出乡村共富新路径
镇江日报· 2025-07-14 07:39
资源互补合作模式 - 戴庄村周开慧家庭农场肉牛存栏110头,面临400亩青饲玉米缺口 [2] - 蔡门村鲜食玉米基地110亩,秋季扩种至200亩,提供秸秆及次品玉米换取牛粪有机肥 [2] - 协议内容:蔡门村提供玉米秸秆加工成青贮饲料,戴庄村返还发酵牛粪用于土壤改良 [2] 生态循环产业链 - 玉米秸秆经青饲料收割机粉碎后加工为优质饲料,牛粪发酵制成有机肥回馈农田 [3] - 蔡门村每亩玉米秸秆量1.5-2吨/季,每亩需3-4吨有机肥/年,400亩种植可完全覆盖需求 [3] - 预计蔡门村年节省有机肥成本15万元,戴庄村年节省饲料支出10万元 [3] 经济效益与产业升级 - 秸秆青贮加工提升利用率,牛粪还田改善玉米品质,形成"优质优价"循环 [3] - 未来扩种后资源循环利用率将全覆盖,经济效益持续提升 [3] - 模式通过降本增效实现农牧结合,带动中小农户共同富裕 [4] 农业现代化探索 - 该模式为生物多样性农业产业互补新典型,结合肉牛养殖与鲜食玉米种植 [3] - 通过组织化运作降低化肥农药使用,提升土壤质量与产品竞争力 [4] - 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戴庄经验"在句容市复制推广 [3][4]
2025年尼泊尔投资贸易促进交流会在蓉举行 聚焦文旅经贸等领域共话合作机遇
四川日报· 2025-07-13 09:07
中尼投资贸易合作 - 尼泊尔驻成都总领事馆主办2025年尼泊尔投资贸易促进交流会 聚焦基础设施建设、清洁能源、药品、茶叶等领域合作 [1] - 尼泊尔驻成都领事克玛尔·巴拉尔发表《尼泊尔投资与贸易现状及展望》演讲 详细分析尼泊尔贸易概况及对华贸易新机遇 [1] - 四川省商务厅提出扩大与尼泊尔贸易规模 重点支持农牧产品(如青贮饲料)、文创产品、消费品进口及跨境电商海外仓合作 [1] 旅游业合作进展 - 四川航空开通成都至博克拉商业包机航线 尼泊尔驻成都总领事苏雷什·劳特称旅游业为双方潜力领域 [2] - 交流会旨在搭建跨境业务平台 促进投资者、贸易商及企业探讨互利共赢路径 [2] 政策与物流支持 - 四川省倡导企业利用尼泊尔现有海外仓资源 优化供应链管理效率 [1] - 计划新开加密成都至加德满都航线 强化物流通道 [1]
“将自己所学用到更需要的地方”(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
人民日报· 2025-05-06 06:17
农业执法监管 - 内蒙古二连浩特市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增加农资产品检查频次和范围以保障春季农业生产[1] - 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发现并封存10瓶疑似假冒伪劣农药产品 经调查确认为假冒伪劣产品后予以没收销毁[2][3] - 每月定期对50多个蔬菜水果温室大棚进行抽检 要求农户每日标记蔬菜包装生产日期和合格证标签[6] 农业技术推广 - 推广青贮饲料制作和储存技术 采用防水布打包封装方式有效保存营养成分并延长饲草保存时间[7] - 通过试验证明新储存方法虽然操作较麻烦 但能防止饲料霉变和损耗 获得牧民认可[7] - 计划今年将饲草料保存技术教给更多牧民 提高当地牧业生产效率[7] 农牧民宣传教育 - 深入乡村社区举办法律讲座和发放宣传资料 向农牧民宣传农牧业法规政策[4][6] - 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农牧业知识科普短视频 帮助提升农牧民法律意识[6] - 重点宣讲安全使用农药 正确回收地膜 农机安全使用以及布病防治和牲畜疫苗接种知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