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车服务

搜索文档
乘客被扔高速还遭恶意下单去殡仪馆 平台回应已将司机拉黑封号
新京报· 2025-09-10 19:10
平台运营管理 - 同程旅行和嘀嗒出行平台均对涉事司机采取拉黑封号处理措施 [1] - 事件涉及跨平台运营问题 司机通过同程旅行接单但车辆与嘀嗒出行订单信息不符 [1] - 司机要求乘客脱离平台进行线下支付 违反平台交易规则 [1] 服务安全事件 - 9月8日浙江宁波发生顺风车司机将三名乘客弃置高速公路事件 [1] - 乘客遭恶意报复 被第三方下单预约殡仪馆车辆 [1] - 事件涉及同程旅行和嘀嗒出行两个平台的订单协调管理问题 [1]
多地叫停一口价特惠订单,网约车如何反“内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17:01
多地政策调整 - 西安自8月19日起全面暂停一口价及特惠价等低价营销行为 严禁价格欺诈和恶意压价 [1] - 广东清远 河南开封 江西鹰潭等地相继出台类似政策 禁止平台以一口价模式强制司机接单 [1] - 西安下架违规网约车10000余辆 包括首批6426辆及第二批3655辆营转非车辆 [5] 平台抽佣与收入状况 - 滴滴出行和T3出行将抽成上限降低至27% 曹操出行抽成上限降至22.5% [5] - 河南郑州网约车单车日均毛收入约210元 部分从业人员月净收入不足4000元 [4] - 海口全职驾驶员日均上线时间约13小时 扣除抽成后日均营运流水为200-290元 [4] 司机收入与工作条件 - 司机反映平台抽佣比例持续走高 早期月入过万现收入不增反降 [3] - 福建司机遭遇疑似阴阳订单 拼车乘客支付24.7元司机仅得12.83元 抽佣超50% [3] - 司机提高收入主要依靠延长出车时间 西安司机称政策后收入略有提升但相差不大 [2] 乘客行为变化 - 乘客通过跨界营销活动使单次通勤成本降低逾30% [1] - 低价模式普及重塑用户价格预期 难以接受动态计价或传统出租车定价 [2] - 30公里内通勤花费低于自驾油费 闲时优惠券和顺风车服务进一步降低成本 [2] 平台业绩表现 - 滴滴一季度核心平台交易额突破千亿 净利润同比大幅上涨 [7] - 滴滴二季度总交易额1096亿元同比增长15.9% 中国出行业务GTV为825亿元增长12.2% [7] - 国内订单量同比增长12.4%至33.76亿单 调整后EBITA盈利25亿元 [7] - 曹操出行上半年营收94.56亿元 同比增长53.5% [8] 行业监管与整治 - 西安对滴滴和曹操出行未如实记录培训记录的行为立案处罚 [5] - 妥妥E行因接入无证车辆违规派单且未上传数据被行政处罚并通报 [5] - 多地要求平台停止低价竞争 禁止通过一口价或低于成本价方式变相强制司机接单 [6] 行业生态问题 - 低价策略挤压司机利润空间和工作条件 引发服务质量与安全监管隐忧 [1] - 司机在平台生态中缺乏议价权和选择权 面临订单分流效应挑战 [6] - 行业需解决算法黑箱和议价能力失衡问题 可通过公开定价规则及设定抽成比例上限实现 [8]
上市首日破发,曹操出行困局待解
北京商报· 2025-06-25 14:31
公司上市表现 - 曹操出行6月25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开盘即破发 跌幅一度达19% 暗盘跌幅超过13% [4] - 全球发售4417.86万股 每股发行价41.94港元 引入6家基石投资者包括梅赛德斯-奔驰等 [4] - 上市首日股价表现低迷 盘中创历史新低 跌幅达20% 现价33.55港元 [1][4]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76.31亿元 107亿元 147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38.8% [4] - 同期亏损分别为20.07亿元 19.81亿元 12.46亿元 亏损呈现收窄趋势 [5] - 销售成本持续攀升 从2022年79.7亿元增至2024年134.71亿元 [5] - 短期债务及长期债务的短期部分从35亿元增至57亿元 [5] 业务运营 - 按GTV计算自2021年起稳居行业前三 2023年升至第二位 [4] - 2024年来自聚合平台的订单占比达85.4% 佣金支出从3.2亿元增至10.5亿元 [6] - 行业格局方面滴滴以70.4%市场份额领先 公司份额为5.4% [6] 战略布局 - 计划2025-2027年每年采购约8000辆定制车 部分用于出售及租赁 [7] - 约17%上市募资将用于技术提升及自动驾驶投资 [7] - 其中5%用于开发L4级Robotaxi定制车型 6%用于采购吉利Robotaxi [7] 行业动态 - 2030年全球无人驾驶出租车市场年利润或达1万亿美元 [7] - 特斯拉等海外企业及国内享道出行等均在加速Robotaxi布局 [7] - 特斯拉Robotaxi目前仍需配备安全员 处于非完全自动驾驶阶段 [8]
曹操出行赴港上市“定档”,超一成募资投向Robotaxi
北京商报· 2025-06-17 19:43
上市计划 - 公司于6月17日启动招股,计划6月25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农银国际及广发融资(香港)[2] - 全球发售4417.86万股,其中香港发售441.79万股、国际发售3976.07万股,每股定价41.94港元[2] - 引入六位基石投资者(包括梅赛德斯-奔驰、国轩高科等),合计认购2264.24万股[3] - 预计募集资金净额17.18亿港元(未行使超额配股权)至19.89亿港元(全额行使超额配股权)[3] 财务与业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76.31亿元、107亿元、147亿元,出行服务收入占比从97.9%降至92.5%[2] - 同期订单量从3.83亿笔增至5.98亿笔[2] - 2022-2024年亏损逐年收窄,分别为20.07亿元、19.81亿元、12.46亿元,改善归因于定制车投资、用户忠诚度及聚合平台合作[3] 募资用途 - 18%资金用于定制车开发,计划2025-2027年每年采购8000辆,部分将出售或租赁给合作伙伴[4] - 17%资金投入技术及自动驾驶,其中12%专用于自动驾驶:1%用于改装车辆软硬件、5%开发L4级Robotaxi车型、6%采购Robotaxi[4] 行业竞争与Robotaxi布局 - 按GTV计算,公司自2021年起稳居国内网约车平台前三,2023年升至第二位[2] - 中国Robotaxi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5400万美元爆发式增长至2035年470亿美元(757倍)[5] - 公司2022年与吉利启动Robotaxi合作,2024年2月上线自动驾驶平台曹操智行,已在苏杭试点Robotaxi服务[5] - 行业竞争者如享道出行Robotaxi上线100天获数万次体验,80%用户复购[5] 战略方向 - 定制车替代老旧车型与Robotaxi商业化是提升盈利能力的两大核心路径[4][6] - L4级自动驾驶技术初步成熟推动Robotaxi商业化提速,预计将显著提升单车利用率并降低网约车运营成本[6]
五一假期迎来出行高峰,不少人选择“拼4休11”出游
第一财经· 2025-04-30 15:44
文章核心观点 五一假期将至出行需求剧增,多个出行平台订单预计创新高,出游热度持续走高,返乡和出游是主要出行场景 出行订单情况 - 五一假期出行高峰在4月30日和5月1日,4月30日滴滴打车晚高峰提前至15时持续至21时,17时至19时需求最旺,预计打车需求相比平时上涨约55% [2] - 嘀嗒顺风车今年五一假期出发高峰日预计为5月1日,前往旅游景点日均下单量预计较平日增长140% [2][5] - 今年五一滴滴预计桂林、珠海、哈尔滨等成打车热门城市,景德镇等黑马城市打车需求涨幅突出,包车假期订单较节前增长304%,站点巴士需求相比节前上涨130%,5月5日达出行高峰 [3] - 五一滴滴租车需求将达清明假期的2到3倍,预订单中约65%为异地租车需求 [4] - 哈啰预计今年五一假期顺风车出行需求达6000万单创平台同时期历史新高,全行业需求量有望突破1亿单 [4] 出行场景与需求占比 - 返乡、出游是五一出行最多的场景,哈啰预计五一顺风车跨城出行占比60%,家庭出游和结伴出游占比14% [1][5] 出游热度情况 - 不少人拼出超长假期深度游,五一节后一周机票、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90%,带热国内长线游,新疆博乐等地机票热度同比上涨超100% [6] - 4月上旬以来,美团“五一假期出游”搜索量同比上涨超500%,“五一旅游景点”搜索量上涨167%,五星酒店热度上涨近40%,00后搜索占比接近30% [6] 热门景点情况 - 嘀嗒出行预计五一期间前往湖泊和国家森林公园的日均下单分别为平日的16倍和13倍 [11] - 峨眉山景区五一预订门票已突破4万张,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5月2日预订量最多接近1.8万张,5天预计接待超18万人次游客,游客主要来自川渝等地,18到45岁占比70%左右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