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风电机组

搜索文档
青海以工笔功夫绘就大美高原
经济日报· 2025-06-20 06:14
生态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 青海被誉为"中华水塔",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责任和潜力都在生态 [1] - 青海推进"七个新高地"建设,包括生态安全屏障、国家公园示范省等,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就 [1] - 三江源国家公园整合优化后形成3类83处自然保护地,总面积27.22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面积39.08%,其中国家公园占比75.88% [3] 国家公园建设与成效 - 三江源国家公园通过统一标准规范、严格空间管控和生态保护制度创新,将12.31万平方公里纳入生态保护红线 [3] - 设立"一户一岗"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共聘用17211人,户均年收入21600元,形成基础管护体系并调动牧民积极性 [3] - 三江源国家公园水资源总量稳定输送600亿至900亿立方米优质水,藏羚羊数量从不足2万只恢复至7万多只,雪豹种群增至1200多只 [4] 盐湖产业与清洁能源发展 - 察尔汗盐湖总面积5856平方公里,盐资源总储量600亿吨,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探索出"创新驱动、梯级开发、综合利用"的绿色循环发展模式 [6] - 德令哈市打造"风光储氢"一体化产业基地,首台高原风电机组下线,实现清洁能源装备"青海有、青海造、青海用" [7] - 青海持续做好"生态+文化+旅游"文章,全省A级旅游景区达225家,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2家 [7] 生态旅游与农畜产品输出 - 茶卡盐湖景区2024年接待游客270万人次,同比增长14.74%,形成6大主题景观游览区 [8] - 2024年青海新增有机草原监测面积1.5亿亩,累计突破3亿亩,绿色有机农产品达1220个,牛羊出栏937万头(只) [8] - 青海牦牛肉获供港准入,冰鲜藏羊进入澳门市场,"青海三文鱼"公共品牌发布后出口增长12倍 [8] 生态治理与水土保持 - 海南州同德县安排52.4亿元推进山水林草沙冰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 [9] - 青海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呈"双下降"趋势 [10] - 青海草原植被盖度增至58.12%,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多年保持96%以上,三大江河出省断面水质保持Ⅱ类及以上 [10]
绿电+绿算 “聚宝盆”里 “双生花”
中国能源网· 2025-05-22 17:48
新能源项目建设进展 - 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正在建设6万千瓦/60万千瓦时液态空气储能项目,项目团队正在讨论并网前的技术支撑与电网削峰填谷逻辑 [1] - 海西州宝库224.5兆瓦/889兆瓦时高压直挂构网储能电站已建成,与周边输电设施、光伏板、风力发电机形成综合能源系统 [1] - 中车德令哈新装备制造产业园已实现5.X兆瓦时储能系统生产线自动化程度达90%以上,并成功下线首套高原风电机组 [2] - 中车德令哈100万千瓦源网荷储项目正在建设中,包括70万千瓦光伏、30万千瓦风电和200兆瓦/800兆瓦时电化学储能 [4] 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 - 海西州已形成光伏、光热、风能发电和装备制造、电网建设多点发力、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5] - "十四五"末海西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已从增量主体向存量主体过渡,风电、光伏发电量连续八年超过火电 [5] - 截至今年一季度,海西电网总装机容量达2586.703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2481.751万千瓦,占比95.9% [10] 技术创新与电网升级 - 国网海西供电公司通过引进新技术、新装备、新应用,升级电网调控系统和管控平台,提升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6] - 公司建立"链条式"服务体系,从新能源企业提出并网需求起就全面服务企业,提供专业并网指导 [7] - 华电德令哈100万千瓦光储及3兆瓦光伏制氢项目利用绿氢作为高能量密度储能载体,可深化电网调峰、频率调节 [7][9] 绿色算力产业发展 - 海西州丰富的新能源资源为绿色算力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已吸引青海耘驰智数科技4000P绿色智算项目等落户 [10] - 国网海西供电公司积极融入青海省绿色算力"1+2+N"空间布局,推动绿色电力与绿色算力深度融合 [10] - 海西州正在形成集AI超算集群、大模型算法训练和存算结合数据中心于一体的算力设施 [10]
青海德令哈新能源装备制造迎来新进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5-13 11:40
中国中车高原风电机组下线及德令哈产业园建设 - 中国中车研制的首台套应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高原风电机组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西部规模最大、产业最全的"风光储氢"一体化产业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1] - 该高原风电机组和储能系统专为高原环境设计,可在高海拔、高湍流、高辐射、强风沙、低气温、低气压等严苛条件下安全高效稳定运行 [1] - 中国中车作为轨道交通装备领军企业,具有风电装备完整产业链,并发展出"风光储氢"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和"源网荷储"一体化能力 [1] 德令哈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 - 德令哈产业园一期项目已建成储能系统和风电整机制造车间,后续将布局风电叶片、风电塔筒、电气装备等相关产业 [2] - 公司将发挥轨道交通装备与清洁能源装备"双赛道双集群"产业优势,将德令哈产业园建设成为西部规模最大、产业最全的"风光储氢"一体化产业基地 [2] - 相邻的中车德令哈100万千瓦源网荷储项目正在建设,包括70万千瓦光伏、30万千瓦风电和200兆瓦/800兆瓦时电化学储能 [2] 产业链合作与本地化发展 - 公司已与天合光能(青海)、青海赣锋锂业等十余家青海省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签署《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链共建行动方案》 [2] - 项目将全面采用中国中车在青海本地化制造的核心装备,实现"源网荷储消"全产业链清洁能源装备本土化生产、制造和使用 [2] - 公司将把技术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经验延伸到产业链供应链,助力青海建设现代化清洁能源产业体系 [2]
未知机构:【东吴电新曾朵红团队】每日速递–20250512-20250512
未知机构· 2025-05-12 11:5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电气设备、电动车、新能源 - **公司**:松下控股公司、宁德时代、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表现 - 本周上证综指上涨1.92%,深证成指上涨2.29%,创业板指上涨2.00%,电气设备板块指数为2440.42,下跌0.59%,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14/28 [1] 电动车行业 - 松下控股公司预测电动汽车电池制造能源部门本财年利润将增长39%,截至2026年3月31日财年,为特斯拉生产电池业务营收预计达1670亿日元(11.5亿美元),但刚结束财年利润未达预期 [2] - 4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114万辆,同比增长42%,环比增长1%,今年1 - 4月累计批发400万辆,同比增长42%;供需均小幅增长,中游材料厂未大幅增加排产,供过于求格局未变,显性库存端持续累库,压制期价,仓单库存快速增加,可交割品充足;现货端下游采买谨慎,多刚需补库,采购意愿未见显著提升;目前价格接近一体化锂云母提锂现金生产成本,预计或有支撑,但短期内碳酸锂期价或弱势震荡 [3] - 5月9日,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等多款电池获得新国标检测报告,成为全国首家乘用车与商用车领域全系量产品牌均通过新国标检测的企业 [3] 新能源行业 - 云南省新能源装机近日达到6017.7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比例为38%;今年以来新能源并网投产持续加快,截至5月7日,新能源单日发电量峰值突破4亿千瓦时,刷新历史纪录;2021年以来,云南电网公司累计建成新能源配套接网工程78项、配套间隔工程108项,正式上线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公布平台 [5] - 国内首个城市“光伏 + 高架隔声屏”一体化示范工程,上海虹梅南路高架光伏项目正式竣工并全容量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1.35兆瓦;定制了每平方荷载不到五公斤的轻质薄膜光伏组件,比常规组件减重近70%,实现“光伏 + 隔声屏”场景创新应用 [6] - 中国中车研制的应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高原风电机组在中车德令哈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成功下线,标志中国西部地区“风光储氢”一体化产业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该风电机组及配套储能系统针对极端环境研发设计,能在严苛条件下安全高效运行;德令哈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一期已建成储能系统与风电整机制造车间,后续将完善产业链布局 [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告纵览、交易异动、大宗交易均无相关信息 [2]
常见故障100%识别,我国货运铁路首套智能巡检机器人投用;全球首次十万吨级海上浮式油气生产装置浮托组装作业完成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5-12 11:13
智能巡检机器人投用 - 我国货运铁路首套智能巡检机器人在河北沧州投用 实现"机器人巡检+人工复核+云端诊断"多运维模式 [1] - 该机器人组大幅减少人工巡检劳动强度和人为误差 检修故障识别准确率大于98% 常见故障识别率100% [1] 英伟达中国定制芯片 - 英伟达计划在未来两个月内推出H20人工智能芯片的降级版本 以应对美国出口限制 [2] - 该芯片制造商已通知中国主要客户包括云计算服务商 计划7月推出修改版H20芯片 [2] 海上浮式生产装置 - 全球首次10万吨级超大型海上浮式生产装置浮托安装作业在辽宁大连海域完成 [3] - 该项目为全球重量最大、难度最高的海上工程作业 使用亚洲最大无动力甲板驳船"海洋石油229"等大型工程船舶 [3] 高原风电机组下线 - 中车青海造首台套应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高原风电机组在中车德令哈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下线 [4] - 标志着我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产业最全的"风光储氢"一体化产业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4]
中车青海造首台套高原风电机组下线
中国新闻网· 2025-05-11 15:38
中新网北京5月11日电 (记者 庞无忌)记者11日从中国中车集团获悉,中车青海造首台套应用于高海拔地 区的高原风电机组在刚刚投产的中车德令哈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西部地区规模 最大、产业最全的"风光储氢"一体化产业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刚刚投产的中车德令哈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一期项目建有储能系统、风电整机制造车间,后续还将布 局风电叶片、风电塔筒、电气装备等相关产业。 中国中车副总裁余卫平表示,中国中车将持续发挥轨道交通装备与清洁能源装备"双赛道双集群"产业优 势,与青海省地域优势、能源优势的融合发展,将德令哈产业园建设成为中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产业 最全的"风光储氢"一体化产业基地,真正实现"源网荷储消"全产业链清洁能源装备"青海有、青海造、 青海用"。 与此同时,产业园不远处的中车德令哈100万千瓦源网荷储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项目包括70万千瓦光 伏、30万千瓦风电和200兆瓦/800兆瓦时电化学储能,建成后年均可发绿电23亿千瓦时,可节约标煤70 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90万吨,项目将全面采用中国中车在青海本地化制造的核心装备。 目前,中国中车所属企业已经与天合光能(青海)、青海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