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风电装备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威力传动(300904) - 2025年7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31 16:58
公司概况 - 投资者参观公司展厅、精密减速器工厂、增速器智慧工厂,副总裁介绍公司成长历程、主营业务、核心产品及增速器智慧工厂建设进展 [1] 增速器智慧工厂建设资金筹措 - 资金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金融机构借款、二级市场再融资 [1] - 2023 年 12 月 14 日相关会议及 2024 年 1 月 2 日股东大会通过申请综合授信额度议案,计划向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申请不超过 30 亿元授信额度 [1] - 2025 年 7 月 17 日董事会会议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相关议案,拟募集资金不超过 6 亿元用于风电增速器智慧工厂(一期)及补充流动资金 [1][2] 增速器智慧工厂投产后预计毛利 - 投产后毛利率预计从“产品附加值”和“规模效应降本”两个维度正向提升 [2] - 风电增速器单台价值高,毛利率有望高于现有常规风电减速器产品 [2] - 智慧工厂规模效应降低单位成本,产能释放和市场份额提升将拉动公司整体毛利率 [2] 风电增速器行业壁垒 - 技术壁垒:设计适配复杂工况,加工、装配精度要求高,需多重严苛试验验证 [2] - 资金壁垒:属资本密集型行业,设备购置和研发投入资金需求大 [2] - 客户与认证壁垒:整机厂商供应商准入严苛,验证周期 2 - 3 年,产品需严格认证才能入市 [2] - 品牌与人才壁垒:客户重视品牌信誉,行业需要多学科复合型人才 [2] 提前招聘员工原因 - 为增速器智慧工厂储备工艺技术、生产管理、质量检测等岗位人才,参与设备调试与小批量试制,支撑工厂推进 [2] 增速器产品优势 - 具有啮合平稳、噪声小、密封性能好、效率高、重量轻、成本低等优势 [2] - 齿轮使用优质合金钢材料,采用多种热处理工艺提升耐磨性和疲劳寿命 [2] - 采用先进工艺使外齿轮精度达 5 级、内齿轮精度达 7 级,确保低噪音、高效率传动 [2] - 铸件采用耐低温冲击材料,关键部位探伤按 1 级执行,加工精度达 5 级 [2]
大金重工斩获4.3亿海外大单 加速出海半年最高预盈5.7亿
长江商报· 2025-07-23 07:34
全球化战略布局 - 公司签署欧洲海上风电单桩基础供应合同,金额约4.3亿元,预计对2026年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1][2] - 2025年以来已签订三个海外大单,合计金额约24.16亿元,占2024年度营收比例约64%[3] - 公司产品涵盖海上及陆上风电全系列装备,成为国内首家出口欧洲海塔和亚洲首家出口欧洲超大型单桩的企业[3] - 除欧洲市场外,公司积极参与日本、韩国等亚洲新兴市场投标,与日本前三轮海风项目业主建立密切关系[3] - 公司拟发行H股在香港上市,以进一步夯实全球化战略布局,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4]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5.1亿至5.7亿元,同比增长193.32%至227.83%[1][6]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1.41亿元,同比增长146.36%,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335.91%[6] - 2024年归母净利润4.74亿元,同比增长11.46%,毛利率、净利率连续三年提升至29.83%、12.54%[6]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海外业务突破性增长,出口产品交付量大幅增加且采用附加值更高的DAP模式[7]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合同负债金额达14.89亿元,同比增长50.71%,推动后续业绩释放[8] 财务与行业地位 - 公司稳居全球风电海工装备制造第一梯队,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高质量基础设施支撑[5]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资产负债率为41.14%,货币资金31.99亿元,足以覆盖13.4亿元有息负债[8] - 公司是国内风电塔筒行业首家上市企业,经过二十余年深耕成为全球领先的海工装备制造商[5] - 海外项目以外币结算为主,汇率波动对公司汇兑损益产生积极影响[7]
中国制造业抢占高端海洋装备制高点
中国经营报· 2025-07-19 02:55
海洋经济发展概况 - 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总量达10.5万亿元,占GDP比重7.8%,其中海洋制造业增加值3.2万亿元,占比超三成[2] - 海洋高端装备领域技术突破支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海洋强国建设[2] 海上风电行业发展 - 中国中车"启航号"为全球最大功率等级漂浮式风电机组,功率20兆瓦,风轮直径260米,年满发小时数约3500小时,年节约燃煤2.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2万吨[3] - 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从2018年不到500万千瓦增长至2024年4127万千瓦,连续4年全球首位[3] - 预计2030年国内海上风电总装机达2亿千瓦,总投资2.6万亿元,带动产业链总产值超20万亿元[4] - 中国风电产业链全球最完善,叶片、齿轮箱、发电机等零部件60%-70%在中国生产[5] 中国中车风电业务 - 中国中车在2023年风力发电机领域市场份额全球第一[5] - 覆盖陆上1.5-12兆瓦及海上8-20兆瓦不同功率等级风机,与Vestas、Nordex、SGRE等国际企业合作[3][9] - 海外市场要求严格,如仿真数据与实测差值需小于5%,产品噪音小于100分贝[10]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 2024年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增加值1032亿元,同比增长9.1%,预计2025年达1126亿元[6] - 中集集团为高端海工装备总包建造商,业务包括FPSO、FLNG、风电安装船等,订单排产至2027年[6][7] - 全球仅不超过5家企业掌握FPSO、FLNG核心技术[6] 中国海工装备全球竞争力 - 2024年全球海工装备订单272.2亿美元,中国承接106艘订单,金额116亿美元,占比42.6%,全球第一[9] - 中集来福士交付全球最大油电混动风电安装船,关键指标全球领先[8] - 中国海工装备国际市场份额连续7年保持全球首位[7]
塞北别样质量风光 内蒙古纵深推进质量强链行动加速培育重点产业新质生产力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18 13:15
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提升 - 内蒙古推进乳及乳制品检测与监控技术、牛羊乳肉制品风险防控与关键技术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 [1] - 包头建成自治区首个大型叶片试验检测认证平台 已完成首批6支百米级叶片检测 [1] - 质量基础设施作为技术支撑体系 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核心竞争力 促进上下游企业技术衔接 [1] 质量强链行动核心任务 - 内蒙古市场监管局聚焦产业链质量技术攻关、质量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与集成服务、全链条质量协同提升三大任务 [1] - 靶向提升重点产业质量竞争力 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1] - 构建"精准识别—协同攻坚—制度保障"三维体系 打通关键环节质量技术堵点 [2] 重点产业技术突破 - 牧场奶牛乳房炎预警防控系统预警灵敏度达80%以上 年节约成本5000万元 [2] - 稀土抗抑菌及防霉试验方法体系帮助企业优化15种产品工艺 开拓17种新产品 [2] - 聚焦奶业、稀土新材料、风电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4个全国质量强链重点项目 [2] 质量基础设施布局 - 国家稀土质检中心技术能力通过CNAS认可覆盖率达85% [3] - 现代煤化工产业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中心集聚4家自治区级技术机构力量 [3] - 国家碳计量中心乳业分中心实现伊利集团100%工厂系统接入 生成96款产品碳足迹 [4] 标准体系建设 - 发布1项国际标准、11项国家标准、13项团体标准 [4] - 2项稀土检测国际标准制定工作顺利推进 [4] - 234家企业331个产品完成与国际标准比对 [4] 质量服务平台 - "蒙检在线"NQI平台集成服务1551项 入驻技术机构145家 累计服务43556次 [4] - "惠企质量贷"为131家企业授信5.37亿元 质量融资增信要素清单达20项 [4] 链主企业引领 - 伊利集团帮助牧场奶牛单产提升3.7公斤 单公斤奶饲喂成本降至1.69元 [6] - 北方稀土工业互联网平台覆盖76家上下游企业 年输送技能人才超9000人 [6] - 伊利构建供应商赋能管理体系 193家供应商415人通过质量认证 [7] 产业链协同创新 - 明阳集团实现风电整机核心部件和20个关键部件属地化 [7] - 开展风电计量新技术研究 突破3类关键参数计量技术 [7] - 建立风电质量数据库 通过数据挖掘输出技改建议 [7]
威力传动(300904) - 2025年7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8 17:52
公司概况 - 公司于2003年成立于宁夏银川,现有员工千余人,2023年8月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2] - 主营业务为风电专用减速器和增速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多样,致力于为新能源产业提供精密传动解决方案 [2] - 公司是国内众多知名风电企业重要供应商,进入多家国外知名风电企业合格供应商名录并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2] 行业情况 - 2025 - 2030年风电行业新增装机容量预计复合年平均增长率为8.8%,到2030年全球风能容量将增加981GW,中国政策支持可再生清洁能源发电,行业发展环境向好 [3] 产品优势 - 公司研制的增速器具有啮合平稳、噪声小、密封性能好、效率高、重量轻、成本低等优势 [3] - 齿轮使用优质合金钢材料,采用多种热处理工艺,外齿轮精度可达5级、内齿轮精度可达7级,铸件采用耐低温冲击材料,关键部位探伤和加工精度高 [3] 海外市场拓展 - 公司制定海外市场拓展战略规划,在德国汉堡、印度金奈和日本东京等关键市场设立全球服务网点 [3] - 公司凭借产品质量和研发能力进入多家国际知名风电企业合格供应商名录 [3] - 公司将增强服务能力、深化客户关系、优化供应链管理,推进海外市场布局,提升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 [3] 风电项目影响 - 公司获批的65MW风力发电机组建设项目将推动新能源发电业务及风电减速器、增速器业务协同发展,拓展新能源市场,提升清洁能源产能,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强市场竞争力 [4]
以数字生态文明助推“两山”转化
海南日报· 2025-07-06 08:26
绿色发展合作 - 海南和贵州同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在生态价值转化、制度创新、数字治理等领域可互通互鉴 [1][2][3] - 贵州依托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以数据赋能生态文明建设,为海南提供可借鉴的发展方向 [3] - 两地在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补偿机制创新、发展生态旅游等方面应加强交流合作 [3] 贵州绿色发展成果 - 贵州森林覆盖率从2012年47%上升到2024年63.3% [3] - 贵州成为全球集聚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一批绿色工业百亿级项目落地建设 [3] - 贵州推动大数据产业从无到有、从大到强,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链动全球 [4] 海南绿色发展举措 - 海南完成五指山大叶茶碳足迹核算研究、碳标识生态价值提升方案,试点建立热带滨海城市GEP评价考核体系 [2] - 风电装备制造、装配式建筑、全生物降解塑料等新兴产业在海南从无到有、蓬勃发展 [2] - 海南将系统实施'2+N'标志性工程建设、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争当'双碳'工作优等生 [4] 数字生态文明 - 贵州以大数据产业赋能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可借鉴经验 [3] - 海南可借鉴贵州深化数字技术应用,以数字生态文明助推"两山"转化 [4]
宁夏银川:智能化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中国新闻网· 2025-07-02 18:40
储能项目 - 宁夏银川永宁县大唐闽宁绿电小镇100MW/200MWh共享储能电站项目是西北地区首个"绿电小镇"配套项目,采用构网型储能技术,具备电压和频率调节功能,可在电网故障时自发供电[1] - 项目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研发新能源最优配比模型,实现24小时绿电供应所需的源荷储最优配置比例[1] - 项目一次存储电量20万度,满足约2.4万户家庭一天用电需求,年减排二氧化碳约3万吨[1] - 闽宁镇成为全国首个实现24小时绿电供应的镇区,建成首个具备离网运行能力的镇域级新型电力系统[1] 工业蓝宝石产业 - 银川市天通银厦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工业蓝宝石晶体材料,广泛应用于LED照明、消费电子、医疗美容等领域[2] - 银川工业蓝宝石产业链集聚天通银厦、鑫晶盛等骨干企业,形成长晶—掏棒—切片—研磨—抛光及智能终端全产业链[2] - 银川具备工业蓝宝石晶体产能8200吨,蓝宝石晶棒7800万毫米,晶片产能2160万片,晶体生长炉1200台,建成全国最大工业蓝宝石生产基地[2] 风电装备制造 - 银川威力传动公司专注新能源产业精密传动解决方案,实现多项核心技术突破,填补国内科研空白[3] - 公司正打造"风电增速器智慧工厂",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北方最大大型风力发电增速器研发生产基地[3] - 项目为国内外大兆瓦陆上风电市场提供动能,提升中国在风电装备制造领域的竞争力[3] 银川产业发展 - 银川推动产业与技术深度融合,科技赋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2] - 银川形成项目成片、产业成链、企业成串的发展格局,从蓝宝石到绿电储能,展现高速发展动能[3]
大金重工拟赴港上市布局全球化 年出口额17.33亿营收占比超4成
长江商报· 2025-06-26 08:00
国际化战略 - 公司拟发行H股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以夯实全球化战略布局和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1] - 重点布局欧洲、日韩、东南亚、澳洲等海上风电新兴市场,逐步扩大全球份额[1] - 海外业务快速增长,2024年出口收入17.33亿元,占总营收45.85%[2] - 目标在未来3-5年达到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海上风电市场份额第一[2] 海外业务拓展 - H股上市资金将用于全球海工领域技术创新、产能扩充、市场拓展及战略投资[3] - 2019年进入欧洲市场后,海外业务成为"第二增长曲线",跻身全球风电装备制造第一梯队[3] - 2022-2024年出口业务营收分别为8.38亿元、17.15亿元、17.33亿元,占比从16.41%提升至45.85%[3] - 2025年3月签署欧洲1.35亿美元(约9.86亿元)单桩合同,占2023年营收22.8%[3] - 5月再签欧洲10亿元单桩合同,占2024年营收26.46%[4] 技术创新与产能布局 - 正在布局"第三增长曲线",与国际头部浮式基础解决方案提供商合作,建立全球浮式业务中心[4] - 已建成6个国内生产基地和2个大型专业化码头[6] - 唐山基地2025年投产后将组建10-20艘超大型运输船队,降低物流成本[6] 财务表现 - 2024年净利润4.74亿元(同比+11.46%),扣非净利润4.33亿元(同比+17.7%)[5] - 2025年Q1营收11.41亿元(同比+146.36%),净利润2.31亿元(同比+335.91%),扣非净利润2.46亿元(同比+448.47%)[5] - 毛利率从2023年23.24%提升至2024年29.83%,2025年Q1达30.95%[5] - 净利率从2023年9.83%提升至2024年12.54%,2025年Q1达20.25%[5] - 2024年出口欧洲单桩等产品发运量近11万吨,财务费用同比下降77.39%[6] 行业地位 - 中国风电塔桩首家上市公司,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及塔筒解决方案全球领先企业[5] - 行业面临营收压力下仍实现业绩逆势增长[5]
阜新风电智造链加速成型
辽宁日报· 2025-06-25 09:29
项目进展 - 三一(阜新)风机智能制造产业链项目自2023年3月开工以来进展顺利 主体结构已完成50% 厂房基础施工和园区管网铺设均已完工 计划10月投产 [1] - 项目一期规划发电机制造产线可年产150台套主机和500台套电机 二期规划单机10兆瓦级以上大兆瓦风机智能制造工厂与老旧风机再制造产线 [1] 项目定位 - 项目集风力发电机组核心部件制造 大型风机生产及设备循环利用于一体 是高端清洁能源装备制造项目 [1] - 通过循环利用技术推动阜新风电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升级 目标成为东北区域高端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标杆 [1] 区位优势 - 阜新扎实的装备制造基础 丰富风能资源和独特区位优势吸引项目落户 [2] - 项目可依托本地装备制造基础实现高效生产 并借助区位条件降低运输成本 拓展市场版图 [2] 产业链影响 - 作为阜新市新能源产业链"链主"项目 将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 助力打造全省陆上风电装备产业集群 [2] - 项目具备完备的研发 制造 销售体系 将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2]
通裕重工: 关于公司为子公司青岛宝鉴、新园热电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7:53
担保情况概述 - 公司与青岛农商行蓝谷支行签署《保证合同》,为全资子公司青岛宝鉴提供3000万元担保 [1] - 公司与邮储银行禹城支行签署《小企业保证合同》,为控股子公司新园热电提供2000万元担保 [1] - 上述担保属于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授权的33亿元担保额度范围内 [2] 担保额度分配 - 股东大会授权总额度为33亿元(循环使用),其中青岛宝鉴额度11亿元,新园热电额度6亿元 [2] - 青岛宝鉴已用担保额度1亿元,本次新增0.3亿元后累计1.3亿元,剩余可用额度9.7亿元 [2] - 新园热电已用担保额度0元,本次新增0.2亿元后累计0.2亿元,剩余可用额度5.8亿元 [2] 被担保人财务数据 青岛宝鉴 - 2025年3月末资产总额12.90亿元,负债7.10亿元(含银行贷款3.63亿元),资产负债率55.01% [4] - 2025年1-3月营业收入2.82亿元,净利润亏损88.83万元 [4] - 主营业务涵盖海上风电装备、海洋工程设备、新能源设备制造及金属结构销售等 [3] 新园热电 - 2025年3月末资产总额12.89亿元,负债8.65亿元(含银行贷款3.46亿元),资产负债率67.14% [4] - 2025年1-3月营业收入1.69亿元,净利润1382.90万元 [4] - 公司持股90%,另一股东众益投资持股10% [4] 担保合同条款 - 青岛宝鉴担保合同约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到期后三年,覆盖诉讼费、律师费等实现债权费用 [5] - 新园热电担保合同约定展期情况下保证期间为展期届满后三年,覆盖汇率损失、催收费用等 [6] 董事会意见 - 担保用于满足子公司生产经营流动资金需求,被担保方非失信被执行人且具备偿债能力 [6] - 青岛宝鉴未提供反担保,新园热电因其他股东资质不足由被担保方向公司提供反担保 [6] 累计担保情况 - 当前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担保额度总额25.32亿元,实际担保余额12.36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8%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