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灯工厂
搜索文档
国能青海海北公司:“黑灯工厂”推动新能源智能化升级
中国经济网· 2025-11-03 21:50
核心观点 - 国家能源集团青海海北公司“黑灯工厂”模式试运行成功,验证了智能化运维系统的稳定性,并在人力优化与效能提升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新能源规模化智能运维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1] - “黑灯工厂”模式是推动公司发电量突破的核心驱动力,通过远程集中管控、智能预测与巡检,实现了运营效率的显著提升和发电量的增长 [1] - 该模式的顺利实践为公司后续智能化建设奠定基础,并为区域能源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2] 运营效率与人力优化 - 运维人员工作效率提升3倍,故障响应时间从4小时大幅缩短至1小时,甚至压缩至5分钟以内 [1][2] - 过去人工巡检每日需步行近两步,如今依托电子狗巡检,效率提升3倍 [1] - 远程监控和智能系统有效降低了高原作业的安全风险 [2] 发电效能与设备可靠性 - 每月减少电量损失超过300万千瓦时 [1] - 91万千瓦装机容量对应的日均发电量较传统模式提升1.2% [1] - 光伏功率预测偏差率稳定控制在5%以内 [1] - 两座变电站设备完好率稳定在99.8%,较试运行前提升0.5个百分点 [1] - 设备隐患识别准确率突破98% [1] 智能化系统与技术应用 - 公司实现对万余块光伏板及储能电池组的远程集中管控 [1] - 持续优化光伏功率预测模型,结合卫星云图与现场微气象数据动态调整发电计划 [1] - 电子狗智能巡检系统通过AI算法自动优化无人机巡检路径与电子狗测温频率 [1] - 集控中心依托大数据分析精准识别现场缺陷及零支路异常 [1] 电网稳定性与区域贡献 - 两座变电站AGC/AVC指令响应合格率达到100%,已成为区域电网调峰的“稳定器” [1] - 该模式为青海新能源规模化智能运维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1] - 为青海省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
合锻智能董事长严建文:数智化转型为“大国重器”注入澎湃动能
中国新闻网· 2025-10-24 15:11
文章核心观点 - 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通过数字技术与制造业各环节深度融合,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促进新质生产力[2] - 数字化转型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并最终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尽管投入巨大且回报非立竿见影,但从长远看将带来巨大价值[4] 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效益 - “黑灯工厂”可在无人干预下通过智能化设备和系统完成任务,例如某汽车制造企业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后生产效率提高30%,次品率降低20%[2] - “智慧大脑”车间通过标准化体系指挥机器完成生产,实现机器间控制和自我决策,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控设备、预测故障并优化流程,以减少停机时间并提升效率与质量[3] - 数字化技术通过传感器和数据分析实现自动化质量检测,相比传统人工检测,大幅提高了质量控制的准确性和稳定性[3] 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与关键 - 转型难点在于如何将工艺流程标准化,并打通材料、制造和设计等各个环节,需要将传统工艺转化为数字化模型并通过数据分析优化过程[3] - 转型需要大量既懂工艺又懂数字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不仅是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更是对传统工艺的系统化提升[4] 行业人才与发展前景 -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因其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资源整合能力,能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在科技创新体系中作用重要且群体将愈发庞大[5] - 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直接改变着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环境,年轻人需保持平和心态、注重团队协作、经验积累和创新思维培养[5]
中航成飞:大额分红回馈股东,全链创新助推航空智造转型升级
证券时报网· 2025-04-30 20:4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3.0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29亿元 [1]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6.23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股利16.65亿元 [1] - 回购注销469.1万股,注册资本相应减少,每股收益进一步提升 [1] 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 - 联合清华大学成功研发50kg级氢能源无人机,完成30小时长航时跨昼夜连续飞行,续航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 - 突破氢燃料电池输出特性的飞发控一体化设计技术,采用无人车车载自主释放技术,验证非标准跑道条件下的使用场景 [2] - 飞行过程中搭载光电载荷和5G模块,实现对地巡查和遥测数据实时传输 [2] 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 - 黑灯工厂获评工信部"卓越级智能工厂"和"中国智能制造最佳实践奖",以"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理念 [3] - 通过"端—边—云"数据采集平台、数字孪生技术和设备运行状态智能监控系统,实现车间物流自动配送和产品自动化加工 [3] - 形成"智改数转"工具包,为50余家制造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技术服务 [3] - 基于"OT—IT—DT"深度融合的数智车间群建设荣获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4] - 建成5个优化级、9个集成级车间,突破大型航空装备研制的数智技术瓶颈,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4] 行业合作与产学研协同 - 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承办"2025年智能工厂技术国际学术会议暨数字化企业技术国际学术会议",吸引全球7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位行业精英 [5] - 会议聚焦智能工厂技术、数字化转型路径等核心议题,推动技术研发与产业升级的"双向奔赴"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