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赛事

搜索文档
重视情绪经济潜力,创造更多消费“留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5 01:44
相比"流量"的出圈,从这个端午假期的诸多亮点中我们也能发现,消费复苏的核心动力和"留量"的底 气,始终源于对于人的真实需求洞察与情感共鸣。人们是愿意为自己感兴趣的文化活动买单的。无论是 电影中"亲情无价"的主题,还是龙舟活动中"同舟共济"的象征意义,都强化了消费者的心理共鸣。这种 情感驱动型消费在年轻群体中尤为显著:汉服巡游、粽子盲盒、龙舟剧本杀等创新产品,其实都是通 过"新奇感+文化感"的组合,使消费者能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 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里,文化消费出现了一波热浪。在南北方的龙舟赛事和江苏的"苏超"足球比赛先后 在互联网出圈之后,电影票房也出现了预期之外的回暖。根据相关数据,2025年端午档(5月31日—6月 2日)档期总票房已超过4亿元,较去年端午档的3.83亿元同比增长20.1%,观影人次达到1176.67万,同 比增长约22.18%。 影院与运动赛场内外的火热场景,不仅是一场假期狂欢,更折射出供需两端深度协同下,国内消费扩容 提质的新路径。 这个端午节假期,文体活动的供给侧创新就很好地展现了提振消费的可能性空间。比如广东佛山的"龙 超"赛事以龙舟竞速为核心,融入漂流、急刹等炫技元素 ...
龙舟持续火热,不负端午文旅市场担当
南方都市报· 2025-06-04 12:17
旅游市场表现 - 2025年端午假期广东省累计接待游客2321万人次,同比增长20.6%,实现旅游收入114.4亿元,同比增长25.6% [2] - 全省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726.1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9% [2] - 广州市接待市民游客超630万人次,同比增长8.4%,实现文旅消费44.5亿元,同比增长35.3% [3] - 佛山市因龙舟活动火爆出圈,当地机票订单同比大涨138%,酒店同比增长51% [3] 民俗活动与文旅融合 - 龙舟赛事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吸引116支龙舟队、4000余名选手参赛,超10万市民游客现场观赛 [3] - 民俗活动融合传统元素(起龙、采青、招景)与科技演艺(无人机表演、线上直播)、商圈联动等新元素 [2] - 央视新闻平台直播广东9市龙舟竞渡现场,通过"大直播+深内容+强互动"提升赛事影响力 [3] 亲子游与主题乐园 - 端午假期遇上"六一"儿童节,亲子游成为热点,主题乐园景区预订量同比增六成 [4] - 上海乐高乐园未开先火,搜索量环比增10倍 [4] - 广州各大文博场馆策划超100项主题展览与特色活动 [4] - 广州乡村游游客近310万人次,有力带动全市文旅消费 [4] 文旅活动创新 - 广州组织超650场融合传统文化、节庆赛事与旅游休闲的活动 [5] - 有文化内涵和参与感的文旅活动更受游客青睐 [5] - 洞察游客需求、掌握市场风向对开拓文旅市场至关重要 [5]
端午假期出游“新风尚”激发消费“新活力”
消费日报网· 2025-06-04 10:38
端午小长假期间,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休闲放松,乐享假期。据交通运输部消息,5月31日至6月2日(端午节假期期 间),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6.57亿人次,日均2.19亿人次,同比增长3.0%。除了传统的短途游、周边 游,亲自体验划龙舟、来一场文化研学之旅,正成为消费者假日出游"新风尚"。 本报记者 闫利 刘元 □ 尹睿灵 供图 图为5月31日,游客在颐和园游览。 图为来自俄罗斯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的交换生泰娅(Taya)所在的龙舟队伍伴随旋律的鼓点,向前冲刺。 端午佳节,粽香飘溢,太行水镇化身千年古韵的沉浸式剧场。5月31日至6月2日,太行水镇推出六大主题活动与全天 候沉浸式演艺,将传统民俗与现代时尚深度融合,打造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盛宴。从易水溯源的史诗长河,到北福 祈天的倾情演绎;从非遗铁花的璀璨绽放,到燕国风云的侠骨柔情,再到鱼灯盛世的太平欢歌,每一个场景都让人热 血沸腾,仿佛置身于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之中。活动期间,万人同游、百场演出、千种玩法,让游客穿越古今,感受 到"白昼市井烟火,星夜光影传奇"的极致体验。 图为游客等待观看太行水镇打铁花表演。 端午节假期,北京各市属公园围绕传统文化与自然科普推 ...
广东端午龙舟持续燃爆:文化出海热、拉动百亿旅游收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3 20:0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唐唯珂 广州报道 广东的龙舟激起了端午文旅的强水花。 猎德龙舟招景、叠滘漂移、幼儿园龙舟赛……民俗文化的传承再次破圈。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数据显示,端午假期,广东全省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726.1万人次,同比增长 18.9%;纳入监测的14段古驿道沿线重点区域接待游客103万人次,同比增长18.5%;纳入监测的13家红 色旅游经典景区接待游客54.4万人次,同比增长17.5%;纳入监测的100个乡村旅游点和历史古村落接待 游客133.2万人次,同比增长16.5%;纳入监测的80个重点公共文化机构接待市民游客超60万人次,同比 增长13.2%。 据初步测算,2025年端午假期三天(5月31日至6月2日),广东全省累计接待游客2321万人次,同比增 长20.6%;实现旅游收入114.4亿元,同比增长25.6%。 广东全省游客人均花费493元,同比增长4.2%。其中,一日游人均花费329元,过夜游人均花费1028 元。过夜游比例为23.5%。 "扒龙舟"里传承民俗 端午节期间,广东省文旅活动以龙舟赛事为纽带,既传承了岭南水乡民俗(如起龙、采青、招景等), 又注入科技演艺(如无人机表演、线上直 ...
端午假期广东迎客超2300万人次 同比增长20.6%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03 15:40
端午期间,广东文旅活动以龙舟赛事为纽带,在全省21地市同步铺开,覆盖广佛深莞等核心城市及粤东 西北县域,既传承了岭南水乡民俗(如起龙、采青、招景),又注入科技演艺(无人机表演、线上直 播)、商圈联动等新元素。其中,广州猎德龙舟宴、车陂竞渡,佛山叠滘漂移大赛、西樵山半山龙舟, 深圳观澜河国际赛、大沙河科技竞渡,珠海金湾海上马拉松、斗门公开赛等成为热门项目;叠滘弯道漂 移、西樵山500年"半山扒龙船"、潮州大城所"游旱龙"等非遗民俗通过赛事焕新;茂名袂花江、阳江逆 水赛、信宜锦江河等乡村龙舟赛吸引超百支队伍,生动体现"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赋能乡村振 兴。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还与媒体合作,通过"大直播+深内容+强互动"三重引擎,实现文化传承与文旅消 费的双向赋能。比如,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节前推出"粤端午 粤快乐"广东龙 舟宣传片,端午节首日在"央视新闻"平台直播"当燃龙舟 粤拼粤勇——端午一起到广东看龙舟"特别节 目,后续播出《佛山叠滘·最燃龙舟》短视频、《舌尖上的龙舟味道》宣传片、《今日宜·端午》文化短 片、《主播说联播》端午特辑等,联动新加坡、阿联酋、美国、南非等国户外大屏进行展示 ...
端午假期,广东旅游收入114.4亿元,同比增长25.6%
南方都市报· 2025-06-02 20:53
旅游市场表现 - 2025年端午假期全省累计接待游客2321 0万人次 同比增长20 6% 实现旅游收入114 4亿元 同比增长25 6% [1] - 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726 1万人次 同比增长18 9% 古驿道沿线重点区域接待游客103 0万人次 同比增长18 5%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接待游客54 4万人次 同比增长17 5% [1] - 乡村旅游点和历史古村落接待游客133 2万人次 同比增长16 5% 重点公共文化机构接待市民游客64 6万人 同比增长13 2% [1] - 全省游客人均花费493元 同比增长4 2% 其中一日游人均消费329元 过夜游人均花费1028元 过夜游比例为23 5% [1] 龙舟文旅活动 - 广东省文旅活动以龙舟赛事为纽带 传承岭南水乡民俗 注入科技演艺和商圈联动新元素 实现全域联动 覆盖21地市 [3] - 热门龙舟项目包括广州猎德龙舟宴 佛山叠滘漂移大赛 深圳观澜河国际赛等 凸显地域特色 [3] - 非遗民俗通过赛事焕新吸引游客 如叠滘弯道漂移 西樵山半山扒龙船 潮州大城所游旱龙等 [4] - 龙舟活动结合音乐会 啤酒节 市集等 跨界融合激发消费动能 如东莞沙田赛联动促消费 深圳光明区设龙舟嘉年华 [4] - 粤港澳龙舟邀请赛和两岸青年联合龙舟汇演促进交流 如深圳 东莞 汕尾等地活动 [4] - 乡村龙舟赛吸引超百支队伍 结合龙船饭 增殖放流等活动激活县域文旅 如茂名 阳江 信宜等地 [4] 国际传播与影响力 - 央视新闻平台直播广东龙舟竞渡特别节目 实时连线9市现场 触达超过452万人次 间接触达超过3700万人次 [5] - 联动新加坡 阿联酋 美国 南非等国户外大屏展示 形成国内引爆加海外破圈传播格局 [5] 生态景区表现 - 古龙峡累计接待游客7 9万人次 较2024年同期增长220% [7] - 古龙峡国际漂流赛场在美团平台漂流品类销量中稳居榜首 国际游客接待量显著提升 [7] - 古龙峡打造沉浸式漂流体验 增设野人部落 猩猩岛 鳄鱼潭等主题关卡 实现漂流加文化双重体验 [7] - 古龙峡提供一站式度假体验 包括漂流 瀑布群 悬崖飞车等多元化项目 [7][8] 亲子文旅创新 - 长鹿旅游休博园将儿童手摇车改装为陆地龙舟 专为萌娃定制安全趣味赛道 [10] - 长鹿第一大粽子高近3米 长近4米 重达3 8吨 吸引数万名游客围观分享 [10]
龙舟赛事、非遗文创、萌宠乐园……当端午节邂逅儿童节,山东——创新文旅产品供给,让传统与童趣“撞个满怀”
大众日报· 2025-06-02 09:08
龙舟赛事、非遗文创、萌宠乐园……当端午节邂逅儿童节,这个假期,山东文旅市场以丰富的产品供给 持续激发消费活力。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端午假期第二天,截至15时,全省重点监测的200家 旅游景区,当日接待游客335.6万人次,同比增长11.1%;营业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9.3%。 赛龙舟成为端午"流量密码" 5月31日,随着发令枪响,大明湖上一条条龙舟冲出起点,第二十四届明湖龙舟邀请赛正式开赛。 选手们弓腰挥臂,在铿锵有力的鼓声中奋力划桨,岸边观众助威呐喊,气氛热烈。"我们来大明湖玩, 正好碰上龙舟赛,真是激动人心。"潍坊游客刘先生说。 "大明湖龙舟赛是济南的民俗文化盛会。"济南文旅集团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经营管理部副部长牛晓霞 说,"今年我们通过龙舟竞渡、文化市集和踏青觅泉线下赛等活动,让大家感受到端午节传统民俗文化 的魅力。" 今年端午假期,赛龙舟成为各地的"流量密码"。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截至5月19日,与"龙舟""粽子"两 大关键词相关的搜索量在过去一周环比增长270%。 端午节当天,在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龙栖湖,黄河口南北龙舟公开赛开幕。来自澳门、上海、江苏等地 的12支龙舟队与本地组12支龙舟队展开 ...
新华视点|龙舟“划”出新赛道 产业链整合打造新引擎
新华社· 2025-06-01 16:03
古时,闽人的生活"赖于水、行于舟"。发达的闽江方格状水系使福州境内水网密布、内河交错,为福州龙舟竞渡和龙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天然 舞台。 地处大樟溪与闽江交汇处的福建闽侯南通镇方庄村有700多年传统龙舟制造历史,有"龙舟村"的美誉。方庄村每年能接到超过200艘龙舟订单, 年产值约600万元。 方剑伟是方庄村年轻的龙舟制造艺人,他在龙舟制作的过程中融入了新的特色。 2018年,方庄龙舟制造技艺入选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前,方绍晃正在申请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方绍晃从小跟随父亲学习福船和龙舟制造技艺。目前,方绍晃的团队每年都能生产100多艘龙舟。 近日,全国首个以龙舟为主题的公园——福州龙舟主题公园正式开园迎客。这座位于仓山区浦下河的公园,不仅是福州市传统的龙舟赛事举办 地,更是一座集运动、竞技、旅游、培训、研学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主题公园。 对于龙舟文化爱好者来说,福州龙舟文化主题展示馆是公园内不能错过的打卡点。展馆内的龙舟实物、老照片、古诗词等展品,将多彩灿烂的 福州龙舟文化展示给游客。 近年来,福州市大力保护传承龙舟文化,持续整合龙舟产业链。如以内河为载体开展龙舟休闲旅游,举办内河龙舟赛 ...
申城龙舟赛事接二连三 专家认为上海有条件将龙舟运动打造为城市IP
解放日报· 2025-05-28 09:45
龙舟赛事规模与参与度 - 端午期间上海举办38场龙舟赛事,其中苏州河城市龙舟邀请赛吸引58支队伍、1078名运动员参赛,包括德国、美国等国际队伍 [1] - 华东理工大学将龙舟纳入体育教学体系,建设专用水域与赛道,每年承办校友赛、商学院赛等形成校社联动 [1] - 青浦区作为"中国龙舟之乡"自宋代便有龙舟传统,90年代起举办国际级赛事并走向专业化 [2] 龙舟与文化融合创新 - 青浦区结合朱家角等水乡古镇推出"龙舟+非遗""龙舟+夜经济"模式,吸引游客观赛 [2] - 松江泗泾古镇开发沉浸式情景剧《舟游泗泾》,将历史人物故事与非遗技艺融入龙舟航道 [2] - 上海涌现"龙舟+演艺""龙舟+市集"等新形态,通过表演艺术诠释端午精神 [2] 龙舟经济产业链延伸 - 龙舟产业涵盖赛事运营、专业训练、船只制造等环节,并带动裁判培训等配套服务 [2] - 文旅消费领域形成夜经济、数字化直播、AI数据分析等增值空间 [2] - 企事业单位将龙舟用于团建活动,发挥"体育+文化+社交"综合效益 [2] 城市IP与文化输出潜力 - 上海社科院指出龙舟作为国家级非遗具有文化号召力,参与群体多元化推动规模扩增 [2] - 专家建议将龙舟打造为城市级IP,输出传统文化与城市创新结合的形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