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扩容提质

搜索文档
统筹消费软硬环境建设
经济日报· 2025-06-13 06:00
消费环境优化三年行动 - 五部门联合启动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围绕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实施系统性治理,靶向破解消费领域痛点、堵点 [1] - 消费环境建设是一项兼具民生温度与发展速度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抓好"软""硬"两方面建设,以环境之"优"促消费之"活" [1] - 当前消费环境存在短板弱项,包括城乡消费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乡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梗阻等问题 [1] - 软环境方面存在消费品质量标准参差不齐、服务行业缺乏统一规范、大数据"杀熟"、假冒伪劣等乱象 [1] 消费硬环境改善 - 改善消费硬环境关键在于补齐设施建设短板,提升消费便利度 [2] - 加快补齐物流配送网络、公共交通运力、商圈停车泊位等方面存在的短板 [2] - 完善城乡消费设施,加强乡村终端物流配送设施建设,打通农村消费"最后一公里" [2] - 积极发展智慧商圈、沉浸式体验空间等,提升消费品质 [2] - 加强夜间消费集聚区配套保障,从场地、交通、停车等方面提供支持 [2] - 推动消费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2] 消费软环境优化 - 优化消费软环境核心在于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治理体系,营造可预期的消费生态 [3] - 强化标准引领,加快健全消费品质量标准体系,特别是针对旅游、养老、家政等服务领域制定统一规范 [3] - 深化信用监管,建立覆盖全行业的信用评价与惩戒机制,对失信主体实施跨部门联合惩戒 [3] - 提升监管效能,完善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加强对重点领域的全链条监管 [3] -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显著提高违法成本 [3] - 畅通维权渠道,整合12315等平台资源,建立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3] 行动意义 - 消费环境软硬件建设既是民生工程,更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战略举措 [3] - 硬件设施的"硬支撑"与制度环境的"软实力"协同将激发消费市场更强活力 [3] - 三年行动将加速形成更加安全、便利、公平的消费环境,推动消费潜力释放 [3] - 优化消费环境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3]
重视情绪经济潜力,创造更多消费“留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5 01:44
相比"流量"的出圈,从这个端午假期的诸多亮点中我们也能发现,消费复苏的核心动力和"留量"的底 气,始终源于对于人的真实需求洞察与情感共鸣。人们是愿意为自己感兴趣的文化活动买单的。无论是 电影中"亲情无价"的主题,还是龙舟活动中"同舟共济"的象征意义,都强化了消费者的心理共鸣。这种 情感驱动型消费在年轻群体中尤为显著:汉服巡游、粽子盲盒、龙舟剧本杀等创新产品,其实都是通 过"新奇感+文化感"的组合,使消费者能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 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里,文化消费出现了一波热浪。在南北方的龙舟赛事和江苏的"苏超"足球比赛先后 在互联网出圈之后,电影票房也出现了预期之外的回暖。根据相关数据,2025年端午档(5月31日—6月 2日)档期总票房已超过4亿元,较去年端午档的3.83亿元同比增长20.1%,观影人次达到1176.67万,同 比增长约22.18%。 影院与运动赛场内外的火热场景,不仅是一场假期狂欢,更折射出供需两端深度协同下,国内消费扩容 提质的新路径。 这个端午节假期,文体活动的供给侧创新就很好地展现了提振消费的可能性空间。比如广东佛山的"龙 超"赛事以龙舟竞速为核心,融入漂流、急刹等炫技元素 ...
为服务消费扩容提质提供更多金融支持
金融时报· 2025-06-03 09:51
服务消费发展趋势 - 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稳步提升 在扩内需中作用逐步凸显 [1] - 1-4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 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 连续两个月加快 [1] - 服务消费水平与发达经济体差距较大 需求弹性较高 未来发展空间更大 [1] 政策支持 - 央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重点支持住宿餐饮 文体娱乐 教育 养老等领域 [1] - 金融管理部门拟研究出台金融支持消费指导性文件 强化旅游 住宿餐饮 文体娱乐等重点领域金融供给 [4] 行业痛点 - 家政 养老 文旅 健康等领域存在标准化程度低 市场不规范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1] - 服务行业生产与消费同步发生 金融机构需将服务嵌入消费场景 [5] 金融支持措施 - 银行 消费金融公司 汽车金融公司等多层次消费金融服务体系已较完善 [2] - 金融机构持续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 围绕以旧换新 文旅餐饮等场景 [2] - 银行业需优化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 增强综合服务能力 [5] - 需创新数字化普惠性金融产品 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 避免过度负债 [4] 品牌建设 - 需加快培育服务质量好 带动作用强的服务品牌 [2] - 引导中华老字号 传统品牌优化定位 提升品质 打造差异化服务品牌 [2]
服务消费扩容提质正当时
经济日报· 2025-05-09 05:44
服务消费与商品消费最显著的区别在于无形性,其生产与消费同时发生、不可分离,这意味着体验感是 影响服务消费的重要因素,更意味着扩大服务消费要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以消费者为中心,提升供需 适配度。 今年"五一"假期,消费市场热力十足。5天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14.66亿人次,同比增长 7.9%。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以 文旅消费为代表的服务消费持续升温,映照出我国消费扩容提质的广阔空间。 服务消费与商品消费最显著的区别在于无形性,其生产与消费同时发生、不可分离,这意味着体验感是 影响服务消费的重要因素,更意味着扩大服务消费要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以消费者为中心,提升供需 适配度。 扩大优质服务供给。高品质服务供给不足,是当前制约服务消费发展的主要矛盾。要顺应居民消费结构 升级趋势,改革、开放、创新齐头并进,增加高品质服务供给。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扩大服 务业对外开放,鼓励更多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服务领域,在创新发展中更好满足消费需求。还有一类供 给不容忽视,那就是"时间"供给。"有钱"和"有闲"是扩大服务消费的基础,既要千方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