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50
搜索文档
Boeing takes near $5bn hit due to delays in delivering first 777X jets
The Guardian· 2025-10-29 21:50
777X项目延迟与财务影响 - 波音公司将其长期延迟的777X宽体机项目首次交付时间推迟至2027年 [1] - 由于延迟 公司记录了近50亿美元的额外费用 [1] - 与777X项目相关的总费用已达到约150亿美元 [3] - 最新费用包括因延迟交付而需支付给客户的罚金 [3][5] 公司运营与财务表现 - 波音9月份交付了55架飞机 为2018年以来同月最佳表现 较去年同期的33架有显著跃升 [7] - 公司报告自由现金流为2.38亿美元 为2023年以来首次转正 [8] - 第三季度营收增长30%至232.7亿美元 高于华尔街预期的219.7亿美元 [8] - 第三季度经调整后每股亏损7.47美元 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每股亏损4.59美元 [8] 737 MAX项目进展 - 公司在处理其旗舰产品737 MAX的质量问题和生产延迟后 计划于2025年谨慎提高月产量 [6] - 公司本月早些时候获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批准 将737 MAX月产量从38架提高至42架 自2024年1月因面板爆裂事件实施的生产上限得以缓解 [6]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国际旅行需求持续激增 推动了对宽体飞机的需求 [2][5] - 777X项目的反复延迟为竞争对手空客的A350机型提供了市场机会 [2] - 有分析师指出 尽管此次费用不会对负债累累的波音造成致命财务打击 但引发了市场对是否会出现更多意外的担忧 [4]
民航招飞Vlog:教练夸我适合当飞行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9 10:44
"在模拟机中,我们可以安全地设置各种在真实飞行中难以遇到甚至极具风险的科目,让飞行员在'零风 险'的环境下反复演练,锤炼其决断能力和操作技能,确保在真实飞行中遇到任何情况都能从容应 对。"南航A320机型飞行教员、南航A320机型副主任飞行检查员于春宇讲解时表示。这种基于"循证训 练(EBT)"理念的高阶训练,正成为提升飞行员应对复杂情况能力的关键。 南航机长姚永强表示,训练中最核心的是传递"对安全的敬畏之心"和"对程序的绝对尊重"。教员会通过 严格的科目锤炼学员技术,也会在学员受挫时耐心引导,帮助他们真正从"操作者"转变为能守护航班与 旅客生命安全的"管理者"和"蓝天守护者"。 南方财经记者在现场不仅沉浸式感受高度仿真的"空中考场",还近距离观摩直升机海上救援演练。 (原标题:民航招飞Vlog:教练夸我适合当飞行员) 南方财经记者彭敏静 珠海报道 10月28日,正值2026年民航招飞季即将启动之际,中国南方航空(简称"南航")在南航翔翼公司、南航 通航举办"飞行员成长之路"媒体开放日活动。南方财经记者现场了解到,2026年,南航计划招收400名 飞行学员,其中从广东招收100名飞行学员。 本次开放日活动探访 ...
Boeing's 777X was supposed to lead its comeback, but it has been delayed — again. This is why that's such a big deal.
Business Insider· 2025-10-07 06:01
项目延迟与财务影响 - 波音777X客机再次延迟交付,新的目标服役时间定为2027年,比原定的2020年计划晚了7年 [1] - 启动客户德国汉莎航空已将777X从其2026年的机队计划中移除,以应对此次延迟 [2] - 杰富瑞分析师指出,最新的延迟可能导致波音公司面临40亿美元的额外费用 [4] - 波音公司CEO曾表示,即使777项目出现轻微的时间表延迟,也会产生相当大的财务影响 [3] 延迟原因与认证挑战 - 此次延迟主要归因于认证问题,而非新的技术故障 [4] -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监管资源紧张,以及政府停摆等外部不可控因素加剧了认证延迟 [4] - 在新的监管时代,FAA已加强认证监督,不再允许波音像过去那样自由地进行自我认证,这使得777X复杂的安全测试(如折叠翼尖)需要更彻底 [12] 竞争格局与市场影响 - 777X的持续延迟为竞争对手空中客车公司提供了优势,使其A350宽体机有更多时间销售和交付 [19][20] - 空客A350是全新设计的飞机,在价格和航程上优于777X,已获得超过1400架订单,并交付了约700架 [20] - 尽管延迟,航空公司似乎仍愿意等待777X,因其与旧有机型的驾驶舱通用性(飞行员只需少量额外培训即可执飞)和更高的客舱容量是相对于A350的主要卖点 [13][21] 产品战略与客户依赖 - 777X是波音目前唯一正在生产的下一代宽体机,其战略是基于经典777-300ER进行改进,而非从头设计新机型,公司需证明此修改策略的正确性 [5][11] - 中东客户是777X的关键订单来源,阿联酋航空、卡塔尔航空和阿提哈德航空共订购了超过350架飞机,该机型的尺寸和效率非常适合其枢纽辐射式航线网络 [17] - 阿联酋航空总裁对延迟表示担忧,但近期持谨慎乐观态度,希望飞机能按照新的安全标准完成认证 [18][19]
Embraer Wins Deal From LATAM Airlines to Supply Up to 74 E195-E2 Jets
ZACKS· 2025-09-24 00:36
交易核心信息 - 公司与LATAM航空集团达成协议,将供应最多74架E195-E2飞机,包括24架确认订单和50架购买选择权[1] - 24架确认订单按目录价格计算价值约21亿美元[2] - 确认订单的交付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开始,首先由LATAM巴西航空公司接收,并可能扩展至集团内其他附属公司[1] 交易对公司的益处 - 交易将为公司带来显著收入,并提升其在小型窄体飞机市场的地位,同时巩固与LATAM航空的合作伙伴关系[3] - 选择E195-E2机型凸显了该飞机强大的经济性、更高的燃油效率和运营灵活性,有助于通过开辟新航点和增加连通性来实现盈利增长[3] - 此次协议进一步证明了市场对公司飞机的强劲需求,公司在2025年9月还从Avelo航空公司获得了50架E195-E2的订单及50架选择权[5] 行业背景与增长机遇 - 根据空客公司的报告,乘客和高管航空旅行的增加,以及对燃油效率高和现代化飞机需求的增长,正在推动商用飞机市场发展[4] - 全球客机和货机机队规模预计在2025年至2044年间将接近翻倍,新飞机需求量为43,420架,这一趋势预计将使公司等高效能飞机制造商受益[4] 同业公司表现 - 空客公司建立了其作为全球乘客和运营商首选的地位,其长期盈利增长率为22.8%,2025年销售共识预期为855.4亿美元,预计增长14.4%[6][7] - 波音公司是数十年来领先的商用飞机制造商,其长期盈利增长率为17.9%,2025年销售共识预期为856.6亿美元,预计大幅增长28.8%[7][8] 公司股价表现 - 在过去一年中,公司股价大幅上涨63.8%,远超行业13%的增长水平[9]
12年后,这家航司“重押”波音
观察者网· 2025-08-11 17:01
订单与机队更新 - 公司向波音订购14架777-9宽体客机 订单总价值81亿美元(约582亿元人民币) 预计2034年前完成交付 并保留追加7架同型号飞机的选择权[1] - 此次订单是公司时隔12年后再次向波音采购客机 订单将使公司波音777X系列总订单量增至35架 成为全球第三大777X客户[1] - 新订单旨在逐步替换老旧波音777机队 现役波音777-300及777-300ER客机平均机龄分别达24年和12.9年 并配合香港国际机场扩建后的运力增长需求[1][2] 机型与交付进展 - 波音777-9机型尚未获得适航认证 投入商业运营时间多次推迟 第五架测试机于8月5日完成首飞 业界希望其按波音最新目标(2026年)投入运营[2] - 公司早在2013年12月首次表达采购21架波音777-9X飞机的意向 原计划2021至2024年间接收 但因研发延误交付时间推迟至2027年[1][2] 机队规模与采购策略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公司及旗下货运公司共持有180架客机及货机[2] - 过去十余年间空客A320、A350等主力机型构成公司运力扩张主体[2] - 公司已签署超过100架新飞机的采购协议 覆盖与空客及波音的长期合作 并密切关注中国商飞C919加长型号及C929发动机选型[3] 市场反应与业绩预期 - 公布购机计划后 公司股价于8月6日午后一度下跌超10% 最终收报10.85港元/股 跌幅达9.66%[3] - 摩根士丹利将公司2025至2027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下调7%、5%及7% 主要反映客运收益率预期下调 尽管商务舱需求强劲且载客率同比上升 但2025年上半年客运收益率下跌12.3%[4] - 摩根大通将公司股票评级从"中性"下调至"减持" 目标价降至8.2港元[5] 行业竞争与战略考量 - 飞机先进性(尤其对国际及高端旅客)是影响航空公司选择的重要因素 机队老旧可能导致乘客转向其他航司或不愿支付高价票款 进而迫使公司降价促销 影响营收和利润[3] - 公司期望借助香港特区政府扩大离境税豁免范围(抵港48小时内离境旅客)的新政策 吸引更多中转乘客 并预计下半年机票价格随运力恢复而有所下调[5]
变更飞机机型风波追踪:航司“合同”免责,补偿规则缺位
北京商报· 2025-08-07 22:10
行业现状与争议焦点 - 航司因前序延误、运力调配、飞机故障或机场保障能力不足等因素频繁临时变更执飞机型 但普遍缺乏明确的补偿规则 目前主要以舱位变动为标准进行补偿 [1][5][6][10] - 机型不属于运输合同组成部分 多家航司在运输条件中明确标注"机型不构成运输合同组成部分"等免责声明 仅保证将乘客送达目的地 [4] 消费者投诉核心问题 - 黑猫投诉平台上有531条包含"机型更改"关键词的投诉 主要涉及宽体机更换为窄体机以及特殊机型被更换 [2] - 消费者选择宽体机的原因包括:气流颠簸更小、公务舱座椅可躺平、完善的机上娱乐系统和空中Wi-Fi 机型变更导致飞行体验明显下降 [2] - 部分消费者为体验C919、B747等具有特殊意义的机型专门购票 机型变更导致需求无法实现 要求免费退票但被拒绝 [2][3] 航司应对措施与行业建议 - 航司客服表示需以实际乘坐机型为准 除客票原有权益外一般不给予免费退改权益 但可尝试以"特殊需求"申请免手续费变更 需补齐差价 [8] - 专家建议航司出台"宽体变窄体"补偿标准 如免费签转临近航班、减免退改签手续费 或在售票阶段明示机型变更风险 [13] - 建议消费者采用临近出行再订票策略 或使用航旅纵横等App持续追踪机型 以规避机型变更风险 [13]
空中客车:供应链方面的挑战,尤其是势必锐航空系统公司方面的挑战,正给A350和A220的增产带来压力。
快讯· 2025-07-30 23:52
供应链挑战 - 空中客车面临供应链方面的挑战 [1] - 势必锐航空系统公司方面的挑战给A350增产带来压力 [1] - 势必锐航空系统公司方面的挑战给A220增产带来压力 [1]
国产大飞机新增通航点 C919在郑州开启常态化商业运营
河南日报· 2025-06-21 07:39
国产大飞机C919商业运营进展 - 南航C919国产大飞机完成郑州商业首航 搭载154名旅客 标志着郑州成为C919新通航点 [2] - C919正式加入"郑广快线"常态化运营 该航线日均往返10个航班 连接河南与粤港澳大湾区 [2] - 南航在"郑广快线"部署四种机型(C919/A350/B787/B737) 提供多样化飞行体验 [2] C919机型与市场拓展 - C919是中国首款按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自主知识产权喷气式中程干线客机 2023年5月完成首次商业飞行 [3] - 服务网络覆盖超16个城市 执飞20余条商业航线 近期新增南阳支线机场和郑州枢纽 [3] - 南航针对郑州机场地形气象开展专项评估 选派经验机组保障首航 [3] 用户反馈与行业影响 - 乘客反馈C919起降平稳 引发强烈民族自豪感 专程拍照留念 [2] - 南航表示将完善航线网络 支持郑州建设国际化交通枢纽 [3]
Here's Why Airbus Shares Took Off Today
The Motley Fool· 2025-06-21 03:33
巴黎航展表现 - 空客股价在早盘交易中最高上涨3.1% [1] - 空客宣布获得210亿美元订单 [1] - 波音因近期787梦想客机事故缩减参展规模且未宣布新订单 [2] 空客订单详情 - 获得142亿美元确认订单和67亿美元谅解备忘录订单 [3] - LOT波兰航空首次订购40架A220飞机 [4] - 全日空子公司订购27架A321飞机 [4] - 沙特阿拉伯Riyadh Air订购25架A350宽体机 [4] - 越南越捷航空签署100架A321neo谅解备忘录 [4] 产品竞争力分析 - A350(对标波音787)和A321订单持续强劲 [6] - 40架A220订单缓解了该机型过去一年的销售困境 [6] - A321是波音难以竞争的成功机型 [6]
Airbus orders dominate Paris Air Show as Boeing takes backseat — again
CNBC· 2025-06-19 22:10
巴黎航展动态 - 空客在2025年巴黎航展上占据主导地位 获得132架确认订单 总金额近210亿美元 而波音仅获得41架订单[1][2] - 空客后续与越捷航空签署150架A321neo谅解备忘录 并与埃及航空和星宇航空达成宽体A350订单[3] -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获得60架E175确认订单及额外选择权[5] 行业需求与订单情况 - 航空行业需求保持强劲 空客和波音订单积压分别超过8000架和5000架 交付排期已至2031-2032年[9][10] - 亚航正在讨论扩大空客XLR订单 该机型可降低燃油成本使航司提供更廉价的中远程航线[4] - 尽管印度航空事故造成反思氛围 但新飞机订单需求仍保持强劲 与航空旅行需求相匹配[13][15] 波音公司现状 - 波音在航展保持低调 因737MAX事故 疫情 质量控制问题和交付延迟等多重危机[11] - 印度航空787梦想客机空难打乱波音重返舞台计划 CEO取消出席航展[12] - 分析师认为波音低调表现源于地缘政治背景和关税不确定性 而非需求减弱[15] 行业长期趋势 - 航空公司正在重新评估机队策略 但盈利能力提升 机队老化 债务水平降低和GDP增长等因素支撑长期新机需求[16] - 宽体飞机需求特别强劲 因疫情后恢复进度落后于窄体市场[15] - 国防领域在航展占比近半 反映中东冲突和俄乌战争背景下国家安全支出增加趋势[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