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体产品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策略:数字货币:打开跨境结算与融资新路径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6-23 22:41
报告导读 - 主题交易热度维持平稳,日均成交额4.32亿元,日均换手率3.35%,结构切换加速 [1] - 稳定币与PCB主题领涨,新消费/创新药/稀土永磁主题回调 [1] - 看好科技类主题再次布局机会,推荐数字货币/AI智能体/内需消费/并购重组 [1] 主题一:数字货币 - 2025陆家嘴论坛提出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跨境支付通上线便利陆港经贸往来 [2] - 中国香港、美国通过稳定币相关法律规范,稳定币适用于跨境支付场景,有望成为企业跨境结算降本增效途径 [2] - 稳定币是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WA)重要载体,可能成为优质企业跨境融资新方式 [2] - 推荐区块链、跨境清算系统等底层技术供应商,以及具备牌照优势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和数字安全协议服务商 [2] 主题二:AI智能体 - 字节跳动、阿里、百度密集发布智能体产品,AI智能体公司Manus开放普通用户注册 [2] - AI智能体是端到端完整解决方案,核心功能包括感知/决策/执行能力,将提升大模型数据调用量并加速垂类应用落地 [2] - AI智能体成为AI应用商业化关键催化,有望拉升算力需求曲线 [2] - 推荐具备资本开支与用户优势的互联网大厂,以及受益算力需求提升的AIDC和国产算力产业链 [2] 主题三:内需消费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件强调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质效 [3] - 国务院推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激发服务消费潜力,放大新兴消费带动效应 [3] - 推荐教育/育儿/养老等服务消费,国牌化妆品/IP潮玩/宠物等新兴消费 [3] 主题四:并购重组 - 证监会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深化资本市场制度改革 [3] - 2025年以来上市公司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数量是2024年同期的3.3倍,已实施完成交易金额超2000亿元,是2024年同期的11.6倍 [3] - 推荐半导体、高端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优质资产重组,能源资源和公共服务等领域专业化整合 [3]
中科金财(002657):AI原生智能体和算力业务打开成长空间
新浪财经· 2025-06-09 18:39
公司概况 - 公司是老牌金融科技和数据中心服务厂商,成立于2003年,主要客户包括金融机构、政府与公用事业、企业等 [2] - 公司从成立之初就布局AI领域,自主研发行业垂类多模态大模型,并开发了适用于金融服务、汽车智能座舱、直播电商等场景的AI产品 [2] - 公司已部署底层算力中心基础设施,具备金融科技和数据中心综合服务能力 [2] AI业务布局 - 公司创新推出AI-Native技术架构,致力于搭建从底层架构到应用场景均以AI为核心的服务链条 [3] - AI-Native架构通过原生化的动态规划-决策贯通设计,使系统具备自进化的业务理解能力,区别于传统AI工具化架构 [3] - 公司已推出全栈AI智能体产品矩阵,将率先服务于金融领域 [3] - 2024年公司AI业务收入达2.08亿元,已签订单2.93亿元 [3] 算力业务发展 - 公司长期提供数据中心综合服务,2024年数据中心服务收入2.97亿元,签订订单5.57亿元 [4] - 公司正加速拓展算力服务,包括算力中心建设、改建、部署、调优、维保等 [4] - 已参与多家地方政府算力中心、高校算力中心建设,并联合国内厂商推出云算力及应用一体机解决方案 [4] 财务预测 - 预测2025-2027年EPS分别为-0.04、0.07、0.14元 [2] - 给予目标价29.21元 [2]
京东工业发布供应链核心工业大模型
中国化工报· 2025-05-28 10:13
京东工业发布工业大模型Joy industrial - 公司发布行业首个以供应链为核心的工业大模型Joy industrial,依托多年工业数智供应链经验构建"工业大模型+供应链场景应用"双引擎,形成从底层算力到应用的全栈产品矩阵 [1] - 首批推出满足供应链上游需求的AI智能体产品(需求代理、运营代理、关务代理)及下游服务产品(商品专家、集成专家),目标覆盖汽车后市场、新能源、机器人等垂直行业 [1] - 工业大模型通过理解多模态数据解决行业标准不统一问题,而非依赖单一标准化手段 [1] 工业大模型赋能业务转型规划 - 公司提出AI赋能业务"三步走"战略:第一阶段通过AI员工提升单点作业效率(生产力变革) [2] - 第二阶段实现企业内大范围AI执行替代,推动组织重构(生产关系变革) [2] - 第三阶段达成上下游产业链AI协同,形成产业生态级变革(生产方式变革) [2] 技术应用与行业定位 - 工业大模型被定位为破解工业供应链难题的新机遇,特别强调对非标数据处理能力的差异化优势 [1] - 技术路径显示公司从单场景效率提升逐步向产业链协同升级递进,最终目标重构产业生态 [2]
美格智能(002881):业绩开启高增通道,端侧AI+Agent打开未来成长空间
天风证券· 2025-05-06 16:4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通信/通信设备,6个月评级为增持(维持评级),当前价格49.15元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业绩同比持续高增,在物联网复苏及端侧AI持续布局下,业务有望持续亮眼增长 [1] - 24Q4扭亏为盈,全年业绩高增,受益于物联网板块复苏和新业务拓展 [1] - 25Q1延续强劲高增长,面向多领域产品出货量高速增长,高算力模组应用深入带动营收和净利润大增 [2] - 费用管控成效好,虽毛利率受产品结构影响承压,但净利率提升,预计随着智能/算力模组应用增加,盈利能力将继续提升 [3] - 公司在多应用场景实现拓展,展现端侧能力,如在无人机、AR眼镜、机器人、AI智能体等领域有相关产品落地 [4][5] - 比亚迪智驾下沉有望推动5G智能模组渗透率提升,公司有望受益 [6] - 基本维持公司25 - 26年归母净利润为2.5/3.5亿元,预计27年为4.7亿元,对应25 - 27年PE估值为52/36/27倍,维持“增持”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9.4亿元(YoY +36.98%),归母净利润1.36亿元(YoY +110.16%),扣非净利润1.27亿元(YoY +243.61%);单24Q4实现营业收入7.59亿元(YoY +29.22%),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4422万元/3652万元,均扭亏为盈 [1] - 25Q1实现营业收入9.97亿元,同比增长73.57%,归母净利润4630万元,同比高增616.02%;扣非净利润4481万元,同比高增778.78% [2] - FY24和25Q1毛利率17.03%/14.54%,24年和25Q1实现净利率4.57%/4.64%,同比提升1.65pct/3.63pct [3] 应用场景拓展 - 2014年研发第一款智能模组,实现从2G - 5G传输能力和0.2TOpS~48Tops的阶梯算力覆盖,预计下一代模组AI算力将突破100TOpS [4] - 无人机领域,行业领先客户基于公司高算力AI模组研发上线多款智能无人机产品,该模组AI算力超27Tops [4] - AR眼镜领域,为VITURE下一代主流AR眼镜定制开发的高算力AI增程解决方案已上线,NPU芯片支持近14Tops的AI算力 [4] - 机器人领域,在CES2025上,合作伙伴发布人形机器人原型机,内置公司高算力AI模组;还携手发布2款全新微小型AI机器人产品,内置公司5G高算力模组 [5] - AI智能体领域,在CES2025展会发布AI智能体产品AIMO,搭载高通骁龙系列高性能计算芯片,最高可提供100Tops AI终端侧AI能力,正加速开发模型在端侧落地应用及端云结合整体方案 [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基本维持公司25 - 26年归母净利润为2.5/3.5亿元,预计27年为4.7亿元,对应25 - 27年PE估值为52/36/27倍,维持“增持”评级 [7] 基本数据 - A股总股本261.80百万股,流通A股股本181.06百万股,A股总市值12867.56百万元,流通A股市值8899.09百万元,每股净资产6.18元,资产负债率47.66%,一年内最高/最低73.00/17.76元 [8] 财务预测摘要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2147.34、2941.37、4817.93、6483.23、8210.57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 - 6.88%、36.98%、63.80%、34.56%、26.64% [12][13][14] - 2023 - 2027E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64.51、135.57、249.19、353.28、470.45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 - 49.54%、110.16%、83.81%、41.77%、33.17% [12][13][14] - 2023 - 2027E毛利率分别为19.16%、17.03%、17.45%、17.76%、17.78%,净利率分别为3.00%、4.61%、5.17%、5.45%、5.73% [14] - 2023 - 2027E ROE分别为4.36%、8.65%、13.92%、17.04%、19.26%,ROIC分别为8.83%、16.67%、21.41%、24.85%、29.30% [14] - 2023 - 2027E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1.00%、43.21%、42.95%、42.39%、43.81%,净负债率分别为 - 8.58%、0.72%、0.57%、 - 4.10%、 - 5.23% [14] - 2023 - 2027E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3.98、3.51、3.91、4.00、4.09,存货周转率分别为4.22、5.00、6.71、7.96、8.76,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1.11、1.20、1.63、1.93、2.07 [14] - 2023 - 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0.25、0.52、0.95、1.35、1.80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 - 0.12、 - 0.50、0.35、0.87、0.77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5.66、5.99、6.84、7.92、9.33元 [14] - 2023 - 2027E市盈率分别为199.47、94.91、51.64、36.42、27.35,市净率分别为8.69、8.21、7.19、6.21、5.27,EV/EBITDA分别为18.76、17.75、27.11、28.69、21.23,EV/EBIT分别为20.99、19.81、 - 13.54、111.11、23.05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