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境融资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解读】当“科创”碰撞“莲花” 澳门科创债认证标准将有力促进跨境融资
新华财经· 2025-06-27 22:32
澳门债券市场发展 - 澳门将债券市场作为经济适度多元化的重点产业突破口,政策导向明确支持打造中葡金融服务平台、加快培育债券市场、创新制度安排及丰富特色债券品种 [1] - MOX澳交所推出澳门科技创新债券并公布《澳门科创债认证标准(试行)》,同时成立澳门科创债认证委员会,成员涵盖科技、法律、金融等领域专家 [1] - 截至2025年6月25日,MOX澳交所发行上市债券总规模达9525亿澳门元,其中人民币计价债券占比41.7%(约4000亿澳门元) [7] 澳门科创债政策与标准 - 《认证标准》明确发行主体范围包括科技型企业、科创投资机构、孵化支持类企业、商业银行等,要求资金100%用于技术研发或成果转化 [2][4] - 发行主体需满足"认证科技企业"资质,截至2025年4月仅41家澳门企业获认证,且需在澳经营满1年并属高新技术领域 [3] - 横琴合作区注册企业在"琴澳双合规"要求下可在澳门发债,募资投向需穿透式披露季度研发进展与成果转化率 [3][4] 差异化定位与主体优势 - 澳门科创债侧重"孵化支持",与内地"科技板"聚焦成熟企业形成错位,优先支持孵化器运营商及技术转化商 [4][5] - 孵化支持类企业可获最高50%债券发行费用补贴,并享受QFLP试点便利,通过孵化器吸引外资投资内地项目 [5] - 五类优先受益主体:澳门认证科创企业、孵化支持机构、跨境技术转化企业、绿色技术企业、市场化产业投资机构 [6] 离岸市场建设与战略定位 - 澳门定位为"离岸型"债券市场,吸引全球投资者与发行人,强化自由港及中葡平台优势 [9] - 金融基建持续升级,CSD系统将自主升级以便利国际投资者参与,目标构建多元化离岸债券市场 [7] - MOX澳交所以绿色、产业、科技为特色锚点,推动澳门债券市场互联互通,服务实体经济多元发展 [7][8]
8180万美元!崇左市城建集团成功发行全市首笔、全区第三笔境外债券
搜狐财经· 2025-06-25 19:45
债券发行概况 - 崇左市城建集团成功发行全市首笔、全区第3笔境外债券,总规模达818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5.9亿元),分3批发行[1][4] - 第1批发行4000万美元由广西北部湾银行提供SBLC增信,票面利率6.4%[4] - 第2批发行2770万美元由桂林银行提供SBLC增信,票面利率6.4%[4] - 第3批发行1410万美元为无抵押债券,票面利率6.5%,上市地点包括澳交所和MOX[4] 市场反响与战略意义 - 债券吸引多家国际知名投资机构认购,市场反响热烈,体现公司在国际资本市场的信誉与发展潜力[4] - 此次发行是公司拓展跨境融资渠道、落实"走出去"战略的成功实践,为后续发行REITs、产业基金等产品奠定基础[5] 公司经营表现 - 1-5月主营业务收入达29.14亿元,同比增长28.61%[5] -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2亿元,纳税3238万元[5] - 旗下景区商区累计接待游客377万人,同比增长93.19%[5]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以债券发行为新起点,扩大贸易业务规模和主营业务收入[5] - 持续探索国内国际资本市场资源,为市场化转型注入更多资金[5]
国泰海通|策略:数字货币:打开跨境结算与融资新路径
报告导读 - 主题交易热度维持平稳,日均成交额4.32亿元,日均换手率3.35%,结构切换加速 [1] - 稳定币与PCB主题领涨,新消费/创新药/稀土永磁主题回调 [1] - 看好科技类主题再次布局机会,推荐数字货币/AI智能体/内需消费/并购重组 [1] 主题一:数字货币 - 2025陆家嘴论坛提出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跨境支付通上线便利陆港经贸往来 [2] - 中国香港、美国通过稳定币相关法律规范,稳定币适用于跨境支付场景,有望成为企业跨境结算降本增效途径 [2] - 稳定币是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WA)重要载体,可能成为优质企业跨境融资新方式 [2] - 推荐区块链、跨境清算系统等底层技术供应商,以及具备牌照优势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和数字安全协议服务商 [2] 主题二:AI智能体 - 字节跳动、阿里、百度密集发布智能体产品,AI智能体公司Manus开放普通用户注册 [2] - AI智能体是端到端完整解决方案,核心功能包括感知/决策/执行能力,将提升大模型数据调用量并加速垂类应用落地 [2] - AI智能体成为AI应用商业化关键催化,有望拉升算力需求曲线 [2] - 推荐具备资本开支与用户优势的互联网大厂,以及受益算力需求提升的AIDC和国产算力产业链 [2] 主题三:内需消费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件强调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质效 [3] - 国务院推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激发服务消费潜力,放大新兴消费带动效应 [3] - 推荐教育/育儿/养老等服务消费,国牌化妆品/IP潮玩/宠物等新兴消费 [3] 主题四:并购重组 - 证监会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深化资本市场制度改革 [3] - 2025年以来上市公司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数量是2024年同期的3.3倍,已实施完成交易金额超2000亿元,是2024年同期的11.6倍 [3] - 推荐半导体、高端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优质资产重组,能源资源和公共服务等领域专业化整合 [3]
中企境外上市潮涌:备案提速、A+H扩容、政策红利三重驱动
搜狐财经· 2025-05-29 17:48
境外上市热潮 - 2025年以来中资企业赴境外上市热潮持续升温,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A股龙头已登陆港股,牧原股份、三一重工等超百家行业领军企业密集递交境外上市申请 [2] - 截至5月28日已有35家中企登陆美股、20家登陆港股,双双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3] - 168家企业正处于备案流程中,其中133家处于"补充材料"阶段,覆盖新消费、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新兴领域 [3] 备案效率提升 - 证监会备案审核周期从2024年平均100日以上压缩至60日内,宁德时代以25天创下H股备案最快纪录 [3] - 备案制改革提升政策透明度,直接激发企业申报热情 [3] A+H双融资平台崛起 - 恒瑞医药港股上市获455倍超额认购,宁德时代认购倍数达151倍 [4] - 牧原股份5月27日递交港股上市申请,当前排队企业中的"A+H"预备军已超2024年全年港股IPO总量 [4] - 韦尔股份、三花智控等硬科技企业扎堆冲刺港股 [4] 政策支持与市场生态 - 外汇局拟放宽境外上市资金汇兑、账户使用等限制,证监会承诺完善与国际投资者沟通机制 [5] - 央行将扩大QFLP试点、推广"创新积分制"数据共享,为硬科技跨境融资提供征信支持 [5] - 德勤预测2025年港股融资额将达1300亿-1500亿港元,AI、医疗科技等赛道贡献超六成增量 [5] 资本出海战略升级 - 新式茶饮品牌古茗、蜜雪集团、沪上阿姨等密集赴港赴美上市,加速复制"中国供应链+全球市场"模式 [6] - 新加坡交易所完善二次上市框架,吸引中概股形成"A+H+S"多地上市生态 [6] - 中企资本出海从单一融资需求转向全球产业链整合、品牌国际化、技术合作等多维战略布局 [6]
A股巨头南下潮涌,借道港股链接全球资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8 17:57
港股市场成为中资企业跨境融资主战场 - 2025年港交所新上市24家公司 募资额658.25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35.3%和691.4% [1] - 2025年港股新股募资额已超越2023年全年 或有望超过2024年的881.47亿元和2022年的1046.22亿元 [4] - 今年以来144家公司递表港交所 较去年同期97家增长近50% 4月单月45家递表创近四年新高 [4] A+H股上市案例 - 三一重工拟赴港集资15亿美元 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62.3% 覆盖150余国 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18.77%至211.8亿元 净利润增56.4% [2] - 韦尔股份筹划H股上市以推进国际化战略 海天味业已通过港交所聆讯 拟发行不超过7.11亿股H股 [3] - 2025年已有5家A股公司登陆港股 包括宁德时代(募资353亿港元)、恒瑞医药等 上市后股价普遍上涨 [4] 港股新股表现与政策环境 - 2025年港股新股首日上涨比例达58.3%(14/24) 显著高于2024年的45.16% 3月以来仅2家首日破发 [5] - 映恩生物上市首日大涨116.7% 反映市场对生物科技板块热情 [6] - 香港监管政策优化包括审批提速、快速通道机制、"科企专线"等 叠加金融互联互通政策推动上市热度 [6][7] 企业赴港动因分析 - 国际化战略驱动:港股可对接国际资本市场 提升品牌影响力 如三一重工计划用募资拓展东南亚及中东市场 [2][7] - 制度优势吸引:港交所18A/18C章节为科创企业提供专属通道 主板条件保持灵活性 [7] - 市场环境改善:港股流动性好转 交投活跃度提升 部分A股排队企业转向H股 [7]
重庆:鼓励境内外金融机构合作开展“外保内贷”、多式联运提单融资、离岸人民币国际信用证等国际贸易金融业务
快讯· 2025-05-28 14:07
金融要素赋能水平提升 - 依托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积极争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持续推动金融改革创新 [1] - 促进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优化跨境人民币服务流程 [1] - 到2027年累计跨境融资规模目标为270亿美元 [1] 国际贸易金融业务创新 - 支持创新发展新型离岸贸易,鼓励银行探索优化业务真实性审核 [1] - 鼓励境内外金融机构合作开展"外保内贷"、多式联运提单融资、离岸人民币国际信用证等业务 [1] - 强化出口信保保单融资增信保障 [1] 数字贸易金融服务 - 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商标权、科技成果等无形资产质押融资服务 [1] - 探索将数据要素纳入承保评审服务内容 [1] - 用好金渝网提升数字贸易主体及上下游金融服务便利度 [1]
陕西中行支持陕西企业跨境融资额逾150亿元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08 19:13
金融机构与外贸企业合作 - 11家金融机构与15家外贸企业签订融资合作协议,授信总额度达121.3亿元 [1] - 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作为唯一合作银行,累计支持省内企业跨境融资金额折合人民币逾150亿元 [1] 债务资本市场业务 - 中国银行境外债业务规模位列全国首位,中国银行陕西分行境内债券承销位列四大行首位 [1] - 公司持续加大对境内外债承销和债券分销业务的投入力度,提升陕西大中型企业直接融资比例 [1] 自贸区及科技金融服务 - 公司在省内自贸试验区内布局26家营业网点,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1] - 围绕"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推出"中银科贷通"等特色产品,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超417亿元,较年初新增81亿元 [1] 跨境人民币同业合作 - 公司在中亚地区开设多个跨境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累计跨境收支超14亿元 [2] - 成功开立中国—中亚峰会召开后全国首个该类型账户(乌兹别克斯坦土伦银行账户) [2] 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 - 前3月新增9家试点企业、3家试点机构,目前共有试点企业72家、试点机构30家 [2] - 累计办理便利化试点业务2.3万余笔,金额合计近145亿美元,试点成效位列省内同业第一 [2] 中小外贸企业支持 - 第一季度为295家中小外贸企业白名单客户发放贷款近8.4亿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