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智能音箱
icon
搜索文档
粉笔AI刷题系统班单月销量突破4.2万单 10月销量环比激增超100%
证券日报网· 2025-10-30 16:48
基于十余年教研积累和技术沉淀,粉笔AI正迎来规模化应用阶段,年内已上线多款智能备考产品。公 考AI刷题系统班、事业单位AI刷题系统班、AI智能音箱、AI刷题冲刺班、教资面试AI点评系统系列产 品均已成功落地,业务协同效应已经显现。截至2025年10月,粉笔公考AI面试点评已经帮助32万名用 户完成了432万次面试点评,在用户端中广受好评。 基于市场的积极反馈,粉笔宣布,国企央企面试AI产品官宣即将上线,社会招聘AI求职产品和AI交互 外语学习产品均已在内部孵化中。 2020年至今,粉笔AI应用已服务超1500万用户,使用过粉笔各类AI产品的付费用户数超150万,规模持 续快速增长。 随着近期公务员、事业单位等考试报考年龄限制从35岁放宽至38岁,职业教育市场迎来结构性增长机 遇,与备考关键期的叠加,催生市场对高效备考方案的迫切需求。 本报讯(记者袁传玺)今日,国内职业教育赛道头部企业粉笔(02469.HK)宣布,截至10月29日,旗下AI刷 题系统班销量突破42000单,实现里程碑式突破,环比增长超100%。 ...
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 粉笔AI刷题系统班10月销量环比激增超100%
智通财经· 2025-10-30 15:18
今日,国内职业教育赛道头部企业粉笔(02469)宣布,截至10月29日,旗下AI刷题系统班销量突破42000单,实现里程 碑式突破,环比增长超100%,展现其AI教育产品的强劲市场吸引力。 2020年至今,粉笔AI应用已服务超1500万用户,使用过粉笔各类AI产品的付费用户数超150万,规模持续快速增长。 随着近期公务员、事业单位等考试报考年龄限制从35岁放宽至38岁,职业教育市场迎来结构性增长机遇,与备考关键 期的叠加,催生市场对高效备考方案的迫切需求。 基于十余年教研积累和技术沉淀,粉笔AI正迎来规模化应用阶段,年内已上线多款智能备考产品。公考AI刷题系统 班、事业单位AI刷题系统班、AI智能音箱、AI刷题冲刺班、教资面试AI点评系统系列产品均已成功落地,业务协同效 应已经显现。截至2025年10月,粉笔公考AI面试点评已经帮助32万名用户完成了432万次面试点评,在用户端中广受 好评。 基于市场的积极反馈,粉笔宣布,国企央企面试AI产品官宣即将上线,社会招聘AI求职产品和AI交互外语学习产品均 已在内部孵化中。将AI技术应用于更广泛的职场辅导场景,这一布局有望为粉笔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
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 粉笔(02469)AI刷题系统班10月销量环比激增超100%
智通财经网· 2025-10-30 15:15
智通财经APP获悉,今日,国内职业教育赛道头部企业粉笔(02469)宣布,截至10月29日,旗下AI刷题系统班销量突 破42000单,实现里程碑式突破,环比增长超100%,展现其AI教育产品的强劲市场吸引力。 2020年至今,粉笔AI应用已服务超1500万用户,使用过粉笔各类AI产品的付费用户数超150万,规模持续快速增长。 随着近期公务员、事业单位等考试报考年龄限制从35岁放宽至38岁,职业教育市场迎来结构性增长机遇,与备考关键 期的叠加,催生市场对高效备考方案的迫切需求。 基于十余年教研积累和技术沉淀,粉笔AI正迎来规模化应用阶段,年内已上线多款智能备考产品。公考AI刷题系统 班、事业单位AI刷题系统班、AI智能音箱、AI刷题冲刺班、教资面试AI点评系统系列产品均已成功落地,业务协同效 应已经显现。截至2025年10月,粉笔公考AI面试点评已经帮助32万名用户完成了432万次面试点评,在用户端中广受 好评。 基于市场的积极反馈,粉笔宣布,国企央企面试AI产品官宣即将上线,社会招聘AI求职产品和AI交互外语学习产品均 已在内部孵化中。将AI技术应用于更广泛的职场辅导场景,这一布局有望为粉笔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
就业市场“求稳”催热面试辅导 首个国央企面试AI备考工具即将上线
智通财经网· 2025-10-30 11:14
智通财经APP获悉,10月30日,粉笔(02469)宣布即将面向广大国央企备考考生推出全新面试AI产品。 这一动作,标志着粉笔进一步完善从公考笔试到求职面试辅导业务矩阵,在职业教育领域构建起更完整 的生态布局。 据粉笔介绍,该产品依托海量央国企历年面试题库,构建高度贴合实际面试流程的在线交互体系,力求 1:1模拟央国企面试场景,让用户提前适应面试节奏,突破传统模式下面试辅导"付费价格高、练习频次 低"的痛点。 区别于通用面试点评工具,粉笔国企央企面试AI产品一方面针对国央企面试的核心考察维度(政治站 位、岗位匹配、逻辑表达等),提供分层拆解的深度分析,另一方面结合用户个人作答特点给出针对性 建议。同时,AI还能够结合用户个人经历、岗位需求等信息,生成专属示范作答,实现了标准化专业 知识供给与个性化深度服务的有效融合。 据统计,国企央企面试AI产品是粉笔2025年推出的第6款智能备考产品,公考AI刷题系统班、事业单位 AI刷题系统班、AI智能音箱、AI刷题冲刺班、教资面试AI点评系统系列产品已成功落地。2026年国考 报名公考发布后,粉笔AI刷题系统班单日销量突破14000单,充分展现了市场认可度。 粉笔透露, ...
港股异动 | 粉笔(02469)尾盘涨超5% AI产品矩阵持续丰富 机构看好AI刷题班加速放量
智通财经网· 2025-10-10 15:43
公司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尾盘上涨超过5%,截至发稿时上涨4.48%,报2.8港元 [1] - 成交额为1.55亿港元 [1] 公司业务与产品动态 - 公司推出基于大模型的教师资格面试AI点评系统 [1] - 公司此前已推出公考及事业单位AI刷题系统班和自研AI智能音箱硬件设备 [1] - 公司近期披露,其事业单位AI刷题班上线不久销量即突破5000份 [1] 行业分析与前景展望 - 华泰证券预计下半年随着国考临近,AI刷题班有望加速放量 [1] - 华泰证券预计公司AI刷题班全年销量有望接近20万人次 [1] - 新的AI产品具备更低的定价、更个性化和高效的学习体验、更难被盗版等特征 [1] -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AI产品被认为具备较强竞争力和更稳健的盈利能力 [1] - 中长期看,AI产品有望逐步替代传统产品形态,并向更广泛的长尾用户渗透,从而推升用户增长和盈利天花板 [1]
粉笔研发投入持续领跑行业 技术壁垒构筑护城河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30 17:37
本报讯 (记者袁传玺)9月29日,粉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粉笔")发布2025年中期报告。2025年上半 年,粉笔实现营收14.92亿元,净利润为2.2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2.71亿元。 报告显示,2025年,粉笔继续保持行业领先的研发投入力度,坚持长期主义发展战略,通过持续技术创 新和服务优化巩固市场地位。 研发投入持续领先 坚持长期主义策略 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行业面临短期波动,部分区域性及中小型教育机构为提升市场份额,采取了较为激 进的价格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整体盈利水平造成压力。但单纯依靠价格因素,难以形成可持续的 竞争优势,教育服务的核心价值仍体现在教学质量、学习效果及服务水平等关键维度。 2025年,粉笔研发开支1.08亿元,与去年同期保持同等水平,投入稳定持续。 自2023年以来,生成式AI产业化进程加速落地。粉笔率先推出了行业首个自研垂域大模型,并以此为 基础,落地了粉笔AI老师、精品AI面试点评、公考AI刷题系统班、事业单位AI刷题系统班、AI智能音 箱等系列AI教学产品,在核心教学领域建立起显著技术优势。 对比来看,2024年和2023年,粉笔的研发投入分别为2.51亿元和2.21亿元, ...
粉笔上半年研发开支达1.08亿元,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中国证券报· 2025-09-29 22:59
来源:公司公告 报告称,粉笔继续保持行业领先的研发投入力度,坚持长期主义发展战略,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和服务优化巩固市场地位。 9月29日,粉笔有限公司(简称"粉笔")发布2025年中期报告。上半年,粉笔实现营收人民币14.92亿元,净利润为2.2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2.71亿元。 | | 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 | | | --- | --- | --- | | | 2025年 | 2024年 | | | 人民幣千元 | 人民幣千元 | | | (未經審計) | (未經審計) | | 收入 | 1,491,952 | 1,630,470 | | 毛利 | 805,748 | 883,203 | | 期內淨利潤 | 226,651 | 277,739 | | 經 調 整 淨 利 潤(非《國 際 財 務 報 告 準 則》計 量 ) 照 | 271,459 | 349.097 | 自2023年以来,生成式AI产业化进程加速落地。粉笔率先推出自研垂域大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落地了粉笔AI老师、精品AI面试点评、公考AI刷题系统 班、事业单位AI刷题系统班、AI智能音箱等系列AI教学产品,在核心教学领域建立起显著技术优势。 ...
粉笔中期报告:研发投入规模行业居前,技术布局深化巩固头部地位
第一财经· 2025-09-29 18:5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人民币14.92亿元[1] - 净利润为2.27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2.71亿元[1] 研发投入 - 2025年研发开支1.08亿元 与去年同期保持同等水平[2] - 2024年研发投入2.51亿元 2023年研发投入2.21亿元 始终保持在行业领先水平[2] - 重新分配未动用IPO募集资金6080万港元 其中1200万港元投资于AI垂直模型和技术开发[2] AI产品与技术布局 - 推出行业首个自研垂域大模型 落地粉笔AI老师 AI面试点评 AI刷题系统班等系列AI教学产品[2] - AI刷题系统班已销售约5万人次 收款约2000万元[2] - AI产品上线有效促进公司整体付费转化效率提升[2] 业务增长点 - AI系列课程成为新增长点 推出AI冲刺班产品满足不同用户针对性学习需求[3] - AI课程快速增长反映用户对个性化教学培训的强烈需求[2] 运营效率与用户反馈 - AI面试模考大赛上线不到半年有近150万人次参与 98.43%受访用户愿意向朋友推荐[5] - 技术创新显著降低师资培训 课程开发及服务交付的边际成本[5] - 规模化效应有望持续优化成本结构并增强盈利韧性[5] 行业竞争态势 - 职业教育行业面临短期波动 部分区域性及中小型机构采取激进价格策略[4] - 单纯依靠价格难以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 教育服务核心价值体现在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4] 战略定位 - 公司坚持长期主义发展战略 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和服务优化巩固市场地位[1] - 作为招录考试培训龙头 体现出强大的产品课程开发和技术研发优势[5] - AI刷题系统班有望通过有质价比的产品摆脱行业竞争泥潭[5]
粉笔研发投入持续领跑行业,技术壁垒构筑行业护城河
格隆汇· 2025-09-29 17:1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人民币14.92亿元 净利润2.27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2.71亿元 [1] 研发投入与技术布局 - 2025年研发开支1.08亿元 与去年同期持平 [2] - 2024年研发投入2.51亿元 2023年2.21亿元 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2] - 重新分配未动用IPO募集资金6080万港元 其中1200万港元投入AI垂直模型研发 4880万港元投入AI高端人才及基础设施 [2] - 推出自研垂域大模型 落地粉笔AI老师 AI面试点评 公考AI刷题系统班等系列AI教学产品 [2] AI业务进展与成效 - AI刷题系统班销售约5万人次 收款约2000万元 [2] - AI产品显著提升付费转化效率 积极影响用户消费决策 [2] - AI面试模考大赛上线半年参与近150万人次 98.43%受访用户愿意推荐该产品 [5] - AI冲刺班产品满足针对性学习需求 成为新增长点 [3] 成本与效率优化 - AI技术降低师资培训 课程开发及服务交付的边际成本 [5] - AI规模化效应持续优化成本结构 增强盈利韧性 [5] 行业竞争态势 - 部分区域性及中小型教育机构采取激进价格策略 对市场整体盈利水平造成压力 [4] - 教育服务核心价值体现在教学质量 学习效果及服务水平 [4] 战略定位与发展前景 - 坚持长期主义发展战略 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优化巩固市场地位 [1] - 作为招录考试培训龙头 具备强大产品课程开发和技术研发优势 [5] - AI产品有望推动参培人次稳健增长并增厚利润 [5] - 用户留存率及运营效率等关键指标保持良好表现 [5]
粉笔2025年中报出炉:研发持续投入,领跑行业AI变革
中国证券报· 2025-08-30 18:1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4.92亿元 净利润2.27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2.71亿元 [1] - 研发开支达1.08亿元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74亿元 [2][3] AI战略与技术投入 - 持续深化"AI+职业教育"战略 计划加大人工智能技术投入 [1] - 重新分配6080万港元未动用IPO募集资金 其中1200万港元投入AI垂直模型与技术研发 4880万港元投入AI高端人才及基础设施 [2] - 通过优化研发资源配置重点投向AI教育等前沿领域 显著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和研发产出质量 [3] AI产品与商业化进展 - 基于自研垂域大模型推出AI刷题系统班 AI智能音箱等创新产品 AI产品线持续丰富 [2][4] - AI刷题系统班已销售约5万人次 收款约2000万元 [2] - AI产品有效促进整体付费转化效率提升 对消费决策产生积极影响 [2] - AI面试点评功能通过高性价比定价获取市场份额 笔试阶段AI课程产品矩阵正在加紧布局开发 [5] - AI课程形成可持续商业逻辑 构建完整AI技术中台体系实现多产品线快速复用 [6] 用户与市场表现 - 平均月活用户数上涨至930万人 注册用户超过7274万 [4] - 庞大用户基础为AI模型优化提供数据资产与应用反馈 构建难以复制的数据壁垒 [4] - 在"互联网+"向"AI+"转型窗口期率先建立市场认知 核心用户群体粘性不断增强 [4] 行业定位与发展前景 - AI产品成为极具潜力的新增长点 未来有望逐步释放价值 [2] - 增长逻辑从线上培训转向AI应用驱动 产品体系有望全面AI化 [6] - AI产品效果和业务拓展情况可能成为影响估值提升的关键因素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