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电商
icon
搜索文档
“2025首席策略荟”:聚焦机遇与挑战,业内共探经济趋势与投资策略
第一财经· 2025-07-01 16:00
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 - 前5个月累计同比工业增加值达6.3%,固定资产投资1月~5月份累计同比仅增长3.7%,反映支出与生产角度理解宏观经济存在差异 [8] - 建议将物价涨幅目标下调至2%,货币政策需更多使用刺激需求的价格型工具,利率和汇率政策需在下半年大幅调整 [8] - 预计美国经济衰退概率加大,美联储可能降息,若美元走弱将为中国央行调整货币政策创造时间窗口 [8] - 若美联储年内降息两次,国内有望跟进降准降息,但需警惕中美利差对汇率的约束 [8] - 预测下半年降息幅度约30个基点,当前10年期国债与美债利差近3个百分点 [8] - 市场对下半年降息预期幅度在10-25个基点左右,但明年若美联储继续大幅降息,国内可能不再跟随 [9] 科技成长与红利资产 - 近期A股突破年内新高,行情由风险偏好提升和事件驱动主导,上证指数突破3400点年内新高 [11] - 券商、科技等高风险偏好板块领涨,但此次上涨是短期题材催化下的高风险偏好释放,持续性存疑 [11] - 当前处于AI产业周期,下半年应关注科技成长,尤其是AI应用领域如智能驾驶等 [13] - 下半年AI端侧机会值得关注,中国大厂资本开支增长反映AI基础硬件需求强劲 [13] - 建议均衡配置红利资产(如煤炭)与成长股,煤炭板块受益于价格反弹预期,性价比优于银行 [13] - 恒生科技市值占比60%的AI应用标的更具稀缺性,可能成为下半年主战场 [13] 外资与港股机遇 - 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业绩在2024年四季度终结连续13个季度下行,出现转机 [16] - 国内科技领域出现积极变化,如DeepSeek大模型推出,改变外资对中国科技资产看法 [16] - 中国制造业优势和韧性促使大量资金从新兴市场流向中国 [16] - 港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达60%,若认可AI应用是大方向,港股更具优势 [16] - 上半年港股流动性好于A股,南下资金及海外回流资金较多,但下半年汇率因素可能改变资金流向 [16] - A股科技成长类板块年底整体幅度或不比港股低 [16] 新消费趋势 - 新消费领域加速崛起,契合90后、00后等年轻消费主力需求从功能性向情感、社交属性过渡 [18] - 新消费企业通过设计、款式等为产品赋予溢价,满足年轻人对个性、好看等情绪价值追求 [18] - 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共同推动新消费行业增长,95后、00后等新兴消费群体带来新机遇 [20] - 高中教育成为新增关注方向,政策计划扩建1000所学校,利好民办高中学校与高中教培行业 [20] - 情绪消费成为重要增长极,茶饮、宠物经济、IP消费品等通过满足情感投射需求快速发展 [20] - AI技术重构消费场景趋势明显,如AI眼镜产品成熟、AI电商在B2B领域成效突出 [21]
618失速:当电商进入“康波周期”的瓶颈期
经济观察报· 2025-06-23 13:38
行业动态 - 2025年618大促表面热闹但消费者兴趣减退、用户增长停滞、玩法同质化,行业陷入"看似有动静、实则无波澜"的怪圈 [2] - 电商行业可能进入"康波周期"瓶颈期,需用长期经济波动理论解读当前发展阶段 [2] 康波周期理论 - 康波周期指资本主义经济中约40-60年的长周期波动,分为创新驱动的上升期、泡沫化的顶峰期、去杠杆的衰退期和产业重构的复苏期 [3] - 技术革命(如蒸汽机、电力、信息技术)推动社会结构和消费习惯的根本转型,电商行业也存在类似规律性波动 [3] 电商发展阶段 - 1999-2009萌芽期:平台型电商兴起,完成用户教育 [5] - 2010-2015快速上升期:智能手机普及,双11/618成为全民节目 [5] - 2016-2020过热期:直播带货、流量红利、价格战盛行 [5] - 2021-2025瓶颈期/转型期:用户红利消失,消费理性化,技术创新减速 [5] 2025年618五大迹象 1. **用户兴趣减退**:主流平台DAU同比增长不足5%,远低于往年两位数增速,消费者对复杂营销套路反感 [6] 2. **平台流量困局**:京东、淘宝、拼多多未公布GMV,转向强调服务质量,新平台(抖音、小红书)蚕食流量 [7] 3. **玩法同质化**:仍依赖百亿补贴、直播带货等老套路,AI应用停留在辅助环节(如文案生成、虚拟主播) [8] 4. **消费者心态变化**:追求性价比、可持续、个性化,二手交易、环保包装、国货崛起成为新选择 [9] 5. **资本与平台心态变化**:降本增效代替扩张,品牌缩减预算,运营更精细化 [9][10] 下一轮复苏方向 - **AI驱动消费重构**:千人千面购物体验、AI虚拟导购、智能供应链、内容与交易深度融合 [12] - **内容社交电商融合**:小红书种草+商城、B站UP主带货、元宇宙场景化购物 [12] - **情绪价值与IP化消费**:Z世代为理念、文化、设计买单,需强化IP孵化与文化运营能力 [13] - **可持续电商**:绿色物流、碳足迹透明、二手电商规范化,京东和小红书已试点相关举措 [14] 行业展望 - 2025年618标志电商周期结束与重构开始,需依赖新技术、新消费文化和新组织结构推动下一轮上升 [15] - 行业增长需从"让利驱动"转向"价值创造主导",探索新范式而非继续内卷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