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管理软件
搜索文档
强链补链探寻增长新曲线 深圳上市公司54起并购重组进行时
上海证券报· 2025-11-18 08:05
深圳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跃度 - 截至11月17日,年内共有54起深圳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案例正在推进,大部分聚焦新兴产业强链补链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1] - 按首次披露日计,今年以来深圳共计发生300起并购事件,其中重大重组有11起 [3] - 2025年深圳正在进行中的并购重组案例,75%涉及技术硬件、电子设备或互联网软件等高新技术领域 [5] 并购交易目的与战略意义 - 并购重组成为企业提升技术能力与拓展市场渠道的高效途径,上市公司注重并购带来的协同效应 [2] - 战略合作类并购能使企业快速引入外部尖端技术,弥补自身研发短板,例如杰美特收购思腾合力以拓展AI算力业务 [1][2] - 垂直整合类并购能够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增强整体竞争力,帮助企业开辟第二增长曲线并重塑估值 [1][2] 并购交易方式与资本结构优化 - 交易方式灵活多样,包括协议收购、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吸收合并等,构成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工具箱” [2][3] - 收购方偏好现金交易或股权整合以优化资本结构,例如沙河股份拟以现金购买晶华电子70%股权 [3] -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通过增发新股收购资产,可能伴随配套融资,将标的资产方与原上市公司股东深度绑定 [3] 政策支持与市场动力 -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为并购重组市场注入强劲动力,《深圳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力争到2027年底完成并购项目超200单、交易总额超1000亿元 [4] - 深圳从资产端、资金端、人才培养、风险防控等方面进行规划,支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和专精特新企业参与并购 [4] - 深证并购基金联盟于2025年1月成立,并设立40亿元并购基金,致力于打造并购重组“深圳高地” [5]
今年以来 A股公司并购交易迭出 也频现港股公司“吃”A股公司——并购重组活力四射
上海证券报· 2025-11-18 05:47
华检医疗收购创业慧康交易方案 - 交易采用“三步走”计划以锁定控制权 [3] - 第一步:葛航拟以5.18元/股价格协议转让9652万股(占总股本6.23%)予杭州更好,总价款5亿元,同时葛航及锦福源将其股份表决权委托给杭州更好,使杭州更好实际控制表决权比例达12.64% [4] - 第二步:股份过户后,杭州更好将提名4名非独立董事和2名独立董事以改组董事会,占据11人董事会半数以上席位,从而掌握经营决策权 [5] - 第三步:筹划定向增发以进一步巩固控制力并注入资金 [6] 华检医疗收购战略意图 - 收购旨在精准把握国家鼓励的“AI+医疗”历史性机遇,中国医院应用软件系统市场未来五年预计保持11.7%的年复合增长率 [7] - 华检医疗提出“K×A”智能资本模式,即以知识产权为核心,通过AI算法进行深度赋能和并购 [7] - 规划未来协同路径,利用华检医疗覆盖超1700家三甲医院的IVD分销网络与创业慧康医院信息系统结合,形成“检测数据+临床数据+AI算法”的闭环解决方案 [8] 深圳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概况 - 按首次披露日期计算,截至11月17日,年内共有54起深圳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案例正在推进,大部分聚焦新兴产业强链补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10] - 从交易目的看,并购重组成为企业提升技术能力与拓展市场渠道的高效途径,注重协同效应,例如杰美特筹划购买思腾合力控制权以向AI算力赛道转型 [11] - 从交易方式看,收购方偏好现金交易或股权整合以优化资本结构,如沙河股份拟以现金购买晶华电子70%股权,亿道信息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朗国科技与成为信息100%股权 [12] 推动深圳并购重组的因素 -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2025年3月及10月深圳相继发布促进风投创投和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完成并购项目超200单、交易总额超1000亿元的目标 [13] - 技术卡位划定活跃赛道,2025年深圳正在进行中的并购重组案例有75%涉及技术硬件、电子设备或互联网软件等高新技术领域 [14] - 并购重组正成为资本常规退出路径,2025年1月深证并购基金联盟成立并设立40亿元并购基金 [14] 民爆行业整合趋势 - 自2025年2月工信部印发《加快推进民用爆炸物品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以来,民爆行业并购活动明显活跃,政策鼓励跨地区、跨所有制重组整合 [16] - 近期案例包括国泰集团以1.1亿元收购北矿爆锚100%股权,江南化工以10亿元受让顺安爆破100%股权,以及江南化工年初以31.69亿元并购兵器工业集团旗下5家民爆公司 [17][18] - 并购呈现产业链整合特征,如江南化工收购顺安爆破实现向下游爆破服务领域延伸 [18] 民爆行业集中度与前景 - 政策目标到2027年底形成3家到5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民爆企业集团 [19] - 2024年民爆行业排名前10企业集团合计生产总值达260.48亿元,行业集中度已提升至62.47% [19] - 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民爆生产企业累计完成的生产、销售总值分别为287.35亿元和285.47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60%和3.38%;累计实现利润总额68.40亿元,同比下降2.54% [19] - 行业未来将从单一产品制造向“制造+服务”的一体化模式转型,竞争转向技术、服务和安全管理的综合竞争 [20]
今年以来,不仅是A股公司各类并购交易迭出,也频现港股公司“吃”A股公司——并购重组活力四射
上海证券报· 2025-11-18 03:14
华检医疗收购创业慧康控制权 - 华检医疗通过其子公司杭州更好智投实施"三步走"计划以取得创业慧康控制权[2] - 第一步为协议转让加表决权委托:葛航转让9652万股(占总股本6.23%)予杭州更好,转让价5.18元/股,总价款5亿元,同时葛航及锦福源私募基金将合计12.64%表决权委托给杭州更好[3][4] - 第二步为改组董事会:股份过户后杭州更好将提名4名非独立董事及2名独立董事,占据11人董事会半数以上席位,并出任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5] - 第三步为筹划定向增发:杭州更好将商议启动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以进一步巩固控制权并注入资金[6] 收购战略背景与协同效应 - 收购旨在把握"AI+医疗"历史性机遇,中国医院应用软件系统市场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11.7%[7] - 华检医疗提出"K×A"智能资本模式,以生命科学知识产权为核心,通过AI算法进行赋能和并购整合[7] - 协同路径包括利用华检医疗覆盖超1700家三甲医院的IVD分销网络与创业慧康医院信息系统结合,形成"检测数据+临床数据+AI算法"闭环解决方案[7] - 将创业慧康纳入"华检生态圈",与圈内IVD、质谱等企业产生协同效应[7] 深圳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趋势 - 截至11月17日,深圳上市公司年内共有54起并购重组案例推进,大部分聚焦新兴产业强链补链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9] - 并购潜在标的"硬科技"成色足,收购方多数有现金流支撑,战略合作类并购可快速引入外部尖端技术,垂直整合类并购能打通产业链上下游[9] - 交易目的注重技术能力提升与市场渠道拓展,例如杰美特筹划购买思腾合力控制权以向AI算力赛道转型[10] - 交易方式灵活多样,包括现金交易(如沙河股份收购晶华电子70%股权)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如亿道信息收购朗国科技100%股权与成为信息100%股权)[11] 深圳并购重组活跃度驱动因素 - 政策红利注入动力:2025年3月发布方案鼓励设立产业并购基金,10月出台方案明确力争到2027年底完成并购项目超200单、交易总额超1000亿元[12] - 技术卡位划定活跃赛道:2025年深圳进行中并购案例75%涉及技术硬件、电子设备或互联网软件等高新技术领域[12] - 并购重组成为资本常规退出路径:2025年1月深证并购基金联盟成立并设立40亿元并购基金[13] 民爆行业整合加速 - 政策推动整合:《加快推进民用爆炸物品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鼓励跨地区、跨所有制重组整合,目标到2027年底形成3-5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14][17] - 行业集中度提升:2024年前10企业集团合计生产总值260.48亿元,行业集中度达62.47%[17] - 近期并购案例迭出:国泰集团1.1亿元收购北矿爆锚100%股权,江南化工竞得顺安爆破100%股权(转让底价10亿元),易普力3.16亿元收购松光民爆51%股份[15][16] - 并购呈现产业链整合特征,如江南化工收购顺安爆破实现向下游爆破服务延伸,竞争向全产业链演变[16] 民爆行业发展趋势 - 在整体产销承压背景下,2025年前三季度民爆生产企业完成生产、销售总值分别为287.35亿元和285.47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60%和3.38%,利润总额68.40亿元,同比下降2.54%[17] - 未来发展核心驱动力来自行业转型升级加速、产品与技术需求提升、竞争格局向产业链整合及高附加值服务转移[18] - 行业将从单一产品制造向"制造+服务"一体化模式转型,竞争转向技术、服务和安全管理的综合竞争,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18]
破发连亏股杰美特现金收购股价跌6.9% 上市超募7.7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6-23 17:46
重大资产重组 - 公司正在筹划以现金方式收购思腾合力控制权 交易完成后标的公司将成为控股子公司 交易价格及收购比例待进一步协商 [1] - 本次交易采用现金方式 不涉及发行股份 不构成关联交易 也不会导致控制权变更 [1] - 交易尚处筹划阶段 双方未签署协议 核心要素需进一步论证 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拓展算力服务器 AI管理软件及云计算业务 结合现有客户资源丰富产品类型 提升技术能力 [1] 财务表现 - 2025年Q1营业收入1.50亿元(同比-29.10%) 归母净利润-365.80万元(上年同期901.91万元) 扣非净利润-1208.45万元(上年同期-136.34万元) [2] - 2024年营业收入7.62亿元(同比+12.59%) 归母净利润707.42万元(上年同期-9162.29万元) 扣非净利润-2755.57万元(上年同期-1.33亿元) [2] -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22万元 -1.155亿元 -9162万元 扣非净利润分别为-570.2万元 -1.574亿元 -1.334亿元 [2] - 2024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2.59% 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107.72%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79.34% [3] 上市情况 - 公司于2020年8月24日创业板上市 发行价41.26元/股 发行3200万股 募集资金净额11.90亿元 超募资金7.67亿元 [3] - 上市次日股价创95.60元历史高点 目前股价33.98元处于破发状态 [5] - 原计划募集资金4.46亿元用于产能扩充 研发中心及营销网络升级项目 [4] - 保荐机构东兴证券获保荐承销费用1.12亿元 总发行费用1.31亿元 [4]
300868,重大资产重组
中国基金报· 2025-06-21 10:40
交易概况 - 公司正筹划以现金方式收购思腾合力控制权 交易价格及收购比例待进一步论证和协商 [2] - 本次交易可能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采用现金方式 不涉及发行股份 不构成关联交易 不导致控制权变更 [2] - 交易完成后思腾合力将成为控股子公司 公司股票不停牌 将分阶段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 交易细节 - 交易模式为"现金收购+控股整合" 拟收购部分股东股权 具体价格及比例待定 [5] - 思腾合力注册资本2416万元 主要股东包括深圳市景弘数字研发服务有限公司(持股50.995%)、王伟(持股32.11%)等 [6] - 交易尚处筹划阶段 未签署协议 核心要素如业绩承诺需协商 需履行内外部决策程序 [6] 战略意图 - 通过收购拓展算力服务器、AI管理软件及云计算业务能力 [5] - 结合现有移动智能终端保护类产品的客户资源与销售渠道 丰富产品类型 提升技术能力 拓宽市场空间 [5] - 思腾合力经营范围涵盖计算机生产组装、系统集成、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等领域 [5][6] 财务影响 - 2024年公司营收7.62亿元(同比+12.59%) 归母净利润707.42万元(扭亏为盈) [8] - 2025年Q1营收1.5亿元(同比-29.1%) 归母净利润亏损366万元 扣非净利润亏损扩大至1208万元 [8] - 本次现金交易将构成重大现金支出 公司将审慎安排资金计划 [7][8] 市场反应 - 6月以来公司股价累计上涨24.4% 截至6月20日收盘价36.5元/股 总市值46.71亿元 [8] 公司背景 - 公司创建于2006年 专注于移动智能终端配件研发设计生产销售 [5] - 2020年在创业板上市 被称为"中国手机壳第一股" [5]
300868,重大资产重组
中国基金报· 2025-06-21 10:32
交易概述 - 杰美特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思腾合力控制权,交易价格及收购比例待进一步论证[2] - 交易可能构成重大资产重组,采用现金方式且不涉及发行股份或关联交易[2] - 交易完成后思腾合力将成为控股子公司,公司股票不停牌[2] 交易目的 - 通过收购拓展算力服务器、AI管理软件及云计算业务能力[6] - 结合现有移动智能终端保护类产品的客户资源与渠道,丰富产品类型并提升技术能力[6] 公司背景 - 杰美特成立于2006年,主营移动智能终端配件研发设计生产,2020年创业板上市[7] - 思腾合力成立于2018年,注册资本2416万元,业务涵盖计算机生产、AI技术研究等领域[7] - 思腾合力股权结构:景弘数字持股50.995%,王伟持股32.11%,其余股东持股16%以下[7] 财务与运营影响 - 杰美特2024年营收7.62亿元(同比+12.59%),净利润707.42万元扭亏为盈[9] - 2025年Q1营收1.5亿元(同比-29.1%),归母净亏损366万元,现金流净额-529万元[9] - 现金交易构成重大现金支出,公司将审慎安排资金计划并强化运营管理能力[9] 市场反应 - 6月杰美特股价累计上涨24.4%,6月20日收盘价36.5元/股,总市值46.71亿元[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