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 京医
icon
搜索文档
关注后续前置仓业务投入成效
华泰证券· 2025-05-15 12: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42.1港币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京东健康1Q25总收入166亿元,同比+25.5%,非IFRS净利润17.7亿元,对应非IFRS净利率10.6%,同比+1.6pp,达到过去两年单季度最高值,主要得益于流感错期带来的用药需求增长、保健和器械等品类消费需求恢复,以及保健品业务增速修复和自营业务规模效益释放。公司致力于2025年加大对自营前置仓投入以优化O2O配送体验,1Q较好利润表为业务投入提供弹药,建议关注前置仓业务投入成效 [1] - 估算1Q25京东健康三大主要品类药品、保健、器械分别实现30+%/20+%/高个位数同比增长,预计2Q25在流感错期影响消失后仍有望保持中双位数收入同比增长。2Q以来京东集团发展即时零售及外卖业务带动主站用户流量增长,京东健康将受益于用户数增长带来的销售机会和上游供应商广告投放预算增加,也有更充足弹药投入前置仓能力建设,中长期即时零售将成为满足用户多层次医药健康需求的补足之一,建议关注前置仓业务投入产出效率及对主业增长的拉动情况 [2] - AI技术赋能京东健康医疗健康服务、专病诊疗、健康管理等业务,2025年1月发布“AI京医”产品体系,2月“京医千询”医疗大模型开源,互联网医院超80%医生问诊单使用AI服务,AI营养师服务满意度达91% [3] - 维持2025 - 2027年非IFRS净利润预测44.1/46.9/49.7亿元不变,给予2025年28x目标非IFRS PE估值(不变),目标价42.1港币(前值:42.7港币),目标价调整主因汇率变化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收入情况 - 1Q25总收入166亿元,同比+25.5%,对比3Q24/4Q24收入增速14.8/11.3%有明显提速,主要因流感错期带来用药需求增长及保健、器械等品类消费需求恢复 [1] - 估算1Q25三大主要品类药品、保健、器械分别实现30+%/20+%/高个位数同比增长,药品因流感错期短期提速显著,预计2Q25在流感错期影响消失后仍有望保持中双位数收入同比增长 [2] 利润情况 - 1Q25非IFRS净利润17.7亿元,对应非IFRS净利率10.6%,同比+1.6pp,达到过去两年单季度最高值,得益于高利润率保健品业务增速修复及自营业务规模效益释放 [1] - 维持2025 - 2027年非IFRS净利润预测44.1/46.9/49.7亿元不变 [4][12] 业务发展 - 公司致力于2025年加大对自营前置仓投入以优化O2O配送体验,1Q较好利润表为业务投入提供弹药,建议关注前置仓业务投入成效 [1] - 2Q以来京东集团发展即时零售及外卖业务带动主站用户流量增长,京东健康将受益于用户数增长带来的销售机会和上游供应商广告投放预算增加,也有更充足弹药投入前置仓能力建设,中长期即时零售将成为满足用户多层次医药健康需求的补足之一,建议关注前置仓业务投入产出效率及对主业增长的拉动情况 [2] AI应用 - AI技术赋能医疗健康服务、专病诊疗、健康管理等业务,2025年1月发布“AI京医”产品体系,实现线上多场景应用,为医生提供智能诊疗辅助和科研支持,并通过AI医生、药师、营养师等专业服务智能体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医疗健康服务 [3] - 2025年2月“京医千询”医疗大模型启动开源,成为国内医疗行业首个全面开源的垂直类大模型,互联网医院已有超80%的医生问诊单使用了AI服务,AI营养师的服务满意度达到91%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 - 2027年公司收入预测662/719/776亿元不变,非IFRS净利润预测44.1/46.9/49.7亿元不变 [12] - 给予2025年28x目标非IFRS PE估值(不变),较可比公司2025年均值17.0x有所溢价,主要考虑公司凭借较高流通效率在医药市场持续获取市占率,且在AI医疗领域具备先发优势,新目标价42.1港元(前值42.7港元),目标价调整主因汇率变化 [14]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 (人民币百万)|53,530|58,160|66,201|71,897|77,596| |+/-%|14.54|8.65|13.83|8.60|7.93| |归母净利润 (人民币百万)|2,142|4,162|3,425|3,617|3,817| |+/-%|347.80|94.31|(17.70)|5.60|5.53| |归母净利润 (调整后,人民币百万)|4,135|4,792|4,413|4,689|4,974| |+/-%|52.35|15.88|(7.92)|6.27|6.08| |EPS (调整后,人民币,最新摊薄)|1.29|1.50|1.38|1.47|1.55| |PE (调整后,倍)|28.44|24.27|26.76|25.18|23.74| |P/B (倍)|2.38|2.11|1.98|1.84|1.70| |ROE (调整后,%)|8.79|9.16|7.68|7.56|7.44| |EV EBITDA (倍)|106.22|30.39|31.79|27.33|23.14| [6] 可比公司估值 |公司名称|代码|股价|市值| |P/S| |营收CAGR| |P/E| |调整后净利CAGR| |----|----|----|----|----|----|----|----|----|----|----|----| | | |(交易货币)|(百万美元)|2025E|2026E|2027E|2025 - 2027E|2025E|2026E|2027E|2025 - 2027E| |阿里巴巴|BABA US|131.7|319,202|2.2|2.0|1.9|7.6|13.1|11.9|11.4|8.1| |拼多多|PDD US|119.5|169,577|2.6|2.2|1.9|17.2|9.3|7.6|6.5|15.6| |美团|3690 HK|139.4|109,233|2.0|1.7|1.5|14.9|15.4|12.3|10.1|21.3| |京东|JD US|37.3|57,888|0.3|0.3|0.3|7.6|9.3|8.1|7.4|5.6| |阿里健康|241 HK|5.4|11,063|2.4|2.2|2.0|11.0|32.5|27.1|22.7|21.5| |益丰药房|603939 CH|27.4|4,608|1.3|1.1|1.0|13.0|18.9|16.2|14.1|15.5| |大参林|603233 CH|17.9|2,825|0.7|0.6|0.5|12.2|17.5|14.8|12.7|20.4| |老百姓|603883 CH|19.5|2,055|0.6|0.6|0.5|9.7|18.2|14.3|12.1|33.2| |一心堂|002727 CH|13.9|1,128|0.4|0.4|0.3|9.7|14.6|11.5|9.6|95.2| |平均值| | | |1.3|1.1|1.0|11.9|17.0|14.0|11.9|28.5| [15] 财务报表相关 -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等展示了2023 - 2027E各年度的营业收入、销售成本、毛利润、EBITDA、融资成本等多项财务指标及变化情况 [20][21][22]
京东健康:一季度营收增25.5%,“京医千询”医疗大模型已启动开源
证券时报网· 2025-05-14 23:12
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166.45亿元,同比增长25.5% [1] - 经营盈利10.71亿元,同比大增119.8% [1] - 经调整净利润1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54亿元增长73.4% [1] - 发布超市场预期的一季报业绩后,股价大涨5.13%,领涨AI医疗概念股 [1] 产品与供应链 - 夯实"新特药全网首发第一站"优势,线上首发多款创新药品,包括辉瑞泰泽纳、Esteve利舒仁、银诺医药怡诺轻、健民集团龙牡小儿紫贝宣肺糖浆等 [1] - 与汤臣倍健、燕之屋、乐福思等健康产品企业深化合作,在产品创新、数智化供应链、精准营销等方面展开深度协同 [2] - 与全球近50个品牌达成2025年新品合作意向,助力品牌提升新品曝光及转化效率 [2] - 与中国生物制药深化战略合作,涵盖肿瘤、风湿、外科/镇痛、肝病、呼吸、心血管、内分泌等多个疾病领域 [3] AI医疗进展 - 发布"AI 京医"产品体系,实现线上多场景应用,为医生提供智能诊疗辅助和科研支持 [2] - 通过AI医生、药师、营养师等专业服务智能体,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专业医疗健康服务 [2] - "京医千询"医疗大模型启动开源,成为国内医疗行业首个全面开源的垂类大模型 [2] - 互联网医院超80%的医生问诊单使用AI服务,AI营养师的服务满意度达91% [2] 市场策略与行业地位 - 致力建线下能力,通过实体据点为供应商提供全渠道服务,增强议价能力 [3] - 强大的供应链是核心竞争力,获得更丰富的产品组合与更优价格,在专利药品、保健品及医疗器械品类增长中发挥关键作用 [3] - 通过与品牌合作推出定制化创新产品,扩大医疗器械市占率 [3] - 线下扩张规划优先聚焦自建模式,后续再考虑并购机会 [3]
京东健康(06618):25Q1业绩点评:收入与盈利实现双增,持续加码医疗AI布局
天风证券· 2025-05-14 22:1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医疗保健业/药品及生物科技,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随着医疗AI应用深化及供应链效率提升,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有望进一步巩固医药电商龙头地位,考虑其技术驱动下的服务变现潜力及商品结构优化,调整2025 - 2027年收入预测为632/ 716/ 815亿元,调整后净利润为44/ 51/ 6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长期看好公司作为自营医药电商不断强化、活跃用户继续渗透以及行业领先的全渠道供应链能力保障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6.45亿元,较去年同期132.67亿元同比增长25.5%;经营盈利为10.71亿元,同比增长119.8%;非国际准则(Non - IFRS)经营盈利为13.08亿元,同比增长73.4%;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Non - IFRS)盈利为17.68亿元,同比增长47.7% [1] 业务亮点 - 自营商品创新与全渠道协同,2025年第一季度巩固“新特药全网首发第一站”优势,线上首发多家企业创新药品,与健康品牌深化合作,在第五届合作伙伴大会上与全球近50个品牌达成2025年新品合作意向 [2] - 医疗AI技术驱动服务升级,2025年1月发布“AI京医”产品体系,截至3月底互联网医院超80%的医生问诊单使用AI服务,AI营养师服务满意度达91%,2月推出国内首个全面开源的医疗大模型“京医千询” [2] 盈利能力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盈利同比大幅增长119.8%至10.71亿元,Non - IFRS经营盈利同比增长73.4%至13.08亿元,主要受益于运营效率提升,Non - IFRS盈利达17.68亿元,同比增长47.7%,净利润率进一步提升至10.6%,核心业务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3] 运营模式 - 截至2024年,京东买药秒送为全国超490个城市的用户提供“最快9分钟”的即时送达服务,7月起在全国17个城市陆续开通医保个账购药功能,累计接入线下药房超2000家,覆盖人口超一亿,已形成“自营 + 在线平台 + 即时零售”相融合的成熟运营模式,随着线上医保购药陆续放开,有望打开中长期增长空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