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

搜索文档
A股公告精选 | 科大讯飞(002230.SZ)等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
智通财经网· 2025-10-20 20:14
中国移动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311亿元,同比增长1.4% [1]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509亿元,同比增长2.5% [1]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7947亿元,同比增长0.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54亿元,同比增长4.0% [1] 科大讯飞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72亿元,同比增长202.40% [2]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60.78亿元,同比增长10.02% [2] 中国船舶业绩预告 - 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为55.5亿元至61.5亿元,同比增加104.30%至126.39% [3] - 预计扣非净利润为40.8亿元至46.8亿元,同比增加106.93%至137.36% [3] - 业绩增长原因为生产效率提升、船舶行业发展态势良好、手持订单结构优化及交付民品船舶数量和价格提升 [3] 工业富联分红方案 - 2025年半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3元,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65.51亿元 [4] - 本次现金分红占公司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54.08% [4] 万润科技澄清公告 - 公司澄清市场上流传的"线上反路演及获得大额订单"信息为不实信息 [5] - 公司近日未开展相关投资者关系活动或接受任何形式调研 [5] 公司并购与资产重组 - 东土科技筹划发行股份购买北京高威科电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股票自2025年10月21日起停牌 [6] - 广晟有色两家全资稀土子公司之间进行吸收合并,旨在强化区域集中管理并降低运营成本 [7] - 星宸科技已完成现金收购上海富芮坤微电子53.3087%股权的工商变更登记 [9] - 依依股份正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股票继续停牌 [10] - 英特集团子公司收购华通医药100%股权获反垄断审查通过,交易价格为3.69亿元 [11] 善水科技管理层变动 - 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黄国荣因个人原因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8] - 公司已由董事吴新艳代为履行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职责,目前生产经营正常 [8] 合金投资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268.23万元,同比增长4985.25% [11] - 第三季度营收为6571.18万元,同比增长21.61% [11] - 前三季度营收为2.3亿元,同比增长54.61%,净利润为725.81万元,同比增长124.87% [11] 永和股份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98亿元,同比增长485.77% [12]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3.4亿元,同比增长11.42% [12]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7.86亿元,同比增长12.04%,净利润为4.69亿元,同比增长220.39% [12] 大族数控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2.28亿元,同比增长281.94% [13]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5.21亿元,同比增长95.19% [13]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9.03亿元,同比增长66.53%,净利润为4.92亿元,同比增长142.19% [13] 鼎通科技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77亿元,同比增长125.39% [14]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1.56亿元,同比增长64.45% [14] -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6117.5万元,同比增长110.67%,营业收入为3.72亿元,同比增长48.12% [14] 神马电力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17亿元,同比增长56.69% [15]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59亿元,同比增长33.38% [15]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77亿元,同比增长28.49%,营业收入为11.63亿元,同比增长29.91% [15] 润本股份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7852.28万元,同比下滑2.89% [16]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42亿元,同比增长16.67% [16] - 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66亿元,同比增长1.98%,营业收入为12.38亿元,同比增长19.28% [17] 大洋生物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8003.66万元,同比增长56.12% [18]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7.47亿元,同比增长11.24% [18]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953.1万元,同比增长48.92%,营业收入为2.48亿元,同比增长5.72% [18] 开勒股份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162.67万元,同比增长159.14% [19]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38亿元,同比下降14.32% [19]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070.74万元,同比增长95.56%,营业收入为1.02亿元,同比下降8.99% [19] 股东减持计划 - 浙矿股份股东陈连方和陈利刚计划合计减持不超过3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9999% [20] - 蓝箭电子股东银圣宇计划减持不超过48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2%),比邻创新计划减持不超过24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 [21] - 吉峰科技股东王新明等计划合计减持不超过1482.7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 [22] 达实智能项目中标 - 公司作为联合体牵头人中标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综合监控系统采购项目,中标金额为9600万元 [23] - 该项目中标金额占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的3.03% [23]
达实智能:公司部分产品已完成鸿蒙认证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20 19:08
公司业务定位与核心能力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物联网产品及解决方案服务商 [1] - 公司的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已成功上架华为云“云商店” [1] 与华为的合作关系 - 公司与华为在十余年前已开始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1] - 公司部分产品已完成鸿蒙认证,并可适配鸿蒙、欧拉、银河麒麟等多个国产操作系统 [1] - 公司与华为云共同服务智慧园区、数据中心等多个领域用户,提供智慧空间物联网应用整体解决方案 [1] 未来发展与合作 - 未来如双方达成重大合作,公司将严格按照监管要求通过公告形式及时披露 [1]
达实智能:联合中标9600万元智慧交通项目
证券时报网· 2025-10-20 16:36
人民财讯10月20日电,达实智能(002421)10月20日公告,公司近日收到中标通知书,公司将作为联合 体牵头人,协同联合体成员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为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 综合监控系统采购项目提供服务。公司将基于自主研发的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协同联合体成员 为该项目提供涵盖综合监控系统、综合管控平台、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电能 质量监测系统及相关服务的智慧交通整体解决方案。该项目中标金额为9600万元,占公司2024年度营业 收入的3.03%。 ...
达实智能:公司中标9600万元智慧交通项目
国际金融报· 2025-10-20 16:25
公司中标项目 - 公司作为联合体牵头人,协同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中标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综合监控系统采购项目 [1] - 中标金额为9600万元,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3.03% [1] - 项目预计合同正式签署并实施后将对公司未来年度的净利润产生积极影响 [1] 项目技术方案 - 项目将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提供服务 [1] - 服务内容包括综合监控系统、综合管控平台、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电能质量监测系统及相关服务 [1]
达实智能:2025年,公司对“AIoT 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自研软件产品进行持续迭代优化
证券日报网· 2025-10-15 16:12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5年3月,并于2010年6月上市 [1] - 公司业务核心是服务于企业园区的智能化和节能建设,以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 [1] - 公司聚焦于金融、科技、高端制造等行业企业,已服务企业园区项目超过3000个 [1] 产品与技术发展 - 2025年公司对自研的“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软件产品进行持续迭代优化 [1] - 2025年3月正式发布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V7版本,优化了冷量预测、中央空调运行调优、能耗异常识别等判别式AI应用 [1] - V7版本正式接入国产大语言模型,探索生成式AI在会议室预订、停车位查询、节能建议等“一句话”智能交互场景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自研平台产品签约金额从去年同期的796.68万元增长至2504.39万元,同比增长214.35%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自研平台产品收入从去年同期的1086.77万元增长至1355.99万元,同比增长24.77% [1]
达实智能中标小米武汉二期智能化项目,助力打造超大研发中心
巨潮资讯· 2025-09-15 10:40
公司业务动态 - 公司与谧空间武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小米武汉二期智能化项目合同 合同金额2386.9万元 [2] - 项目工期222日历天 采用按进度付款方式 [2] - 合同金额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0.75% 对利润无重大影响但有利于提升市场占有率 [4] 项目技术方案 - 提供基于物联网+AI的智慧空间整体解决方案 包含信息发布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 门禁系统等十余个子系统 [2] - 运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现设备设施 空间环境 人员流动的综合分析及能耗数据实时统计预测 [4] - 通过AI视频分析技术实现三防管控 为科技园区赋能 [4] 市场战略布局 - 此次合作巩固公司在华中地区市场地位 是智慧空间服务领域的重要突破 [2][4] - 公司智慧建筑解决方案已覆盖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 200多个城市 3000多个项目 [3] - 在武汉地区曾承接劲牌置业 联影医疗总部基地等标杆案例 [3] 行业政策背景 - 国家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支持企业构建智能化运营管理平台 [4] - 政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鼓励通过物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园区数字化建设 [4] - 企业园区及总部数字化平台建设被视为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4] 项目规模特征 - 小米武汉科技园总建筑面积14.3万平方米 包含9栋办公楼和3栋公寓楼 [2] - 项目涵盖行政办公 实验 数据中心 汽车交付中心 小米之家等多种业态 [2] - 定位为超大研发中心 聚焦人工智能 大数据 云计算等技术优势 [2]
达实智能拟承建小米武汉二期智能化项目
证券时报· 2025-09-15 01:57
项目合作详情 - 公司与小米旗下谧空间武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小米武汉二期智能化项目合同 合同金额2386.9万元 占2024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0.75% [2] - 项目涵盖信息发布系统 会议室预约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 门禁系统 入侵报警系统 智能门锁 访客管理系统 停车场管理系统 数据机房等全栈式智慧空间解决方案 工期222日历天 [2] - 项目位于小米武汉科技园 建筑面积14.3万平方米 含9栋办公楼及3栋公寓楼 涵盖行政办公 实验 数据中心 食堂 汽车交付中心 小米之家 公寓 报告厅等业态 [2] - 此次合作有助于公司在武汉地区打造企业园区智慧空间服务标杆 对市场占有率提升有积极影响 [2] - 公司2024年5月曾承接小米深圳国际总部智能化项目 合同金额1082万元 [2] 公司业务定位与市场覆盖 - 公司定位智能空间服务商 基于自主研发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 聚合模块化空间场景应用 [3] - 业务覆盖企业园区 医院 城市轨道交通 数据及算力中心等领域 提供全生命周期智慧空间服务 [3] - 在企业园区领域推出基于"物联网+AI"的智慧建筑解决方案 覆盖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 200多个城市 3000多个项目 [3] - 服务客户包括阿里巴巴 字节跳动 三七互娱 爱尔眼科等知名企业 截至2024年底已服务全国56.9%的500亿市值以上上市公司 [3] 经营表现与区域拓展 - 受下游行业需求波动影响 公司签约中标情况不及预期 部分已签约项目实施进度滞后 上半年业绩承压 [3] - 业务以国内为主 海外业务逐步拓展 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首次突破百万元 主要在东南亚和中东地区提供智能化与节能服务 [3] - 在马来西亚成立全资子公司 沙特全资子公司正在筹备 海外市场通过三种形式开拓:伴随中国企业出海 成立本地化子公司 与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开拓 [3]
达实智能双项目签约 智慧空间布局再提速
证券日报· 2025-09-12 14:13
项目签约 - 公司签署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南区智能化项目合同 金额2777.89万元 [2] - 公司签署龙岗街道龙腾九年一贯制学校智能化项目合同 金额1136.57万元 [2] - 前海项目总建筑面积20.99万平方米 聚焦人工智能和金融科技领域 [2] - 龙岗学校项目属于区高品质校园建设计划 响应教育数字化政策导向 [2] 技术应用 - 采用自主研发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提供全栈式智慧空间解决方案 [2] - 前海项目涵盖多个子系统 打造企业园区智慧服务标杆 [2] - 学校项目包含视频监控和建筑能效监管系统 构建绿色智慧校园 [2] 战略布局 - 项目响应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 巩固智慧建筑行业领先地位 [2] - 公司业务覆盖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 200多个城市的3000多个项目 [3] - 通过企业园区 医院 城市轨道交通等多领域布局提升市场占有率 [3] 发展前景 - 双项目彰显公司技术实力与市场认可度 对业绩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3] - 合同金额虽占2024年营收比例不高 但有利于创新驱动行业赋能 [3] - 公司践行"智慧百万空间 温暖亿万用户"愿景 未来经营形势值得期待 [3]
达实智能:公司在轨道交通项目中采购过甲骨文相关产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20:52
公司与甲骨文合作情况 - 公司在轨道交通项目中采购过甲骨文相关产品 双方共同为用户提供智能化与节能服务[1] - 合作金额较小 对公司经营不构成重大影响[1] - 未来业务合作将受到政策导向 市场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1] 双方技术优势 - 甲骨文在数据库 云计算等领域具有领先优势[1] - 达实智能在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 智慧空间应用系统等方面积累深厚[1] - 双方在一定程度上能优势互补 协同推进[1]
达实智能人事调整护航2030战略 刘磅掌全局战略、苏俊锋领经营破局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21:16
核心管理层调整 - 公司对总经理 董事会秘书 财务总监等关键岗位进行大幅优化调整 推动管理层年轻化 专业化转型 [1] - 创始人刘磅不再兼任总经理 继续担任董事长 工作重心转向企业文化体系建设与中长期战略规划制定 [1] - 新任总经理苏俊锋为创业团队核心成员 1971年出生 拥有工学硕士学位 全程参与公司从初创到上市发展历程 [1] 治理架构优化 - 明确落地董事长与总经理分设的治理架构 契合现代企业决策与执行分权的管理理念 [2] - 董事长主导长期战略定力 负责锚定发展方向 搭建企业文化体系 [2] - 总经理聚焦短期经营活力 统筹业务落地 团队管理与效率提升 [2] 专业团队建设 - 新任管理层平均年龄明显下降 核心岗位人员多具备技术 财务 投资等专业背景 [3] - 董事会秘书由管小芬接任 原董秘转岗负责对外投资布局及品牌形象建设 [2] - 财务总监由杨卉接棒 原财务总监聚焦分子公司财务管理与集团内控机制完善 [2] 战略实施保障 - 人事调整被市场解读为公司为AI+物联网战略落地进行的组织保障升级 [3] - 原高管通过传帮带机制帮助新任人员快速熟悉业务流程 规避经营风险 避免管理断层 [2] - 通过董总分设强化治理效率 通过年轻化专业化团队提升创新能力 为战略推进扫清组织障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