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ooster T1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机器人赛道,明年下半年或打响淘汰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08:24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展 - 人形机器人技术已迈入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量产的拐点,2025年被业界视为商业化元年 [1] - 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优必选等头部企业2025年7月接连拿下大额订单,松延动力总订单突破2500台、合同额超1亿元,7月量产交付破百台 [1] - 展览展示、科研教育、赛事场景为当前商业化核心场景,汽车/3C工业场景仍需突破 [1][3] - 机器人足球赛等赛事场景可通过赞助、门票、周边、直播等多渠道创收,加速进化T1机器人夺得2025 RoboCup冠军 [3] 应用场景分析 - 教育行业为松延动力最大客户群体,覆盖K12至科研机构,机器人作为教具使用 [4] - 租赁/商业演出市场为第二大客户,机器人日租金从1万+降至3000-5000元,仍具良好回本周期 [4][5] - 展览展示市场规模可达百亿级,头部厂商宇树科技、松延动力产品供不应求,尾部厂商需主动推销 [4][5] - 文旅场景潜力显现,如景区讲解、K12领操员等新场景正在探索 [5][6] 投资趋势与逻辑 - VC/PE投资逻辑从看demo效果转向关注量产交付能力,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超万台 [7][10] - 2025年1-7月行业融资超240亿元(超2024全年),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投资事件超200起 [10] - 首程控股设立100亿元机器人产业基金,已投宇树科技、银河通用等,未来将聚焦下游应用和上游零部件 [8][9] - 零部件企业投资更注重技术演进和抗风险能力,因技术路线变更可能导致订单骤减 [9] 行业竞争格局 - 宇树科技启动上市辅导,智元机器人拟借壳上纬新材,头部公司上市或为行业估值提供锚点 [11] - 2025年下半年融资热度或持续,但预计2026年下半年将打响淘汰赛,融资能力成企业存活关键 [11][12] - 胜出企业需具备:持续融资能力、战略节奏把控力、技术范式快速适应能力 [12] 技术发展现状 - 当前"小脑"(运动控制)技术趋成熟,本体企业加速出货,"大脑"(具身智能)仍处快速发展阶段 [9] - 工业场景对算法鲁棒性要求极高,预计未来1-2年将逐步实现工厂渗透 [2]
机器人赛道,明年下半年或打响淘汰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08:14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展 - 人形机器人技术成熟度显著提升,动力系统、高力矩伺服关节、全身协调控制算法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行业迈入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量产的拐点[1] - 2025年被业界视为商业化元年,头部企业如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优必选等已拿下大额订单,松延动力2025年总订单突破2500台、合同额超1亿元,7月量产交付破百台[1] - 展览展示、科研教育、赛事场景成为当前商业化落地核心场景,汽车、3C等工业场景仍需进一步突破[1] 商业化场景分析 - 展览展示场景需求明确且能快速变现,机器人租赁价格从早期每天1万+降至3000-5000元/天,市场测算规模可达百亿级别[6][7] - 教育行业成为重要客户群体,覆盖K12至科研机构全链条,机器人被用作教具;赛事市场通过赞助、门票、周边等实现多元化收入[5][6] - 文旅场景潜力显现,机器人可承担景区讲解等工作;工业场景对算法鲁棒性和操作精度要求高,预计未来1-2年逐步渗透[2][7] 投资趋势与逻辑演变 - 2025年1-7月机器人领域融资超200起总额240亿元,已超过2024全年总和,预计热度持续至年底但将分化[4][13] - 投资逻辑从关注demo效果转向量产交付能力,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超万台,超1000台企业达5-6家[8][9] - 主机厂和核心零部件企业更受追捧,首程控股设立100亿元机器人产业基金,已投资宇树科技等头部企业[10][13] 产业链布局与技术发展 - 产业中游本体及主机制造环节当前布局重点,首程控股未来将向下游应用端和上游核心零部件延伸[10][11] - 运动控制技术("小脑")已趋成熟,具身智能("大脑")仍在快速发展,当前主要应用"尚不聪明但稳定可用"的产品[11] - 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成熟应用场景缺乏,工业领域落地呈现"点状突破"特征[11] 行业竞争与未来展望 - 头部效应显著,宇树科技、松延动力等产品供不应求,知名度较低厂商需主动推销[6] - 宇树科技启动上市辅导,智元机器人拟借壳上市,将为行业估值提供锚点[13][14] - 预计2026年下半年行业将进入淘汰赛,融资能力、战略节奏和团队灵活性成为企业胜出关键[15]
从轮式到人形机器人,荷兰赛队全力备战足球赛
新京报· 2025-08-13 15:00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1日至8月13日开幕 机器人足球赛项预选赛率先举行 [1] - "RCAP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北京大师赛"国外赛队预选赛在8月12日至8月13日举行 来自德国、葡萄牙、荷兰、阿联酋等国家的18支海外赛队参赛 [1] - 荷兰TechUnited Eindhoven队来自埃因霍芬理工大学 拥有多次机器人足球世界杯中型组(MSL)冠军基因 现向类人机器人比赛发起冲击 [1] 人形机器人技术挑战与创新 - TechUnited Eindhoven团队从轮式机器人转向人形机器人比赛 面临视觉感知策略调整(从360度摄像头变为仅前方视野)和运动控制优化等挑战 [2] - 团队将中型组比赛中的成熟策略迁移到人形机器人上 并设计特殊"鞋子"增大脚与球接触面积 提升控球能力 [2][3] - 创新源于中等规模联赛经验 擅长机器人团队配合 开发多种策略处理传球和抢球问题 [3] 行业交流与合作 - 北京"熊猫眼"场地为各国团队提供交流平台 促进不同背景团队的知识整合 [4] - TechUnited Eindhoven队与葡萄牙队保持长期交流 并与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清华大学火神队有过技术交流 [4] - 清华大学火神队被视为重要竞争者 曾赢得巴西比赛 经验丰富 [4] 赛事目标与意义 - 机器人足球世界杯的终极目标是2050年让人形机器人战胜人类冠军 [2] - 赛事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被视为向目标迈进的重要一步 [4] - TechUnited Eindhoven团队将比赛视为宝贵学习机会 重点在于程序迁移而非比赛结果 [5]
中国机器人足球队先登顶世界?AI自主决策的加速进化T1闪耀足球超级联赛
机器人圈· 2025-06-30 21:53
机器人足球赛事与技术进步 - 2025RoBoLeague中国机器人足球联赛总决赛在北京亦庄圆满收官,清华火神队以5比3战胜中国农大山海队夺冠,赛事采用加速进化公司的Booster T1机器人,是国内首场机器人足球3v3 AI赛[3] - 本次赛事是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首场测试赛,采用全AI化标准,走在了RoboCup机器人足球世界杯前面,后者2024年有3,000名参赛者来自45个国家[5] - 赛事展示了机器人需要具备实时感知与决策、高级运动控制和多智能体协作等具身智能级别能力,参赛队伍基于Booster T1进行了二次算法开发和动作训练,展现了不同阵型和球技[6] 具身智能技术发展路径 - 机器人足球场景的突破能推动机器人在视觉感知、环境理解和行为决策能力上的进步,为家庭和工业应用奠定基础,相关算法如物体识别、跟踪、定位等与生活场景需求相通[7] - 人形机器人发展路径类比人类成长,需先实现运动能力再提升认知能力,本次纯AI机器人足球赛是加速进化端到端运动大模型的实战演练[7] - 通过模仿学习真人动作和视频数据,结合仿真环境强化学习和比赛积累的真机数据,机器人未来能掌握更高级的运动能力和团队战术[7][8] 行业格局与技术路线 - 北京作为科技中心涌现多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包括银河通用、加速进化、星海图等,在运动形态、具身大模型、小脑算法等方面各具优势,形成完整互补的产业生态[9] - 运动控制算法和硬件本体优化领域呈现"南宇树,北加速"格局,加速进化已交付数百台Booster T1,其中超50%为全球订单[9] - 另一类技术路线专注于具身大脑研发和数据采集,不同公司分别在工业、零售与家庭等多场景应用中取得进展[9] 赛事经济与行业前景 - 机器人足球结合科技+体育元素,能带动消费、旅游和科技发展,赛事经济将是未来十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10] - RoboLeague未来将升级为全国机器人足球超级联赛,推动以赛代demo、以AI代遥控器的行业发展模式[10] - 技术发展将促进机器人在家庭陪伴、宠物照护、健康监测、教育互动等场景的落地,重新定义人与机器关系[8]
从“仿人”到“类人”持续演进 北京人形机器人产业提速快跑
机器人圈· 2025-06-26 18:46
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 - 天工机器人实现纯电驱轻量化设计、12km/h全地形奔跑、百级阶梯自主攀爬、实时视觉决策及抗冲击稳定性等核心突破,刷新人形机器人运动能力极限 [1] - 天工2.0在铺满沙包和石块的训练场地如履平地,技术团队从"本体"、具身"大脑"和"小脑"等方面进行全面研发优化和多次测试 [1]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全球首个"一脑多能、一脑多机"的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由AI大模型驱动的具身"大脑"负责任务规划,数据驱动的具身"小脑"负责技能执行 [2] 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 - 家庭机器人双臂灵活,能分拣水果和清理桌面垃圾 [2] - 仿真机器人具有人类精致五官,神态和语气逼真 [2] - 工业机器人手持仪器检测汽车部件,速度快且准确度高 [2] - 足球机器人Booster T1具有全向行走、摔倒爬起、踢球、行走抗扰等运动能力 [2] - 松延动力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后一个月内获得1000台以上订单,总订单规模突破2000台,总合同额超过1亿元 [2] - 天工2.0将率先在特种作业、物流分拣、工业制造等场景进行应用探索 [3] 产业发展与支持 - 北京集聚众多人形机器人领域优势创新资源,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 [3] - 北京市财政出资设立百亿级机器人产业发展基金,构建"政府基金+社会资本"金融保障体系 [3] - 北京拥有全国机器人标委会、国家机器人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等一流产业标准和服务平台 [3] - 北京将开展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关键零部件攻关和工程化,推动机器人从"仿人"向"类人"演进 [3] 行业活动与学术研究 - 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将举办,包含9大期刊联合征文、展览展示等活动 [1] - 多位院士和教授发表关于具身智能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发展、机器人协同智能制造等主题的报告和研究 [5]
又一机器人精彩赛事来袭!“钢铁运动员”功能多样化:能救援还能互动陪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5 23:00
行业动态 - 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在江苏无锡举办 包含开幕式 竞技赛 应用赛和主题会议等多个环节 [1] - 运动会展示多种机器人类型 包括鸵鸟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 机器狗等 涵盖舞蹈 书法 足球等表演及互动功能 [1] - 应用场景覆盖搬运物资 救援 康复训练等 落地场景有助于企业成果展示 [1] 公司产品与技术 - 魔法原子展示全尺寸通用型人形机器人"小麦" 高1.74米 重65公斤 定位工业和商业领域 工业场景实现搬运 分拣 柔性物流 商业场景承担售前 售中 售后工作 [1] - 北京加速进化展出Booster T1机器人 高1.2米 重30公斤 特点为皮实耐摔 轻巧灵活 开放开发者接口 足球场景验证视觉和关节控制能力 [4][5] - 北理工仿生机器人团队推出带机械臂四足机器人 模拟消防急救场景 实现开关门 拔插头等操作 [6] - 越疆展示全球首款"灵巧操作+直膝行走"人形机器人Atom 可完成组装礼盒 拿牛奶 握手等动作 [6] - 行思无界推出双足仿生鸵鸟机器人和六足仿昆虫机器人 鸵鸟机器人擅长奔跑跳跃 六足机器人采用"三三步态"适应复杂地形 用于物资搬运 搜救等 [7] - 上海归墟展示二代健康关爱心智陪伴机器人"飞燕" 具备讲解 迎宾导览 活动主持 设备控制 考勤 会议纪要等功能 [7] 市场反馈与需求 - 观众对机器人足球对抗赛兴趣浓厚 互动功能如打招呼 握手 俯卧撑增强体验感 [4] - 家长认为活动有助于开拓儿童眼界 希望多举办类似活动 [4] - 情感陪伴类机器人成为重要研发方向 部分产品已实现多功能服务场景 [7]
提供AI解决方案,展示人形机器人新功能,汉诺威工业展聚焦工业转型
环球时报· 2025-04-03 06:52
工业人工智能(AI) - 微软展示可优化工厂车间流程的AI助手,劳斯莱斯展出通过AI技术检测涡轮机问题的"Pearl 700" [3] - 西门子展示将工业AI整合进制药生产流程的解决方案,使用工业副驾驶改善人机协作 [3] - 华为展示数智基础设施在精益生产制造、企业运营改善等方面的领先技术 [3] - 联想推出混合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帮助制造业加速AI采用并提高生产力 [3] - 德国研究显示持续使用生成式AI可使盈利能力最多提高10.7个百分点,相当于280亿欧元额外利润 [4] 人形机器人 - 宇树科技展出春晚爆火的人形机器人及机器狗产品,已热销100多个国家 [6] - 中关村科学城展团首次亮相,展示具备高自由度动作和抗干扰能力的Booster T1人形机器人 [6] - 法国Inbolt公司展示利用3D摄像头和实时AI进行工件定位的GuideNOW系统 [7] - 博世力士乐等项目组展示优化机器人辅助电动汽车电池生产的方案 [7] - 往年活跃的日本企业今年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表现冷清 [7] 未来能源(氢能) - 博世展示两种新型Hybrion PEM电解堆,预计2030年氢能领域销售额达数十亿欧元 [8] - 上海电气发布智慧光伏组件及海水/废水制氢系统,展会期间达成36.37亿元战略合作协议 [8] - 氢能在能源和交通转型中的关键作用成为展会焦点,多家企业展示从生产到应用的氢能创新方案 [8] 中国参展商表现 - 中国参展商从展会边缘位置逐渐进入"展会的中心",反映欧洲市场格局变化 [9] - 中关村科学城16家科技企业首次组团高光亮相 [6] - 四川惠科达等中小企业抱团参展,产品已销往全球 [8] - 德国专家认为未来十年最大挑战来自中国企业,多数德国中小企业已成为中国企业的客户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