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L MXC芯片

搜索文档
中国产业叙事:澜起科技
新财富· 2025-09-15 17:30
公司创立与技术突破 - 2004年杨崇和于上海创立澜起科技 初始注册资本100万美元 以数字电视机顶盒芯片切入市场[1][5] - 2011年成功突破DDR3内存接口芯片技术 成为中国唯一具备内存接口芯片量产能力的企业 打破国际垄断[1] - 2006年获英特尔和永威1000万美元A轮融资 推出130纳米CMOS工艺DVB-S调谐芯片 为研发提供现金流支撑[5] 战略转型与资本运作 - 2013年控股公司Montage Group在纳斯达克上市 后因做空质疑导致股价暴跌并启动私有化[7] - 2014年在上海浦东科技投资支持下完成私有化退市 转让消费电子芯片业务 全面聚焦服务器芯片领域[9][10] - 主导研发DDR4全缓冲"1+9"架构被JEDEC采纳为国际标准 实现中国企业在内存领域的规则制定权[10] - 启动津逮服务器研发 融合自研安全模块并绑定英特尔CPU 打造国产化服务器解决方案[10] 技术领先与市场地位 - 全球唯二能提供全系列DDR5内存接口及配套芯片的供应商 市场份额突破50%[14][21] - 2020年量产PCIe 4.0 Retimer芯片 2022年全球首发CXL MXC内存扩展控制芯片及PCIe 5.0 Retimer[15] - 布局CXL 2.0 MXC芯片和PCIe 6.x/CXL 3.x等前沿产品线 目标成为数据中心高速互连解决方案核心供应商[18] - 全球内存互连芯片市场占比近40% 其中DDR5细分领域份额超50% 行业呈寡头垄断格局[21] 财务表现与增长动力 - 2024年营收36.4亿元创历史新高 互连类芯片业务收入增长53% 占总营收91%[23] - 高性能运力芯片(MRCD/MDB、CKD、PCIe Retimer)2024年贡献收入4.2亿元 同比增长700%[23] - 2025年Q1运力芯片收入同比增长超150%至1.35亿元 成为第二增长曲线[23] - 受益于全球服务器需求恢复和DDR5渗透率提升(2024年服务器渗透率50% 2025年预计达70%)[23] 生态合作与未来机遇 - 与英特尔、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全球巨头长期深度合作 构建行业共生生态[24] - AI服务器对内存带宽和高速互连需求指数级增长 推动DDR5系列、PCIe Retimer及CXL产品需求爆发[24] - CXL技术有望重塑数据中心内存架构 2028年全球CXL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50亿美元(2022年不足5000万美元)[18][24]
澜起科技(688008):公司25年中报业绩点评:DDR5渗透率提升盈利改善,PCIeretimer放量增强业绩弹性
国元证券· 2025-09-02 19:0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30元/股,上行预期股价145元/股 [3][12][14][1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26.33亿元(YoY +58.17%),归母净利11.59亿元(YoY +95.41%),毛利率60.44%,净利率42.24% [1][7] - 单季度2Q25营收14.11亿元(YoY +52.12%,QoQ +15.47%),归母净利6.34亿元(YoY +71.40%,QoQ +20.64%) [1][7] - 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24.84亿元(YoY +75.9%),2026年29.66亿元(YoY +19.4%) [3][4] 业务板块表现 - DDR内存接口及配套芯片2025H1收入近25亿元(YoY +62%),占总营收93.5%,毛利率提升至63% [2][8] - 运力芯片营收2.94亿元(YoY +96%),PCIe retimer收入同比增长119%,全球份额从12%提升至14% [2][9] - CKD芯片随PC新CPU平台上市,2030年市场空间预计2.38亿美元 [3][11] 技术进展与产品规划 - DDR5渗透率从去年50%提升至当前80%,第二/三子代RCD占比提高,第四代产品明年量产 [2][8] - CXL MXC芯片3.x版本已流片,预计2025-2030年CAGR达169%,明年下半年随CPU/GPU平台支持起量 [2][10] - MRCD/MDB第二子代获英特尔、AMD平台支持,预计2027-2028年放量,2030年市场空间25.47亿美元(CAGR 133%) [2][10] - PCIe Switch芯片研发中,受益AI服务器用量提升 [2][9] 估值与预测 - 2025年预测PE 57x,2026年PE 48x,目标估值基于2026年50x PE [3][4][14] - 上行场景假设2026年收入增长30%+、毛利率65%+,下行场景假设毛利率低于55% [15][16]
研发人均年薪百万,这家芯片巨头又要IPO了
投中网· 2025-07-30 14:36
公司概况 - 澜起科技是一家中国芯片企业,由被誉为"IC设计业海归第一人"的科学家杨崇和创立,目前账上资金高达80多亿元 [3][4] - 公司从电视机顶盒芯片起步,现已成为全球内存互连芯片龙头,占据该领域36.8%的市场份额,产品是AI服务器不可或缺的"数据血管" [5] - 公司拥有270项专利,是全球两大PCIe Retimer提供商之一,并率先推出革命性CXL MXC芯片 [8] 资本历程 - 公司2025年7月11日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这是继2013年登陆纳斯达克、2019年登陆科创板后第三次冲击资本市场 [5] - 2013年纳斯达克上市后仅14个月即私有化退市,2019年科创板上市首日开盘价较发行价暴涨268% [7] - 此次港股IPO计划募资10亿美元,重点投向互连类芯片前沿研发、全球化商业能力建设和战略并购 [1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达11亿至12亿元,同比增长85.5%至102.36% [5] - 2024年营收36.39亿元,同比增长59.2%,净利润激增213.1%至14.12亿元 [10] - 2024年三款高性能运力芯片销售收入达4.22亿元,是2023年的8倍 [8] - 2025年上半年运力芯片销售收入达2.94亿元,同比维持高位增长 [10] 业务发展 - 公司最初核心业务是智能电视芯片,后转向数据中心芯片研发,抓住DDR4内存升级窗口期 [7] - 2018年与英特尔合作推出津逮服务器平台,但该业务2021年贡献8.45亿元收入后,2023年上半年萎缩至500万元 [8] - 2023年调整方向将互连类芯片作为突破口,2024年三款高性能运力芯片收入占比达11.6% [10] 研发与人才 - 公司研发人员占比74.65%,人均年薪近百万元,2024年合计发放薪酬约5.33亿元 [12] - 两位创始人均发放999万元的税前报酬 [12] 行业前景 - 内存互连芯片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2亿美元增至2030年5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27.4% [15] - PCIe/CXL互连芯片市场预计从2024年23亿美元增至2030年95亿美元,复合增长率26.7% [15] - AI服务器出货量预计从2024年200万台增至2030年650万台 [15] 市场表现 - 公司2019年科创板上市首日收盘价约88元,2025年7月14日报82.71元,股价六年近乎停滞 [15] - 此次港股IPO有助于提升品牌国际化认知度,增强与海外客户信任度 [16]
新股前瞻|新品放量增添增长动能,澜起科技(688008.SH)的科创含量能让港股心动吗?
智通财经网· 2025-07-17 19:41
公司概况 - 澜起科技是全球领先的互连芯片供应商,2023年市占率达36.8%[1] - 公司成立于2004年,2019年成为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现拟赴港上市[1] - 核心产品为内存接口芯片,覆盖DDR2-DDR5世代,应用于各类服务器[1] 财务表现 - 2024年收入36.39亿元,同比增长59.2%,其中三款新互连芯片收入4.23亿元,同比增长8倍[2] - 2022年收入36.72亿元为阶段性高点,2023年受行业去库存影响降至22.86亿元,2024年恢复增长[4] - 互连类芯片收入占比从2022年74.5%提升至2024年92%,2025年Q1达93.2%[4][5] - 2024年净利润13.41亿元超越2022年水平,2025年Q1净利润5.04亿元同比增长超1倍[7] - 毛利率从2022年46.4%提升至2024年58.1%,2025年Q1突破60%[7] 市场与技术优势 - 全球仅三家主流DDR5内存接口芯片供应商,澜起科技是其中之一[11] - 已完成DDR5第四子代RCD芯片量产研发,第五子代工程样片研发[11] - CXL MXC芯片入选首批CXL 2.0合规供应商清单,被三星和SK海力士采用[11] - 预计2025年CXL相关产品市场规模达20亿美元,2030年超200亿美元[11] 行业前景 - AI服务器出货量预计从2024年200万台增至2030年650万台,CAGR 21.2%[8] - DDR5技术逐步替代DDR4,支持速率4800-8000MT/s并持续创新[10] - 内存墙问题推动内存接口芯片需求,释放系统性能潜力[3] 国际化布局 - 中国内地及香港以外地区收入占比从2022年66.9%升至2025年Q1的76.4%[6][7] - 津逮®服务器平台收入全部来自中国内地及香港,互连类芯片全球出货量持续增长[6]
澜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24 04:01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第一季度澜起科技经营业绩大幅增长,多项财务指标创新高,受益于AI产业趋势,DDR5渗透率提升及高性能运力芯片进展积极,在手订单充足,全年业绩有望向好 [2][5][6] 分组1:主要财务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2亿元,同比增长65.78%,环比增长14.43%;归母净利润5.25亿元,同比增长135.14%,环比增长21.13%;扣非归母净利润5.03亿元,同比增长128.83%,环比增长34.22% [2] - 2025年第一季度互连类芯片产品线销售收入11.39亿元,同比增长63.92%,环比增长17.19%;津逮服务器平台产品线销售收入0.80亿元,同比增长107.38% [3]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多项指标创单季度历史新高,互连类芯片销售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连续八个季度环比增长 [5] - 2025年第一季度股份支付费用0.90亿元,考虑所得税影响后对归母净利润影响0.76亿元,剔除该费用后归母净利润6.02亿元,同比增长155.42%;扣非归母净利润5.79亿元,同比增长149.77% [5] - 截至2025年4月22日,2025年第二季度交付的互连类芯片在手订单超12.9亿元,公司仍在收新订单,预计全年DDR5内存接口芯片需求及渗透率大幅提升,高性能运力芯片需求成长良好 [6] 分组2:业绩增长原因 - 受益于AI产业趋势,行业需求旺盛,DDR5渗透率提升,DDR5内存接口及模组配套芯片出货量显著增长,第二、三代RCD芯片出货占比增加,推动销售收入增长 [2] - 三款高性能运力芯片合计销售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155% [2] - 随着DDR5内存接口芯片及高性能运力芯片销售收入占比增加,互连类芯片产品线毛利率为64.50%,同比增加3.57个百分点,环比增加1.08个百分点,推动整体毛利润增长 [2] 分组3:高性能运力芯片进展 - 2025年1月CXL MXC芯片通过CXL 2.0合规性测试,列入首批合规供应商清单,同期入选内存厂商受测产品采用该芯片,公司保持领先并推进CXL技术产业化,正研发CXL 3.x MXC芯片 [3] - 2025年1月推出PCIe 6.x/CXL 3.x Retimer芯片并送样,采用自主研发PAM4 SerDes IP,具备低传输时延和高链路预算等特点,最高数据传输速率64GT/s,用于多种场景,正研发PCIe 7.0 Retimer芯片,支持速率128GT/s [4] - 2025年1月推出第二子代MRCD/MDB套片并送样,用于第二子代MRDIMM,支持速率提升至12800MT/s,较第一代产品提升45%,公司牵头制定MDB芯片国际标准,保持领先引领创新 [4] 分组4:其他信息 - 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报表未经审计 [2] - 报告包含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交付的互连类芯片在手订单金额,不代表未来销售收入预测或承诺,存在订单变动风险,具体以2025年半年度报告为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