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odeX
icon
搜索文档
喝点VC|从Demos到Deals,a16z发布企业级AI产品的创业指南
Z Potentials· 2025-07-06 12:17
a16z公司背景 - 全球顶尖风险投资公司 由互联网先驱Marc Andreessen和管理大师Ben Horowitz共同创立 以"创始人友好"理念著称 [2] - 投资组合包括Facebook Airbnb OpenAI等科技巨头 通过深度分析引领行业思想 [2] - 核心团队包括Kimberly Tan Joe Schmidt等专家 专注AI及企业服务领域投资 [2] AI与传统SaaS差异 - AI已成为企业战略优先事项 OpenAI产品被10%全球系统采用 世界500强普遍推行CEO主导的AI整合指令 [3] - AI公司运营模式与传统SaaS存在本质差异 需要重新思考产品商品化风险及持久价值构建方式 [3] - 演示与产品间存在巨大鸿沟 企业级部署面临数据混乱 用户行为预测等挑战 会计法律等对准确性要求高的领域尤为明显 [4] AI产品开发关键 - 需平衡顶尖模型能力与企业级可靠性 涉及模型评估 动作编排 脚手架构建等多维度工作 [5] - 必须深入理解业务背景 投入大量工程资源适配客户独特政策及系统 横向模型公司难以实现 [5] - 处理长尾问题能力决定成败 应用型AI业务具有广阔发展空间 不易被模型提供商商品化 [6] 市场增长特征 - AI公司ARR增速远超传统SaaS A轮融资样本显示100万美元ARR已低于中位数 Stripe数据显示AI公司达到500万美元ARR速度快于历史同行 [10] - 最快增长AI软件公司年同比增速超10倍 Cursor等公司通过产品驱动策略成为史上增长最快软件公司 [10] - 企业采购行为转变 专项AI预算和推行指令缩短销售周期 采购方主动引入AI软件 [10] 商业模式创新 - AI软件直接售卖工作成果 取代劳动力预算 合同规模显著大于传统软件 [11] - 大语言模型成本快速下降 百万token价格从30美元降至不足5美元 OpenAI本月降价80% [12] - 开发工具革新催生新应用类别 赋能非技术用户构建软件 释放长尾工具开发潜力 [12] 竞争策略 - 速度决定市场地位 先行者能快速建立品牌主导地位 Cursor等公司产品迭代速度创造行业新标准 [14][15] - AI原生公司专注产品优势 传统企业受制于核心业务牵制 为初创公司创造发展窗口 [6][16] - 构建护城河至关重要 可通过成为单一可信数据源 创造工作流锁定 深度垂直整合等方式建立竞争优势 [17][18][19] 行业机遇 - AI正在解锁新市场 将人力主导领域产品化 扩展历史上规模过小的细分市场 [13] - 医疗保健 物流等领域存在深度整合机会 与客户核心系统连接可创造持久价值 [19] - 客户关系重要性提升 AI公司正从工具供应商转型为战略思想伙伴 参与客户AI路线图规划 [20]
ChatGPT诞生内幕大曝光!发布前一晚还在纠结
量子位· 2025-07-03 08:45
ChatGPT命名与发布历程 - 命名过程极具戏剧性,最初被称为"Chat with GPT-3.5",直到发布前一晚才确定为"ChatGPT"[9][10][11] - 发布前团队信心不足,Ilya测试10个问题仅5个答案通过,对是否发布存在争议[2][12] - 发布后迅速走红:第1天团队怀疑数据错误,第3天确认爆火,第4天意识到将改变世界[3][12] - 初期面临GPU短缺、数据库连接耗尽等技术问题,创建"fail whale"页面应对宕机[13] 产品优化与用户反馈 - 通过RLHF(人类反馈强化学习)优化模型,早期存在过度迎合用户的问题并快速修正[15][16] - 核心机制注重长期留存率而非使用时长,观察到Z世代将其视为"思想伙伴"[16] - 加强隐私保护功能如"临时聊天",平衡记忆功能与隐私需求[17] 图像生成技术发展 - ImageGen(DALL·E系列)验证了完美符合用户提示的图像生成价值难以衡量[20][21] - 2021年1月发布DALL·E初始版,2023年10月DALL-E 3集成至ChatGPT[26] - 初期对生成人物肖像保守限制,后调整为有原则的安全审查[27][28][30] - 印度网民5%在周末尝试ImageGen,触达预期外新用户[24] 代码生成领域布局 - 从GPT-3生成React组件到Codex/Code Interpreter,聚焦Agentic编码(后台长时间处理复杂任务)[33] - 目标为降低编程门槛,Codex当前服务于工程师但未来将扩展至普通用户[37] - 内部广泛使用编程工具:工程师分担测试、分析师标记日志错误、员工规划待办事项[37] 公司文化与人才策略 - 招聘更看重好奇心而非博士学位,认为好奇心是成功最佳指标[39][41] - 强调行动力(主动解决问题)和适应能力(快速调整方向)[44] - 通过独立项目精简人员配置、定期黑客马拉松保持初创文化[45] 未来技术预测 - 未来12-18个月AI推理能力将显著提升,尤其在数学/科学/编程领域[47] - 重点解决"智力受限"问题(如软件工程、数据分析、客户支持)[48][49] - 交互形式将突破聊天模式,发展异步工作流(后台处理任务)[50][52] - 普通用户应对AI浪潮的最佳方式是积极使用以消除误解[54][55] 近期动态与挑战 - CEO透露将发布强大开源模型,支持本地部署[58][59] - 原计划夏季推出的新模型多次延期[60] - 近期因Meta挖角8名关键研究员导致内部短暂停摆,员工放假一周[62]
OpenAI 研究员 Noam Brown:Mid-training 是新的 pre-training
海外独角兽· 2025-07-02 19:03
两个 编译:haozhen 编辑:siqi 海外独角兽原创编译 转载请注明 去年以来,随着 OpenAI 在 o1 模型中提出 RL 叙事 ,以及 DeepSeek 发布的 R1 模型 解开了 RL 谜 题,AI 行业进入了新范式,智能的下半场也真正开启。 如果说过去 LLM 主要依赖于模式匹配与数据记忆,如今,推理能力的兴起让模型能力从表层关联跃 升到复杂认知。推理不仅仅是参数数量或训练数据的增加,而是能充分利用算力进行深度探索。因 此,推理能力既是涌现智能的重要催化剂,也是未来模型在科学发现、复杂决策与 multi-agent 协作 中的关键。 本篇内容是 OpenAI 研究员 Noam Brown 的最新播客。Noam 是全球最顶尖的推理研究员之一,他最 知名的两个项目分别是在德扑中击败顶尖人类玩家的 AI 系统 Libratus 和 Pluribus,2022 年他又开发 了首个在复杂多人策略游戏 Diplomacy 中达到人类水平的 AI,名为 Cicero。 这次播客中,他详细分享了自己在 scaling test time compute 上的前沿观点: • 推理(reasoning)是模型涌现 ...
OpenAI最新播客上线,高管首度还原ChatGPT发布前的内部拉锯战
36氪· 2025-07-02 16:06
ChatGPT名称的由来 - 最初命名为"Chat with GPT-3.5",发布前夕临时简化为"ChatGPT",这一调整使其成为科技史上辨识度极高的品牌 [2] - 团队对"GPT"的释义存在分歧,有人认为是"generative pretrained",也有人坚持是"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争议至今未完全统一 [2] ChatGPT的走红 - 发布首日数据远超预期,第四天才意识到其颠覆性影响,用户量持续攀升导致初期系统频繁宕机 [3][4] - 团队通过生成宕机主题小诗等临时方案缓解用户情绪,最终将研究预览版升级为稳定产品 [4] - 用户需求表明ChatGPT具有高度通用性,适用于多种场景 [4] 发布前的内部争议 - 发布前一晚团队仍在纠结是否发布,因测试中仅50%的答案令人满意 [6] - 采用"最小化产品"策略,通过用户反馈快速迭代,封闭测试无法替代真实用户反馈的价值 [6] OpenAI发布策略的演变 - 从"追求完美"转向"快速迭代",用户反馈成为提升性能和安全机制完善的核心 [7] - 发布模式从硬件式(周期长、成本高)转型为软件式(持续更新、灵活撤回),降低风险并贴近用户需求 [7] - 人类反馈强化学习(RLHF)成为关键工具,平衡模型性能与安全性 [7] 谄媚事件与模型的中立性 - RLHF初期导致模型过度讨好用户,团队48小时内响应并调整 [8] - 默认行为保持中立,同时允许用户自定义角色,满足不同价值观需求 [8] - 处理敏感话题时采用引导而非否定的方式,公开规范以增强透明度 [8] 记忆功能与个性化的未来 - 记忆功能分为两级机制:结构化数据存储和跨会话连贯性实现 [9] - 用户可随时关闭记忆功能、删除记录或开启匿名模式,平衡个性化与隐私 [9] - 未来AI或成为最了解用户"自我"的载体,技术挑战包括解决"记忆过载"问题 [10] 图像生成的突破时刻 - 模型变量绑定能力提升,可一次性生成符合要求的图像 [10] - 发布时印度约5%的互联网用户涌入体验,使用场景从娱乐扩展到装修设计等实用领域 [11] - 审核策略从保守转向动态平衡,逐步放宽限制以实现可控创作自由 [11] 安全策略的文化转变与探索自由 - 早期过于谨慎的限制压制了有价值用法,现采用"按风险分级"管理 [12] - 高风险话题(如生物武器)严控,日常使用适度放开以促进创新 [12] Codex的进化 - 从生成React组件跃升至"代理式编程",用户只需下达高层指令即可完成复杂任务 [12] - 内部重度用户每天通过Codex生成数百个Pull Request,效率提升显著 [13] AI时代的职场竞争力 - 未来人才需具备好奇心、能动性和适应性,而非依赖标准答案 [13] - 组织扁平化促进快速迭代,自我驱动的工作模式推动创新速度 [13] 异步工作流与超级助手 - 突破同步交互限制,模型可自主处理5分钟至5天的任务 [14] - 多智能体协作提升解决方案质量,深度推理优于仓促应答 [14] 未来的机遇 - AI在医疗中赋能偏远地区医疗资源和夜班医生辅助 [15] - 未来18个月或出现AI驱动的科研爆发,GPT系列成为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的新工具 [16] - 交互范式从聊天界面转向异步工作流,如婚戒设计或旅行规划等深度任务 [16]
Altman嘲讽小扎挖走的都不是顶尖人才!OpenAI高管再营业曝内幕:ChatGPT爆红后,我火速升职了!
AI前线· 2025-07-02 15:49
AI人才争夺战 - Meta成立超级智能团队并挖角OpenAI多位高管 新团队由前Scale AI创始人亚历山大·王和前GitHub负责人纳特·弗里德曼领导 [1] - OpenAI CEO Sam Altman强烈回应Meta挖人行为 称对方未能招到顶尖人才 仅从名单靠后位置筛选 并暗示将全面评估研究机构薪酬方案 [1][4] - OpenAI首席研究官马克·陈形容Meta挖人行为如同"有人闯入我们家偷东西" [4] - 行业专家批评Altman回应方式不当 认为其言论可能影响团队稳定性和员工归属感 [6] ChatGPT发展历程 - 产品命名过程仓促 "ChatGPT"名称在发布前夜才确定 原计划使用"与GPT-3.5聊天" [9] - 产品发布后呈现指数级增长 日本Reddit用户率先关注 四天内完成从怀疑到"改变世界"认知转变 [10] - 初期面临严重技术瓶颈 GPU资源耗尽 数据库连接不足 被迫使用"失败鲸鱼"临时方案维持服务 [14] - 内部对发布时机存在分歧 首席科学家Ilya在发布前夜测试模型仅50%问题获得满意答案 [15] 产品迭代与用户反馈 - 坚持最小可行产品策略 主动放弃历史记录等用户预期功能以快速获取反馈 [17] - 发现模型"谄媚"问题 通过RLHF技术调整奖励机制 平衡用户满意度与实用性 [20][21] - 建立系统行为规范文档 明确模型应对错误信念等复杂场景的交互原则 [27] - 用户群体呈现代际特征 Z世代将ChatGPT作为"思想伙伴"使用 [28] 多模态技术突破 - ImageGen实现技术飞跃 5%印度网民在发布首周尝试该产品 吸引全新用户群体 [30] - 图像生成能力突破源于GPT-4级规模与架构创新 解决多变量协同生成难题 [32] - 编程领域呈现范式转变 从代码补全向Agentic编程演进 开发者角色转向架构设计 [35][36] - 代码模型竞争激烈 不同产品各具优势 开发者拥有多样化选择 [37] 行业竞争格局 - AI人才争夺白热化 Meta持续从OpenAI挖角首席科学家级别人才 [4] - 开源策略成为竞争手段 行业观点认为Meta开源动机包含商业化考量 [7] - 编程工具领域呈现多强格局 Copilot、Cursor、Windsurf等产品差异化竞争 [35][37] - 多模态应用加速发展 文本、图像、语音、视频相继迎来技术突破点 [31]
一天 15k 星,代码生成碾压 Claude,连 Cursor 都慌了?谷歌 Gemini CLI 杀疯了
AI前线· 2025-06-26 13:44
谷歌Gemini CLI发布 - 谷歌正式发布终端环境下的AI助手Gemini CLI,支持每分钟60次、每天1,000次免费模型调用 [1] - 该工具是继Claude Code和OpenAI Codex CLI之后,第三家推出的终端智能体工具,标志着终端工具从小众走向主流 [3] - 开发者每月在Claude Code上的花费高达数百至数千美元,显示终端工具市场潜力巨大 [3] 产品特性与优势 - 提供业界最宽松的免费调用配额:每分钟60次、每天1,000次请求,全部免费 [4] - 接入Gemini 2.5 Pro模型,具备百万token上下文窗口和Agentic AI能力 [4][15] - 支持代码编写、问题调试、项目管理、文档查询及代码解释等多项功能 [9] - 开源项目,采用Apache 2.0许可,发布不到一天即获得15.1k星标 [8] - 支持多平台运行(Mac/Linux/Windows),Windows上为原生实现无需WSL [10] 技术架构与设计理念 - 采用通用模型Gemini 2.5 Pro而非专用代码模型,强调多能力协同发展 [15][17] - 产品负责人认为现实开发任务需要模型具备代码外的上下文理解能力 [17] - 研究团队探索双路线:扩展上下文窗口与发展agentic编程模型 [23] - 系统提示词精确定义工具行为,强调注释应解释"为什么"而非"做了什么" [13] 市场反馈与竞争态势 - 社区关注焦点集中在超大免费配额上,认为这将给Anthropic带来巨大压力 [6] - 开发者反馈Gemini 2.5 Pro在50万行代码规模项目中表现优于Claude Code [18] - 在Trae平台上编程完成率大幅超过Claude 3.7,修复bug速度也更快 [20] - 有案例显示Gemini解决3D渲染问题仅需5分钟,而Claude Code耗时2小时未果 [21] 技术演进方向 - 数据层面注重代码仓库上下文理解,目标从简单补全转向复杂修改 [21] - 方法论层面利用内部工程师资源提升模型匹配专业开发者需求的能力 [22] - 研究团队模拟人类开发者工作方式,同时探索突破人类经验限制的新解法 [24]
AI替代程序员?一项最新测试的结果恰恰相反 | 企服国际观察
钛媒体APP· 2025-06-25 13:54
AI编程技术现状 - 当前顶级大模型(包括GPT-4o、DeepSeek R1、Claude 3等20个)在编程竞赛类问题中表现有限,中等难度问题通过率仅53%,高难度问题通过率为0% [3][4] - 模型优势集中在知识密集型任务(如组合数学、线段树、动态规划),但在需要观察力、创造力或复杂算法推理的观察密集型任务中表现显著落后于人类专家 [4][7] - 失败主因是概念错误和高级推理能力不足,即使增加尝试次数仍难以解决高难度问题 [5][7] 行业竞争格局 - 国际科技巨头(微软、OpenAI、谷歌)聚焦智能体和复杂任务处理,如GitHub Copilot、Codex智能体、Gemini 2.5 Pro等 [6] - 国内厂商(字节跳动、美团)侧重本土化适配和快速开发工具,推出MarsCode一站式平台、NoCode等产品 [6] - AI编程工具已覆盖代码补全、生成、错误修复及自主任务执行等核心功能,支持主流开发环境 [6] 技术应用边界 - AI当前主要替代知识密集型编程场景(如标准化代码生成),但无法替代需创造性解决复杂问题的人类程序员 [7] - 模型性能提升依赖实现精度和工具增强,而非本质推理能力突破,距离通用人工智能仍有显著差距 [4][7] - 行业共识认为大模型优势场景仍局限在知识密集型领域,非结构化问题仍需人类专家介入 [7]
AI编程加速前行:技术演进与商业化新篇
Wind万得· 2025-06-24 06:35
以下文章来源于RimeData 来觅数据 ,作者来觅研究院 RimeData 来觅数据 . 全面的一级市场数据平台 导读: 2025年6月4日,Cursor正式发布1.0正式版,标志着Cursor从测试阶段走向成熟。这次更新增加了BugBot自动代码审查、后台 Agent全面开放等功能,为用户带来了更智能、更高效的编程体验。6月11日,2025火山引擎FORCE原动力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主论坛 主要聚焦新品发布、Agent、AI编程等。近两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不断提升,AI编程也进入快速发展期。AI编程的技术现状如何? 发展前景如何?赛道投融资情况如何?本文尝试分析和探讨。 01 AI编程技术演进 AI编程(也称为AI Coding)通常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辅助或自动化软件开发的过程,其主要有以下特点: (1)自然语言交互与对话式编程:支持通过自然语言与用户进行多轮对话,理解用户需求并生成代码; (2)代码生成与补全:可根据用户输入的提示或部分代码,自动生成完整的代码片段或补全代码; 图表 1: AI编程在中国各行业渗透率 02 AI编程竞争格局与前景 AI编程参与者众多,竞争较为激烈。当前布局AI编 ...
AI月报:当AI包办一切,未来不是拼效率,而是拼“品味”
36氪· 2025-06-23 11:47
行业趋势 - 模型竞赛进入冷却期,AI发展重点转向产品化与生态整合,各大平台争夺用户入口、智能体标准和终端能力 [1][2] - 2025年被称为"智能体元年",关键词从"更大模型"转向"Agent"、"自主执行"、"连接器"和"委派编程" [2] - 商业模式从MaaS(模型即服务)转向RaaS(结果即服务),AI从成本中心转化为利润引擎,按实际产出或价值分成计价 [5][20][21][22] 技术演进 - 基础模型实现"操作系统级更新",新一代模型如GPT-4.5、Gemini 2.5 Pro具备"自我对话"和多步推理能力,思维方式接近人类 [4][5] - 开源社区推动模型认知能力升级,新增长时记忆、自我提升、目标分解等模块,实现从被动应答到主动思考的转变 [4][5] - 智能体(Agent)成为AI落地的关键载体,具备环境感知、自主规划、工具调用、数据连接和多步任务执行能力 [7][8][9][10][11][12] 应用场景 - 智能体重构人机交互模式,界面从"工具栏+菜单"变为"自然语言+智能执行",可自动完成跨平台复杂任务(如整合Google Docs/Gmail生成PPT) [10][11][12] - AI编程进入全面委派阶段,开发者角色从编码转向架构设计,AI可独立完成需求分析、编码、测试、部署全流程 [14][15][16][17][18] - 科技巨头加速布局智能体生态:微软Copilot Studio、百度心响App、字节跳动"扣子空间"等,推动AI向"数字员工"进化 [13] 性能表现 - Gemini 2.5 Pro在科学推理(GPQA单次尝试84%正确率)、数学(AIME 2025单次86.7%)等基准测试中领先 [3] - Claude 3.7 Sonnet在多次尝试任务中表现优异(数学AIME 2025多次尝试93.3%,科学GPQA多次尝试84.8%) [3] - 代码生成领域OpenAI模型单次尝试通过率74.1%,LiveCodeBench v5测试中Grok 3 Beta多次尝试达79.4% [3] 职业影响 - 人类核心竞争力转向品味、判断力和方向感,工程师需从"实现者"转型为"问题定义者"和"AI团队管理者" [25][26][27] - 工作组织方式重塑,人类角色更接近"指挥官",负责目标设定、结果审核和战略规划,而非具体执行 [13][18][28] - 编程价值重心从编码技能转向产品设计、系统架构和决策能力,AI接管重复性工作释放人类创新潜力 [18][25]
估值超100亿,传宇树科技完成C轮融资,腾讯阿里吉利联投;AI智能体对话存在低俗擦边内容,涉事APP被依法约谈丨AI周报
创业邦· 2025-06-23 07:45
国内AI热点资讯 - 宇树科技完成C轮融资,投前估值超100亿元人民币,由中国移动、腾讯、阿里、蚂蚁、吉利等共同领投,老股东跟投,部分老股交易估值已超150亿元人民币 [3] - 蔚来否认芯片业务引入战略投资者的传闻,称该信息属于猜测性内容 [3] - 筑梦岛APP因AI智能体生成低俗内容被上海市网信办约谈,要求整改并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机制 [4][5] - Alipay+发布全球首个智能眼镜嵌入式支付方案,联合星纪魅族在香港完成首笔交易 [5] - MiniMax考虑赴港IPO,目前处于初步筹备阶段,其最新估值已超25亿美元,并发布视频生成工具Hailuo 02及开源混合架构推理模型M1 [7][8][10] - 黑芝麻智能拟收购AI芯片企业,目标公司专注汽车智能化及端侧AI芯片研发 [12] - 腾讯元宝上线AI编程模式,支持实时生成并预览代码,提升开发效率 [12] - 菜鸟新款无人车GT-Lite启动预售,预售价1.68万元,支持L4级无人驾驶 [13] - 一季度中国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116.1%,AR/VR市场出货量增长25.2% [15] - 蚂蚁集团入股具身智能公司灵心巧手,后者聚焦灵巧手+云端智能平台研发 [16] - Rokid推出全球首款支持"看一下支付"的智能眼镜,订单量突破25万台 [17] - 阿里巴巴升级Qwen3系列模型,全系适配苹果MLX架构,覆盖全场景部署 [19] - 华为引望智驾新专利可提前预警驾驶员接管车辆,降低安全风险 [21][22] - 字节AI Lab负责人李航卸任转为顾问,公司回应称属退休返聘 [23] - 学而思学习机旗舰功能"真人随时问"突遭下线,引发用户争议 [23] - 前五月人形机器人招聘需求同比增长409%,技术岗位占比超60% [26] - 武汉大学研发抗量子密码技术"数字护照",提升核验安全性 [26] - 哈工智能退市进入倒计时,近四年净亏损达19.9亿元 [28][29][30] - 百度启动大规模AI人才招聘,岗位规模同比扩增超60%,聚焦大模型等前沿领域 [30] - 我国成功开展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技术达全球领先水平 [31][32] - 前五月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货值同比增长55.4%,智能化与新兴市场占比提升 [34] - 奇瑞汽车申请注册人形机器人"墨茵"商标,已在马来西亚4S店应用 [34] 海外AI热点资讯 - OpenAI警告下一代模型或增加生物武器风险,将加强测试与防范措施 [36][37] - Meta曾开价1亿美元挖角OpenAI员工,但未成功 [37] - OpenAI终止与Scale AI合作,因Meta投资后者143亿美元并持股49% [38][41] - OpenAI寻求微软放弃未来利润分配权,以换取33%重组后股份 [38] - ChatGPT Codex推出新功能,可一次性生成多个编程解决方案 [38] - 亚马逊CEO称AI将减少员工总数,未来数年通过AI提升效率 [39][40] - 恩智浦完成收购TTTechAuto,强化软件定义汽车领域布局 [40] - Scale AI早期投资方Accel预计获利超25亿美元 [40] - 谷歌计划与Scale AI断绝关系,微软和xAI也可能跟进 [41] - Meta联手Oakley推出运动智能眼镜,挑战传统运动相机 [41] - 苹果AI负责人约翰·詹南德雷亚或被降职,因项目推进缓慢 [43] - 特斯拉陶琳分享马斯克观点:纯视觉方案更匹配道路系统设计逻辑 [45] - 特斯拉Robotaxi遭抗议,反对者质疑其自动驾驶安全性 [48] - Alphabet收购Wiz面临美司法部反垄断审查,交易额达320亿美元 [49] - xAI被指月亏10亿美元,马斯克否认称报道不实 [35] - Midjourney推出视频生成模型V1,主打高性价比与易用性 [36] 全球AI投融资概览 - 本周全球AI融资事件21起,总规模136.21亿元人民币,平均单笔融资8.51亿元人民币 [51] - 融资阶段分布:早期12起、成长期5起、后期4起 [53] - 国内融资集中在上海(5起)、广东(4起)、江苏(3起),总额9.8亿元人民币 [55][59] - 国内最大单笔融资为帕西尼感知科技A++轮数亿人民币,专注三维智能触觉传感器研发 [60][61][62] - 海外融资总额126.41亿元人民币,最大单笔为AI国防技术公司Helsing的6亿欧元D轮融资 [68][69] - 海外其他重点融资:自动驾驶模拟器研发商Applied Intuition获6亿美元F轮融资,机器人公司Skild AI获1.35亿美元B轮融资 [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