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芯片

搜索文档
纳思达(002180):公司动态研究报告:信创业务不断推进,芯片业务持续创新
华鑫证券· 2025-06-29 23: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首次)[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公司打印机业务市占率稳步提升,集成电路业务全面布局,未来有望带来新增长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纳思达实现营业收入59.27亿元,同比下降5.79%;归母净利润为0.84亿元,同比下降69.64%,扣非归母净利润0.80亿元,同比下降69.83% [4] - 奔图打印机业务和利盟打印机业务营收分别同比下降3.34%和4.85%,奔图国际打印机销量同比下降27.11%,且奔图费用同比增长21.45%;集成电路业务营收同比下降19.72%,但极海微总体芯片出货量达1.25亿颗,同比增长9.38%,非耗材芯片销量同比增长38.22% [4] 打印机业务 - 公司打印机业务整体出货量在全球激光打印机市场份额中排名第四,奔图激光打印机业务全球出货量增速引领行业,利盟激光打印机在全球中高端激光打印机细分市场占有率领先 [5] - 旗下通用打印耗材业务、通用打印耗材芯片业务、打印机主控芯片业务均处于全球细分行业翘楚 [5] - 信创市场方面,奔图在金融等重点行业不断取得突破,2024年奔图信创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50%,产品出货结构明显改善 [5] - 奔图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已销往海外110余个国家和地区,占奔图总出货量的比例接近50% [5] 芯片业务 - 汽车电子领域,极海微推出多款汽车芯片产品,在国内外主流车厂均实现项目定点,开始批量出货上车,且在3个赛道长线布局 [6] - 工业电子领域,极海微推出G32R5系列高性能实时控制DSP芯片等多款芯片,形成丰富产品矩阵,针对人形机器人应用全面布局,部分已实现批量出货 [7] 盈利预测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292.15、325.99、364.21亿元,EPS分别为0.7、1.05、1.1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3、22、19倍 [8] 财务数据 - 2024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9.8%、10.6%、11.6%、11.7%,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 112.1%、32.6%、49.8%、13.2% [10][11] - 毛利率分别为32.3%、30.3%、31.0%、30.8%,净利率分别为3.1%、3.4%、4.6%、4.6%,ROE分别为7.3%、9.0%、12.2%、12.4% [11] - 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2.6%、71.5%、70.1%、68.4%,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7、0.8、0.8、0.8 [11] - EPS分别为0.53、0.70、1.05、1.18元,P/E分别为43.5、32.8、21.9、19.3,P/S分别为1.2、1.1、1.0、0.9,P/B分别为3.2、3.0、2.7、2.4 [11]
国芯科技:汽车电子高速增长,RISC-V注入新动能-20250611
中邮证券· 2025-06-11 11: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汽车电子高速增长,市场开拓进展明显,2024年自主汽车电子芯片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1.38%,客户数量增多,国内市场规模和行业影响力显著提升 [2] - 启动首颗基于RSIC - V架构的高性能车规MCU芯片CCFC3009PT设计开发,有望实现对英飞凌TC397和瑞萨U2A16芯片的国产化替代,未来将基于“RISC - V CPU+AI NPU”双核方案开发新芯片 [3] - 推进量子安全芯片迭代升级,AHC001新品内部测试成功,可增强安全产品或设备抗量子计算攻击能力,应用于多领域 [4] - 聚焦人工智能和先进计算,定制芯片服务业务稳健发展,2024年定制芯片服务收入3.96亿元,同比增长39.15%,订单充足 [5]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7.8/11.5/17.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1.0/0.1/0.6亿元 [8]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25.62元,总股本3.36亿股,流通股本2.64亿股,总市值86亿元,流通市值68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35.56 / 13.83元,资产负债率31.4%,市盈率 - 46.58,第一大股东为宁波麒越创业投资合伙(有限合伙) [1]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收入与利润 - 2024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5.74/7.81/11.5/17.03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7.78%/36.05%/47.26%/48.06% [10] - 2024 - 2027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1.8059/ - 1.0438/0.0572/0.577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7.02%/42.20%/105.48%/908.84% [10] 财务比率 - 毛利率2024 - 2027年分别为24.2%/28.0%/29.0%/30.1%,净利率分别为 - 31.5%/ - 13.4%/0.5%/3.4% [13] - 资产负债率2024 - 2027年分别为31.4%/39.0%/50.2%/60.7%,流动比率分别为2.35/1.94/1.61/1.41 [13] - 应收账款周转率2024 - 2027年分别为3.14/3.19/3.13/3.23,存货周转率分别为0.99/1.12/1.11/1.13,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19/0.24/0.30/0.35 [13]
国芯科技(688262):汽车电子高速增长,RISC-V注入新动能
中邮证券· 2025-06-11 11: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汽车电子高速增长,市场开拓取得明显进展,2024年公司自主汽车电子芯片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1.38%,业务客户数量增多,国内市场规模和行业影响力显著提升 [2] - 启动首颗基于RSIC - V架构的高性能车规MCU芯片CCFC3009PT的设计开发,有望实现对英飞凌TC397和瑞萨U2A16芯片的国产化替代,未来将基于“RISC - V CPU + AI NPU”双核方案开发新芯片 [3] - 推进量子安全芯片迭代升级,AHC001新品内部测试成功,可增强安全产品或设备抗量子计算攻击的能力,广泛应用于高安全要求的信息安全设备中 [4] - 聚焦人工智能和先进计算,定制芯片服务业务稳健发展,2024年定制芯片服务收入为3.96亿元,同比增长39.15%,订单充足 [5]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7.8/11.5/17.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1.0/0.1/0.6亿元 [8]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25.62元,总股本3.36亿股,流通股本2.64亿股,总市值86亿元,流通市值68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为35.56 / 13.83元,资产负债率31.4%,市盈率 - 46.58,第一大股东为宁波麒越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1]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574|781|1150|1703| |增长率(%)|27.78|36.05|47.26|48.06| |EBITDA(百万元)|-203.92|-103.11|68.12|149.6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80.59|-104.38|5.72|57.71| |增长率(%)|-7.02|42.20|105.48|908.84| |EPS(元/股)| - 0.54| - 0.31|0.02|0.17| |市盈率(P/E)|-47.67|-82.47|1504.90|149.17| |市净率(P/B)|3.92|4.11|4.10|4.00| |EV/EBITDA|-44.20|-84.75|133.13|63.73|[10]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利润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574|781|1150|1703| |营业成本|435|562|816|1191| |税金及附加|1|1|2|3| |销售费用|58|61|81|102| |管理费用|50|53|68|94| |研发费用|323|324|345|410| |财务费用|-1|4|10|18| |资产减值损失|-22|0|0|0| |营业利润|-264|-154|8|85| |营业外收入|0|0|0|0| |营业外支出|2|0|0|0| |利润总额|-266|-154|8|85| |所得税|-86|-50|3|27| |净利润|-181|-104|6|58| |归母净利润|-181|-104|6|58| |每股收益(元)| - 0.54| - 0.31|0.02|0.17|[13] 资产负债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货币资金|395|249|204|269| |交易性金融资产|433|433|433|433|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210|352|492|724| |预付款项|742|763|1166|1727| |存货|406|597|871|1242| |流动资产合计|2306|2553|3370|4653| |固定资产|15|15|14|13| |在建工程|239|239|239|239| |无形资产|141|109|77|46| |非流动资产合计|894|882|851|823| |资产总计|3200|3434|4220|5476| |短期借款|85|364|649|1185|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68|86|124|182| |其他流动负债|827|863|1321|1931| |流动负债合计|981|1313|2094|3298| |其他|25|25|25|25| |非流动负债合计|25|25|25|25| |负债合计|1006|1338|2119|3323| |股本|336|336|336|336| |资本公积金|2320|2320|2320|2320| |未分配利润|-264|-358|-353|-311| |少数股东权益|0|0|0|0| |其他|-197|-202|-201|-193| |所有者权益合计|2195|2096|2101|2153|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3200|3434|4220|5476|[13] 现金流量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净利润|-181|-104|6|58| |折旧和摊销|102|46|50|46| |营运资本变动|94|-339|-366|-550| |其他|-92|-43|-73|-73|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6|-440|-383|-519| |资本开支|-198|-19|-19|-19| |其他|-35|33|83|91|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233|14|64|73| |股权融资|0|0|0|0| |债务融资|40|279|285|536| |其他|-72|1|-11|-24|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32|280|274|511|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342|-146|-45|65|[13] 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成长能力:营业收入增长率|27.8%|36.1%|47.3%|48.1%| |成长能力:营业利润增长率|-10.9%|41.8%|105.5%|908.8%| |成长能力: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7.0%|42.2%|105.5%|908.8%| |获利能力:毛利率|24.2%|28.0%|29.0%|30.1%| |获利能力:净利率|-31.5%|-13.4%|0.5%|3.4%| |获利能力:ROE|-8.2%|-5.0%|0.3%|2.7%| |获利能力:ROIC|-9.0%|-4.1%|0.5%|2.1%| |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31.4%|39.0%|50.2%|60.7%| |偿债能力:流动比率|2.35|1.94|1.61|1.41| |营运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3.14|3.19|3.13|3.23| |营运能力:存货周转率|0.99|1.12|1.11|1.13| |营运能力:总资产周转率|0.19|0.24|0.30|0.35| |每股指标:每股收益| - 0.54| - 0.31|0.02|0.17| |每股指标:每股净资产|6.53|6.24|6.25|6.41| |估值比率:PE|-47.67|-82.47|1504.90|149.17| |估值比率:PB|3.92|4.11|4.10|4.00|[13]
寻找光电板块上游物料的弹性和突破
2025-06-10 23:26
寻找光电板块上游物料的弹性和突破 20250610 摘要 中国 DSP 芯片市场潜力巨大,一级市场已涌现优秀企业,未来几年或有 投资机会,但 A 股上市公司尚未充分受益。关注江浙沪地区相关企业。 光源环节在光模块成本中占比高,国产化率低,随着 CPU 和 TOYO 技 术发展,市场规模将显著增长,头部企业突破后弹性空间大。 电信市场预计 2025 年触底,下半年至 2026 年宽带接入市场将迎来万 兆网络 50G PON 建设周期,有线侧投资将成重点,局端设备价值量更 高。 数通市场受益于 AI 发展迅速扩张,高端芯片需求持续提升,100G EML 仍是主力,同时推动 400G、800G、1.6T 及 ICPOIO 发展。 2024 下半年至 2025 年,硅光光源市场需求显著增长,特别是 100G CW 硅光光源,市场规模达数十亿美元,预计 2026 年 800G 将继续扩 展,1.6T 也将有显著提升。 共封装光学(CPO)将以硅光为主体,功耗逐步提升,单颗芯片价格大 幅增加,主要由于功率密度增加带动物料成本增加,同时良率下降和行 业门槛提高。 MPO 光跳线需求与光模块端口数相关,AI 集群部署密度增加 ...
国芯科技董事长郑茳:瞄准关键核心领域持续发力 加速国产汽车芯片应用进程
证券时报网· 2025-06-04 21:35
战略合作与国产化进程 - 公司与国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安波福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共同推进汽车核心芯片国产化进程 降低对国外芯片依赖 [2] - 公司以"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为发展关键词 致力于覆盖95%被国际大厂垄断的汽车电子芯片市场 [2] - 已形成12条车规级芯片产品线 包括汽车域控制芯片 辅助驾驶处理芯片 主动降噪专用DSP芯片等 重点覆盖动力系统 安全气囊 域控等中高端领域 [2]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在安全气囊芯片领域实现全球少数整合方案 包括主控MCU芯片 点火驱动芯片 加速度计智能传感芯片 [3] - 围绕48V电子架构芯片 与国际厂商同步研发新一代安全气囊点火驱动芯片 [3] - 基于PowerPC和RISC-V指令集开发8大系列40余款嵌入式CPU内核 是国内首个实现百万颗 千万颗和亿颗应用的单位 [4] - 2024年汽车电子芯片累计出货突破千万颗 首款支持48V电源系统的安全气囊点火芯片正在设计中 [5] 市场拓展与客户合作 - 国产汽车整机厂商比亚迪 奇瑞 吉利等均为公司合作伙伴 [4] - CCD5001 CCD4001和CCD3001系列DSP芯片进入量产阶段 已定点多个头部车厂的座舱主机高阶音响和独立功放项目 [5] 研发创新与未来布局 - 公司战略为"顶天立地" 开发国产稀缺 技术壁垒高的产品 目标达到国际芯片巨头同等水平 [2] - 2025年4月成功研发超高性能云安全芯片CCP917T 集成NPU SM2签名效率达100万次/s 对称算法性能达80Gbps [5] - 与参股公司信大壹密合作研发的抗量子密码芯片AHC001于2025年5月测试成功 CCUPHPQ01后量子密码卡正在设计中 [6] - 基于RISC-V架构推出两款AIMCU芯片CCR4001S与CCR7002 在智能家居 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实现小批量应用 [6] 行业趋势与需求变化 - 汽车智能化推动单车芯片需求从传统燃油车的600-800颗跃升至1000颗以上 国产芯片自主可控能力成为竞争关键 [3]
歼10C与半导体,看中国航空工业的“硅基心脏”
是说芯语· 2025-05-11 12:46
军工半导体发展历程 - 歼-10战斗机首飞成功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摆脱"仿制"标签,背后是半导体技术的全面突破,包括航电系统、飞控芯片、电源管理等关键部件 [5] - 航电系统采用光纤通道(FC)总线技术,数据传输速率达10Gbps,抗电磁干扰能力远超传统铜缆,定制化芯片实现微秒级延迟并在-55℃至125℃极端温度下稳定运行 [5] - 有源相控阵雷达核心为上千个氮化镓(GaN)T/R模块,早期通过"逆向封装"策略在商用芯片基础上完成研发 [6] 军用半导体技术突破 - 飞控系统采用全权限数字电传飞控(FBW),四余度飞控计算机每秒完成数百万次运算,早期依赖美国TI公司DSP芯片,后开发"双芯片冗余架构"实现0.1秒内故障切换 [6] - 电源系统突破IGBT芯片国产化,将多颗车规级IGBT并联并采用氮化铝陶瓷基板散热,实现功率翻倍、体积缩小40%,数字式控制器采用28nm制程SoC芯片,可靠性达99.9999% [7] - 通过改造商用芯片(如龙芯3A5000处理器改造成飞控协处理器)实现自主可控,性能达美国同类产品70% [8] 半导体产业升级路径 - 中国半导体发展遵循"先学习、再优化、最后超越"路径,核心能力在于工程手艺优化,如歼-10C搭载AI协处理器可识别F-35隐身战机 [9] - 歼-10系列芯片国产化率从70%依赖进口提升至90%国产化,20年完成西方半世纪技术积累 [11] - 军工半导体技术验证间接增强国际谈判筹码,涉及关税、军事、制造业及AI领域 [11] 技术应用与行业影响 - 军用半导体参数与高性能车规半导体相近,通过特殊封装工艺可转化为军品 [6] - 美国对华技术限制策略从全面禁运转向重点管控最先进技术,保持代差 [8] - 航空工业半导体突破映射国防工业跨越式发展,涉及战斗机、军舰、导弹及雷达等多领域 [7]
DSP芯片厂商创成微破产清算 债权人需及时申报债权
巨潮资讯· 2025-05-09 22:22
根据公告内容,该公司债权人需在 2025 年 6 月 16 日前,向江西赣中律师事务所申报债权。申报时,债权人应详 细书面说明债权数额、有无财产担保及是否属于连带债权,并提供相应证据材料。 半导体行业寒冬持续蔓延,又一家芯片企业倒在行业低谷期。近日,江西创成微电子有限公司正式进入破产清算 程序,这家专注于DSP芯片设计的企业成为继华夏芯、悟升半导体、世纪金光、宁波华龙等之后,又一家倒在行 业寒冬中的半导体企业。 2025 年 4 月 28 日,江西省吉安县人民法院发布(2025)赣 0821 破 2 号公告,揭开了江西创成微电子有限公司的 破产序幕。2025 年 3 月 31 日,法院裁定受理深圳市博屹电子有限公司对江西创成微电子有限公司的执行转破产清 算申请,并于 4 月 2 日指定江西赣中律师事务所担任管理人。 资料显示,江西创成微是一家专业从事芯片设计与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于2012年,掌握丰富的IC设计 与验证技术,拥有独立自主的DSP架构知识产权,以及数"用户验证的芯片,至今已成功自主研发10余款DSP芯 片。核心业务包括数字信号处理(DSP)芯片设计、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研究、音频系统设计、时 ...
纳思达:极海在人形机器人芯片布局上相对完善 已和宇树等工控领域大客户合作
快讯· 2025-05-09 21:09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旗下极海在人形机器人芯片领域布局完善,产品覆盖感知和执行部件[1] - 具体产品包括超声波雷达芯片、基于Arm Cortex-M52处理器的高性能实时控制DSP芯片[1] - 相关芯片产品具备汽车与机器人双重应用场景[1] - 已开发关节控制及驱动芯片、编码器芯片、小脑计算芯片、BMS管理MCU、通信管理及电源管理MCU等全系列解决方案[1] 技术突破 - 实现机器人核心芯片的国产化替代[1] - 首款基于Arm Cortex-M52架构的DSP芯片具备高性能实时控制能力[1] 客户合作 - 与广汽、一汽等主流汽车厂商建立合作关系[1] - 获得多家头部Tier1供应商及工控领域大客户(如汇川、宇树)的订单[1]
纳思达(002180) - 002180纳思达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9
2025-05-09 20:18
公司经营情况 2024 年业绩 - 公司营业总收入 264.15 亿元,同比增长 9.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49 亿元,同比增长 112.11% [4] - 奔图营业收入 46.58 亿元,同比增长 19.87%,第四季度营收 14.82 亿元,环比增长 38.03%,净利润 6.15 亿元,同比增长 10.87% [4] - 利盟国际营业收入 22.43 亿美元,同比增长 7.98%,打印机销量同比增长 31.13%,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2.83 亿美元,同比增长 69.30% [4] - 极海微营业收入 14.00 亿元,同比下降 1.52%,净利润 3.63 亿元,同比增长 109.97%,扣非净利润 1.30 亿元,同比增长 14.52% [4] - 通用耗材业务营业收入 61.72 亿元,同比增长 10.45%,净利润 0.74 亿元,同比下降 44.17% [4] - 公司对相关子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主要为商誉减值)总计 9.03 亿元,减少 2024 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8.93 亿元,剔除长期资产减值影响,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5.49 亿元 [4] 2025 年第一季度业绩 - 公司营收 59.27 亿元,同比下降 5.79%,归母净利润为 0.84 亿元,同比下降 69.64%,扣非归母净利润 0.80 亿元,同比下降 69.83% [4] - 奔图营业收入 9.92 亿元,同比下降 3.34%,净利润 0.97 亿元,同比下降 49.89% [4] - 利盟营业收入 5.13 亿美元,同比下降 4.85%,净利润 253.82 万美元,同比下降 74.08% [4] - 极海微营业收入 2.54 亿元,同比下降 19.72%,净利润 0.12 亿元,同比下降 70.40% [4] - 公司通用耗材业务营业收入 13.22 亿元,净利润 0.16 亿元,整体通用耗材出货量同比下降 0.56% [4] 问答环节 芯片市场反馈 - 极海中低端 MCU 产品占领市场形成基本盘,中高端 MCU 经小批量量产验证后逐步获市场认同,复杂国际局势下中高端产品需求增加带来机遇 [5] - 极海在人形机器人芯片布局完善,超声波雷达芯片、高性能实时控制 DSP 芯片等既可用在汽车也可用在机器人,多款芯片实现国产化替代并与主流汽车厂商、头部供应商及工控大客户合作 [5] 信创市场趋势 - 国产化市场今年第一、二季度主力是政府,下半年金融和能源等行业信创预计发力,政府市场呈常态化,有增量替代和存量更替 [6] - 公司针对行业信创市场组建团队配合推动国产化打印机市场进展,行业信创市场今年有望继续增长 [6]
Marvell,孤注一掷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12 09:18
根据英飞凌官微消息披露,英飞凌签署了一项以25亿美元收购Marvell Technology汽车以太 网业务的协议。通过此次交易,英飞凌将其领先的汽车MCU产品组合与Marvell的汽车以太网 业务相结合,提高自身在软件定义汽车领域的系统能力。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近日,英飞凌收购Marvell汽车以太网业务的消息,引得业界瞩目。 此次收购Marvell的汽车以太网业务,就像是为英飞凌的汽车智能化拼图补上了关键的一块。二者 的结合,一方面将进一步巩固英飞凌在汽车MCU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也将构建起一个"通信+控 制"的全栈解决方案,直接为软件定义汽车的区域架构转型赋能。 此外,从商业价值角度考量,这笔交易同样极具吸引力。 Marvell的汽车以太网业务有50多家汽车制造商客户,其中包括排名前十汽车制造商中的8家。凭 借这一强大的客户根基,据相关数据预测,该业务在2025年预计将贡献2.25亿-2.5亿美元的收入, 毛利率更是高达60%。更为诱人的是,其附带的到2030年40亿美元的design-win储备,犹如一座 蕴藏丰富的宝藏,为英飞凌在自动驾驶、车联网等领域的长期布局奠定了坚实的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