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laxy Z Fold系列
搜索文档
印度智能手机 Q3 出货量同比增长 5%,Apple 跻身前五
Counterpoint Research· 2025-11-06 15:03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5%,出货金额同比增长18%,创下历史季度最高水平[4][5] - 市场增长主要得益于节庆季前的大量备货及高端机型的持续需求,平均售价同比提升13%[4][6] - 市场正逐步向以价值增长为导向的稳定增长阶段迈进,增长动力包括便捷的分期付款方案、以旧换新政策和大幅折扣[5] 高端市场动态 - 高端市场(售价>30,000印度卢比,约339美元)出货量同比增长29%,为各价位段中增速最快[6][9] - 高端化趋势是带动整体市场价值增长18%的主要驱动力[6] - Apple以28%的市场销售额份额位居首位,iPhone 16与15系列需求旺盛,新推出的iPhone 17系列上市后表现更胜前代[6] - Samsung市场价值份额达23%,受益于Galaxy S系列、AI赋能的中端A系列及高端A系列机型的优惠活动,其Galaxy Z Fold系列销量创下销售纪录[6] 品牌出货量排名 - vivo(不含iQOO)以20%的市场份额领跑市场出货量,得益于强大的线下网络及中端T系列的持续热销[7][9] - Samsung以13%的出货量份额位居第二,主要由S系列与A系列推动品牌在中高端市场保持稳健[7] - Apple在本季度首次进入印度市场出货量排名前五,使印度成为全球第三大iPhone市场,iPhone 16连续两个季度成为印度市场出货量最高的机型[7][9] 其他关键品牌表现 - iQOO成为季度出货量增速最快的品牌,同比增长54%,得益于面向游戏用户的丰富产品线以及强大的社区营销活动[14] - Motorola出货量同比增长53%,由G系列与Edge系列的强劲需求及渠道覆盖扩张推动[14] - Lava成为10,000卢比(约113美元)以下价位段增长最快品牌,出货量同比增长135%,同时也是15,000卢比以下价位段中增长第二快的品牌[14] 供应链与渠道 - MediaTek以46%的出货份额领跑印度智能手机芯片市场,Qualcomm以29%的份额位居第二[14] - 在节庆季拉动下,本季度线上渠道出货占比达45%,线下渠道仍以55%占据主导地位[14] - itel以38%的出货份额领跑功能手机市场,Lava以27%的份额紧随其后,推动力包括实惠的价格及强大的分销网络[14]
三星三折叠手机首秀,售价或高达2万
观察者网· 2025-10-30 21:41
产品发布与规格 - 三星首次展出三折叠屏手机原型机,暂定名称为Galaxy Z TriFold [1] - 产品采用双内折结构,完全展开时厚度约4.2毫米,完全合拢后厚度在1.2至1.5厘米之间 [1] - 完全展开后屏幕尺寸约10英寸,外屏尺寸约6.5英寸,展开后形态类似小型平板电脑,原型机折痕问题几乎难以察觉 [1] 定价与市场策略 - 三星首款三折手机预估售价达400万韩元(约2万人民币),远高于Galaxy Z Fold7的238万韩元起售价 [2] - 高价源于复杂的双铰链结构和多面板OLED设计,设备计划首先在韩国和中国市场上市 [2] - 初期产量预计在5万至10万台之间,分析认为其目标并非大规模销售,而是展示工程与制造实力 [2] 市场竞争格局 - 华为已推出全球首款三折手机Mate XT并发布升级产品Mate XTs,三星三折叠手机发布后将与华为构成直接竞争 [2]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45%,华为以45%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 [2] - 同期摩托罗拉以28%的出货量位列第二,三星市场份额减少一半以上,以9%的份额排名第三 [2] 行业前景预测 - 国际数据公司预测2025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约1983万台,同比增长6.0% [3] - 预计至2029年全球出货量将接近2729万台,五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8% [3] - 折叠屏市场作为硬件创新与技术实力的试金石,已成为各大厂商竞相展示研发能力的重要舞台 [3]
三星洽谈多家AI供应商 Galaxy新机拟增选OpenAI等合作伙伴
智通财经网· 2025-07-25 11:33
三星电子AI战略合作 - 三星电子正与OpenAI、Perplexity AI等公司洽谈合作,计划在下一代Galaxy设备中整合更多AI服务,以提供比谷歌Gemini更丰富的选择 [1] - 公司旨在为明年推出的Galaxy S26智能手机系列提供多元化AI选项,当前产品线主要搭载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AI模型 [1] - 三星即将达成对Perplexity的投资协议并整合其应用与助手功能,通过引入外部优质AI资源增强自身实力 [1] 三星芯片战略与产品规划 - 三星在评估Galaxy S26的新款应用处理器,同时考虑高通产品和自研Exynos 2600芯片 [1] - 在最新发布的Galaxy Z Flip 7折叠手机中首次采用自研Exynos芯片组,旨在减少对高通的依赖 [2] - 苹果计划明年推出首款折叠iPhone,设计类似三星Galaxy Z Fold系列,并采用包括三星显示供应的可折叠OLED屏在内的多项相同核心组件 [2] 折叠手机市场发展 - 三星认为折叠手机正走向主流,更多全球企业加入这一领域将有利于行业发展 [2] - 崔元俊表示今夏发布的新品只是折叠手机发展的开端 [2]
“最不苹果” 的折叠iPhone,猛抄三星作业,卖的比华为三折叠便宜
36氪· 2025-07-21 18:21
折叠屏iPhone - 公司计划于2024年末推出首款折叠屏iPhone 采用类似三星Galaxy Z Fold系列的设计 不会带来颠覆性硬件创新[1][2] - 产品起售价不低于2000美元(约1 4万元人民币) 核心部件包括三星显示供应的可折叠OLED屏[2][4] - 重点改进内屏折痕可见度和铰链机制 iOS 27系统将开发专属软件功能[4] - 目标市场为中国 本土品牌已推出书本式折叠机 消费者需求明确[4] iPad Pro升级 - 2024年5月发布的M4芯片iPad Pro将减薄机身 前置摄像头改为横向布局[7] - 后续M5芯片iPad Pro将在竖屏侧新增第2个前置摄像头 解决横竖持握的拍摄体验一致性[7] 公司战略与历史产品 - 公司虽非品类开创者 但曾重新定义iPod iPhone iPad Apple Watch和AirPods的产品形态[5] - 混合现实头显Vision Pro开创眼动/手部追踪交互方式 采用超高分辨率显示技术[5] - 折叠屏手机被视为提振iPhone营收的机会 即使销量未达巅峰[4] 财务与高管动态 - 2023年7月31日将发布第三季度财报 预计涉及AI进展 关税政策和供应链调整的讨论[9] - 现任CEO蒂姆·库克短期内不会离任 但高层重组正在酝酿[1]
首款折叠iPhone明年见!没有任何创新,这就是苹果的现状
华尔街见闻· 2025-07-21 08:38
产品策略 - 公司首款折叠屏iPhone预计2026年底问世 将以"后来者"身份进入由三星主导7年的成熟市场[1] - 产品形态与三星Galaxy Z Fold系列相似 核心OLED折叠屏幕由三星显示供应 打破公司传统创新路径[1] - 工程团队聚焦解决行业痛点:优化显示屏折痕不明显度 改进铰链耐用性和手感[3] - 软件层面将开发iOS 27系统 专门适配折叠屏设备形态以保持流畅体验[3] 市场竞争 - 折叠屏手机市场技术路径和格局已由三星确立 公司首次以追随者姿态进入[2] - 中国市场竞争激烈 小米华为等本土品牌已推出多款"书本式"折叠屏产品[4] - 公司选择横向展开设计以迎合中国用户偏好 起售价2000美元瞄准高端市场[4] 品牌优势 - 全球数百万iPhone用户存在折叠屏潜在需求 但不愿转向安卓阵营[4] - 虽硬件创新有限 但凭借品牌力有望激活存量用户的换机需求[4] - 公司历史上曾以"虽非首创 但力求最佳"策略成功塑造多个科技品类[2]
手机显示技术分水岭已至 柔性 AMOLED 成主流
中国经营报· 2025-07-18 21:45
柔性AMOLED显示面板市场增长 - 2025年第一季度采用柔性AMOLED显示面板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51亿台,同比增长15%,年增长率稳定在20%左右 [1] - 柔性AMOLED显示面板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占比跃升至51%,标志着其正逐步取代传统显示技术成为主流 [1] - 预计2025年年底柔性AMOLED显示面板总出货量将超过7.5亿台,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突破60% [4][6] 技术优势与市场需求 - 柔性AMOLED采用自发光像素结构,无需背光模组,实现近乎无限的对比度,峰值亮度达1800尼特以上,色域覆盖超100% DCI-P3标准 [2] - 可折叠特性成为亮点,三星Galaxy Z Fold系列和华为Mate X系列折叠屏手机采用柔性AMOLED面板,推动市场普及 [3] - 消费者对轻薄、可弯曲屏幕需求增加,技术成熟和成本下降促使更多中高端机型采用AMOLED屏幕 [1][3] 市场竞争格局 - 三星显示为AMOLED领域领军企业,但中国面板企业如京东方、深天马、维信诺加速技术突破与产能建设,形成竞争格局 [5][6] - 京东方成都第8.6代AMOLED生产线提前4个月进入设备搬入阶段,深天马柔性AMOLED业务快速增长,盈利能力修复 [6] - 2024年中国厂商AMOLED显示面板出货量达3.64亿片,较2023年增长超1.2亿片 [6] 行业未来趋势 - 柔性AMOLED在智能手机渗透率持续提升是必然趋势,折叠、LTPO等高端技术产能释放将推动高端产品占比增长 [4] - LCD显示面板短期内不会被完全取代,在中低端手机和特定应用场景仍具竞争力,与AMOLED将长期共存 [4] - 未来竞争聚焦技术创新、良率提升和成本控制,市场可能形成多强并立格局 [7]
三星、京东方在美国激烈互诉
观察者网· 2025-05-31 09:10
专利诉讼动态 - 京东方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联邦法院对三星显示提起专利侵权诉讼,指控三星Galaxy Z Fold系列的屏下摄像头技术侵犯其4项OLED专利[1] - 三星显示在24小时内迅速反击,在美国弗吉尼亚东区地方法院对京东方及其关联企业发起专利侵权指控[1] - 三星显示此次诉讼针对使用京东方OLED屏幕的努比亚Z60 Ultra手机,涉及4项像素排列和驱动技术专利[2] - 双方专利纠纷始于2022年12月,三星显示向美国ITC起诉京东方侵犯4项OLED专利并寻求进口禁令[5] - 2023年初三星显示追加两项诉讼,包括商业秘密侵权和专利侵权[5] - 2024年4月三星显示在同一法院提起三起专利侵权和一起商业秘密侵权诉讼[5] 诉讼进展与裁决 - 2024年3月美国ITC驳回三星显示对京东方颁布进口禁令的请求,但认定京东方侵犯3项专利[6] - 三星显示2023年诉讼涉及的5项专利中,4项被美国PTAB维持有效,京东方已就其中4项向CAFC提起上诉[5] - 三星显示2023年10月提起的商业秘密侵权调查初步裁决结果预计于2024年5月30日公布[6] 行业竞争格局 - 在LCD领域,中国大陆四家面板厂2025年Q1出货量达4355万片,同比增长16.5%,市占率69.2%[7] - 日韩系面板厂LGD和Sharp同期市占率合计仅9.7%,同比下滑3.7个百分点[7] - 三星显示已于2023年Q1彻底退出LCD市场[7] - 在OLED领域,2024年三星显示以42.2%市场份额居首,LGD23.9%第二,京东方13.2%第三[7] - 按区域划分,韩国OLED厂商合计市占率55%,中国厂商合计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