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laxy Z Fold 7
搜索文档
苹果华为三星们都在卖,为何「官翻机」却一直火不起来?
36氪· 2025-11-19 16:25
官翻机市场现状与特点 - 官翻机在双十一等大促期间优惠力度显著,例如三星Galaxy Z Fold 7(12+512GB)官翻机售价11500元,比全新机13999元低约18% [1][4] - 苹果、华为、OPPO、罗技、雷蛇等主流消费电子品牌均通过官网或电商平台布局官翻机销售渠道 [4] 官翻机来源与品质保障 - 官翻机来源主要为售后换新退回机、7天无理由退货机、渠道展示机及库存机,流转路径清晰可控 [5] - 品牌对回收机器按新品标准进行质检,更换损坏零件并使用原厂配件,通过出厂测试确保新机级别体验 [7] - 官翻机维修记录透明,所有更换部件均在品牌可控体系内完成,品质可靠性优于二手平台 [8] 官翻机与二手机的核心差异 - 官翻机本质是品牌按自身标准将机器恢复至新机品质,而非筛选成色好的二手机 [8] - 二手平台质检标准不统一且为第三方操作,维修历史和部件老化情况无法完全透明 [7] - 官翻机具备品牌背书,提供更接近新品的售后服务,形成可靠性溢价 [16] 官翻机市场发展制约因素 - 官翻体系需覆盖售后、检测、备件、仓储至销售的全闭环,仅苹果、三星等出货量过亿且具备成熟维修链路的品牌能支撑该成本 [9] - 稳定官翻业务需大量高质量回流机器,华为、OPPO等渠道规模大的品牌更具优势,而销量分散或生命周期短的品牌难以形成规模化供给 [11] - 官翻机定价易冲击新品价格体系,需品牌具备强议价能力和稳定定价策略才能长期运营 [12] 官翻机与二手市场竞争关系 - 国内二手交易平台规模增长迅速,热门机型上市当天即可流通,而官翻机因回收整备流程需时较长,补货不及时 [13][16] - 官翻机通过提供透明整备报告、可查询部件更换记录等差异化服务,填补新机与二手机之间的市场空隙 [16] - 国家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和品牌回流量增加,为官翻市场供给端提供更稳定基础 [16] 官翻机市场前景 - 官翻机当前仍属小众选择,但其价值正被更多用户认可,定位介于新品体验与二手价格之间 [18] - 若品牌将官翻业务作为长期建设,该品类有望在国内手机市场占据稳定份额 [18]
人工智能驱动设备升级,全球智能手机Q3出货量增长2.6%
智通财经网· 2025-10-14 11:59
行业整体表现 - 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2.6%至3.227亿部,行业保持上升态势并实现稳健增长 [1][3] - 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消费者对高端机型及人工智能赋能设备的强劲需求 [1] - 尽管面临经济不确定性与关税波动等挑战,智能手机需求依旧保持韧性 [2] 主要公司表现 - 三星电子以6140万部的出货量稳居季度榜首,并实现了史上最强劲的第三季度增长 [3] - 苹果公司出货量达5860万部,同比增长近3%,在截至9月的季度创下历史最佳业绩 [3] - 苹果新款iPhone 17系列需求旺盛,预售量超过上一代产品 [3] - 三星Galaxy Z Fold 7和Galaxy Z Flip 7的表现优于以往所有折叠屏机型,为折叠屏产品领域注入新活力 [3] 增长驱动因素 - 高端功能配置、优惠的定价模式以及促销以旧换新活动,促使消费者选择升级设备 [2] - 消费者对高端机型及人工智能赋能设备的强劲需求是核心驱动力 [1] 未来展望 - 对2025年剩余时间保持乐观预期,预计年末智能手机销量将迎来强劲增长 [4] - 增长预计由大力促销活动、人工智能功能持续拓展以及设备创新不断推进所推动 [4]
三星首款三折叠手机Galaxy Z TriFold专利曝光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10-10 15:28
三星三折叠手机进展 - 三星首款三折叠手机Galaxy Z TriFold近期现身韩国知识产权局网站,已接近定稿阶段,有望在10月底亮相 [2] - 手机采用“G”型折叠设计,与华为Mate XT非凡大师系列的“Z”字形折叠方案不同 [5] - 专利草图显示,手机的每个折叠部分都拥有一块独立的电池,总计三块电池,后摄部分电池最小,带外屏部分电池适中,中间段机身电池体积最大且预计容量最高 [2][4] - 三星计划在10月31日至11月1日举行的APEC峰会上展示该手机,并预计最早于11月正式推出 [7] 显示技术行业会议 - TrendForce集邦咨询等机构计划于2025年10月30日在深圳金茂JW万豪酒店举办行业会议,议题涵盖Micro LED、MiP、COB等前沿显示技术 [9][10][11] - 会议演讲嘉宾来自多家行业领先公司,包括雪曼光电、国星光电、艾比森、晶芯科技、时代华影、TCL华星、晶能光电、诺瓦星云、鸿石智能、爱思强、影目科技等 [10][11][12] - 核心讨论方向包括玻璃与硅基Micro LED商用化进程、MiP与COB技术对超高清显示发展的机会、LED电影屏现状、硅衬底GaN技术、近眼显示技术趋势、AI助力AR眼镜以及全球LED显示屏市场机遇等 [10][11] 行业研究服务 - 集邦咨询旗下显示器研究中心提供智能手机面板价格和预测月度报告,报告覆盖尺寸为6.1英寸及以上,以Excel格式每月更新 [18] - 报告调研对象涵盖主要中国、日本和韩国面板制造商及品牌 [19]
杰富瑞下调苹果评级至“表现不佳”,指其可折叠iPhone存在市场风险
环球网资讯· 2025-10-05 11:24
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杰富瑞将苹果公司评级从“持有”下调至“表现不佳” [1] - 目标股价从205.82美元微调至205.16美元 [1] 评级下调原因 - 市场对iPhone升级需求及可折叠手机前景预期过高 [1] - 市场对iPhone 17需求强劲、基础款降价以及高以旧换新价值的乐观情绪已反映在股价中 [3] - 市场进一步推高了对iPhone 18 Fold及后续换机周期的期望 [3] - 若缺乏具有吸引力的功能驱动型升级,仅靠价格主导的换机周期可能难以持续 [3] - 价格主导的换机周期有可能对利润率造成压力 [3] 产品市场表现 - iPhone 17 Pro Max各型号目前在二手市场上存在5%至15%的溢价 [3] - iPhone 17 Air成为最不受欢迎的机型 [3] - 在中国市场,可折叠手机正在进一步降价,部分256GB版本还可享受500元人民币补贴 [3] - 定价在2000美元左右的可折叠手机目标市场可能有限 [3] 竞争产品技术对比 - 三星Galaxy Z Fold 7已实现几乎无折痕的屏幕,展开后厚度仅约4.2毫米 [3] - iPhone 17 Air的厚度为5.5毫米,售价也接近2000美元 [3] 建议关注指标 - 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未来几个季度苹果的设备销量 [3] - 建议关注利润率结构的变化 [3] - 建议关注用户升级行为的变化 [3]
三星即将量产超5万部“双折叠”手机?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9-03 17:59
三星双折叠手机量产计划 - 三星电子决定量产超5万部双折叠手机 已开始与供应商进行量产准备工作 [2] - 新机采用内向双折设计 外观与原型机Flex G相似 采用G字形三折叠方式 [2] - 屏幕展开时为9.96英寸 收起时为6.49英寸 产品最快10月亮相 预计11月上市 [2] - 5万部产量显著低于2019年首款折叠手机Galaxy Fold的50万台计划产量 [4] - 限量生产旨在试水新形态手机市场 因新颖使用方式预计早期用户需求有限 [4] - 新技术导致生产成本上涨 公司对销售前景持谨慎态度 [5] - 限量发售可避免与7月上市的Galaxy Z Fold 7产生竞争 防止蚕食效应 [5] 行业技术论坛议程 - 论坛聚焦iLED技术发展潜力 MiP/COB技术对超高清显示机会 LED显示芯片突破等议题 [6] - 涵盖玻璃基Micro LED创新路径 LED电影屏现状 全球LED显示屏市场挑战等主题 [6][7] - 涉及硅衬底GaN技术加速Micro LED商用 近眼显示技术趋势 uLED外延量产解决方案等行业前沿话题 [7]
新款iPhone 即将面世之际,三星推出广告调侃苹果
环球网资讯· 2025-08-29 17:11
广告营销策略 - 三星推出新广告调侃iPhone缺乏竞争力 重点介绍Galaxy Z Fold 7功能优势[1] - 广告通过对比场景展示产品差异:iPhone 16 Pro Max被猫撞倒而Galaxy Z Fold 7保持稳定使用状态[2] - 广告发布时间点选择在苹果9月9日新款iPhone系列发布前 具有市场针对性[2] 产品功能对比 - Galaxy Z Fold 7内屏支持并排播放两个视频 强调iPhone无法实现此功能[2] - 三星在广告系列中持续强调iPhone缺乏强大AI功能 宣称Galaxy AI优于Apple Intelligence[2] - 三星通过广告传达"现在可买到更好手机"的市场定位信息[2]
十年护城河告急!三星(SSNLF.US)折叠屏猛攻下 苹果(AAPL.US)美国份额失守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09:07
美国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格局 - 三星第二季度在美国市场出货量激增 市场份额从23%攀升至31% 同期苹果市场份额从56%下滑至49% [1] - 苹果仍以49%市占率领跑美国市场 但这是十余年来其主导地位首次出现明显动摇 [1] - 三星股价在2025年已上涨约35% 而苹果股价今年累计下跌7.5% 在科技巨头中表现仅优于特斯拉 [1] 三星产品创新与市场反响 - 三星7月发布两款革命性折叠屏手机Z Fold 7和Z Flip 以及春季发布的Galaxy S25 Edge超薄手机 共同构成旗舰产品矩阵 [1] - Z Fold 7耐用性测试视频在YouTube获得超1500万次播放 三星高端机型过去一个月获得超5万次讨论 其中83%为正面或中性评价 [2] - 最新款Z Fold 7预售量较前代增长25% 销量增速近50% [4] - 三星产品价格覆盖范围从650美元到2400美元 通过完善的产品矩阵瞄准各个价格区间消费者 [2] 苹果产品策略与潜在变革 - 自2017年以来iPhone外观几乎没有变化 目前四款手机价格从829美元到1599美元 [2] - 苹果可能于下月推出超薄iPhone迎战Galaxy Edge 测试显示市场对新形态需求强劲 [3] - 预计2026年9月iPhone 18系列将首次推出折叠屏iPhone 起售价可能为1999美元 [3] - 苹果最昂贵机型iPhone 16 Pro Max 1TB版本售价1599美元 而三星Z Fold 7 1TB版本售价达2419美元 [3] 技术演进与行业趋势 - 折叠屏技术已完全消除用户顾虑 三星通过折叠屏实现创新突破 获得先发优势带来的品牌光环效应 [4] - 三星第二季度实际销量增长16% 主要受益于高端机型需求包括超薄S25 Edge的推动 [5] - AI浪潮催生可能取代iPhone的新形态设备 多家AI企业已推出语音控制的智能徽章和眼镜等设备 [5] - 三星等安卓厂商率先接入谷歌Gemini AI系统 其多项功能超越苹果Siri 折叠屏大显示面积特别适合AI应用 [5]
南财快评|苹果的AI烦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12:46
苹果2025财年第三财季财报表现 - 公司第三财季总营收达940 4亿美元 创近年来最高水平 同比增长10% 远超市场预期的895 3亿美元 实现自2021年12月以来最强劲季度营收增长 [2] - 尽管营收超预期 2025年公司股价累计下跌17% 在七大科技巨头中表现仅优于特斯拉(跌20%) 并成为纳斯达克100指数表现最差的十五只股票之一 [2] - 当前股价仍接近预期收益的28倍 高于Alphabet、Meta等同行业公司 部分华尔街分析师维持"适度买入"评级 [2] AI领域竞争态势 - 公司面临AI人才流失问题 四名AI研发骨干近期跳槽至Meta Platforms Inc [3] - 竞争对手加速AI布局:Meta宣布投资数千亿美元建设超大规模数据中心 其中"Hyperion"设施算力达50亿瓦(相当于5个核电站)[3] - 微软计划2025年投资800亿美元用于AI智算中心建设 过去12个月新增超2吉瓦数据中心容量 目前运营超400个数据中心 [3] - Alphabet和亚马逊均表示AI服务需求强劲提振业绩 凸显行业AI竞赛加剧 [4] 智能手机市场竞争 - 在AI手机领域面临三星和中国厂商挑战:三星Galaxy AI已实现实时翻译、智能语音助理等功能 中国厂商如OPPO也推出小布助手等AI应用 [4] - 公司AI开发受限于闭源模式 设备端AI模型仅30亿参数 远低于竞争对手云端万亿级参数规模 自有云端模型参数约1500亿 [5] - 折叠屏手机成为新战场 公司计划2026年推出首款折叠iPhone 摩根大通预计将带来650亿美元销售收入 主要瞄准中国市场 [6] - 三星折叠机已占据先发优势 Galaxy Z Fold 7美国销量同比增50% 两款新机型总预订量增长25%以上 [7] 公司战略与资源 - 发展战略偏好内部开发而非收购 至今未公布明确AI战略 2025年未发布重要AI公告 [5] - 截至6月底账面现金达1330亿美元 具备加大AI投入的财务实力 [8] - 折叠手机战略被视为跟随者角色 与公司历史上引领创新的产品定位形成反差 [7] - 公司仍保持强大生态系统和现金流优势 产品设计维持极简审美风格 [8]
SK 海力士首超三星,跃居全球最大存储商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01 09:12
内存市场竞争格局 - SK海力士在2024年第二季度超越三星电子成为全球最大内存制造商,内存收入达21.8万亿韩元(约152亿美元),而三星同期内存收入为21.2万亿韩元(约152亿美元)[3] - SK海力士占据高带宽内存(HBM)市场62%份额,三星仅占17%[3] - 行业分析师指出SK海力士首次登顶内存市场,主要受益于英伟达AI芯片及其配套HBM需求激增[3] - HBM由多个DRAM芯片堆叠而成,是AI服务器关键组件[3] 三星电子业绩表现 - 三星半导体部门第二季度营业利润同比下降94%,集团整体营业利润下降55.23%至4.67万亿韩元(约34亿美元)[6] - 净利润下降48.01%至5.11万亿韩元,营收微增0.67%至74.56万亿韩元[6] - 半导体业务营收同比下降2%,主要受内存库存减记拖累[6] - 代工业务产能利用率低,营收稳定在6.7万亿韩元[6] - 智能手机业务营业利润增长40.9%至3.1万亿韩元,但消费电子部门利润下降60%至2000亿韩元[6][7] 三星战略调整 - 计划下半年提高服务器内存芯片销量,等待HBM3E内存获得英伟达认证[7] - 与特斯拉签订8年23万亿韩元芯片制造合同[7] - 将量产下一代低功耗DRAM模块SoCAMM,并扩大HBM3E生产,预计其占比将从80%提升至90%以上[9][10] - 采取降价策略吸引HBM客户,可能影响SK海力士和美光等竞争对手[11] - 代工业务完成2纳米工艺可靠性评估,建立第二代2纳米工艺技术基础设施[11] 行业趋势 - DRAM价格预计2024年下半年大幅上涨,NAND价格第三季度开始反弹[9] - 三星正在开发HBM4,已完成1c DRAM量产审批并向客户供应样品[10] - 三星德州泰勒工厂将扩产以满足特斯拉等大客户需求[12]
三星利润,暴跌94%
半导体芯闻· 2025-07-31 18:23
三星电子第二季度业绩表现 - 半导体部门营业利润同比下降94%至4.67万亿韩元(约合34亿美元),主要由于库存相关费用大幅增加[1] - 集团整体营业利润同比下降55.23%至4.67万亿韩元,净利润下降48.01%至5.11万亿韩元,营收小幅增长0.67%至74.56万亿韩元[1] - 半导体业务营收同比下降2%,代工和系统半导体部门总营收稳定在6.7万亿韩元[1] - 智能手机和网络业务营业利润增长40.9%至3.1万亿韩元,得益于Galaxy S25及中端机型销售强劲[1] - 消费电子部门利润下降60%至2000亿韩元,主要受中国制造商竞争加剧影响[2] 业务板块分析 - 服务器内存销售有所改善,但未售出内存库存持续拖累业绩[1] - 固态硬盘(SSD)和数据中心组件库存水平下降,但前期库存估值大幅减记削弱盈利能力[1] - 代工业务产能利用率低持续拖累盈利[1] - 移动业务表现亮眼,旗舰机型Galaxy S25及中端Galaxy A系列销售强劲支撑利润率[1] - 网络设备海外销售额实现增长[1] 下半年发展策略 - 计划提高服务器内存芯片销量,等待HBM3E高带宽内存认证结果,有望获得英伟达更多订单[2] - 代工业务目标提高2纳米GAA工艺良率,已与特斯拉签署8年23万亿韩元芯片制造合同[2][8] - 移动领域依靠新推出的Galaxy Z Fold 7和Z Flip 7保持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2] - 将全力拓展HBM及代工业务,专注于人工智能等高附加值业务[3] - 预计DRAM价格将从下半年开始大幅上涨,NAND价格有望从第三季度反弹[6] 技术创新与产品规划 - HBM3E占比预计从80%提升至90%以上,HBM4样品已向客户供应[7] - 已完成第一代2纳米工艺可靠性评估,量产准备顺利,建立第二代2纳米工艺技术基础设施[7] - 计划量产下一代低功耗DRAM模块SoCAMM[6] - 推出XR耳机和三段式"Trifold"智能手机,应对未来外形尺寸变化[4] - 人工智能战略全面推进,与谷歌合作在S25系列引入跨应用控制功能[9] 市场预期与投资布局 - 预计下半年业绩将较上年同期有所反弹,IT市场随AI和机器人行业增长逐步改善[6] - 上半年向约40家公司投资1.2亿美元,重点关注AI、机器人和数字健康领域[6] - 智能手机市场预计同比略有下滑,但高端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将继续增长[8] - 折叠屏产品线预计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长[8] - 美国232条款调查可能对半导体、智能手机等核心业务产生广泛影响[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