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KTVmall
icon
搜索文档
每日投资摘要-20251110
光大新鸿基· 2025-11-10 13:49
宏观经济数据 - 中国10月CPI同比由降转涨,上升0.2%,摆脱连续两月通缩[2][5] - 中国10月PPI同比降幅收窄[2] - 美国10月CPI数据发布受政府停摆影响,市场聚焦其能否发布[2]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上日收报26,241.83点,下跌0.92%或244点,成交额2,096.4亿港元,按日跌10.7%[5][7] - 恒生科技指数上日下跌1.80%,年初至今累计上涨30.64%[5] - 香港科技探索10月HKTVmall订单总商品交易额6.88亿港元,按月上升6.01%,按年减少4.31%[7] 重点公司动态与选股 - 敏实集团拓展机器人及AI服务器液冷业务,获台湾AI服务器厂商订单,预计11-12月交付,目标价41港元[12][13][14] - 腾讯控股现价554港元,较6月2日推介日收市价上涨6.18%,已超过目标价550港元[10] - 海丰国际现价31.30港元,较建议价28.50港元上涨9.8%,已到达目标价30港元[17] 新股与商品市场 - 多只近期上市新股表现不佳,文远知行、滴普科技上日分别下跌13.4%和30.6%[7][20] - 纽约期金上日收报4,009.80美元,上涨0.47%,年初至今累计上涨52.28%[5] - 纽约期油上日收报每桶59.75美元,上涨0.54%[5][7]
香港科技探索:HKTVmall订单总额10月环比升6.01%,同比减少4.31%
格隆汇APP· 2025-11-10 08:49
公司10月运营数据 - 10月HKTVmall订单总商品交易额为6.88亿港元,环比上升6.01%,同比减少4.31% [1] - 平均每日订单总商品交易额为2220万港元,环比上升2.78%,同比下跌4.31% [1] - 独立客户数目达到62万名,环比增加1.64%,同比上升2.31% [1] 行业环境与公司展望 - 过去10个月消费模式转变、出境旅游增加及来自中国内地及其他国际网购平台的竞争加剧重塑了零售业格局 [1] - 公司预期这些因素将继续为行业造成压力 [1] - 面对零售市场的深层变化,公司视此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1] 公司2026年战略计划 - 计划投放2.5亿港元用于市场推广、宣传及广告活动,目标推动每3个香港成年人中有1个成为HKTVmall用户 [1] - 继续扩展至尚未充分服务的客户群,包括银发族、年轻群体、中国内地的游客、人才及专业人士 [1] - 计划推出"3小时配送"服务,涵盖超市、街市及个人护理类别,预计商品数量达8万至10万件 [1]
香港科技探索(01137) - 业务更新及二零二五年十月之未经审核营运数据
2025-11-10 07:45
业绩数据 - 2025年10月香港电商业务平均每日订单总商品交易额增长2.8%至2220万港元,月交易额达6.88亿港元[5] - 2025年10月平均每日订单数量50100,较9月增0.8%,较2024年10月增3.1%[13] - 2025年10月平均订单值443港元,较9月增1.8%,较2024年10月降7.1%[13] 用户数据 - 2025年10月独立客户数目增至62万,按月升1.6%,按年升2.3%[7] - 2025年10月每月活跃独立设备数目升至161万[7] - 八小时配送服务占总商品交易额逾五成,参与商户平均商品交易额增长约32%[10] - 简易版应用程式吸引超20万注册用户[11] - HKTVmall微信小程序注册用户达2.5万[11] 未来展望 - 2026年计划投放2.5亿港元推广,将月活独立设备数提至200万[8] - 2026年计划升级极速配送服务,推出“3小时配送”,涵盖商品8 - 10万件[12]
恒指收涨168点,两日累升780点
国都香港· 2025-10-22 09:35
核心观点 - 港股市场延续反弹势头,恒生指数连续两日累计上涨780点或3.09%,科技股领涨,大市成交活跃达2646.57亿元 [3][4] 海外及内地市场表现 - 海外主要股指多数上涨,道琼斯工业指数涨0.47%,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25%,德国DAX指数涨0.29% [2] - 内地股市表现强劲,上证指数涨1.36%,深证成指涨2.06% [2] - 台湾加权指数涨幅显著,达1.41% [2] 香港股市详细分析 - 恒生指数收涨168点或0.65%,报26027.55点,盘中一度突破26300点 [3][4] - 恒生科技指数表现突出,上涨74点或1.26% [3] - 市场成交额高达2646.57亿元,北水净流入11.71亿元 [3] - 88只蓝筹股中56只上涨,科技股持续反弹,腾讯控股涨0.5%,阿里巴巴涨2%,快手涨2% [4] - 创科实业涨3.7%,李宁涨3.3%,泡泡玛特则下跌8.1%,为表现最差蓝筹股 [4] 宏观与行业动态 -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强调香港维持自由开放的贸易与投资环境,呼吁维护多边贸易体系 [7] - 香港金融发展局启动全球推广活动,通过四部主题影片展示香港在资本增长、安全、效率等方面的优势 [8] - 强积金10月整体回报下跌1.4%,人均亏损4449元,其中香港股票基金表现最弱,半月跌幅达6.5% [10] - 年初至今强积金综合指数仍上升14.2%,人均盈利38932元,股票基金指数升20% [10] 上市公司要闻 - 小鱼盈通已运用AIGC技术制作生成5部短剧,单部制作成本平均降低约一半,制作周期压缩约三分之二 [12] - 香港科技探索9月HKTVmall订单总商品交易额为6.49亿元,按月下跌4.28%,按年减少2.41% [13] - 六福集团第二季同店销售增长10%,港澳及海外市场同店销售上升11%,内地市场整体零售值按年升20% [14] - 中国电信首三季股东应占利润307.73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5.03%,5G用户数达2.9亿户,渗透率66.9% [15]
香港科技探索(01137) - 业务更新及二零二五年八月之未经审核营运数据
2025-09-15 21:41
业绩数据 - 2025年8月香港电商业务平均每日订单总商品交易额微升0.5%至2190万港元,月交易额达6.78亿港元[4] - 2025年8月平均每日及每月订单总商品交易额较去年同期分别降4.4%及4.5%[4] - 2025年8月平均订单值为448港元,较7月降1.5%,较去年8月降3.4%[5] 用户数据 - 2025年8月独立客户数目按月增2.8%,按年增0.6%至62.2万名[4] - 2025年8月平均每日订单数量为48800,较7月增1.9%,较去年8月降1.2%[5] - 2025年8月每月活跃独立设备为149.2万台[5] 数据策略 - 2025年7月1日起采用新内部数据收集工具收集活跃独立设备数量数据[8] - 2025年7月1日起采用每月活跃独立设备作为新披露指标,相关数据不再对外披露[9]
香港科技探索发布中期业绩,净亏损2320.5万港元,同比收窄15.6%
智通财经· 2025-08-27 17:18
财务业绩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营业额为18.88亿港元,同比下降0.5% [1] - 净亏损2320.5万港元,同比收窄15.6% [1] - 每股基本亏损0.03港元 [1] 核心业务运营 - HKTVmall持续为公司带来稳定收入 [1] - 提供"八小时极速配送服务",每日下午一时前下单最快即晚送达 [1] - 正探讨进一步缩短物流配送时间的可行性 [1] 商业合作与生态建设 - 与超过6400间商户及供应商合作 [1] - 提供各类产品的广泛价格选择 [1] - 将举办更多工作坊提升零售商数码营运及销售能力 [1] 战略发展方向 - 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 [1] - 推进ThePlace独立网店方案 [1] - 为零售商发展电子商贸提供技术及营运支援 [1]
香港科技探索(01137)发布中期业绩,净亏损2320.5万港元,同比收窄15.6%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17:08
财务业绩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营业额为18.88亿港元 同比下降0.5% [1] - 净亏损2320.5万港元 同比收窄15.6% [1] - 每股基本亏损0.03港元 [1] 核心业务运营 - HKTVmall持续为公司带来稳定收入 [1] - 提供"八小时极速配送服务" 每日下午一时前下单最快即晚送达 [1] - 正探讨进一步缩短物流送货时间的可行性 [1] - 与超过6400间商户及供应商合作 提供广泛价格选择 [1] 战略发展举措 - 将举办更多工作坊提升零售商数码营运及销售能力 [1] - 继续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 [1] - 持续发展ThePlace独立网店方案 为零售商提供电子商贸技术及营运支援 [1]
香港科技探索(01137) - 业务更新及二零二五年七月之未经审核营运数据
2025-08-15 17:08
业绩数据 - 2025年7、6月平均每日订单总商品交易均额2180万港元[4][5] - 7月每月订单总商品交易6.75亿港元,较6月增3.4%,较去年同期降3.6%[4][5] - 7月平均每日订单数量47900,较6月降0.6%,较2024年7月降4.0%[5] - 7月平均订单值455港元,较6月增0.9%,较2024年7月增0.7%[5] - 7月平均每日订单总商品交易较2024年7月降3.5%[5] 用户数据 - 2025年7月独立客户数目60.5万名,较6月升0.7%,较2024年7月降1.6%[4] - 2025年7月每月活跃独立设备147.7万台[5] - 2025年6月每月活跃HKTVmall应用程式用户159.1万名,2024年7月为163.4万名[5]
内地大厂,抢滩香港
创业邦· 2025-08-08 11:41
互联网大厂集体抢滩香港市场 - 内地互联网巨头如京东、美团、淘宝、拼多多、抖音等正全面进军香港本地生活服务市场,从外卖、电商到线下零售多领域渗透[7][8][13] - 香港正成为内地企业出海练兵场,2023-2025年已有超1300家海外及内地企业在港设点,其中近半(约630家)来自内地[8] - 大厂战略从云端服务转向实体消费场景,通过收购本地企业(如京东40亿港元收购佳宝超市90+门店)、高额补贴(美团10亿港元、阿里10亿人民币、京东15亿人民币)快速本地化[8][15]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外卖市场:美团Keeta半年内覆盖全港,2024年一季度订单量跃居第一,市场份额达27%,迫使经营9年的Deliveroo退出香港[9][22][26] - 电商市场:淘宝/京东/拼多多将香港纳入包邮区,淘宝香港站访问量达2395万次(占全球访问量3.98%),远超本地平台HKTVmall[10][26] - 本地企业受冲击:HKTVmall指控京东抄袭界面设计,商界讨论如何利用免税优势错位竞争但收效有限[12] 商业模式创新与基础设施投入 - 物流体系:京东实现最快4小时达,淘宝将到货时间从3-10天缩短至3-4天,拼多多与顺丰合作包邮服务(后终止)[19] - 特色服务:美团推出准时达(20分钟送达)、淘宝推出"退货宝"(首重1公斤运费减免16元)、京东提供"30天包退180天换新"[20] - 技术应用:美团测试无人机配送(5分钟跨海vs陆路30分钟),尝试解决香港高人力成本问题[18] 香港市场特征与战略价值 - 市场体量:753万人口,人均GDP世界前二十,但2024年网上销售仅占零售总额9.3%(内地26.8%),外卖渗透率12%(内地43%)[27][28] - 练兵意义:语言文化与国际接轨,美团将香港作为"探索国际首站",成功经验复制至中东(沙特3个月落地9城)[29][30] - 长期挑战:高运营成本(骑手月薪3.5万港元vs香港中位数1.98万)、消费习惯培养难度大、国际巨头竞争[16][28]
香港科技探索(01137) - 业务更新及二零二五年四月之未经审核营运数据
2025-05-12 19:50
业绩数据 - 2025年4月平均每日订单总商品交易额为2100万港元,较3月跌4.5%,较2024年4月跌2.8%[7] - 2025年4月每月订单总商品交易额为6.31亿港元,较3月跌7.3%,较2024年4月跌2.6%[8] - 2025年4月平均订单值为468港元,较3月跌2.3%,较2024年4月升9.1%[8] 用户数据 - 独立客户数目由2025年3月的59.9万人降至58.2万人,较3月跌2.8%,较2024年4月跌2.0%[7] - 2025年4月每月活跃HKTVmall应用程式使用者由3月的160.9万人降至156.7万人,较3月跌2.6%,较2024年4月跌3.7%[7] - 2025年4月平均每日订单数量为4.5万,较3月跌2.0%,较2024年4月跌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