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BT功率模块

搜索文档
宏微科技携手瀚海聚能 国产IGBT首次进军可控核聚变核心环节
证券时报网· 2025-08-05 21:52
战略合作与业务拓展 - 宏微科技与瀚海聚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将在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主电源等核心系统中采用国产IGBT功率模块进行深入合作 [1] - 合作范围涵盖聚变装置多个关键供电系统 宏微科技提供定制化IGBT功率模块用于HHMAX系列装置的核心脉冲电源系统 [4] - 宏微科技成为首家且唯一深度捆绑可控核聚变主机厂的功率器件厂商 率先实现产品研发和应用 [5] 技术突破与国产替代 - 国产IGBT功率模块首次进入"人造太阳"核心环节 为突破高端技术"卡脖子"问题提供验证路径 [1] - 主电源系统需处理强大脉冲电能 要求开关器件具备超强功率处理能力 极快响应速度及高电流冲击下的高可靠性 [4] - 国产IGBT在核聚变中的验证路径可向核电 新能源 军工等战略应用延伸 过去这些领域受制于进口技术与供应链安全 [5] 行业发展与市场前景 - 全球私营聚变企业累计获得逾71亿美元投资 超过七成公司预计2035年前实现并网发电 [2] - 核聚变商业化后能源市场规模有望达万亿美元级别 Helion Energy计划2028年向微软供电50MW 谷歌母公司与联邦聚变系统签署200MW采购协议 [2] - 我国规划2025年推动聚变工程实验堆立项 2035年建成实验堆 2050年建成商业示范电站 [2] 企业技术与地位 - 宏微科技是国家IGBT和FRD标准起草单位 2006年成立以来专注IGBT等功率芯片及模块设计制造 在工业控制 新能源发电 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基础 [4] - 瀚海聚能2022年成立 自主研发国内首台商业化直线型场反位形聚变装置HHMAX-901 已成功实现等离子体放电点亮 [3] - 科技制造企业通过工程化路径向前沿能源技术体系嵌入与协同 功率半导体技术与核聚变探索深度融合 [6]
2025年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行业词条报告
头豹研究院· 2025-05-07 22: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是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重要组成与核心散热结构 行业面临高客户认证和技术工艺壁垒 与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高度相关 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 功率半导体使用量大幅提升 未来新能源乘用车和商用车市场将持续增长 推动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定义 功率半导体模块是大功率电子电力器件按一定功能组合再灌封成一体的模块 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是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重要组成与核心散热结构 散热性能影响模块性能和寿命 是模块力学支撑与散热通道 综合性能要求高 目前散热基板材料主要有铜、铝碳化硅和铝等 [5] 行业分类 基于作用和种类 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分为铜针式散热基板和铜平底散热基板 铜针式散热基板有针翅结构 提高散热表面积 促成功率半导体模块小型化 广泛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 铜平底散热基板是传统领域通用散热结构 主要传递热量和提供机械支撑 传统用于工业控制领域 现也用于新能源发电、储能等新兴领域 [7][8] 行业特征 行业特征包括客户认证壁垒高、技术工艺壁垒高、与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高度相关 整车厂商和车规级功率半导体厂商选择供应商时资质认证要求严格 需通过第三方质量体系认证 经1 - 3年严格认证才能成为合格供应商 散热基板是精密结构件 生产涉及多种技术工艺 需根据客户定制化需求升级产品 行业景气程度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基本一致 [9][10][11] 发展历程 英飞凌采用的针式散热基板产品演化历程反映了行业技术发展路径 从基板材料看 散热基板经历了从铝碳化硅到铜粉、铜块的演进 从生产工艺看 经历了从粉末冶金到热精密锻造 再到冷精密锻造的演进 随着产品阶段演进 散热基板性能逐渐优化 性价比逐步提高 [13] 产业链分析 产业链上游为铜材料供应商 中游为散热基板制造商 下游为车规级功率半导体厂商 上游铜材价格波动大 影响中游成本和毛利 中国铜排板行业呈“低、小、散”形态 车规级功率模块主流散热方式为直接液冷散热 行业呈国际化竞争格局 中国企业市占率逐渐提升 [17][18][19] 行业规模 2021 - 2024年 行业市场规模由455.56万件增长至1379.36万件 年复合增长率44.67% 预计2025 - 2029年 市场规模由1687.27万件增长至2935.41万件 年复合增长率14.85% 行业发展受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功率半导体使用量提升等因素推动 未来新能源乘用车持续高速增长 商用车新能源化进程加快 也将推动行业发展 [34][35][37] 政策梳理 国家颁布多项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包括《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等 这些政策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促进商用车领域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 重视新能源汽车领域基础设备建设 推动功率半导体器件发展 [40][41][42] 竞争格局 行业呈国际化竞争格局 主要企业包括日本泰瓦工业株式会社、美国德纳股份有限公司等 中国企业起步晚 但重视研发 产品性能不断优化 市占率不断提升 未来中国企业国产化替代趋势明显 已初步建立大客户优势 国家推动国产化替代率 行业将受益于“进口替代”方针政策 [43][45][47] 上市公司速览 涉及黄山谷捷股份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上市公司 报告列出了部分公司的总市值、营收规模、同比增长、毛利率等财务数据 [50][51][52] 企业分析 - 黄山谷捷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研发、制造与销售 是国家技术企业 拥有多项荣誉和核心技术 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目标是成为行业内卓越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59][60][61] - 海特信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坐落于绍兴市 是热沉材料专家 核心解决芯片散热和封装问题 达到国内顶尖、国际先进水平 核心团队材料科研水平有30余年技术积累 具有竞争力 [63][64] - 陕西普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先进金属基复合材料加工技术为基础 从事半导体热沉材料等产品研发、生产、销售 结合国内外技术和研发合作 积累了行业经验 产品应用于半导体市场 可根据客户需求开发定制产品 [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