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 Explorer

搜索文档
OpenAI发布AI浏览器Atlas,我们要开启AI版“上网冲浪”时代了吗?|Jinqiu Select
锦秋集· 2025-10-22 12:30
浏览器这个沉寂了十年的赛道,正在因为AI的注入而焕发新生。 Perplexity AI 推出其 AI 浏览器 Comet,已于 2025 年 7 月上线, Comet 构建于 Chromium 架构之上,默认使用 Perplexity 的搜索引擎。Atlassian 以约 6.1 亿美元 收购了AI浏览器产品Dia的公司 The Browser Company,以强化其在"AI 浏览器"领域的布局。 而今天, OpenAI 正式发布了首个浏览器 ChatGPT Atlas,一款以 ChatGPT 为核心构建的智能浏览器。 Atlas 最大的亮点可以总结为"网页陪伴": 用户可在任何网页随时唤出ChatGPT侧边栏,获取上下文感知的协助——总结内容、解释信息、甚至直接在 当前窗口处理任务。 这一切,都标志着浏览器从被动工具向主动伙伴的转变。 Atlas 还引入了 "浏览器记忆"(Browser Memories) 功能,可记住你曾访问的网页内容与任务进度,在未来自动调取相关信息,帮助你高效工作。 此外,OpenAI称, Atlas 还支持 "Agent 模式" ,让 ChatGPT 能在网页上自 动行动,如代为 ...
OpenAI推出AI浏览器ChatGPT Atlas,直接与谷歌竞争
硬AI· 2025-10-22 11:10
产品发布与核心功能 - OpenAI推出首款人工智能驱动的网页浏览器ChatGPT Atlas,旨在与谷歌等公司竞争 [3] - 浏览器以ChatGPT为核心,核心功能包括侧边栏互动“Ask ChatGPT”,可为用户总结网页内容或协助在线订购等 [3] - 产品配备“sidecar”侧边聊天面板功能,能自动获取用户屏幕上的上下文信息,简化操作步骤 [7] - 具备“浏览历史”功能,ChatGPT可记录用户访问的网站及操作,以提供更个性化的回答 [8] - 默认采用分屏界面,左侧显示网页,右侧为ChatGPT对话记录,用户可关闭此模式 [10] - 内置AI代理功能,初期仅对付费用户开放,可代用户执行预订餐厅、航班或编辑文档等操作 [11][12] 市场定位与竞争格局 - 公司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表示,人工智能为重新思考浏览器意义提供了十年一遇的机会 [4] - 浏览器现已在macOS上全球发布,后续将推出Windows、iOS和Android版本 [5] - 目前ChatGPT拥有超过8亿用户,但多数使用免费版本,公司通过推出浏览器寻求新的盈利方式 [5] - 公司加入由Perplexity AI、Opera等组成的队伍,共同借助AI重新构想浏览器产品 [5] - Chrome目前在全球拥有约30亿用户,OpenAI浏览器发布消息一度导致谷歌股价下跌4.8% [14][17] - 谷歌已于今年9月将Gemini AI模型整合至Chrome浏览器,计划未来让其代用户处理繁琐任务 [17] 产品愿景与行业影响 - ChatGPT主管Nick Turley受浏览器重新定义操作系统形态的启发,认为ChatGPT是类似的革命性现象 [14] - 公司工程主管表示,用户在ChatGPT Atlas中可与搜索结果进行对话,体验类似Perplexity或Google的AI模式 [7] - 产品负责人展示网页摘要及“光标聊天”功能,可即时润色邮件中的句子 [10] - 早期版本的网页AI代理在执行复杂任务时仍显力不从心,有待改进 [11]
OpenAI launches Atlas browser to compete with Google Chrome
TechXplore· 2025-10-22 04:09
公司动态:OpenAI推出Atlas浏览器 - OpenAI于2025年10月21日宣布推出自有网络浏览器Atlas,使该公司与谷歌形成直接竞争 [3] - Atlas浏览器首发平台为苹果笔记本电脑,后续将登陆微软Windows、苹果iOS和谷歌Android系统 [5] - 公司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称此为“十年一遇的罕见机会,可重新思考浏览器的定位和使用方式” [6] - Atlas浏览器的一项高级功能是“代理模式”,可根据用户浏览器历史记录和需求,代表用户在互联网上点击搜索并解释其过程 [11] 市场竞争格局 - 新浏览器将面临谷歌Chrome的艰巨挑战,后者已积累约30亿全球用户并正添加来自Gemini技术的AI功能 [8] - 另一家小型AI初创公司Perplexity也在今年早些时候推出了Comet浏览器,并曾提出以345亿美元收购Chrome的未获成功提议 [10] - 历史先例显示,谷歌Chrome在2008年成功颠覆了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微软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市场 [8][9] 市场机遇与商业模式 - 将ChatGPT作为在线搜索入口可使OpenAI获取更多互联网流量以及数字广告收入 [4] - ChatGPT目前已拥有超过8亿用户,但许多用户免费使用,公司付费订阅业务目前处于亏损状态,正在寻求盈利途径 [5] - 美联社与NORC公共事务研究中心的民意调查显示,约60%的美国成年人(30岁以下人群中达74%)至少有时会使用AI来查找信息 [12] 行业趋势与技术影响 - 美国地区法官Amit Mehta在垄断案中拒绝强制谷歌出售Chrome,部分理由是其认为AI行业的进步正在重塑竞争格局 [7] - Sam Altman预计,聊天机器人界面将取代传统浏览器的URL地址栏,成为未来人们使用互联网的中心 [10] - 谷歌自2024年起已在搜索结果顶部自动提供AI生成的回答,试图直接回应人们的搜索查询 [13] 潜在影响与行业关切 - 依赖AI聊天机器人汇总网络信息引发诸多担忧,包括该技术可能自信地传播虚假信息的倾向(即幻觉问题) [13] - 分析师担忧,若ChatGPT能有效提供信息摘要,可能导致用户停止探索互联网和点击传统网页链接,从而切断在线出版商的命脉 [4] - 有分析师提出,AI代理模式可能基于广告加入偏好解决方案,并质疑其是否真正代表用户个性 [12]
From IBM to OpenAI: 50 years of winning (and failed) strategies at Microsoft
TechXplore· 2025-04-03 02:40
文章核心观点 - 微软成立50年来经历四个时代,发展中既有成功策略也有失败尝试,如今凭借云服务和对OpenAI的投资重获吸引力 [1][2][19] 公司发展历程 第一时代:借IBM崛起 - 70年代末IBM为应对微电脑冲击启动PC项目,因内部流程问题决定外包组件 [3] - 经Mary Maxwell Gates推荐,1980年IBM与微软建立联系 [4] - 微软本专注BASIC语言,盖茨购买QDOS开发出MS - DOS并与IBM签非独家合同,可售予其他公司 [5][6] - 康柏等公司开发IBM PC克隆机,微软获利,1986年上市,盖茨等成亿万富翁,12000名员工成百万富翁 [7][8] 第二时代:Windows时代 - 80年代中期苹果Macintosh推出图形界面,微软受启发1985年推出Windows 1和办公套件 [9] - 1995年Windows 95发布,广告超2亿美元,当时微软操作系统全球市场份额超70%且至今变化不大 [10] - 1997年微软投资1.5亿美元拯救苹果,结束苹果对其图形界面抄袭诉讼 [11] 第三时代:多元化失败 - 90年代中期互联网兴起,微软开发Internet Explorer引发反垄断诉讼,谷歌等新对手出现 [12] - 2000年史蒂夫·鲍尔默接任CEO,开展多元化业务,部分成功如Azure和Xbox,部分失败如Encarta和Zune [13][14] - 2013年微软54亿美元收购诺基亚手机部门,整合失败,两年后结束业务损失76亿美元,诺基亚仅卖3.5亿美元 [14] - 员工从2005年6.1万增至2024年22.8万,内部冲突频发,官僚化和盈利模式阻碍创新 [15][16] 第四时代:云与AI转型 - 2014年萨蒂亚·纳德拉接任,发展Azure云服务,2024年成全球第二,超56%营收来自在线服务,转变为订阅模式 [17] - 微软先后收购Minecraft、LinkedIn(262亿美元)和GitHub(75亿美元) [18] - 2023 - 2025年投资超14亿美元给OpenAI,ChatGPT模型助力其内部AI Copilot [18] 公司现状与财务 - 2024年公司销售额2450亿美元,净利润880亿美元,市值近3万亿美元,是全球第二大市值公司 [1] - 自2002年累计利润接近6400亿美元 [1]
Microsoft turns 50: Employees recall their early years
TechXplore· 2025-04-01 21:50
文章核心观点 文章回顾微软成立50年来的发展历程,通过多位早期员工的经历展现公司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挑战与贡献,包括业务拓展、产品营销、法律应对及社会责任等方面 分组总结 公司创立与早期发展 - 1975年4月4日,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在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的一个小办公室创立“Micro - Soft”,后迁至贝尔维尤,最终落户雷德蒙德 [3] - 公司创立初期专注软件,与当时专注个人计算机硬件的趋势不同,这一理念为微软发展奠定基础 [2] 斯科特·奥木(Scott Oki)的经历 - 作为第121号员工加入微软,当时公司规模小,盖茨亲力亲为且要求高,公司早期痴迷于快速增长营收 [4] - 虽无国际业务经验和外语能力,仍获盖茨100万美元预算创立国际部门,在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和澳大利亚设立子公司,且首个财年全部盈利 [5][6] - 5年后转至亏损的美国销售部门,裁员、关闭办公室、雇佣兼职员工,并推动从OS/2转向Windows,为Windows 95成功奠定基础 [8][9][10] 布拉德·蔡斯(Brad Chase)的经历 - 为Windows 95广告争取《Start Me Up》歌曲版权,克服1000万美元授权费难题达成交易,广告宣传推动产品成功,引入至今熟悉的界面 [11][13][15] - 改变传统科技产品营销策略,公开信息让大众了解产品,后负责Windows 98、2000和早期IE营销,1999年负责复兴MSN.com,认为公司应加大搜索业务投入 [16][17] 玛丽·斯纳普(Mary Snapp)的经历 - 1984年偶然成为微软首位女律师,当时法律团队规模小,后参与创建MSNBC和收购Skype等重大交易 [19][20][21] - 1998年美国政府起诉微软垄断互联网浏览器市场,案件持续约8年,最终和解,之后公司法律部门文化改变,注重与政府外交 [23][24] 简·布鲁姆(Jane Broom)的经历 - 1992年因父母建议加入微软,2004年开始领导公司“学习伙伴”计划,推动学校数字素养提升 [25][26][27] - 注意到科技行业人才管道存在多样性问题,如AP计算机科学考试成绩显示少数族裔和女性参与度低,现微软慈善部门关注数字素养、教育、经济适用房、公民参与和救灾等领域 [29][30] 行业影响 - 微软成功带动华盛顿州科技行业发展,亚马逊崛起,2000年代西雅图科技场景可与其他地区媲美,谷歌等硅谷公司在此建立大型工程中心 [28] - 千禧年之交微软估值超6000亿美元,改变太平洋西北地区经济结构,早期员工成为百万富翁,也引发西雅图住房负担能力危机 [29]
Tech titan turns 50: Microsoft in numbers
TechXplore· 2025-03-31 17:30
文章核心观点 文章以数字回顾微软成立50年来的高低起伏,涉及软件产品、浏览器、操作系统、市场表现及投资等方面情况 [1] 产品发展 - 1989年推出含Word、PowerPoint和Excel的Microsoft Office,次年上架,20年后更名为基于云的Office 365,采用新许可结构和在线订阅支付系统,2011年上市,非Windows系统用户也可购买使用,截至2024年12月底用户达8630万 [1][2][3] - 1995年推出网络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21世纪初市场份额达95%,但因安全问题市场份额被谷歌Chrome和Firefox等蚕食,2022年被Microsoft Edge取代,2025年2月Edge市场份额为5.3% [4][6][7] - 2010年推出手机社交网络产品Kin,开发两年后在美国市场由Verizon销售,约三个月后因销售不佳下架,欧洲发布计划取消 [8][9] 市场表现 - 2025年2月,Windows操作系统在全球桌面电脑的使用率为70.5%,远超苹果Mac的OS X(15.8%),因对全球PC的主导地位受到美国和欧洲反垄断调查并面临高额罚款 [10] - 截至3月底,公司市值约2.9万亿美元,是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之一 [11] 未来投资 - 公司是最早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大规模投资的科技巨头之一,计划在2024年7月至2025年7月期间投入80亿美元用于人工智能,与OpenAI建立了关键合作伙伴关系 [12] 行业地位 - 云计算部门Azure市场份额为21%,仅次于亚马逊网络服务(30%) [13]
Microsoft retiring Skype after 20 years — as platform failed to keep up with Zoom, Slack
New York Post· 2025-03-01 00:52
文章核心观点 - 微软将于5月5日停用Skype 以专注于自家Teams服务 [1] 分组1:Skype发展历程 - Skype成立于2003年 其音视频通话在21世纪初冲击固话行业 巅峰时期拥有数亿用户 [2][3] - 2011年微软以85亿美元收购Skype 当时该服务约有1.5亿月活用户 [8][9] - 到2020年Skype月活用户降至约2300万 虽在疫情期间有短暂回升 [8] 分组2:Skype衰落原因 - 近年来Skype难以跟上易用性和可靠性更高的竞争对手步伐 如Zoom和Salesforce的Slack [3] - Skype衰落部分原因是其底层技术不适合智能手机时代 [3] 分组3:微软举措及影响 - 停用Skype有助于微软简化通信服务 专注于Teams服务 [1] - 疫情和远程办公推动在线商务通话需求 微软通过将Teams与其他Office应用集成来吸引企业用户 [4] - Skype用户可使用现有凭证免费登录Teams 聊天记录和联系人将自动迁移 [4] - Teams约有3.2亿月活用户 [8] - 微软拒绝透露Skype最新用户数据 称停用Skype不会裁员 [7] 分组4:行业情况 - Skype成为微软一系列失败高风险投资之一 如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和Windows Phone [5][7] - 其他科技巨头在在线通信工具方面也面临困境 谷歌曾通过Hangouts和Duo等应用多次尝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