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浏览器
icon
搜索文档
互联网入口迈向AI时代! Perplexity推出移动端Comet AI浏览器,正面硬钢谷歌
智通财经网· 2025-11-21 13:04
智通财经APP获悉,AI搜索领军平台Perplexity AI推出了其AI驱动浏览器Comet网页浏览器的移动端版 本,将这场与谷歌之间的竞争延伸到了这家搜索引擎超级霸主的Android操作系统之上。前不久, OpenAI发布了其首款由人工智能技术全面驱动的"AI网络浏览器",这些关于浏览器的大动作标志着, 互联网时代最具标志意义的产物同时也是用户们开启互联网体验的入口——浏览器,变得与AI密不可 分,即浏览器与AI深度融合将成为浏览器技术迭代核心方向。 Perplexity发言人Beejoli Shah表示,Comet这一款AI驱动的浏览器目前已在Android系统平台上线,适用 于苹果公司(Apple Inc.)设备的iOS应用版本预计"很快就会推出"。她补充表示,许多无线服务提供商以 及消费电子设备制造商一直在请求"将Comet AI浏览器纳入他们的用户使用与体验生态当中"。 Comet AI浏览器最初于7月以受限形式发布,随后在10月面向Mac和Windows桌面级用户们广泛推出。 该浏览器内置一名堪称全能的AI助手,利用Perplexity独创的AI大模型驱动搜索引擎回答用户们提出的 所有问题。 该 ...
阿里千问再出新动作,有望与AI浏览器龙头深度结合
选股宝· 2025-11-19 07:36
兴业证券指出,在AI大模型赋能下,逐渐模糊浏览器与搜索的边界,浏览器和搜索引擎产品正从信息 检索工具向智能代理工作转变;据Gartner预测,AI搜索市场未来五年将保持20%以上增速,2029年市场 规模将达到3472亿元。同时,各行业垂直领域的深度应用、多模态交互的普及、B端专业订阅服务等新 场景将进一步拉动其渗透率提升。 据新浪财经11月18日报道,夸克App全面接入千问对话助手,未来将与千问App形成战略协同,夸克PC 端也将迎来重大版本升级,推出全新的AI浏览器,与千问深度结合。 国金证券表示,在AI功能内置于浏览器后,信息流实现内存级交互,响应速度大幅提升;此外,搜索 引擎、问答社区及电商和社交平台的信息均可随时调用问答,信息密度和深度也有所提升,AI浏览器 作为原生框架,具备更强的可扩展性与兼容性;同时其认为,随着AI能力深度嵌入浏览器交互场景, 用户行为数据、广告推荐逻辑及内容展示形态可能被重新定义。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公司方面,据上市公司互动平台表示, 亚信安全:公司自研安全浏览器"信界"产品已与字节跳动飞书产品联合推出解决方案, ...
实测专盯Agent上工的OS:长得有点像AI浏览器,双系统通用
量子位· 2025-11-15 10:08
行业趋势与产品定位 - 浏览器行业正经历AI功能集成浪潮,多家公司为其产品添加AI能力[1] - AI浏览器市场呈现三类产品形态:传统浏览器加AI插件、代理型浏览器、以及具备自主执行能力的Agent型浏览器[9][10][11] - FlowithOS定位为全球首款专为AI Agent打造的操作系统,其特点是虽形似浏览器但重在执行,能让Agent自主操作鼠标和流程[4] 产品核心能力:检索与执行 - 产品具备完整行为链执行能力,可完成从目标理解到页面操作再到发起互动的多步骤流程,例如在闲鱼平台成功将一件标价1850元的商品议价至1750元[15][16][18][20] - 在执行多条件任务时存在缺陷,测试中未能满足“朝南户型”的筛选条件,实际因未勾选朝向筛选项而返回了朝东房源,暴露出任务拆解的结构化处理能力不足[24][25][28][30] - 产品响应速度有待提升,步骤增多时电脑发热卡顿问题明显,影响用户体验[21] 产品核心能力:信息整合与语义理解 - 信息整合能力存在局限,在分析B站视频脚本逻辑时,实际仅依据标题、标签等元数据进行提炼,并未真正浏览视频内容,此为该类Agent的常见处理方式[32][33][34][35][36] - 语义理解能力表现突出,能综合考量MBTI人格类型、工作状态、个人喜好及宠物安全等多重信息进行关联推理,例如在挑选礼物时因考虑到香薰对猫有毒而选择了定制笔记本[38][39][40][43][44] 产品特色功能与技术架构 - 产品内置Skill功能,作为操作系统层面的“说明书”,能指导Agent逐步完成特定任务流程,如自动上传YouTube视频[45][46] - 具备记忆功能,可根据用户指令习惯和偏好不断优化自身操作,实现自我进化[46][53] - 在Online-Mind2Web基准测试中,其综合测评表现优于Gemini和Atlas等竞争对手[47] 产品现状与市场潜力 - 产品目前存在偶尔卡壳、加载中断、网页打不开、结果答非所问等小毛病,尤其在任务复杂度高时稳定性不足[50][51] - 其创新之处在于将浏览器本身转化为能执行任务的Agent空间,操作主体由用户变为Agent,每一次交互均被系统记忆并沉淀为专属使用方式[52][53] - 尽管尚未完全成熟,但其差异化定位和潜力使其成为值得关注的产品,可能改变未来的人机交互模式[54]
AI浏览器Atlas,能否拯救亏损百亿的OpenAI?
创业邦· 2025-11-06 11:44
OpenAI推出AI浏览器Atlas的战略意图 - OpenAI发布AI浏览器Atlas,其首页为ChatGPT对话框,用户可一键导入Chrome标签页并保留过往对话,核心特征是将AI置于浏览体验的核心[5][7] - Atlas具备“询问GPT”功能,用户可直接就网页内容提问,无需复制粘贴,旨在直接挑战谷歌Chrome的桌面端流量入口地位[7][9] - 公司通过推出浏览器,意图从“技术公司”转向建设“用户平台”,以掌控入口、用户与数据,利用其庞大的用户基础(ChatGPT.com月访问量达59亿次,活跃用户超8亿)形成竞争优势[17][18] AI浏览器的产品功能演进与竞争格局 - 行业早期采用“集成”路线,将AI模型(如豆包、DeepSeek、Gemini)以侧边栏插件形式提供翻译、总结等功能[11] - 新一代AI浏览器(如Atlas、Dia、Comet)转向让AI直接解决用户需求,支持代理模式,可自主执行多步骤网络操作(如搜索、填写表单、提交订单)[11][12][13] - 微软推出Edge浏览器全新“Copilot模式”,新增“Actions”和“Journeys”功能;国内市场豆包、夸克浏览器也采用类似AI对话界面,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13][14][15] AI浏览器作为战略入口的商业化逻辑 - 浏览器作为桌面端最大用户流量入口,享有“信息集合”的牢固用户心智,其显示顺序和边栏是优质广告位,Chrome目前占据全球浏览器市场73.22%的份额[17] - 相比AI网站,浏览器具有更强用户黏性,是所有上网行为的开关,掌握浏览器即掌握流量,为商业化提供更大想象空间[17] - 用户使用AI浏览器的行为数据可反哺模型训练,形成“越用越聪明、体验越顺滑”的正向循环,增强用户依赖[18] AI浏览器行业的发展前景与挑战 - AI浏览器的核心价值在于Agent(智能体)的爆发,使其从信息中介升级为能理解自然语言并自主执行任务的智慧助手[20] - 行业面临挑战包括:用户习惯改变困难、强大算力支持导致多采用付费订阅模式(需用户接受从免费到付费的转变)、以及安全与隐私忧虑(如AI可能执行恶意指令)[20][21] - 尽管功能尚处早期,但行业预期未来所有浏览器都将具备AI能力,有望重现类似Chrome凭借体验优势颠覆IE的“谷歌时刻”,五年后AI界面可能取代传统默认浏览器[23]
烧钱、焦虑与万亿野心:OpenAI为何要推Atlas?
36氪· 2025-10-28 16:33
产品发布与市场反应 - OpenAI推出名为Atlas的AI浏览器,其命名寓意AI已成为人类世界不可或缺的支柱[2] - 该发布被描述为"十年一遇的重构浏览器的机会",导致谷歌股价在发布会当日下跌2.37%,盘中一度下跌4%,市值蒸发约1000亿美元[2] - Atlas的核心定位是将ChatGPT深度内置,实现传统浏览器难以企及的"记忆"能力与"智能体"模式[4] 产品功能与用户体验 - Atlas支持从Chrome浏览器一键导入数据和插件,底层基于Chromium引擎以保证兼容性和低上手成本[7] - 深度整合AI对话体验,用户可在任意标签页直接与ChatGPT交互,Cursor Chat功能支持选中文本直接编辑或改写,提升写作效率[8][9] - 智能侧边栏允许用户在任意页面召唤ChatGPT,基于当前页面内容执行总结、解释等任务,实现多轮对话而非单次搜索跳转[10][12] - Agent模式支持AI自主完成多步骤任务如预订会议或购物,但该功能目前仅向ChatGPT Plus/Pro等订阅用户开放[13] - 记忆功能可记录用户浏览历史,例如按品牌和价格区间整理曾查看的商品信息,初步实现AI个人助理愿景[15][17] 技术局限与挑战 - Agent模式实际效率较低,测试显示完成删除营销邮件等操作需近10分钟,且切换标签页会中断流程,实用性受限[18] - 第三方测试报告指出,Atlas在处理复杂任务时成功率下降,存在"AI幻觉"及因版权限制无法总结视频内容等问题[19] - 产品仅支持搭载Apple Silicon芯片的macOS设备,暂未覆盖Windows、iOS和Android平台,用户范围严重受限[4][24] - 浏览器存在卡顿问题,资源占用较高,整体稳定性和完成能力有待优化[21][22] 隐私安全与责任界定 - 记忆功能默认关闭且需用户授权,但浏览记忆能力本身引发隐私争议,用户可管理ChatGPT可访问的内容或使用隐身模式[23] - 尽管投入数千小时进行安全测试,AI代理仍可能被恶意网站钓鱼,例如伪造网址误导用户,且出错时责任界定模糊[23] 战略意图与行业竞争 - Atlas旨在通过"答案即服务"模式削弱传统搜索入口价值,为原生广告、商品推荐等盈利路径开辟空间[36] - 浏览器作为流量入口可获取海量用户行为数据,用于训练更智能的AI模型,并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积累资源[38] - 全球AI浏览器市场规模预计从45亿美元增长至768亿美元,中国厂商如QQ浏览器、夸克等也已布局AI功能重构体验[39] - OpenAI近期密集发布产品,包括切入电商的"即时结账"功能及视频社交应用Sora App,同时挑战谷歌、亚马逊和Meta[41] 财务压力与商业化挑战 - 公司上半年营收43亿美元,但研发支出达67亿美元,预计全年现金消耗85亿美元,需尽快实现130亿美元年收入目标[42] - ChatGPT在欧洲市场付费用户增长停滞,周活跃用户8亿中仅2000万为付费用户,商业化进程面临天花板压力[44]
烧钱、焦虑与万亿野心:OpenAI为何要推Atlas?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0-28 12:37
产品发布与市场反应 - OpenAI发布名为Atlas的AI浏览器,其定位为“ChatGPT浏览器”,旨在深度整合对话式AI与浏览体验[2] - 发布会当天谷歌股价下跌2.37%,盘中一度跌4%,市值蒸发约1000亿美元,显示资本市场认为Atlas对谷歌构成威胁[2] - 产品核心卖点是将强大的ChatGPT深度内置,可简单理解为Atlas = Chrome + ChatGPT,实现传统浏览器难以企及的“记忆”能力与“智能体”模式[3] 产品功能与用户体验 - 提供无缝用户迁移体验,支持从Chrome一键导入数据和插件,因其底层基于与Chrome相同的Chromium引擎,保证兼容性和低上手成本[7] - 深度整合AI对话体验,用户无需切换页面即可在任意标签页与ChatGPT交互,特别是Cursor Chat功能可实现“选中即改”,提升写作效率[8][10] - 智能侧边栏设计允许用户在查看原始网页的同时与ChatGPT进行多轮对话,AI可读取当前页面内容执行总结、解释等任务[11][13] - 具备自主代理模式,AI可自主完成多步骤任务如查找资料、预订会议,但该功能目前优先向付费订阅用户开放[14] - 记忆功能具前瞻性,AI能记住用户访问过的网站上下文,并基于此信息代用户完成任务,初步实现“AI个人助理”愿景[16][17] 产品局限与挑战 - 智能代理模式效率存疑,测试显示完成特定任务耗时近10分钟,比人工操作更慢,且在处理敏感网站时切换标签页会导致流程中断[20] - 产品稳定性与性能有待优化,测试报告指出其在面对复杂任务时成功率下降,存在理解错误、AI幻觉及版权限制导致功能失败的问题[21][22] - 平台覆盖范围严重受限,目前仅支持搭载Apple Silicon芯片的macOS设备,Windows、iOS和Android版本尚未提上日程,限制了潜在用户规模[3][25] 行业竞争与战略意图 - Atlas代表AI浏览器领域的新起点,其发展路径与传统浏览器简单增加AI功能有本质区别,是对“AI操作浏览器”新技术范式的探索[32] - 浏览器作为互联网入口具有巨大商业价值,全球AI浏览器市场规模预计将从45亿美元跃升至768亿美元,OpenAI通过掌控流量入口开辟新盈利路径[37][38][39] - OpenAI近期动作频率加快,显露出紧迫感,公司上半年营收43亿美元,但研发支出高达67亿美元,预计全年现金消耗将达85亿美元,面临巨大商业化压力[40][41]
Atlas来了,ChatGPT嵌入浏览器,用谷歌的引擎,革谷歌的命
36氪· 2025-10-27 09:36
AI浏览器行业格局演变 - AI技术正在引发浏览器行业的根本性变革,浏览器从被动浏览工具转变为能主动执行任务的智能助手[4][10] - 行业形成"三国杀"竞争格局,主要参与者包括OpenAI的ChatGPT Atlas、Perplexity的Comet以及整合Gemini的Google Chrome[24] - 使用ChatGPT作为主要搜索工具的用户比例从1%上升至5%,显示谷歌搜索壁垒开始松动[22][23] 主要厂商产品策略 - OpenAI推出ChatGPT Atlas浏览器,采用"智能体模式"将对话式交互置于体验中心,能自主完成搜索、筛选、付款等操作[16][18] - Perplexity的Comet浏览器内置AI智能体,主打"可执行网页任务",包括自动翻译、预订会议和在线购买等功能[25] - Opera Neon通过"Do"指令和"Cards"功能实现任务自动化,采用轻量创新策略在传统浏览框架中加入记忆与复用功能[28] - Google在Chrome中整合Gemini模型,但仍停留在"AI嵌入旧框架"阶段,未对浏览器进行彻底重构[29][31] 技术架构与行业生态 - 超过80%的全球主流浏览器基于Chromium开源项目构建,包括Chrome、Edge、Brave、Opera以及新兴的Atlas与Comet[34] - 所有AI浏览器创新都在谷歌技术阴影下进行,底层渲染、加载、视频播放等功能仍由Google控制[36][37] - 从头开发浏览器极其复杂,需要重新实现网页渲染、视频播放、加密体系等全部系统功能,微软最终也放弃自研改用Chromium[35] 市场竞争与入口争夺 - 竞争焦点从技术转向入口控制,AI公司试图掌控用户从思考到行动的整条路径[43][47] - OpenAI通过"全包式体验"实现入口封锁,不让用户离开浏览器,防止信息回流到搜索引擎[52] - 谷歌维持传统搜索结构,用户发出指令后AI在结果页提供摘要,与OpenAI形成鲜明对比[52] - 浏览器竞争本质是"谁能成为用户生活起点"的战争,AI成为新的权力工具[55] 产品功能演进方向 - 浏览器从"搜索/输入→点击链接→查看网页"的三步模式转变为能理解语义、执行任务的智能中枢[5][13] - 新一代AI浏览器能自动读取页面、生成总结,在用户授权后完成发邮件、预订行程、比价下单等操作[10] - 用户行为迁移出现在"节省时间的小瞬间",自动订票、总结文章等功能能快速获得用户接受[55]
你的浏览器,正在长出“AI大脑”
中国新闻网· 2025-10-24 18:56
AI浏览器产品动态 - OpenAI推出AI浏览器ChatGPT Atlas,旨在成为理解用户世界并帮助实现目标的超级助手,可实现根据菜谱查找食材并订购送货上门等复杂任务 [1] - Perplexity AI在7月份推出具有人工智能搜索功能的新浏览器Comet,旨在挑战谷歌Chrome的市场主导地位 [1] - 百度搜索将搜索框升级为“智能框”,支持超千字长文本输入和文件上传,并集成AI写作、AI画图等一站式功能 [2] - 阿里夸克内部推进代号为“C计划”的AI业务,核心团队与通义实验室高级别成员参与,重点布局对话式AI应用并计划推出对标Chrome的AI浏览器 [2] 市场竞争格局 - 谷歌Chrome在全球浏览器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今年6月市场份额达到68% [1] - 行业出现新进入者,Perplexity AI通过Comet进入竞争激烈的浏览器市场 [1][3] - 国内科技企业如百度、360、阿里夸克纷纷加码AI浏览器或AI搜索业务 [2] 行业变革驱动力 - 用户搜索行为发生根本性转变,使用提问方式进行搜索的需求占比高达90%,远超传统寻找网址或资源的需求(超过40%)以及求解问题的需求(超过60%) [3] - 传统搜索存在用户痛点,当关键词数量超过20个时搜索结果质量显著下降 [3] - AI浏览器通过记忆功能等技术改善用户体验,例如ChatGPT Atlas能记住用户访问过的网站上下文并提取信息进行总结 [3] - AI加持有望让浏览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重新成为数字生活的中心,改变被超级App分流注意力的现状 [4] 产品功能演进 - AI浏览器致力于取代传统互联网浏览方式,代表用户进行思考、行动和决定的智能体AI成为发展方向 [3] - 浏览器功能从简单检索向复杂任务助理演进,例如处理多步骤任务如查找、添加购物车和订购 [1] - 搜索框功能显著增强,从支持几十个字扩展到支持超千字长文本并集成多种AI功能 [2]
OpenAI 攻上浏览器“高地”
虎嗅· 2025-10-24 14:04
产品发布与定位 - OpenAI于10月21日推出内置ChatGPT的浏览器ChatGPT Atlas,产品定位为“超级助手”,旨在汇集用户所有工作、工具和上下文 [1] - 新产品形态是在搜索功能里加入聊天机器人,与OpenAI此前在聊天机器人中加入搜索功能的做法相反 [1] - 即日起,ChatGPT Atlas在macOS上全球可用,并推出针对企业用户的Beta版,Windows、iOS和Android版本将很快上线 [2] 核心功能与特性 - Atlas内置ChatGPT记忆功能,对话可借鉴过去的聊天记录和详细信息,OpenAI已完成用户数据迁移以确保使用惯性无缝衔接 [1] - 浏览器记忆功能会记住用户访问过的网站上下文并可灵活调用,例如用户可询问“找出我上周浏览过的所有招聘信息,并总结一下行业趋势” [2] - 用户可选择是否开启记忆功能,可在设置中查看、存档,删除历史记录也会同步删除浏览器记忆 [2] - Atlas设计理念为“在您的流程中工作”、“围绕您而建”、“功能更强大,控制力更强”以及“为您完成工作” [2] - 产品具备“划线解释”功能,点击搜索结果链接会默认显示包含网页和ChatGPT文本的分屏,ChatGPT可帮助用户做摘要 [10] 应用场景与工作流程 - 在日常场景中,用户可将菜谱交给ChatGPT,让其查找杂货店、将食材添加到购物车并订购送货上门 [7] - 在工作场景中,用户可让ChatGPT打开并阅读团队过往文档,进行新的竞争研究,并将洞察汇总到团队简报中 [9] - 在浏览器中,用户点击代理模式按钮后,向ChatGPT提问时,ChatGPT可能会询问用户是否应开始打开标签页并在浏览器中完成任务 [9] - 早期测试用户反馈显示,Atlas能立即理解用户所看到的内容,帮助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知识点,无需在幻灯片和ChatGPT之间切换 [14] 市场竞争格局 - AI浏览器市场竞争加剧,OpenAI早在2024年7月就宣布了搜索引擎原型SearchGPT [13] - 今年夏天,Perplexity推出了AI驱动的Comet浏览器,提供“答案引擎”并整合多种功能如扫描标签页、汇总视频、整理电子邮件等 [13] - 谷歌于9月宣布将把Gemini AI助手更深入地嵌入到Chrome中,未来计划让Gemini能代表用户完成购物、安排约会等繁琐任务 [13] - Chrome目前占据全球约70%的浏览器市场份额,拥有3.45亿用户 [16] - ChatGPT在全球已拥有超过8亿周活跃用户,但公司仍在亏损 [16] 战略意义与市场影响 - 对OpenAI而言,浏览器不是简单的扩展或插件,而是从聊天工具向更全面的“AI操作系统”转型,旨在重新定义人们的上网体验 [16] - ChatGPT Atlas发布后,Alphabet(Google母公司)股价下跌1.8%,其他AI浏览器如Perplexity的Comet、Brave、Opera Neon也面临压力 [16] - OpenAI承诺若用户将Atlas设为默认浏览器,可获7天ChatGPT使用限额提升 [16] - 浏览器战争3.0已经打响,竞争维度扩展到速度、智能和想象力 [16]
OpenAI推出AI浏览器,Chrome已是大敌当前
36氪· 2025-10-24 07:14
产品发布与市场定位 - OpenAI发布首款AI原生浏览器ChatGPT Atlas,旨在重新定义浏览器体验并挑战Chrome的市场地位[1][3] - 该产品被定位为颠覆性创新,其发布导致谷歌母公司Alphabet股价一度下跌4.8%[3] - 公司认为人工智能为重新思考浏览器意义提供了一个十年一遇的机会[3] 核心功能与技术差异 - ChatGPT Atlas具备“AI原生”能力,核心功能包括跨页面智能(Sidecar)、浏览器记忆和代理模式(Agent Mode)[8] - 跨页面智能允许ChatGPT像空气一样充斥在浏览器中,用户可在每个标签页直接唤起ChatGPT并对正在浏览的网页提问,无需复制粘贴[8] - 浏览器记忆功能会记录用户访问的网站、执行的任务和参与的话题,随着使用时间积累变得越来越懂用户[8] - 代理模式可实现从“演习”到“实战”的转化,能替用户执行操作,例如预订餐厅或航班、编辑文档,甚至通过“即时结账”功能完成网络购物[8][9] - 与微软Edge、360 AI浏览器等仅能提供建议的产品不同,ChatGPT Atlas能将建议转化为实际购买行为[9] 市场竞争格局与产品优势 - 传统AI浏览器(如360 AI浏览器的“问问纳米”、QQ浏览器的“问元宝”)本质是在传统浏览器基础上添加AI扩展,用户需手动复制内容或拖拽文件才能调用AI能力[6][8] - ChatGPT Atlas通过ChatGPT+智能体的组合替代传统浏览器插件,专注于界面做加法而非改动底层架构,类似Chrome当年凭借丰富插件击败IE的策略[10] - 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让AI主动帮助用户完成任务,而非被动等待指派,迎合了用户日益习惯于接受推荐算法“投喂”的趋势[12] - 尽管目前处理复杂事务(如制订完整旅行计划)时表现尚有不足,但将AI智能体与浏览器结合被视为天才般的想法[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