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功能
icon
搜索文档
【联合发布】2025年6月汽车智能网联洞察报告
乘联分会· 2025-08-25 16:38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6.2万辆 环比下降5.0%但同比增长27.3% 渗透率维持48.7%高位[5] - 市场呈现"淡季不淡"特征 主要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地方消费刺激及车企通过"一口价"优惠等促销方式推动[9] - 车企竞争焦点从价格战转向产品力与全球化布局 价格波动压力有所缓解[9] 市场结构分化特征 - 新能源乘用车7月销售119.5万辆(同比增长25.4%) 商用车销售6.7万辆(同比增长74.9%)商用车增速显著高于乘用车[9] - 新能源轿车份额占比43.7%(同比下滑0.3个百分点) SUV份额占比46.3%(同比下滑2.0个百分点) MPV车型实现较大增幅[7] 智能驾驶功能渗透率提升 - 2025年1-6月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功能在新能源乘用车装车率达82.6% 16万以下市场智驾装车率持续增长[11] - AEB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在乘用车整体装车率达64.4% 其中16-24万区间达75.4% 新能源乘用车领域达67.1%[14] - 全速域ACC自适应巡航在乘用车整体装车率59.4% 新能源乘用车达69.9% 呈现向低价市场下探趋势[20] - APA自动泊车功能在乘用车整体装车率34.4% 24万元以上市场表现优于低价市场 未来有望向低端车型渗透[28] 舱驾一体域控技术演进 - 域控制器发展经历应用层融合、物理层融合 最终将走向基于单一芯片的功能融合阶段[34] - 芯片性能提升是舱驾一体域控发展的基础 对高性能、高可靠性芯片需求持续大幅增长[37] - 舱驾一体域控在成本、性能、功能体验和系统安全方面助力智能汽车发展 但仍面临技术复杂性、产品可靠性及生态健全性等挑战[38][40] 智能化技术发展背景 - 2009年电动化上半场聚焦"三电"系统技术创新 2019年进入智能化下半场 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32] - 多模态大模型应用提升APA功能上限 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增强ALC功能对复杂环境的感知精度[23][28]
雷军低谷的背后,智驾降温了?市场数据里隐藏着什么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5-18 19:50
行业动态 - 智能驾驶行业经历信任危机后态度趋于理性 从"智能驾驶"更名"辅助驾驶"反映出行业对技术认知的调整 [1] - 行业呈现"安全伦理理性克制"与"市场渗透率快速上升"的冰火共存状态 正在寻找新平衡 [9] - 中国本土智能驾驶供应商占据主导地位 Momenta和华为合计占据城市NOA供应链市场90%份额 [19][20] 市场数据 - 新能源乘用车L2+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达66.3% 16万元以下市场智驾装车率持续增长 [3] - 新能源车渗透率在2025年4月达51.5% 超越燃油车 预计2030年将超70% [6] - 30%消费者愿为领航辅助驾驶支付超1万元 智能驾驶功能正成为购车关键考量因素 [3] 车企竞争格局 - 零跑汽车4月交付量41039辆同比增173% 登顶新势力榜首 B10车型贡献25%销量 [10] - 小鹏汽车4月交付35045辆同比增270% MONA M03累计交付破10万辆 [12] - 理想汽车交付量33939辆环比降7.5% 退居第三 正通过L6车型智驾下沉夺回市场 [14][16] 产品策略 - 零跑B10将激光雷达车型价格下探至11.98万元 较比亚迪同类产品低3万元以上 [12] - 小鹏MONA M03顶配版搭载双Orin芯片 支持城市NGP功能 覆盖16万元以下市场 [12] - 理想L6全系标配激光雷达起售价进入25万元区间 奇瑞QQ纯电搭配L2功能瞄准5-8万元市场 [16] 技术路线 - 行业形成Momenta第三方方案、华为垂直整合、车企自研三大模式 Momenta服务多家合资车企 [18] - 博世承认在L2+领域处于追赶阶段 正推出端到端城区辅助驾驶方案 [21] - 合资车企通过本土供应商合作+冗余安全设计提升竞争力 强调开发流程严谨性 [23] 未来趋势 - 智能驾驶技术下沉正取代价格战成为销量增长新驱动力 [10] - 2026年被视为智能驾驶行业决出胜负的关键时点 预计最终存活企业不超过3家 [23] - 行业竞争维度从配置堆砌转向安全体验、规模与生态的多维度博弈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