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零跑B10
icon
搜索文档
汽车行业周报(25年第33周):斯拉机器人催化不断,带动汽车板块估值重塑-20250917
国信证券· 2025-09-17 23:24
行业投资评级 - 汽车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市" [1][6] 核心观点 - 特斯拉机器人催化不断 带动汽车板块估值重塑 [1] - 中长期维度 关注自主崛起和电动智能趋势下增量零部件机遇 [3] - 一年期维度 看好强新品周期的华为汽车及车型元年的小米汽车产业链 [3] - 地缘政治背景下汽车作为内需消费品 刺激政策有望加码 看好乘用车和国产替代零部件 [4] 月度产销数据 - 2025年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1.5万辆和285.7万辆 环比分别增长8.7%和10.1% 同比分别增长13%和16.4% [1] - 2024年汽车产销分别达到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 再创历史新高 [16] 周度数据表现 - 9月1-7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30.4万辆 同比去年9月同期下降10% 较上月同期下降4% [1] - 9月1-7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30.7万辆 同比去年9月同期下降5% 较上月同期增长9% [1] - 9月1-7日国内乘用车上牌36.66万辆 同比-9.5% 环比-29.8% [1] - 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上牌22.06万辆 同比-0.8% 环比-23.4% [1] 市场行情表现 - 本周CS汽车上涨0.21% CS乘用车下跌0.37% CS商用车下跌1.06% CS汽车零部件上涨0.72% [2] - CS汽车销售与服务上涨4.23% CS摩托车及其他上涨0.79% 电动车下跌0.08% 智能车上涨1.36% [2] - 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1.93% 上证综合指数上涨1.66% [2] - CS汽车弱于沪深300指数1.72pct 弱于上证综合指数1.45pct 年初至今上涨23.76% [2] 成本与库存状况 - 浮法平板玻璃价格同比-9.4% 环比-6% [2] - 铝锭类价格同比+7.1% 环比+0.5% [2] - 锌锭类价格同比-5.2% 环比-1.1% [2] - 8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7.0% 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 [2] 市场关注热点 - 智驾领域:地平线与哈啰合作加速Robotaxi落地 文远知行无人小巴驶入比利时 [3] - 机器人领域:马斯克增持特斯拉股票10亿美元 特斯拉为马斯克设定万亿美元薪酬计划 [3][45][46] - 特斯拉Optimus V3正在敲定设计 预期年产100万台时成本将降至2-2.5万美元/台 [47] - 重点车型:全新问界M7开启预订1小时订单破10万 [3][41] - 政策方面: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3][56] 行业发展趋势 - 电动智能化带来传统汽车转型升级的结构性发展机遇 行业新旧动能切换 [14] - 预计2025年乘用车销量有望维持6%左右增速 [22] - 2025年新能源车型销量有望超1550万辆 同比增长超25% [25] - 自主品牌凭借三电底层技术及供应链支持逐渐取代合资/外资车企地位 [24] 投资建议方向 - 整车推荐:新品周期强劲的零跑汽车 江淮汽车 吉利汽车 [4] - 智能化推荐:科博达 华阳集团 均胜电子 伯特利 保隆科技 [4] - 机器人推荐:拓普集团 三花智控 双环传动 [4] - 国产替代推荐:星宇股份 福耀玻璃 继峰股份 新泉股份 地平线机器人-W等 [4] 重点公司预测 - 零跑汽车2025年预计销量45万辆 同比增长53% [27] - 小鹏汽车2025年预计销量45万辆 同比增长136% [27] - 理想汽车2025年预计销量60万辆 同比增长20% [27] - 问界2025年预计销量45万辆 同比增长16% [30] - 小米汽车2025年预计销量30万辆 同比增长119% [30] 增量零部件机遇 - 数据流方向关注传感器 域控制器 线控制动 空气悬挂 车灯 玻璃等环节 [24][33] - 能源流方向关注动力电池 电驱动系统 中小微电机电控 IGBT 高压线束等环节 [24][33] - 激光雷达当前渗透率<3% 单车价值量>10000元 [34] - 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当前渗透率<5% 单车价值量>10000元 [34] - 空气悬架当前渗透率<1% 单车价值量10000元 [34]
2025慕尼黑车展上的“中国主场”:从产品出口到生态出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21:09
"中国车企不仅回来了,还带着供应链企业一起回来了,且比以往大部分时候都更加活跃。" 作为欧洲两大顶流车展之一,慕尼黑车展向来被视为德国车企的主场。 不过,在刚刚落下帷幕的2025慕尼黑车展上,中国企业的参展阵容不仅规模更大、声势更猛,甚至在一 定程度上"反客为主",成为本届慕尼黑车展最受关注的群体。 实际上,近些年来,无论是巴黎车展还是慕尼黑车展,中国品牌的存在感都在持续增强。 据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本届慕尼黑车展共有748家展商参展,其中中国展商达116家,几乎占据 海外参展商总数的三分之一,成为参展企业数量最多的海外国家。从整车品牌到核心供应链,中国力量 正在系统性地登上欧洲舞台。 "今年慕尼黑车展的中国参展商数量比2023年多40%。"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部门主管扬·赫克曼表 示,"中国车企不仅回来了,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活跃。" 发新车、亮技术,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打明牌" 2025慕尼黑车展上,阿维塔、长安集团、东风柳汽、广汽、红旗、问界、零跑、比亚迪(002594)、奇 瑞等中国整车品牌悉数登场。 这次,中国车企不再是"配角",而是带着全球首秀、欧洲定价、本地化交付等核心动作,成为本届慕尼 ...
行业深度 | 2025Q2:盈利分化加剧 优质赛道韧性突显【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9-14 19:05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Q2乘用车行业呈现销量增长但盈利分化的格局 自主品牌份额提升、高端化及规模效应成为核心驱动力 [2] - 零部件板块营收及盈利双增长 智能化、轻量化等细分领域表现突出 [3] - 摩托车板块受益于中大排量车型及出口增长 营收与盈利同步提升 [4] - 基金持仓显示汽车行业整体配置下降 但摩托车及智能化零部件标的获增持 [12][15] 乘用车行业分析 - 2025Q2乘用车批发销量711.1万辆 同比+13.0% 环比+11.8%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362.9万辆 同比+33.9% 渗透率达51.0% [29] - 自主品牌份额达68.8% 同比+4.9pct 在15-30万元价格带份额显著提升 合资品牌市场份额持续萎缩 [33] - 乘用车出口140.1万辆 同比+13.9% 新能源出口59.4万辆 同比+83.8% 占比42.4% 比亚迪、奇瑞出口增速领先 [36][37] - 样本企业营收6,739.6亿元 同比+13.8% 赛力斯、蔚来、零跑环比增速超50% 但行业ASP承压 [42] - 行业毛利率15.0% 同比-0.7pct 环比-0.8pct 赛力斯、长安、小鹏、零跑毛利率环比提升 高端化与规模效应成关键 [47][48] - 归母净利160.4亿元 同比-14.8% 呈现"量增利减" 长城汽车、赛力斯通过高端化与技术溢价实现超额收益 [49] 零部件行业分析 - 2025Q2零部件营收2,664.2亿元 同比+15.7% 环比+14.5% 智能化、轻量化领域增速高于行业平均 [3][74] - 毛利率18.2% 同比+0.6pct 环比+0.7pct 扣非净利率6.1% 同比+0.1pct 规模效应与成本下降推动盈利改善 [3][74] - 智能驾驶(经纬恒润、德赛西威)、轻量化(瑞鹄模具、爱柯迪)领域公司营收同比增速超20% [75][79] - 众泰汽车、动力新科等公司毛利率环比改善显著 福耀玻璃毛利率达38.5% 环比+3.1pct [82][85] 摩托车行业分析 - 2025Q2销量29.7万辆 同比+23.9% 环比+44.9% 营收172.8亿元 同比+20.5% 大排量车型与出口为主要增量 [4] - 重点企业毛利率23.3% 同比-1.1pct 环比+1.4pct 产品结构变化导致同比下滑但环比改善 [4] 基金持仓分析 - 汽车行业基金重仓持股占比6.25% 同比+1.82pct 环比-0.89pct 市场担忧淡季及乘用车贝塔行情 [12] - 乘用车持仓占比3.44% 环比-0.54pct 零部件占比1.96% 环比-0.20pct 摩托车占比0.66% 环比+0.03pct [15] - 个股持仓变动分化 理想汽车、江淮汽车、长安汽车获增持 比亚迪、小鹏汽车、吉利汽车遭减持 [16][20] - 零部件中豪能股份、肇民科技等机器人标的持仓环比提升明显 [23][26] 投资建议 - 乘用车推荐智能化与全球化领先的自主品牌:吉利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比亚迪、小米集团、赛力斯 [4] - 零部件推荐智能化细分领域:智能驾驶(伯特利、地平线、科博达)、智能座舱(继峰股份)、新势力产业链(星宇股份、沪光股份等) [4] - 机器人领域推荐拓普集团、伯特利等汽配标的 重卡推荐中国重汽 摩托车推荐春风动力、隆鑫通用 [5][6][7]
零跑汽车前8月售车近33万辆领跑新势力 海外交付超3万辆拟在西班牙设厂
长江商报· 2025-09-12 07:41
海外扩张计划 - 公司计划在西班牙设立工厂以应对欧盟30%的电动汽车关税 加速本地化制造进程 预计2026年三季度开始生产[1] - 公司借助斯泰兰蒂斯集团资源 已布局超30个国家和地区 销售及服务网点突破1700家[1] - 零跑国际为斯泰兰蒂斯集团与公司按51%:49%持股设立的合资公司 独家负责大中华区以外全球市场的出口和销售业务[2] 产品规划与全球化战略 - 2026年海外市场计划销售6至7款产品 首款车型B10为紧凑型纯电SUV 2025年4月上市 B05计划9月慕尼黑车展发布[2] - 欧洲制造基地将落地西班牙萨拉戈萨工厂 改造后率先实现B系列产品落地[2] - 公司认为全球化是必然战略 产品从规划到量产需两年时间 后续将加速海外市场产品投放[3][4] 销售业绩表现 - 2025年8月交付5.71万辆 同比增长超88% 连续6个月居新势力月销首位[1] - 2025年前8月累计交付32.89万辆 同比增长136.4% 位列新势力第一 其中海外交付超3万辆[1][6] - 2025年销量目标上调至58万-65万辆 前8月已完成最低新目标的56.7%[7] 财务业绩指标 - 2024年营收321.6亿元 同比增长92% 净亏损28.2亿元 同比收窄33.18%[7] - 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净利润8000万元 毛利率飙升至13.3% 创历史新高[7]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42.50亿元 同比增长174% 净利润0.3亿元 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 毛利率14.1%创历史新高[7][8] 资金状况 - 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净额28.6亿元 较上年同期2.7亿元大幅增长[8] - 截至2025年6月底 现金及等价物等金融资产结余295.8亿元[8]
零跑豪言「明年智驾第一梯队」,车主们懵了……
新浪科技· 2025-09-11 09:42
公司智能驾驶技术现状 - 车主反馈智驾功能存在严重问题 包括提车12天内出现2次智驾失灵 其中一次无法识别行人道路且转弯摄像头无信号 另一次在识别反光锥桶后定速巡航等多项功能无法启用[1][4][6] - 自动泊车功能被指不靠谱 有车主体验时车辆直接撞上柱子 维修费用约1万元且需用户自行承担保险[2][7] - 销售人员在试驾过程中明确建议客户"慎重使用"智驾功能 并承认城市通勤领航功能与成熟企业存在差距[2][9] 销量与财务表现 - 2024年8月交付57,066台 同比增长超88% 位居新势力销量排名第一[10] - 上半年营收242.50亿元 同比增长174.1% 交付221,664台 同比增长155.7%[17] - 实现半年度扭亏为盈 净利润3,300万元 成为第二家盈利的新势力企业[17][18] - 单车均价仅10.9万元 远低于小鹏17.28万元 蔚来27.18万元和理想27.53万元[11] 产品定位与战略规划 - 现售车型主打性价比区间 T03起售价5.99万元 B系列轿车价格区间8.98-12.98万元[10][12] - 计划推出D系列全尺寸SUV冲击30万元价位 搭载领先技术 目前已进入夏测阶段[12] - 未来3年规划A/B/C/D四个系列共13-14款车型 覆盖6万-30万元市场[12] 管理层目标与市场预期 - 高级副总裁曹力声称2025年上半年达到辅助驾驶第一梯队水平[1][9] - 董事长朱江明提出2025年销量目标58-65万辆 较2024年29.37万辆最高增长121.31%[20] - 长期目标年销100万辆 并设想的全球化门槛为年销400万辆[18][20] - 2021年提出的2025年80万辆目标已确认无法实现[3][20] 品牌形象与市场认知 - 被外界调侃为"半价理想" 实际单车均价不足理想汽车一半[11][12] - 公司COO公开宣称"新势力只有盈利和未盈利两个梯队" 引发网友质疑其骄傲心态[14][15] - 销量增长主要依靠低价车型拉动 用户认知仍停留在中低端品牌[10][11][13]
零跑豪言“明年智驾第一梯队”,车主们懵了……|次世代车研所
新浪财经· 2025-09-11 08:43
智能驾驶功能表现 - 车主反馈智驾功能存在严重问题 包括提车12天内出现2次智驾失灵 其中一次无法识别行人道路且转弯摄像头无视频信号 另一次在高速出口识别反光锥桶后定速巡航车道保持等功能全部失效[2][4] - 自动泊车功能被指不靠谱 有车主体验时车辆直接撞到柱子 维修费用预计1万元左右 销售人员在试驾时也建议客户慎重使用该功能[2][4][6] - 公司承认城市通勤领航功能刚开启 与成熟企业存在差距 承诺通过OTA升级不断完善 但高级副总裁声称明年上半年将达到辅助驾驶第一梯队水平[2][6] 产品定位与价格策略 - 当前单车均价仅10.9万元 主要产品售价区间为10万-20万元 最低价车型T03起售价5.99万元[7] - 计划推出D系列SUV冲击30万元价位 定位全尺寸旗舰产品 搭载最先进技术 目前已进入夏测阶段[8] - 未来三年计划通过13-14款车型覆盖6万-30万元市场 但现有品牌影响力和智驾水平支撑30万元价位面临挑战[7][8][9] 销售业绩与目标 - 2024年8月交付57,066台 同比增长超88% 超越多家一线新势力品牌位居销量第一[6] - 上半年营业收入242.50亿元 同比增长174.1% 交付新车221,664台 同比增长155.7% 实现净利润3300万元[11] - 将2025年销量目标上调至58-65万辆 较2024年29.37万辆的最高增长率达121.31% 但较2021年提出的80万辆目标仍有差距[14][15] - 长期目标年销百万台 最终成为年销400万台的主流全球化车企 计划通过B系列和C系列月销各4万台以上 A系列和D系列月销3-4万台实现[12][14]
零跑汽车(9863.HK):8月销量超5.7万辆再创历史新高 零跑B10正式启航欧洲
格隆汇· 2025-09-11 03:21
销量表现 - 2025年8月销量57,066辆 同比增长88.3% 环比增长13.8% 创历史新高 [1] - 1-8月累计销量32.9万辆 同比增长136.4% [1] - 1-7月出口2.5万辆 覆盖超过24个国际市场 [2] 产品规划 - 未来三年每年全球推出2-3款产品 2025年已上市B10和B01 [2] - 2025年计划再推出B系列一款车型 价格区间10-15万元 [2] - 当前覆盖5-20万价格带不同细分市场 实现T03和C10出海 [1] 全球化进展 - 零跑B10于8月25日正式启航欧洲 计划9月8日慕尼黑车展亮相并启动欧洲交付 [1] - 海外已有超过600家销售及服务网点 计划2026年实现欧洲本地化制造 [2] - 与Stellantis合作利用其经销网络和工厂产能实现轻资产出海 [3] 渠道建设 - 国内采用"1+N"渠道模式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共有806家销售门店 [2] - 销售网络包含315家零跑中心和491家体验中心 覆盖286个城市 [2] - 服务门店达461家 形成完善销售服务体系 [2] 技术研发 - 2025年上半年智驾团队规模和算力资源投入均提升近100% [2] - 计划2025年年底前实现城市NOA组合辅助驾驶能力 [2] - 以技术底蕴打造极致品价比产品 竞争优势显著 [3] 发展预期 - 预计2025-2027年销量分别为62万/91万/121万辆 [3] - 强势新车周期推动销量持续上升 规模效应优化盈利结构 [3] - 海外高单车盈利预计带来可观利润贡献 [3]
零跑B10摩根粉亮相成都国际车展
环球网· 2025-09-10 17:52
零跑B01同样表现出色,定位为"年轻人高品质智能轿车",上市一个月内大定锁单量超过20000台,完成1万台交付用时37天。数据显示,该车型女性用户占 比超过40%,超过80%的用户选择650km长续航版本,激光雷达版本的选购率超过50%。摩根粉成为最受欢迎的配色选项,9月将继续提供免费选配。 在技术方面,零跑B系列车型强调智能、续航、安全及设计等多方面能力。车辆搭载高通8650芯片与激光雷达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支持高速智能领航、通 勤辅助及记忆泊车等功能。智能座舱采用高通8295芯片及Leapmotor OS 4.0 Plus系统,配备双AI语音模型,支持方言识别与多模态交互。 续航方面,B系列提供600km和650km两种续航版本,快充模式下电量由30%至80%最快需18分钟。零跑B10近期完成了从杭州到霍尔果斯近5000公里的长途 测试,续航达成率为84.68%,百公里电耗为13.21kWh。底盘调校由零跑与Stellantis集团共同完成,采用后驱设计,转弯半径为5.25米。 2025年8月29日,在成都国际车展上,零跑汽车举行了零跑B01第一万台车辆的交付仪式。同时,零跑全球车型B10发布了名为"摩根 ...
【联合发布】2025成都车展展后追踪
乘联分会· 2025-09-10 16:43
车展概述 - 2025年8月29日至9月7日举办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主题为“领潮而立·向新而行”,展示汽车工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动向 [5][6] - 参展车型超过1600款,参展品牌近120个 [2][6] - 监测重点车型104款,其中首发车型33款,中系车型占比超过50%,欧系次之,新能源车占比达75% [2][7] - 从车身形式看,SUV占比62.5%,其中A级和B级最多;轿车占比33.7%,其中B级和C级合计超60% [2][7] - 从改款类型看,新产品占比46% [2][7] 产品看点 - 车身色彩设计向多元化、个性化、环保科技趋势发展,多款车型通过专属定制、东方审美或独特工艺颜色成为视觉焦点 [9][10] - 流行色趋势满足个性情感表达,例如零跑B10“匿霞粉”融入矿物光谱干涉效应,问界M7“博阳黄”灵感源自马尔代夫风光 [10] - 东方审美元素打造国风复古情怀,例如吉利中国星东方耀系列“月牙青/莫高蓝/丹青”灵感源于敦煌壁画,MG4“东来紫/清波翠”科技感十足又不失优雅 [10] - 环保工艺创新展现时尚与科技融合,例如星纪元ES“暖云杏渐变车漆”采用渐变工艺,凯迪拉克XT5“塞里木蓝”采用三层水性金属漆工艺 [10] - 多款皮卡集中亮相,新能源产品逐渐成为主角,智能化全面升级,场景化拓展创新 [11][12] - 传统皮卡品牌技术升级打造全场景适配,例如长城炮山海炮Hi4-T旅居共创版预售22.98万元,长安猎手K50增程版上市12.79-19.29万元 [12] - 新玩家通过差异化定位切入市场,例如奇瑞威麟开创智能混动皮卡新物种,雷达地平线EM-P插混版上市13.88-15.98万元 [12] 技术看点 - 厂商集中发力增程动力系统,上汽通用、智己、广汽发布最新增程系统,均搭载超40kWh电池,纯电续航超300公里 [12][13] - 别克至境L7搭载奥特能2.0增混专用电池,40.2kWh容量,302km纯电续航,油电转化率3.6kWh/L [12] - 智己换代LS6搭载宁德时代骁遥MAX增程电池,66kWh容量,450+km纯电续航,800V超高压充电 [12] - 昊铂HL增程版搭载宁德时代骁遥超级增混电池,60kWh容量,350km纯电续航,亏电油耗低至3.3L/100km [12][13] - 座舱交互体验升级,从被动交互发展到初步主动感知,未来向多模态端到端方向发展 [14][15] - 座舱核心体验Agent化,通过长短期记忆、因果推理、强化学习实现自主思考、主动服务和情感交互 [14][15] - 例如银河M9 AI小P构建用户专属画像,蔚来NOMI Agents结合GPT大模型和情感引擎,问界M7检测到宝宝睡觉自动调高温度降低音量 [15] 重点车型介绍 - 极氪9X:D级SUV,预售47.99-56.99万元,双8295智能座舱,千里浩瀚H7/9智驾,900V混动高压架构,纯电续航288-355km [17][20] - 问界新一代M7:C级SUV,新增纯电版本,纯电续航700km,增程续航165-251km,搭载华为乾崑ADS 4,首发舱内激光方案 [19] - 岚图追光L:C级轿车,纯电续航410km,搭载岚海智混技术,华为乾崑ADS 4和鸿蒙座舱5 [21][22] - 方程豹钛7:C级SUV,纯电续航100-130km,搭载比亚迪天神之眼智驾和激光雷达,1.5T插混动力 [23] - 尚界H5:B级SUV,预售16.98-20.98万元,最便宜鸿蒙智行车型,增程纯电双动力,纯电续航525-640km,增程续航235km [24][25][26][28] - 蔚来新一代ES8:D级SUV,预售41.68-45.68万元,租电预售30.88万起,全域900V架构,纯电续航635km,配备3激光雷达 [30] - 奇瑞QQ3:A0级轿车,基于T12纯电平台,搭载高通8155芯片和猎鹰500智驾 [32] - 昊铂A800:C级轿车,搭载1.5T增程动力,华为鸿蒙座舱5和ADS 4 [32] - 沃尔沃XC70:C级豪华SUV,预售29.99-32.99万元,纯电续航116-212km,搭载NPA智能领航辅助系统和92英寸AR-HUD [33] - 福特智趣烈马:C级SUV,纯电续航650km,增程续航220km,搭载福特福域辅助驾驶系统,支持高速和城市NOA [34] - 大众凌渡L:A级轿车,售价11.99-15.59万元,升级1.5T/2.0T发动机,最大功率118-162kW,配备AI语音助手 [36][41][42]
“拒保”阴云下的新能源车险调查:省下的油费,补不上保险的窟窿
第一财经· 2025-09-08 11:00
"新能源车省下来的油费都交保险了。"近日,来自上海的一位新能源车主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他名下 有几辆新能源汽车,最贵的蔚来ES8今年保费过万,另外保费大几千的也有,这让他产生了卖车的念 头。 新能源汽车保费高并不是上述一位车主的遭遇。记者调查得知,售价在10万元级的零跑B10今年首年保 费约5500元,售价20万元级的阿维塔06首年保费约8000元,售价30万元级的特斯拉Model Y L首年保费 约8900元。 "天下苦'新能源车险'久矣。" "天下苦'新能源车险'久矣。"近日,来自河南郑州的新能源轻型商用车经销商付航向第一财经记者表 示,新能源车险涨价或者价高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保险公司拒保。 付航称,好多年前,保险公司拿着烟、拿着酒找他来帮忙推销保险业务,提供驻店服务,还能有"返 点",但是现在保险公司人一般都不驻店了,买保险很久都不出单,有的还要反过来给保险公司的人"好 处费"。 一边是抱怨保费贵、涨价的广大新能源车主,另一边则是连年亏损的新能源车险公司,车主和保险公司 两头"叫苦",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天下苦'新能源车险'久矣。" 保险难的问题其实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付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