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N2双足人形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爆火的人形机器人,离“实用”还要多久?
钛媒体APP· 2025-06-28 18:09
人形机器人行业现状 - 京东618全周期战报显示,2025年5月13日至6月18日,智能机器人自营销售额同比增长3倍,具身智能机器人销售额同比增长17倍 [1] - 宇树科技、乐聚机器人等企业订单激增,乐聚一季度订单量增长200%,松延动力半马赛后订单突破2500台 [2] - 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投资金额达186.51亿元,国内达61.06亿元,均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 [3] - 国内人形机器人行业2025年至少发生27起融资事件,融资轮次集中在B轮之前 [3] 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 人形机器人价格持续下探,松延动力N2双足机器人售价低至3.99万元起,大幅降低采购门槛 [7]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多地出台专项计划推动场景落地 [8] - 市场前景广阔,预计203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62.6% [8] - 华为、字节、特斯拉等巨头加码布局,推动资本热情攀升 [9] 技术挑战与发展瓶颈 - 当前人形机器人行为多为预先编程的"炫技",缺乏真正的智能决策能力 [13] - 算法未突破,大语言模型无法解决"大脑"问题;具身智能缺乏物理世界交互数据 [13][15] - 技术复杂度远超自动驾驶,需解决与物理世界的安全交互问题 [17] - 实用性不足,进入工厂或家庭服务仍需5-10年甚至更长时间 [16][17] 行业融资动态 - 银河通用完成11亿元新一轮融资,两年累计融资超24亿元 [5] - 加速进化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深创投领投 [5] - 地平线机器人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高瓴资本等十余家机构参与 [5] - 松廷动力连续完成过亿元A轮及A+轮融资 [5]
北京亦庄马拉松赛效应显现,松延动力明年目标交付量万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0 12:38
公司发展现状 - 松延动力近期搬入昌平区未来星科能源谷智造产业园,新办公楼面积扩大数倍,设有产品展厅、生产区和办公区[2] - 公司在常州、东莞布局生产基地,并持续招聘工程技术人员以扩充产能[2] - 目前公司员工近100人,其中50%为技术研发人员,30%为生产线工人,20%为中后台和市场销售[6] 产品与技术优势 - 旗舰产品N2双足人形机器人身高1.2米,体重30公斤,售价3.99万起,具备连续空翻、长距离奔跑等能力[5] - 核心技术优势包括准直驱驱动器技术(QDD)和自研运动控制算法,实现机器人行走、跳跃等复杂动作[5] - 产品在4月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中获得亚军,因外观和性能表现引发广泛关注[1] 市场表现与订单情况 - 3月发布N2机器人时已获超500台订单,马拉松后两个月内总订单突破2500台,合同额超1亿元[1] - 公司成为继宇树科技后第二家销量破千的人形机器人企业[1] - 2024年下半年目标是将订单转化为实际收入,2025年目标交付量达1万台[1][8] 融资与估值 - 已完成五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英诺天使基金、SEE Fund等机构[7] - 2024年3月完成两轮过亿元新融资,近期正在进行A++轮和Pre-B轮融资,规模约数亿元[7] - 公司最新估值达20亿元,是金沙江创投退出时3亿元估值的6倍[7] 商业化应用场景 - 主要聚焦科研、教育、展览展示、文旅导览四大场景,逐步拓展至养老陪伴、工业巡检等领域[8] - 科研场景注重生态系统构建,教育场景侧重配套课程开发,展览展示强调动作丰富度,文旅导览关注交互能力[9][10] - 长期目标是进入家庭服务场景,实现家务协助等功能[10] 行业竞争格局 - 人形机器人行业可分为硬件本体公司和智能大脑公司两类,松延动力属于前者[4]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宇树科技、众擎机器人、加速进化等企业[5] - 2023年行业涌现众擎机器人、加速进化、银河通用等多家新兴创业公司[3]
百企汇聚成势!未来科学城崛起机器人产业高地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12 15:04
松延动力项目进展 - 松延动力成为北京未来星科创业投资基金首个直投项目,其人形机器人"小顽童"和"旋风小子"在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中分获第二、三名 [1] - 2025年3月公司入驻昌平未来星科能源谷智造产业园,同期发布低成本高性能N2双足人形机器人,三个月内实现批量化生产 [1] - 截至2025年6月,N2机器人订单量突破1000台,成为业内少数实现量产化交付的企业 [1] 昌平区机器人产业集群 - 昌平区已聚集超百家机器人企业,形成多元化、集群化发展格局 [2] - 政府规划"1+5+1"产业体系:1个核心(人形机器人)+5大整机领域(医疗健康/家用服务/特种/协作/物流机器人)+1个关键零部件集群 [2] - 细分赛道代表企业包括:具身智能(松延动力等7家)、医疗健康(图湃医疗等12家)、工业协作(珞石机器人等30+家)、关键零部件(和光伟业等19家) [3] 产业基础设施与配套 - 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园(昌平)总建筑面积6.46万㎡,2025年底交付,设计参数适配生产需求(层高6米、承重2t/㎡、柱距8.4米×8.4米) [6][7][9] - 区域拥有41所高校资源(北航、清华科学城等)及小米"黑灯工厂"等高精尖项目 [3] - 公共服务平台包括赛迪国家机器人检验检测平台,2023年获工信部1亿元数字化转型资金支持 [4] 政策支持体系 - 《昌平区促进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支持措施》包含10项政策:关键技术攻关最高补贴500万元、房租补贴上限500万元、优质项目落地最高支持1亿元 [12] - 首批实施指南聚焦核心技术攻关(按投入20%补贴)和创新成果首试首用(按市级奖励50%配套),最高分别支持500万元和200万元 [14][15] - 人才服务实现企业开办1日办结,政策审批最快7个工作日完成 [16] 应用场景与生态建设 - 开放养老照护、医疗辅助、应急救援等民生领域场景,推动商贸物流/智慧教育等服务业升级 [17] - 未来科学城构建"核心技术攻关-场景验证-规模化量产"全周期生态,形成超百家企业集聚、产业规模破百亿的标杆园区 [18]
2025深蓝智库|松延动力: “小孩哥”的千台订单
北京商报· 2025-05-25 13:06
公司发展历程 - 2023年9月由清华大学在读博士姜哲源与合伙人共同创立,初始资金100万元,专注于人形机器人研发与制造 [1][2] - 2023年10月推出首款人形机器人N1,仅用43天完成从概念设计到成品测试 [3] - 2024年5月推出通用型人形机器人DORA [3] - 2025年3月发布旗舰产品N2双足人形机器人,身高1.2米,以流畅跑步姿势著称 [3] - 2025年4月在北京亦庄人形机器人马拉松比赛中获得第二、三名,N2机器人因表现优异被称为"小孩哥" [3] - 截至2025年3月已完成五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北京未来科学城基金、天启资本等 [8] 产品与技术 - N2机器人搭载18个高性能关节,速度峰值达3.5m/s,续航70-80分钟,实现全球唯一真机连续空翻 [11] - 突破躺倒起身和室外复杂地形连续前空翻技术,首次将空翻技术带出实验室 [11] - 发布仿生机器人"小诺",具有54个面部自由度,支持表情定制化 [13] - 自研运动控制算法支持科研教育、导览接待、文旅展示、陪伴娱乐等多场景二次开发 [9][12] - 京东旗舰店上线N2机器人,定价4.99万元,具备行走、奔跑、空翻等功能 [13] 市场表现 - 2025年5月生态大会宣布N2订单突破1000台并支付定金,总订单超2000台 [4][6] - 成为继宇树科技后第二家销量破千的人形机器人企业 [5] - 生态大会新增近5000万元订单 [8] - 主要客户来自教育科研和展览展示领域 [12] 行业挑战与战略 - 行业面临规模化生产与商业化落地挑战,全球具身智能数据集不足制约发展 [6][7] - 当前重点布局数据采集,解决规模化和多样性问题 [7][14] - 在北京、常州、东莞建立生产基地解决量产交付问题 [7] - 计划召开全球渠道商大会拓展海外市场 [8] - 优先选择有明确落地场景的产品创造正向现金流 [12] 行业动态 - 2025年4月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在北京亦庄举办 [9] - 2025年8月将举办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标志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应用 [9] - 行业进入生产力时代,服务场景多元化成为竞争重点 [9] - 投资人指出行业存在估值飙升但商业化前景不明晰的现象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