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NFT
icon
搜索文档
资产代币化起风了!RWA到底是什么?难题何解?
北京商报· 2025-07-31 16:49
RWA概念与核心价值 - RWA指通过区块链技术将现实世界有形或无形资产转化为可交易的数字代币 本质是生成基于真实资产的链上权证[1] - 核心价值在于激活非流动性资产流通 降低投资门槛与交易成本 提升透明度与安全性[4] - 区别于NFT的数字产权象征和ICO的预期融资 RWA锚定现实资产价值 如房产 债券 碳信用等[5][6] RWA发展历程与市场动态 - 起源于2017年STO概念 2020年DeFi爆发后成为连接传统金融与DeFi的桥梁[3] - 香港2022-2024年逐步建立监管框架 包括政策宣言 代币化基金通函及Ensemble沙盒测试[4] - 汇丰银行 恒生银行 蚂蚁数科等机构参与沙盒测试 布局代币化存款 债券等业务[4] RWA应用场景与资产类型 - 覆盖证券型与非证券型资产 包括房地产 知识产权 应收账款 大宗商品及结构化金融产品[3][4] - 香港沙盒首阶段聚焦固定收益 投资基金 绿色金融等用例 内地偏好稳定现金流的实物资产[10] - 内地已有新能源 充电桩 光伏等RWA项目落地 催生中介市场协助企业赴港发行[10] RWA与NFT/ICO的差异 - NFT侧重数字原生资产唯一性 依赖社区共识 如艺术品 游戏道具[5][6] - ICO无底层资产支持 仅凭白皮书募资 风险极高[5] - RWA需法律确权 可计量现金流 代币代表真实资产权益[6] 内地企业参与RWA的挑战 - 需搭建境外SPV结构 通过香港法律确权后映射至链上代币[10] - 资产合法性 跨境合规 信息披露完整性是关键障碍[11] - 不合规发行可能涉及非法证券 集资诈骗等刑事风险[11] RWA技术与管理难点 - 资产确权与链下同步 跨境结构设计 链上治理是三大核心挑战[7] - 企业需完善内部治理 技术架构 避免盲目上链导致合规压力[7] - 市场存在蹭热度 诈骗 仿冒发币等乱象 需警惕风险[7]
债王格罗斯:“通胀之火”对投资者来说是更大的威胁
华尔街见闻· 2025-07-16 17:59
通胀与通缩的历史对比 - 金融市场长期在通胀"火焰"与通缩"寒冰"两种威胁间摇摆 [3] - 1930年代大萧条展示通缩破坏性 罗斯福新政和二战最终带来通胀复苏 [3] - 1970年代取消金本位后 货币政策成为对抗石油价格冲击的关键工具 [3] - 2008-09年金融危机和2020年疫情促使政策制定者转向对抗通缩 [3] 当前通胀驱动因素 - 政府债务增长虽非新现象 但其不可阻挡的速度具有长期通胀性 [1][3] - 特朗普关税措施和"大漂亮"法案成为新的潜在通胀推动因素 [1][4] - 影子银行平台和美联储过剩流动性助长加密货币 ETF Meme股等投机 [4] 债券市场风险分析 - 基于2.4%的通胀率 10年期国债收益率理论值应为4.25% 接近当前4.477%水平 [1][5] - 3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4.9% 但价格对利率变动极度敏感 0.2个百分点涨幅即可抹全年票息收益 [5][6] - 长期债券波动性加大 收益率差处于周期性高位 可能继续走阔 [5] - 债券供应增加 美元走弱及地缘政治因素或推升通胀至3%以上 投资者将要求更高期限溢价 [5]
海南华铁20250714
2025-07-15 09:58
纪要涉及的公司 海南华铁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务经营情况良好** - 高空作业平台租赁领域逆势扩张,2025 年整体出租率约 88%,多品类拓展顺利,价格较 2024 年略有上升并保持稳定,未来规模和市场排名有望提升[4] - 算力租赁业务订单充足,正在执行 70 多亿订单,已交付近 15 亿,积极推进高性能训练算力和国产推理端算力订单[2][5] 2. **RWA 资产端发行有基础** - 2017 年底至 2018 年初投入比特币挖矿设备,2021 年探索区块链技术应用,设备植入 TBOX 芯片,实现主板层面区块链技术切入,全面实现设备在线代理并获业内认可[6][7] - 认为适合做 RWA 的是资产产生价值过程中在线的设备,如登高车,可通过使用数据实现价值在线化[7] 3. **RWA 发展理解与规划** - 早期积累比特币、以太坊等经验,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实体经济移动设备,实现移动设备全面在线代理获高度评价[8] - 认为 RWA 领域核心是资产产生价值过程通过数据变化体现价值,计划通过香港市场进行固定回报发行[8][9] 4. **Web3 金融全面布局** - 入股 XMET,借助其团队扩展能力,全面接入区块链技术[10] - 将高空作业平台等传统资产与 Web3 金融结合,2025 年出租率高于市场平均 5 - 6 个百分点[10] 5. **NFT 相关情况** - 未来用途广泛,将涵盖虚拟场景物体,成为最大资产,依赖算力、算法、AI 和区块链技术[11] - 国内可发行登高车使用权 NFT,类似会员卡,不承诺固定回报,合法可行,正在研究多路径发展[12] - 与 RWA、RDA 本质相似,涉及资产确权和收益分配,国内推广速度可能不亚于 RWA,已引起反响,发售大黄蜂造型 NST 碎片售价 2000 元,计划向投资者赠送 4000 个[13][14][15] - 目前集中于外观设计,未来计划推出含使用权的新型 NFT 产品[16] 6. **稳定币发展规划** - 认为未来抗衡 USDT 和 USDC 的是基于强大算力支持的新型稳定币,正在探索利用算力资源开发[9] - 基于算力的稳定币以计算能力为基础,避免法定货币增发问题,类似比特币底层逻辑[22] 7. **算力业务现状与规划** - 需求量扩大,近期将落地云原生和边缘算力项目,推进算力设备上线和 RPA 化试验[21] - 计划在新加坡上市 A + S,在东南亚建立算力中心,与阿拉伯地区打通[3][21] 8. **应对海外显卡供应问题** - 采取海内外两条腿走路策略,海外发行股票解决资金问题,国内偏向推理计算和边缘计算,推动国产算力发展,政府提供补贴支持[2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资产模式转变**:近期可通过 AI 和区块链技术实现资产轻量化,但认为核心地段长期持有仍有价值,未来将平衡 AI 算力投入与资产管理[18] 2. **RWA 具体规划**:近期推出各种 RWA 尝试,未来两三个月推出多种融资模式,入股其他企业或搭建团队解决基础建设问题[19] 3. **算力与 RWA 结合趋势**:算力业务与 RWA 结合是未来趋势,可有效利用区块链技术,带来新增长点[20] 4. **应对市场传言**:作为国有企业有融资能力和抵押优势,坚定不移推进 AI 和区块链技术发展,承担战略任务[24] 5. **传统业务发展**:传统业务高基和算力租赁发展良好,与 RWA 和 NFT 互联互通,形成相互提携模式[26] 6. **独特优势**:立足海南自贸港有区位优势,作为混合所有制和科技创新企业在国资体系有定位和资源支持[27]
涅槃重生:国内NFT行业的进化救赎之路
搜狐财经· 2025-07-05 13:47
行业现状与历史 - 2022-2023年为国内NFT行业爆雷高峰期,虚假宣传、高额回报承诺及伪造合作背景导致平台数量近乎腰斩,用户损失从数万元到数百万元不等,行业信誉几近归零 [3] - 2024年下旬起,老牌NFT平台如iBox、唯一、HOT DOG逐步复苏,新平台如潮玩Cosmos、中网艺云、光明艺品涨势迅猛 [1] 司法与监管进展 - 2025年上海普陀区法院判定具备艺术特征、唯一性和稀缺性的NFT符合商品属性,交易合同合法有效 [5] - 南昌法院在黄某诉某科技公司案中认定平台关闭导致NFT无法使用构成根本违约,需退款赔偿,司法层面确认NFT财产价值 [5] 资本与技术转型 - 2025年全球RWA(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迅速发展,贝莱德、摩根大通等传统金融巨头将超239亿美元资产上链,贝莱德BUIDL基金在以太坊管理近30亿美元资产 [7] - 蚂蚁集团、京东等中国科技企业布局RWA,将实体资产转化为链上代币,与NFT技术融合提升合规性,如耐克NFT专利确权 [7] 商业模式创新 - 国内NFT平台转向连接艺术品物权、文博资产等真实价值载体,如奥飞娱乐的IP数字手办单日销售额超百万元,解决盗版问题并拓展IP变现渠道 [8] - 成都文交所通过区块链将影视IP图库转化为标准化数字资产,确权时间缩短至72小时,交易效率提升60% [8] 技术革新与用户体验 - 2025年AI代理兴起,用户可通过自然语言指令管理数字资产,无需理解区块链底层逻辑 [10] - Solana等高性能公链普及降低交易费用,AI自主钱包结合去中心化生物识别验证简化操作流程,购买NFT体验接近普通电商 [11] 全球合规与市场框架 - 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扩展代币化资产范围至实体资产,建立统一数字资产服务商牌照制度,鼓励数字艺术品、IP版权二级市场交易 [13] - 《稳定币条例》要求稳定币发行人持牌经营并实行100%准备金制度,允许NFT作为抵押品或交易标的,推动数字藏品金融化 [13] 行业未来方向 - 蚂蚁、京东等科技巨头将瓷器、书画、音乐版权等文化资产转化为链上凭证,避免虚高数字泡沫 [14] - 香港合规化与内地司法判决共同构建NFT行业框架,连接全球金融市场与中国文化基因的数字消费市场 [14]
AItoC4方向:05:稳定币、NFT与传媒板块的逻辑
国投证券· 2025-06-16 21: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A,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稳定币关注度因合法化进程推进而提高,其与传媒互联网板块存在一定逻辑联系,目前处于政策、预期、试水阶段,暂不梳理投资标的 [2][4][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稳定币一直都有,当下市场关注度源于其加速合法化 - 稳定币产生是为对冲加密货币高波动性,以美元为虚拟“货币”锚,2014 年起各类稳定币陆续推出 [11] - 当下市场关注度高源于稳定币合法性进程推进,5 月 19 日美国稳定币法案在参议院通过程序性立法,5 月 21 日香港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 [11] - 美国市场偏好交易性、金融性,加密货币、稳定币契合美国文化,美国卡牌市场以体育文化为核心,金融化和投资化特征明显,日本卡牌市场以集换式卡牌为核心,娱乐性和社交性更强 [12] 全球部分 NFT 的交易,是用稳定币来完成 - NFT 是 2021 年以来快速崛起的数字藏品,与稳定币是“交易品”与“交易币种”的关系,部分 NFT 交易用稳定币完成 [3][13] - 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作为监管框架,支付场景多元化,持牌机构可销售稳定币并嵌入多种场景,用户可用稳定币支付跨境广告费用或采购 NFT 等商品 [3][13] 传媒行业的 IP 等内容创作,NFT 是分发与变现方式之一 - 传媒行业底层架构包括内容创作、分发、变现,NFT 是 IP 再呈现、再创作方式,利于 IP 影响力提升和商业化变现 [14] - NFT 市场规模等持续攀升能为内容创作提供机遇,叠加 AI 工具多元化,利好创作环境 [14] 传媒互联网与稳定币的逻辑有两点 - 诸多互联网平台因用户内循环需求易介入“支付”环节,如京东及其合作方 [4][15] - 拥有众多或知名 IP 的运营方,可借助支付方式创新和大生态环境优化释放 IP 商业价值 [4][15] 投资逻辑 - 稳定币与传媒互联网板块逻辑处于政策、预期、试水阶段,暂不做投资标的梳理 [4][17]
财报前瞻 | 转型阵痛期遭遇加密货币变量,游戏驿站(GME.US)Q1业绩能否突破市场悲观预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6-09 11:38
财务业绩预期 - 公司预计2025财年第一季度营收7.542亿美元,同比下降14.5% [1] - 每股收益(EPS)预计0.04美元,较去年同期每股亏损0.12美元显著改善 [1] - 现金及等价物预计从47.75亿美元增至59.5亿美元,主要得益于13亿美元可转换债券发行 [1] 比特币投资与资产状况 - 公司持有4,710枚比特币,初始投资价值5.157亿美元,比特币市价波动成为财务表现不确定因素 [1] - 比特币投资是公司资金多元化及探索数字资产潜力的战略举措 [2] - 股价与比特币走势关联性增强,加密货币波动性成为影响股票表现的关键因素 [2][5] 国际业务调整 - 公司关闭意大利、德国门店并计划出售法国业务,国际业务精简聚焦高利润市场 [1][3] - 国际资产剥离可能产生一次性费用,但长期有助于提升运营效率 [3] 业务转型与战略 - 公司正从实体游戏向数字游戏、NFT市场及区块链技术转型 [2] - 转型进展将影响投资者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3] 股价表现与技术分析 - 公司股价年内下跌约5%,近期价格约30美元,期权市场预期波动加剧 [4][5] - 关键支撑位为29.19美元,跌破可能下探25.67-28.00美元区间 [5] - 上行阻力位在35.81美元,突破后或指向48美元中期目标 [7] - 股价近期更可能延续下滑趋势而非上涨 [7] 资本市场活动 - 13亿美元可转换债券发行增强资产负债表,但存在潜在股权稀释风险 [3] - 资本配置有效性对维持投资者信心至关重要 [3]
你囤的不是币,是世界的方向盘
搜狐财经· 2025-05-07 15:23
区块链行业投资哲学 - 投资者可能通过早期参与PTS和BTS等项目为BM创造成功假象,最终在EOS等新项目上亏损,本质上是自我毁灭的行为[1] - 加密货币投资选择反映世界观:比特币代表去中心化理念,稳定币延续法币体系,山寨币则体现对主流币替代的预期[2] 技术参与方式 - 链上交易、投票和新项目参与都是对未来技术方向的押注,具有立场表达属性[3] - 直接体验新技术(插件钱包/NFT/DAO)是探索去中介化合作模式的重要途径[3] - 数字游民和远程办公实践可验证个体主权在技术环境中的可行性[3] 行业行为反思 - 多数从业者陷入执行层思维,缺乏对技术本质的批判性思考[3] - 行业存在自我强化的系统性风险,参与者可能无意中助长剥削性结构[3] 个体技术定位 - 保持清醒认知比改变技术方向更重要,微观选择累积将影响行业演进路径[4] - 主动思考技术应用意义比盲目跟随更能体现行业参与价值[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