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OK Computer
icon
搜索文档
最离谱的AI搞钱方式
投资界· 2025-10-31 16:15
AI灰产市场现状 - 二手平台存在大量"AI倒爷"倒卖AI生成品套利,形成庞大而隐秘的灰色产业链[5][6][9] - 输入"Kimi深度报告"搜索后,在二手平台上有上百条相关商品信息[9] - 商品包括AI账号售卖、OK Computer单次使用权、以及多个工具整合的"全家桶"[6][19][22] 买方人群分析 - 买方包括不懂技术底层逻辑的银发族、图省事的AI尝鲜者以及认为物有所值的职场人[6] - 职场人认为9块9购买含图表和PPT的AI分析报告相当于用一杯奶茶钱换专业级智力服务[6] - 年轻人通过拼单方式低成本接触前沿科技,如5人拼单Kimi标准版年订阅会员,年均147元[25][27][29] 卖方商业模式 - 服务型"云劳力"出售基于高级账号的算力服务,如"Kimi智能长文档分析一次9.9元"[17] - 整合型"全家桶"卖家将ChatGPT、Claude、Grammarly等多个工具权限集成打包出售[19] - "二房东"模式通过技术手段将共享账号拆分给多个用户,利润极高但风险伴随[22] 商品定价与价值 - AI深度研究报告标价8到25元/份,部分店铺上线20多天售出将近二十份[8][15] - 卖家购买月费99元的Kimi高阶会员后,通过转卖服务可使账户价值溢价7倍,赚500多元[15] - Gemini 2.5 Pro基础提问代操作服务标价3元/次,已售出几十单[17] AI生成品核心价值 - AI研究报告具备"系统性任务处理能力"突破,能完成从脚本生成到动态渲染的全流程解决方案[29][30] - 宣传视频策划报告可清晰拆解目标定位、脚本框架、画面描述等6个模块[30] - 照片修复服务可实现画质修复、面部微表情生成、口型与语音匹配等高级功能[31] 市场驱动因素 - 算力分配不均催生寄生经济,认知代差使率先掌握AI使用门槛的人成为新规则制定者[23] - 情感驱动需求链滋养AI服务生态,如88元购买30秒动态影像使父母老照片"重生"[31] - 大模型企业烧数十亿训练模型却未找到培育大众付费意识的路径,拼单账号成为市场教育的野生载体[29]
AI破晓前,最早动身的人
投资界· 2025-10-30 16:36
中国AI产业路径演变 - 中国经济结构处于"腾笼换鸟"阶段,科技驱动成为新主线,代表"新质生产力"的"三新"经济占比稳步提升[7] - 中国AI创业者依托活跃的开源生态、庞大多元的应用场景与完整供应链,凭借高性价比硬件和智能体能力竞争,呈现与美国闭源高成本模式"双轨并行"之势[7] - DeepSeek以"高性能、全开源"路径出圈,证明中国AI可在全球范围做Tier 1竞争者,改变战局走向[8] 蓝驰AI投资五大趋势 - 国内以开源为主的大语言模型开发策略形成"飞轮效应",通过开源模式降低单位成本,提高采用率,加速模型迭代[9][10] - 强化学习日臻重要,拓展大语言模型的智能范围和密度,实现从"图书馆学习"到"实践中学习"的转变[10] - Agentic System具备自主性并释放基础模型潜力,帮助利用基础模型力量交付结果而不只是答案[10] - AI Coding能力外溢成为推动个性化应用爆发式增长的重要因素[10] - 多模态技术推动各类人工智能应用蓬勃发展[10] 蓝驰AI投资版图布局 - 投资版图覆盖模型及应用层、具身智能、AI硬件、底层基础设施,包括月之暗面、智元机器人、VITURE、PPIO等头部项目[5][14] - 2023年参与月之暗面A1轮融资,关键决策依据是创始人杨植麟的人才密度,其新模型"Kimi K2"被Nature评价为"另一个DeepSeek时刻"[13] - 2024年1月出手GenSpark天使轮,其24人团队发布新功能Super Agent后45天内创下3600万美元ARR[13] - 重注具身智能赛道,2023年投资银河通用机器人和智元机器人,2024年联合领投它石智航1.2亿美元天使轮创行业纪录[15] 科技投资策略与生态建设 - 投资策略基于对"什么在驱动人工智能底层变革"的整体思考,真正机会在于比别人更早看清结构性变化[17] - 坚持"押头部、投最前沿"策略,在月之暗面A1轮第一个给出TS,在银河通用、智元机器人等项目早期投资多轮加注[17] - 推出创业者生态品牌"不鸣Booming",打造创业DAO生态,其中不鸣创业营录取率仅9%[18] - 顶尖华人技术人才回流趋势明显,新一代创业者年轻、高学历、成就卓越且具有全球化视野[15]
月之暗面能扳回一局吗?
虎嗅APP· 2025-10-28 09:06
文章核心观点 - 月之暗面(月暗)正面临关键的战略转型期,其核心产品Kimi的月活跃用户(MAU)出现显著下滑,公司通过融资、产品路线调整和开源策略寻求突破,但坚持通用大模型和To C商业化路径使其面临巨大挑战 [6][8][17][19][22][30] 融资与估值动态 - 月之暗面据传即将完成新一轮数亿美元融资,潜在投资方可能包括a16Z,但赴美IPO的传闻被指不实 [5] - 目前大模型“六小龙”中估值最高的是智谱AI(400亿人民币),其次是MiniMax(300亿人民币),若月暗此轮融资落地,其估值可能超越MiniMax并逼近智谱 [6] - 融资动向表明资本仍愿意相信月之暗面的叙事,但公司需证明其商业化能力 [7] 产品与战略调整 - Kimi的MAU从去年有望破亿跌至目前约2700万,远低于豆包(约2.5亿)和DeepSeek(约1.7亿),且被夸克反超,自然流量增长未形成闭环 [10][12] - 公司停止大规模投流,将战略重点转向Coding和Agent方向,试图让AI超越搜索和问答功能 [13] - 2025年9月上线OK Computer Agent,并推出分层订阅付费计划(49元/月、99元/月、199元/月),针对深度研究和编码等高价值场景 [15] - 公司将“深度研究”、“OK Computer”等能力打包为服务包,旨在筛选愿意为稳定、高效工作流付费的专业用户 [15][16] 开源策略与成本挑战 - 月暗在2025年开源Kimi K2及智能体、编码工作流组件,试图通过开源换取开发者生态和市场份额,但开源不会直接解决流量分发弱势 [18][26] - 开源策略需承担高昂的算力与服务调用成本,而用户使用强度不足难以支撑成本扩张 [30] - 公司需在成本控制与用户付费之间找到平衡,未来半年是关键窗口期,需应对DeepSeek R2发布等行业变量 [30] 坚持基座模型与To C路径 - 月暗坚持训练通用基座模型,认为这是维持长上下文、并发研究、Agent编排等核心体验稳定性的基础,也是掌握定价权的关键 [20] - 与其他公司转向垂直领域或To B/To G模式不同,月暗坚持基座模型+Chatbot的To C路径,但面临短期收入弹性差、与DeepSeek等对手在通用市场高度竞争的压力 [21][22] - 公司最新发布的K2模型获得好评,但流量入口弱势和成本压力仍是核心挑战 [25][28]
最离谱的AI搞钱方式,诞生了
虎嗅APP· 2025-10-26 11:15
AI灰产市场概况 - 二手平台出现大量"AI倒爷"通过倒卖AI生成品套利,形成庞大灰色产业链[6][7] - 商品价格区间为3元至30元,其中Kimi深度研究报告标价8-25元/份,Gemini基础提问服务标价3元/次[10][18][20] - 部分店铺上线20多天售出近20份研究报告,显示存在稳定市场需求[15] 买方群体分析 - 银发族因技术门槛成为主要买家,如63岁用户花费88元购买老照片AI修复服务[38] - 职场人士认为9.9元购买含图表PPT的专业报告相当于"奶茶钱换智力服务"[7] - 年轻用户通过拼单降低使用成本,5人拼年订阅会员人均147元,较单买月费49元节省超70%[33][35] - 广告设计师将AI服务纳入供应链,以外包订单转购9.9元Kimi服务完成企业视频策划[37] 卖方商业模式 - 服务型"云劳力"出售算力服务,将会员权限拆解为微型商品如"Kimi智能长文档分析9.9元/次"[22] - 整合型"全家桶"供应商集成ChatGPT等工具权限,满足用户一站式需求[24] - "二房东"模式通过共享账号拆分予账户,单个正版账号可同时租给上百用户[27] - 进阶服务商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49元月会员通过10次服务可净赚50元[29] 产品价值逻辑 - AI研究报告实现"系统性任务处理能力"突破,可完成6步骤视频制作全流程[37] - 商品核心价值在于降低使用门槛,将学习成本折算为价格标签[21] - 情感驱动型需求增长,如老照片修复服务通过AI生成面部微表情和语音匹配[38] 行业影响 - 拼单行为成为市场教育的"野生载体",反映主流厂商尚未建立有效付费模式[35] - 灰色产业链将技术平权异化为套利游戏,认知代差成为新型商业壁垒[30] - AI工具从生产力工具演变为社会情绪载体,连接技术鸿沟的"摆渡券"需求旺盛[39][40]
融资传言背后,月之暗面再向海外走了一步
36氪· 2025-10-24 19:47
融资进展与战略转向 - 月之暗面近期将完成一轮数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由海外基金领投,可能指向a16z [1] - 此次融资可能标志着公司将发展重心转向海外市场 [1] - 结合公司一直使用美元基金以及投资人查马斯的评论,可能意味着公司计划在海外完成IPO [2] 商业化战略调整 - 公司发展战略调整为以底层模型优先和重押智能体两个方向 [2] - 商业化规划包括通过智能体做付费订阅向C端用户收费,以及尝试API商业化 [2] - 公司内部预期在一年内通过国内外C端市场实现约1亿美元的收入 [6] - 相对于付费习惯更好的海外市场成为智能体产品的“必选项” [8] 产品发布与定价 - 9月末,月之暗面在海内外上线全栈智能体助手OK Computer,海外早于国内全面上线 [3][4] - 公司推出会员订阅计划,海外定价为19美元、39美元和199美元三档,国内分为49/99/199元三档 [4] - 非付费用户免费试用次数有限,海外仅三次,可能与智能体成本过高有关 [4] - 最贵档199美元对标OpenAI的Pro版本和同类智能体产品Manus的定价 [19][21] 技术发展路线 - 公司聚集资源攻克基础大模型,发布Kimi K2后停止更新K1系列模型并停止投流 [13] - Kimi K2的首要追求是智能上限,万亿参数可为后续推理模型和多模态打下基础 [15] - 基于Kimi K2,公司已推出OK Computer,并计划开发AI Coding等智能体产品 [15] 市场竞争格局 - 据OpenRouter数据,近一月模型调用量Top 20中已无Kimi K2,而智谱GLM 4.6位列第十七 [9] - SimilarWeb数据显示,今年9月Kimi单月访问量约24万,其中89%来自国内,而竞争对手Genspark访问量达880万 [23] - 在海外市场,公司需与x-ai(月调用量1.41T,占比27.7%)、Google(948B,18.6%)、Anthropic(847B,16.7%)等对手竞争 [11] 公司资源与定位 - 不算未披露的新融资,月之暗面累积四轮融资超过110亿元,是国内资金最充足的AI公司之一 [26] - 公司团队规模约300人,运营成本压力因AI训推成本下降而减轻 [26] - 月之暗面的技术目标高远,Kimi K2对标OpenAI和Claude Opus 4等顶尖闭源模型 [27]
OpenAI发布Sora2模型,美区应用上线后热度攀升
江海证券· 2025-10-16 21:45
行业投资评级 - 计算机行业评级为增持,且维持此评级 [1]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随着OpenAI发布Sora 2模型、月之暗面Kimi发布OK Computer Agent模式等事件,各类多模态大模型与AI Agent的持续迭代将推动AI技术不断向实现AGI(通用人工智能)迈进 [5] - 基于此,报告建议关注相关产业链公司,包括浪潮信息、中科曙光、金山办公、阿里巴巴-W、美图公司 [5] 行业近期表现 - 近12个月,计算机行业绝对收益为32.48%,相对沪深300指数的相对收益为16.2% [2] - 近3个月,行业绝对收益为14.06%,相对收益为-0.59% [2] - 近1个月,行业绝对收益为-0.88%,相对收益为-2.74% [2] 重大行业事件与动态 - **OpenAI发布Sora 2模型**:2025年9月30日,OpenAI发布视频生成模型Sora 2,这是自2024年2月首次发布Sora以来的重要技术升级,新模型在遵循物理定律方面表现更优,能生成更具真实感的视频 [5] - **Sora应用市场表现**:同步推出的"Sora by OpenAI" iPhone应用在上线头两天(9月30日与10月1日)总计获得16.4万次下载,并于10月3日(上线第四天)登上美国App Store免费应用榜第一名 [5] - **月之暗面Kimi发布OK Computer**:2025年9月25日,月之暗面Kimi发布全新Agent模式OK Computer并开启灰度测试,该模式通过端到端训练Kimi K2模型提升智能体及工具调用能力,可完成网站开发、数据分析、内容生成等复杂任务 [5] - **百度AIGC视频生成量**:百度搜索平台表示,十一假期期间平台AIGC视频日均生成量超过百万,累计创作AI视频总量近千万条,其中旅游、二次元、科普等场景的创作率较高 [5]
硅谷“SPAC之王”弃用Claude,百亿投资人押注中国?
36氪· 2025-10-15 08:29
行业风向转变 - 全球AI市场出现从“技术优先”到“价值务实”的转变,企业在技术选择上展现务实的“用脚投票”[4] - 随着AI模型自主规划和编程能力增强,企业对算力的消耗和模型调用费用将指数级增长,成本压力凸显[1][4] - 中国AI模型凭借“高性能+低成本”的组合拳正逐渐赢得更多全球市场份额[9] 关键事件与人物 - 美国知名投资人、“SPAC之王”查马斯·帕里哈佩提亚将其公司大量核心业务从美国Anthropic的Claude模型迁移至中国模型Kimi K2[1][2] - 查马斯是亚马逊平台上AI模型调用量全球前20的超级大客户,其决定在科技投资界具有风向标意义[1][3] - 迁移后,仅代码生成与数据分析两大业务的AI使用成本就下降了一大半[3] Kimi K2模型竞争力分析 - Kimi K2在智能体任务和编程能力上表现突出,并曾登上全球开源模型榜首[9] - 使用成本仅为同类美国顶尖模型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具备“高能低价”特质[3] - 模型采用了兼容Claude模型调用接口的策略,便于开发者替换以节省数倍开支[9] AI应用场景演进 - AI技术正从即时问答向长时间、高算力消耗的智能体工作模式演进,从能回答转向能干活[5][6] - Kimi基于K2推出的“OK Computer”功能是可多轮工具调用、高算力消耗的智能体,能连续工作数十分钟自主完成复杂任务[7] - 典型应用场景包括多功能网站原型开发、海量数据分析与可视化仪表盘开发以及高品质演示PPT制作[7] 市场影响与行业地位 - 除查马斯外,多家百亿美金以上估值的编程和搜索应用如Cursor、Perplexity、Vercel等也已选择接入或基于K2进行开发[4] - 在2025年度stateof.ai权威行业报告中,中国的DeepSeek-V3系列和Kimi K2系列与OpenAI-o1系列并列全球三个代表性基础技术突破模型[9] - 中国公司作为挑战者,其模型在成本与性能的天平上持续倾斜,推动市场份额指针偏转[14]
硅谷“SPAC之王”弃用Claude!百亿投资人押注中国?
财联社· 2025-10-14 20:37
行业风向转变 - 全球AI市场从技术优先转向价值务实,企业在大模型选择上展现务实的用脚投票[5] - 随着AI模型自主规划和编程能力增强,算力消耗和调用费用将指数级增长,企业更关注性价比[1][5] - 中国模型凭借高性能加低成本组合拳逐渐赢得更多全球市场份额[11] 关键人物与案例 - 美国SPAC之王查马斯·帕里哈佩提亚将公司大部分实际工作场景从美国模型转向中国模型Kimi K2[1] - 查马斯是亚马逊平台AI模型调用量全球前20的超级大客户,其决定具有行业风向标意义[1] - 查马斯公司迁移至Kimi K2后,代码生成与数据分析两大业务的AI使用成本下降一大半[4] 中国模型竞争优势 - Kimi K2性能足够强,使用成本只有同类美国顶尖模型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4] - Kimi K2在智能体任务和编程能力成为亮点,登上全球开源模型榜首[11] - Kimi K2采用兼容Claude模型调用接口策略,开发者可替换Claude Code中的模型节省数倍开支[11] 技术应用场景 - AI技术从即时问答转向长时间工作AI,让大模型成为专业工作标配并能自主调用更多工具[7] - Kimi基于K2推出OK Computer功能,可多轮工具调用、高算力消耗的智能体模式[9] - 智能体模式可连续工作数十分钟,自主完成调研分析和设计等流程,包括网站原型开发、数据分析可视化和PPT制作[9] 市场影响与认可 - 多家百亿美金以上估值的编程搜索应用包括Cursor、Perplexity、Vercel选择接入或基于K2开发[6] - 在2025年度stateof.ai权威行业报告上,DeepSeek-V3系列和Kimi K2系列与OpenAI-o1系列并列全球三个代表性基础技术突破模型[11] - 实测显示Kimi在5分钟内完成数据抓取、分析、编程、部署全流程,交付网页支持JSON格式数据导出[9]
腾讯研究院AI速递 20250928
腾讯研究院· 2025-09-28 00:01
ChatGPT新功能Pulse - OpenAI推出ChatGPT新功能"Pulse"预览版 首先向Pro用户开放 每晚根据用户聊天记录和反馈提供个性化内容推送 [1] - 该功能基于智能体开发 能主动进行异步搜索 支持链接Gmail和Google日历以提供更相关建议 [1] - Pulse通过主题卡片形式呈现内容 用户可点赞或踩赞提供反馈 这是将ChatGPT从完全被动转变为主动的第一步 [1] Thinking Machines研究突破 - 估值840亿元的Thinking Machines发布第二篇研究论文"Modular Manifolds" 通过让网络不同层在统一框架下进行约束和优化提升训练稳定性和效率 [2] - 研究者提出模块化流形方法 解决神经网络训练中权重数值过大或过小导致的不稳定问题 并提供详细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 [2] - 公司创始人Mira Murati与翁荔等纷纷转发支持 此前已发布首篇研究解决大模型推理中的不确定性问题 [2] 谷歌Gemini Robotics 1.5 - 谷歌DeepMind发布针对机器人和具身智能的Gemini Robotics 1.5系列家族模型 包括Gemini Robotics 1.5和Gemini Robotics-ER 1.5两款模型 [3] - Gemini Robotics 1.5是最先进的视觉-语言-行动模型 能将视觉信息和指令转化为机器人动作 Gemini Robotics-ER 1.5是最强大的视觉-语言模型 能推理物理世界并创建多步骤计划 [3] - 两款模型协同工作 可让机器人执行垃圾分类 行李打包等复杂任务 支持思考后行动 实现跨不同机器人形态的技能迁移与泛化学习 [3] Kimi Agent模型OK Computer - Kimi推出全新Agent模型"OK Computer" 依托Kimi K2 能完成网站搭建 PPT制作和百万行数据处理等复杂任务 [4] - 模型操作时会列出Todo List进度表 自主完成网页搜索 素材生成 代码编写与检查 最终输出可交互 可复用的结果 [4] - 设计类任务能自主规划并实现各模块功能 分析类任务能自动搜集数据并提供可视化图表 生成类任务支持多种内容输出与编辑 [4] 腾讯混元3D生成模型 - 腾讯混元3D团队推出业界首个原生3D组件生成模型Hunyuan3D-Part 包含P3-SAM(3D分割)和X-Part(组件生成)两大模块 [5] - 该模型能生成高质量 可投入生产和结构合理的组件式3D内容 解决游戏制作与3D打印行业对可分解3D形状的需求 [6] - 模型从语义特征和边界框检测到部件生成全流程优化 在PartObj-Tiny等多个基准上大幅超越现有工作 已开源且提供线上体验入口 [6] AI电影制作进展 - 香港动画公司ManyMany Creations制作的15分钟全AI短片《九宵》成功入选釜山国际电影节"未来影像"AI电影国际峰会 [7] - 峰会还展映《权利游戏》《法体》等四部AI短片 这些作品真正利用AI作为叙事手段 探讨女性主义 平庸之恶等社会主题 [7] - 博纳影业已成立国内首个AI制作中心 利用AI将电影制作周期从数年压缩至1.5-2年 并大幅降低成本 [7] 苹果MCP系统级支持 - iOS 26.1 iPadOS 26.1和macOS Tahoe 26.1开发者测试版代码显示 苹果正在为App Intents引入MCP支持 将允许ChatGPT Claude等AI模型直接与苹果设备应用交互 [8] - MCP(模型上下文协议)由Anthropic提出 作为AI领域的通用插口 能让模型与外部服务安全对话 已被Notion Google Figma OpenAI等采用 [8] - 苹果构建系统级MCP支持 既能利用行业生态 又能强制执行隐私安全标准 体现从全栈自研向平台化的战略转变 [8] 医学影像数据集项目 -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机构联合发起Project Imaging-X 系统梳理2000-2025年间1000+医学影像数据集 揭示医学数据小而散 偏科严重的格局 [9] - 研究显示医学影像数据与通用视觉存在数量级差距 病理数据超过其他类型 分类与分割任务占主导 CT和MRI为主要3D数据类型 [9] - 项目提出元数据驱动融合范式(MDFP) 通过元数据统一 语义对齐 融合蓝图和索引共享四阶段流程实现数据集整合 已开发交互式数据发现门户 [9] 红杉AI生产力研究 - 红杉最新研究揭示GenAI鸿沟 仅5%公司从AI获得显著价值 95%因静态工具与流程脱节而未能受益 核心问题是AI系统学不会 推不开 用不深 [10] - 研究指出企业AI失败的三大原因 AI工具缺乏从用户反馈中学习的能力 95%的定制AI方案未能从试点扩展至规模化部署 员工转而使用个人AI服务形成影子AI经济 [10] - 22-25岁初级岗位已出现大规模替代 AI首先替代书本知识 专家经验成为新护城河 创业者应打造能学习的AI代理 深度融入企业后台流程 [11]
实测Kimi全新Agent模型「OK Computer」,很OK
量子位· 2025-09-27 09:30
产品发布 - Kimi发布全新Agent模型OK Computer 依托Kimi K2技术平台 [1][4] - 模型具备网页制作、PPT生成、数据处理等多项功能 可处理100万行数据并生成交互式仪表板 [4][30] 功能特性 - 设计类任务支持网页自动生成与Python编程 根据单句提示词自主完成模块设计与实现 [9][10][14] - 生成类任务整合文本、图像及音频生成能力 支持儿童故事绘本创作与文艺风格PPT制作 [19][20][22] - 分析类任务实现长文档检索与大数据处理 自动完成数据搜集、分析及可视化呈现 [28][29][30] 技术实现 - 采用像素风界面设计 提供简洁直观的用户交互体验 [7] - 任务执行过程自主生成Todo清单 实时标记进度状态(x表示完成 -表示进行中) [16] - 支持静态部署与动态资源调用 自动完成网页搜索和素材生成等预处理操作 [17] 性能表现 - 网页生成功能实现按钮跳转、等级分类、对比可视化等复杂交互设计 [12] - PPT输出文件支持后期人工编辑 具备完整可修改性 [24][26] - 数据分析模块自动构建评估维度 无需人工设定分析框架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