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K2
icon
搜索文档
计算机行业周报(20250811-20250815):下一站:AIAgent加速规模化落地-20250817
华创证券· 2025-08-17 21:12
行业投资评级 - 计算机行业评级为"推荐",预期未来3-6个月内该行业指数涨幅超过基准指数5%以上 [2][48] 核心观点 - AI Agent加速规模化落地成为行业下一阶段核心方向,全球厂商正密集推出性能更强、功能更综合的模型和Agent产品 [5][9] - AI搜索龙头Perplexity年化收入达1.5亿美元,同比增长328.57%,并拟以345亿美元收购谷歌Chrome浏览器 [9] - 随着半年报披露和NVIDIA H20芯片解禁,下半年AI商业化落地有望进一步加速,建议关注国产算力和AI应用赛道 [9] 行业表现数据 - 计算机行业总市值48,264.12亿元,占A股4.51%;流通市值41,731.45亿元,占4.96% [2] - 近1个月绝对收益9.3%,跑赢基准4.6个百分点;近12个月绝对收益67.9%,跑赢基准52.6个百分点 [3] - 本周计算机指数上涨6.31%,跑输创业板指2.27个百分点,涨幅前三个股为*ST汇科(53.56%)、华胜天成(45.62%)、中电鑫龙(42.97%) [8][15] AI Agent技术进展 - 通过规划、工具调用和记忆三大能力实现自主运作,形成Reflection/Tool Use/ReAct/Planning/Multi-Agent五种进阶模式 [10][24] - Google开源Gemini CLI支持60次/分钟调用和1M Token上下文记忆,实现自然语言指令触发全流程开发任务 [11][29] - ChatGPT Agent在Humanity's Last Exam测试中获43.1分,BrowseComp测试达68.9分SOTA水平 [11][33] - Claude Opus 4.1无害响应率提升至98.76%,SWE-bench解题数增至18.4项,恶意请求处理能力提升25% [11][36] 重点公司数据 - 寒武纪2025年预测营收63.53亿元,归母净利润16.19亿元,对应PE 239倍 [14] - 金山办公2025年预测营收61.33亿元,归母净利润19.24亿元,对应PE 70倍 [14] - 科大讯飞2025年预测营收280.96亿元,归母净利润9.74亿元,对应PE 116倍 [14] 投资建议方向 - 企业服务:金山办公/合合信息(办公)、卓易信息/普元信息(编程)、金蝶国际/用友网络(ERP)等 [12][38] - 应用场景:东方财富/恒生电子(金融)、科大讯飞/视源股份(教育)、阿里健康/卫宁健康(医疗)等 [12][38]
GPT-5,要来了?
财联社· 2025-08-07 10:58
GPT-5发布预期 - OpenAI官方暗示GPT-5可能即将发布 通过将"LIVESTREAM"中的"S"替换为数字"5" [1] - OpenAI CEO奥尔特曼表示GPT-5大概率会在今年夏天发布 并可能推出mini和nano版本 [2] - 预计GPT-5将通过API向外部开放 [2] GPT-5技术特点 - GPT-5将是一套集成大量技术的系统 包含o3推理能力 而非独立模型 [2] - 模型将整合GPT系列基础模型 o系列推理模型 4o全模态模型三方能力 [3] - 下一代模型有望以2-3倍规模实现近10倍智能水平 推理性价比提升一倍 [3] 行业竞争格局 - 谷歌推出通用型世界模型Genie 3 能以每秒24帧速度实时生成动态世界 [3] - Kimi发布拥有更强代码能力的K2 智谱发布GLM-4.5 [3] - OpenAI昨日发布GPT-oss-120b和GPT-oss-20b两款开放权重大模型 [2] 技术发展趋势 - 下一代模型将实现逻辑推理 原生多模态 记忆系统等关键能力突破 [3] - Agent和多模态两大主线有望持续引领产业发展 [3] - 模型能力提升将带动推理端算力需求增长 [3] 商业化前景 - 技术突破将加速高价值复杂行业场景应用落地 [3] - 推理性价比改善将提高应用盈利潜力 [3] - GPT-5等将成为新一代AI应用发展基石 [3]
车圈“苏超”,盐城的高光与逆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6 18:18
公司发展历程 - 1996年悦达集团访问韩国并引进起亚Pride生产技术 1997年首辆悦达普莱特下线[1] - 2001年东风公司 悦达投资和现代起亚集团三方组建东风悦达起亚合资公司[2] - 2016年悦达起亚达到年销量65万辆的巅峰 2017年销量断崖式下跌至36万辆 同比降幅45%[3] - 2021年东风集团退出合资公司 悦达集团全资持股悦达起亚[3] - 2023年上半年悦达起亚累计销量12.4万辆 同比增长13.2% 其中出口6.3万辆占比50%[3] 新能源汽车转型 - 2017年高合汽车母公司华人运通在盐城成立 获得地方政府资金和资质支持[3] - 2019年华人运通通过长期租赁方式接手悦达起亚第一工厂并获得造车资质[4] - 高合首款车型HiPhi X定价57-80万元 2021-2023年年销量维持在三四千台水平[4] - 2024年初高合停工停产 债务规模达228亿元[4] - 悦达起亚推出EV6和EV5纯电车型 2023年悦达集团向一汽奔腾投资1.66亿元持股1.9741%[5] - 一汽盐城基地2023年5月投产 主要生产奔腾小马等新能源车型 预计2024年底产能达15万台[5] 行业合作模式 - 悦达早期通过YQZ6370客车代码规避轿车生产资质限制[2] - 地方企业通过引入大型汽车集团获取轿车生产资质 包括一汽入股海马 上汽入股奇瑞等案例[2] - 盐城地方政府通过东海岸基金 悦达集团和盐城国投共同出资支持华人运通[4]
开源模型三城记
虎嗅· 2025-07-30 09:58
中国开源大模型竞争格局 - 北京、上海与杭州形成三城演义格局 在AI开源领域展开激烈竞争[1] - 美国对中国开源技术栈日益忌惮 表现为白宫调整开源策略及OpenAI推迟开源模型发布[1] - 全球开源模型性能榜单头部已被中国模型霸占 包括K2、Qwen3-2507系列、Qwen3-Coder、Wan2.2、Step-3等[1] 杭州开源生态建设 - 阿里巴巴密集推出多款开源模型 包括Qwen3-Coder(4800亿总参数/350亿激活参数)、Qwen3-2507系列、Qwen VLo多模态模型及全球首个开源MoE视频生成模型[3] - 开源模型定价具备显著优势 Qwen3-Coder价格仅为Claude 4的1/3[3] - 采用差异化产品策略 区分非思考版Instruct与推理版Thinking模型以贴近社区需求[5] 技术创新突破 - Wan2.2首次将MOE架构引入视频生成 在推理成本不变前提下提升总参数规模[4] - K2采用重述法训练提升学习效率 效果比同一内容重复训练高出约5个百分点[9] - Step 3采用AFD技术实现注意力模块与前馈神经网络解耦 优化硬件适配效率[10] - GLM-4.5实现高效能输出 生成速度达100tokens/s且总参数量3550亿中仅激活320亿参数[11] 企业竞争动态 - DeepSeek引发行业飞轮效应 推动开源模型价格战与技术迭代[2] - 月之暗面发布K2模型并采用自研MuonClip优化器与QK-Clip技术[9] - 阶跃星辰推出Step 3多模态推理模型 总参数3210亿且具备视觉能力[10] - 智谱开源GLM-4.5系列模型 采用MIT许可证支持商业用途[11] 产业生态发展 - 阿里云通过开源策略扩大生态影响力 Qwen系列累计下载超4亿次衍生模型超14万个[13] - 开源成为人才吸引与文化构建方式 DeepSeek证明华人团队在AGI领域的创新贡献[14] - 上海大幅提升智算规划规模 从2025年30EFLOPS提升至2027年200EFLOPS(增长6倍)[15] - 腾讯加入开源竞争 在WAIC上开源混元3D世界模型并公布系列开源计划[16] 地缘战略意义 - 中国通过WAIC展示开源AI部署决心 提出打造跨国开源社区应对美国AI行动计划[16] - 开源模型成为国际软实力新杠杆 新加坡明确欢迎中国高性价比模型覆盖东南亚多语言市场[16] - 中国建立开源技术栈目标明确 力求在token经济层面与美国闭源模型竞争[19]
“折戟”中国市场后,Manus最新回应!AI智能体,变天!
证券时报· 2025-07-19 23:13
Manus在中国市场的起落 - Manus作为AI智能体领域的"黑马"曾引发高度关注,但数月后撤离中国市场,创始人首次公开回应[1] - 产品3月爆火时内测邀请码被炒至数万元,半年后官网显示"地区不可用",微博小红书内容清空[3] - 公司将总部迁往新加坡,保留40多人核心团队,裁减约80名非核心员工,称系"经营效率考量"[3] 技术路线选择与经验总结 - 团队基于前次创业教训选择"套壳"而非自研大模型,专注上下文工程而非底层模型[1][4] - 经历4次智能体框架调整才实现局部最优解,强调KV-Cache命中率对成本延迟的关键影响[1][4] - 提出提高缓存命中率三方法:稳定提示前缀、仅追加上下文、标记缓存断点[4] - 建议使用"遮蔽法"控制工具选择,用文件系统承载持久上下文,保留错误日志更新模型[5] 海外市场战略与撤华原因 - 产品从创业初期就具备强海外基因,仅支持英文且需特殊网络条件注册[7][8] - B轮获Benchmark领投7500万美元,资金用于拓展美日中东等海外市场[8] - 分析认为迁址新加坡或为规避美国对华AI投资限制,Claude模型国内不可用也是主因[9] - 曾宣布与阿里通义千问合作但未落地,维护两套产品导致成本过高[8][9] AI智能体行业最新动态 - OpenAI推出ChatGPT Agent智能体系统,在多项基准测试中性能达先进水平[11] - Kimi开源K2模型宣称"为下一代智能体提供通用认知引擎",工具调用能力突出[12] - 券商预测2025年为AI Agent元年,指出基础大模型决定Agent能力上限[12] - 行业面临同质化严重和商业化路径不明问题,创业公司需思考差异化竞争策略[1][12]
“折戟”中国市场后,Manus最新回应!AI智能体,变天!
证券时报· 2025-07-19 22:55
Manus公司发展历程 - Manus曾被称为"全球第一款通用Agent产品",能完成筛选简历、房产研究、股票分析等复杂任务,内测邀请码在二手平台被炒至数万元[3] - 不到半年时间公司撤离中国市场,清空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官网显示地区不可用,并将总部迁往新加坡,裁减约80名非核心员工[3] - 公司回应称调整是出于经营效率考量,将继续专注核心业务发展[4] 技术路线选择 - 团队选择基于开源或商业大模型做"上下文工程"而非自研大模型,经历了4次智能体框架调整才实现局部最优解[1] - 创始人表示AI智能体的未来在于上下文设计而非单纯比拼模型能力,这一认知源于前次创业中自研模型被GPT-3等新技术快速淘汰的教训[4] - 具体技术经验包括:KV-Cache命中率对成本影响显著,可通过稳定提示前缀、仅追加上下文、标记缓存断点三种方法提升;避免动态修改工具列表;用文件系统承载持久上下文等[5] 市场战略调整 - 公司从创业初期就具备海外市场基因,产品仅支持英文且需特殊网络条件注册,核心基于Claude大模型[7] - 完成7500万美元B轮融资后重点扩张美国、日本、中东市场,曾尝试与阿里通义千问合作开拓国内市场但未落地[7] - 撤离中国市场可能原因包括:美国资本投资限制、维护两套产品成本过高、Claude模型国内服务受限等[8] 行业竞争格局 - OpenAI推出ChatGPT Agent智能体系统,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如Humanity's Last Exam得分率41.6%,是前代产品的两倍[10] - Kimi发布K2大模型,在自主编程、工具调用和数学推理上超越同类开源模型,定位为"下一代智能体通用认知引擎"[11] - 行业预计2025年将成为AI Agent元年,但面临同质化严重、商业化路径不明等问题,基础模型厂商优势显著[11]
K2开源大模型,会是Kimi的DeepSeek时刻吗?
虎嗅· 2025-07-14 11:20
中国AI开源模型发展 - MoonShot最新开源大模型K2总参数规模达到万亿级别(1T),是目前开源模型中最大的,激活参数320亿 [2] - K2在基准测试SWE Bench Verified(编程)、Tau2(智能体)中仅次于Claude 4 Opus,在AceBench(工具调用)中仅次于GPT-4.1 [2] - K2官方API服务与DeepSeek的R1相当,但最大支持上下文长度(128K)高于R1(64K) [2] - K2发布后成为HuggingFace上热度第一的开源模型,新兴云厂商NovitaAI与Parasail已将其托管上线 [4] - Perplexity首席执行官Aravind Srinivas在内部测试后决定尽快对K2展开后训练 [4] 中国AI公司竞争格局 - 中国本土AI公司竞争激烈,MiniMax与MoonShot相互竞争,先后发布多款开源模型 [5] - MoonShot已披露融资总额约15亿美元,远低于硅谷同行 [6] - MoonShot比DeepSeek更早推动"执行"以更低成本落地,冲击AI应用的消费市场和企业市场 [7] - K2兼容OpenAI和Anthropic的API格式,凭借更高性价比可能赢得硅谷AI应用开发者市场 [7] MoonShot技术创新 - K2架构采用更少注意力头、更多专家,提高长上下文效率和每个token处理效率 [8] - MoonShot自研MuonClip优化器计算效率是AdamW优化器的2倍 [8] - MoonShot在MuonClip优化器中融入自研QK-Clip技术解决MaxLogit爆炸问题 [10][11] - MoonShot重视底层创新,曾提出MoBA(混合块注意力)架构 [11] MoonShot产品布局 - MoonShot拥有形式推理模式Kimina-Prover-72B、编程模型Kimi-Dev-72B、深度研究智能体Kimi-Researcher等多款产品 [12] - K2的智能体能力得益于大量Agentic合成数据和通用强化学习手段 [12] - MoonShot团队具有文艺特质,公司名来源于平克·弗洛伊德的专辑 [13]
机械行业周报:特斯拉再定机器人指引 低空经济订单可观
新浪财经· 2025-05-02 08:48
文章核心观点 上周(2025/4/21 - 2025/4/25)机械设备指数涨跌幅为 +2.44% 关注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科技创新,工程机械销量回升,半导体设备自主可控需求强化 [1] 投资建议 - 人形机器人推荐恒立液压、贝斯特等公司 [2] - 工程机械推荐恒立液压、三一重工等公司 [2] - 气体设备推荐杭氧股份 [2] - 机床推荐伊之密 [2] - 3C 设备推荐奥普特、博众精工等公司 [2] 行业动态 机器人行业 - 特斯拉 Optimus 预计 2029 或 2030 年达百万台产量,2025 年秋季到年底将有数千台在工厂工作 [3] - 国产人形机器人加速迭代,小鹏人形机器人 IRON 亮相上海车展,开普勒大黄蜂机器人 K2 完成工业场景实训 [3] 飞行汽车行业 - 小鹏汇天分体式飞行汽车自 2024 年 11 月首飞已收获约 4000 台订单,亿航智能 EH216 系列 2024 年销售与交付 216 架,在手意向订单超 1000 架 [4] 印染、纺织行业 - 4 月 21 日 2025 国际数码印花工业应用展开幕,数码印花需求响应快、成本下行、环保政策倒逼转型 [4][5] - 预计新装机数码印花设备年均保持 20% - 25% 增速,直喷机占比提升,高附加值工业级产品上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