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Oasa R1
icon
搜索文档
割草机器人“淘汰赛”开启?森合创新解散背后,难解量产难题
南方都市报· 2025-05-27 10:31
公司动态 - 深圳森合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宣布解散,原因涉及团队重组、制造难题和资金限制[1] - 公司成立于2022年,由云鲸早期联合创始人李畅创办,曾获蓝驰创投、小熊电器等近亿元天使轮融资[1][2] - 主打产品Oasa R1卷轴割草机器人在Kickstarter众筹230万美元(1790名支持者),但仅交付少量订单后公司解散[1][2] 产品与技术 - Oasa R1采用"无边界导航"方案,配备卷轴刀片结构、自动重磨模块和双摄视觉感知系统,定位中高端市场(单机1199美元起)[2][3] - 卷轴刀片工艺复杂导致量产困难,单套成本达传统方案的2-3倍,良品率不稳定[3] - 2024年底样机测试后,小批量生产遭遇核心模组外采困难,被迫推迟交付节点[3] 行业现状 - 全球家庭庭院总数达2.5亿个(北美1亿+欧洲8000万),智能割草机欧洲渗透率10%-15%,美国不足2%[6] - 中国品牌加速出海:科沃斯割草机器人海外收入同比增186.7%,九号公司Navimow品牌收入从2.24亿元增至8.61亿元[6][7] - 深圳形成产业链集群,超30家企业活跃于赛道,如来牟科技、汉阳科技等[7] 竞争格局 - 行业淘汰赛加剧:正浩、河森堡机器人等已退出市场,初创公司生存难度高[8] - 头部厂商面临交付能力不足、退货率高、海外售后体系不完善等问题[8] - 行业从技术突破转向成本优化与供应链整合阶段,工程化管理能力成关键[8]
又一明星机器人项目,破产了
36氪· 2025-05-23 11:24
公司概况 - 深圳森合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8月,专注于无边界智能割草机器人研发,曾被誉为新生代割草机器人领域领军者 [1] - 创始人李畅为扫地机器人独角兽云鲸早期核心成员,创业团队背景受资本青睐 [1][5] - 公司获得蓝驰创投、泓诺创投、无锡微光创投等知名机构投资,并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 [1][5][9] 产品与技术 - 核心产品Oasa R1为全球首款采用滚刀式刀片系统的割草机器人,配备自动刀片重磨系统和"视觉+激光雷达"技术 [6] - 产品起售价1199美元,通过Kickstarter众筹获230万美元资金支持,吸引全球1790名用户 [2][7] - 技术路线采用激光雷达-视觉感知系统,但高昂成本导致售价过高,生产精度要求提升次品率 [8] 市场定位 - 瞄准欧美庭院市场:全球2.5亿个庭院花园中,美国占1亿个(40%),欧洲8000万个 [4] - 当前割草机器人渗透率欧洲10%-15%,美国仅2%,显示巨大市场潜力 [4] - 产品定位缺陷:Oasa R1最大覆盖500平米草坪,远逊竞品(九号3000平米,汉阳科技可拖动特斯拉) [10] 经营困境 - 量产受阻:众筹后未能按时交付,首批1790个订单中仅完成极少数交付 [7][10] - 资金链断裂:天使轮资金快速耗尽,后续融资失败,230万美元众筹款仅够部分发货 [9][10] - 团队管理问题:50人团队中半数技术码农年薪70-80万,研发烧钱速度远超预期 [11] 行业观察 - 2025年Q1机器人赛道融资同比暴涨300%,但90%项目死于量产前夜 [11] - 行业案例:美国Embodied因儿童机器人Moxie成本过高(单机800美元)破产,达闼科技人形机器人售价超20万元难打开市场 [12] - 资本过热导致估值虚高,商业化路径不清晰使投资人短期难见回报 [13] 失败启示 - 技术路线需平衡成本与性能,避免过度追求技术完美而忽视市场接受度 [8][13] - 初创企业需重视供应链管理和生产流程优化,跨越从实验室到量产的鸿沟 [9] - 商业模式需多元化,避免单一依赖融资,应结合传统行业寻找应用场景 [13][14]
小米YU7正式发布!雷军:价格19万9不可能,全面对标Model Y;高合汽车复活,欲降薪召回员工;深圳知名大卖森合创新宣布解散
雷峰网· 2025-05-23 08:11
深圳森合创新解散 - 深圳森合创新因团队重组、制造难题和资金限制宣布解散,所有业务关停[2][4] - 公司2023年获得亿元融资后无后续资金支持,高成本模块导致烧钱速度加快[4] - 产品Oasa R1采用LiDAR-Vision Perception技术,但适用面积仅1500平方米,远低于国内竞品的3000-7000平方米[5][6] - 相比富世华、追觅等行业龙头,公司在产品竞争力和品牌认知度处于劣势[6] 小米汽车发布YU7 - 小米YU7正式发布,定位豪华高性能SUV,全面对标特斯拉Model Y[2][10] - 车身尺寸达5米长、3米轴距,公布宝石绿等三款配色,另有五款配色待发布[10] - 雷军否认19.9万元售价可能,暗示价格将在30多万元区间[10] - 产品强调安全性能,配备四重制动机制和50项被动安全测试[11] - 搭载小米玄戒O1芯片,安兔兔跑分超300万分,雷军宣布未来五年研发投入2000亿元[11] 高合汽车复活进展 - 黎巴嫩商人通过EV Electra出资1亿美元控股高合汽车,持股69.8%[14] - 公司启动盐城工厂复工环评,维持15万年产能,正在召回员工但需接受20%降薪[13][14] - 新公司江苏高合汽车注册资本1.43亿美元,EV Electra官网展示高合三款车型[14][15] - 此前高合因销量低迷、资金链断裂在2024年初陷入停产危机[14] 理想汽车动态 - 理想汽车引入22级芯片专家张开元,向CTO谢炎汇报,加速马赫芯片量产[2][17] - 内部将2025年销量目标从70万辆下调至64万辆,其中增程L系列52万辆、纯电产品12万辆[22] - 为保持盈利进行成本控制,费用预算相比原70万辆目标有所削减[22] - 2024年理想以50万辆销量位居新势力冠军,2025年目标仍保持行业头部位置[22] 电动车行业动态 - 福特CEO称中国车企研发速度仅为传统车企一半,比亚迪全球新能源车规模已超特斯拉[2][28] - 特斯拉欧洲4月销量同比暴跌46.2%至7908辆,Model Y销量腰斩51.1%[2][31] - 马斯克改口承认比亚迪现具强大竞争力,与2011年态度形成鲜明对比[30] 科技公司动态 - 谷歌将广告引入AI搜索模式,可能整合到AI回答中,首季广告收入达668.9亿美元[32][33] - 谷歌联合创始人布林不看好仿人形机器人发展路径,认为无需严格复制人类形态[29] - 昆仑万维天工超级智能体上线3小时后因流量过大实施限流[26] - 微软屏蔽含"巴勒斯坦"关键词的内部邮件,引发员工抗议[30] 其他行业动态 - 联想全年营收4985亿元同比增长21.5%,研发投入增长13%,研发人员占比27.8%[24] - 上汽集团按"上车身"和"下车身"整合零部件企业,强化整零协同[24][25] - 快手高管称三四线城市用户可支配收入高,因无房贷压力且消费时间充裕[2][23] - 微信否认朋友圈广告盗用好友信息,称评论均为用户真实互动[2][25][26]
一个创业团队宣布解散
投资界· 2025-05-17 15:53
公司发展历程 - 森合创新由李畅于2022年创立,团队来自大疆、云鲸、OPPO等知名硬件大厂,专注于割草机器人研发 [4] - 2023年初获得近亿元天使轮融资,2024年6月在Kickstarter推出首款产品Oasa R1,众筹超230万美元并吸引1790名支持者 [4][5][7] - 产品采用滚刀式刀片系统,定位高端市场,主打美国和德国,计划2024年12月完成首批交付 [7] - 2024年因团队动荡、量产难题及融资困境宣布解散,部分众筹订单未完成交付 [3][14] 产品与技术特点 - Oasa R1是全球首款滚刀式割草机器人,修剪高度0.5-3英寸,适合高尔夫球场级草坪 [7] - 采用LiDAR-Vision Perception多模态感知技术,配备自动刀片重磨系统,但加工工艺复杂导致成本高 [10][13] - 设计适用于1500平方米以下庭院,相比竞品作业面积较小(如松灵、汉阳科技覆盖上万平方米) [13] 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 - 全球割草机器人渗透率低,欧美庭院超2.5亿个,占全球三分之二,需求旺盛但市场未饱和 [16] - 中国品牌如科沃斯、九号、松灵等加速出海,欧洲市场部分企业订单增长达"百分之几百" [16] - 行业面临技术门槛:需融合AI、视觉识别、算法算力,且需适应海外文化差异 [17] 创业挑战与行业趋势 - 硬件创业需平衡技术理想与生存压力,森合创新因成本控制、量产及融资问题失败 [13][14] - 类似案例频现:Anki、Jibo等海外公司及安克创新等国内团队曾关停相关业务 [17] - 行业处于洗牌期,商业化场景探索中,需解决低成本量产与真实需求匹配问题 [17][18]
机器人明星公司,突然猝死
36氪· 2025-05-16 19:55
01 森合创新无力维持运营,让创投圈大感意外。 在一些VC/PE投资人看来,2025年是机器人"元年",受益于DeepSeek等AI大模型赋能,人形机器人赛道 热闹非凡,进而拉动整个机器人产业跟着一起沾光。DeepSeek显示,"2025年Q1机器人领域融资呈现爆 发性增长,其中国内贡献超40亿元,占全球份额50%以上,4月融资规模预估达60.5-71.5亿元,较3月增 长2-3倍,亿元级融资事件环比增长87.5%。" 可以说,整个机器人产业形势、前景一片大好。机器人公司也"不缺钱",市场上超一半VC/PE把机器人 当做长期投资的方向。"2024年世界机器人大会"数据显示,参展的中国机器人创业公司中,VC/PE渗透 率超75%,覆盖从早期研发到商业化落地的全链条。所以,但凡有点高超技术的公司,在机器人产业投 融资大热的环境下,很难把公司"干崩盘"。 尤其是非人形机器人赛道。人形机器人虽然最热,但整体产业尚处早期阶段、未形成真实的商业化落 地。网红投资人、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指出,"人形机器人缺乏明确的商业化场景,其应用多 局限于高校研究、企业展示等非规模化需求,客户群体模糊且难以覆盖高昂成本。"朱啸虎的 ...
明星割草机器人公司猝亡:创始人曾是云鲸联创,拿过亿元融资
36氪· 2025-05-15 20:59
以下文章来源于硬氪 ,作者黄楠 硬氪 . 专注全球化、硬科技报道。36kr旗下官方账号。 Oasa R1的Kickstarter评论区(图源/Kickstarter) 这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文 | 黄楠 编辑 | 袁斯来 来源| 硬氪(ID:south_36kr) 封面来源 | YouTube 如火如荼的庭院赛道,一家创业公司遗憾折戟。 5月13日,割草机器人公司森合创新创始人李畅在社交平台发布公开信称,虽全力推进R1产品交付,但受团队意外重组、制造难题以及资金限制等因素影 响,公司已无力维持运营。 森合创新成立于2022年8月,专注无边界智能割草机研发,曾获多家知名基金及个人近亿元的天使轮融资,创始人李畅曾是云鲸早期创始成员之一。2024 年6月,森合创新推出卷轴割草机器人Oasa R1,售价1199美金起,在Kickstarter共获得约230万美元众筹资金、1790名支持者。 很快森合创新将所有资源投入至研发和生产环节,但尚未有公开的明确信息披露其众筹订单的交付情况。有知情人士告诉硬氪,其产品仅交付了一小部 分。 200多万美元的众筹对于一家重研发的机器人公司,谈不上是笔大钱。行业人士告诉硬 ...
又一家公司宣布解散,火爆一时的割草机行业正在疯狂洗牌
新浪财经· 2025-05-15 19:25
公司动态 - 深圳智能割草机初创公司森合创新宣布解散,团队多数成员来自大疆、云鲸、华为、OPPO等知名硬件大厂 [1] - 创始人李畅公开信称解散原因包括团队重组、制造难题及资金限制,并承认对结果负全责 [1] - 公司产品Oasa R1在Kickstarter众筹金额超230万美金(1790名支持者),但未能交付引发维权 [2] - 知情人士指出公司产品定义问题突出,同时采用视觉和激光雷达方案导致技术难度过高 [1] 行业背景 - 智能割草机属于庭院机器人细分市场,欧美中产家庭年均草坪护理支出约200美元(美国数据) [4] - 传统割草机依赖人工埋线,智能割草机通过视觉/算法实现自主避障和路径规划 [4][5] - 2020年后中国涌现上百家智能割草机企业,包括九号公司、科沃斯等跨界玩家 [5] 技术挑战 - 室外环境复杂度高,需多线激光雷达(成本昂贵)或纯视觉方案(算法要求高) [6][7] - 纯视觉方案依赖RTK/GNSS辅助定位,目前仅适用于小面积草坪 [7] - 森合创新采用视觉+激光雷达+自磨刀技术,工艺和供应链成本压力过大 [7] 市场现状 - Kickstarter上超10家智能割草机初创公司面临无法发货困境 [2][8] - 安克创新、正浩创新等企业已关停割草机业务线 [9] - 九号公司成为全球首个无埋线割草机激活量超3万台厂商,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5.95亿元(同比+379.28%) [9] - 九号公司采用EFLS定位系统(非激光雷达),以卫星信号+RTK实现厘米级定位 [9] 未来趋势 - 行业进入淘汰赛,初创公司需具备2000-3000万资金门槛且面临售后网络建设挑战 [9][10] - 机构预测2029年割草机市场规模将达39亿美元,但窗口期已关闭,中间厂商需技术突破(如具身智能)才能存活 [10] - 行业可能形成头部厂商+贴牌厂家的两极格局 [10]
明星割草机器人公司骤然倒下:创始人曾是云鲸联创,拿过亿元融资
36氪· 2025-05-14 09:32
5月13日,割草机器人公司森合创新创始人李畅在社交平台发布公开信称,虽全力推进R1产品交付,但受团队意外重组、制造难题以及资金限制等因素影 响,公司已无力维持运营。 森合创新成立于2022年8月,专注无边界智能割草机研发,曾获得蓝驰创投、小熊电器等近亿元的天使轮融资,创始人李畅曾是云鲸早期创始成员之一。 2024年6月,森合创新推出卷轴割草机器人Oasa R1,售价1199美金起,在Kickstarter共获得约230万美元众筹资金、1790名支持者。 作者 | 黄楠 编辑 | 袁斯来 如火如荼的庭院赛道,一家创业公司遗憾折戟。 Oasa R1众筹订单(图源/Kickstarter) 很快森合创新将所有资源投入至研发和生产环节,但尚未有公开的明确信息披露其众筹订单的交付情况。有知情人士告诉硬氪,其产品仅交付了一小部 分。 200多万美元的众筹对于一家重研发的机器人公司,谈不上是笔大钱。行业人士告诉硬氪,"(众筹)首日30万美金,拿到的钱不算多。"此前硬氪专访长 曜科技时,其创始人也表示,要做割草机器人创业,得先准备一个亿。 半个月前,有下订了Oasa R1定金的用户在Kickstarter留言称,自4月27日 ...